沙坡头区共有建档立卡户贫困户5301户19701人,敬农、康乐等11个生态移民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24户9937人,占辖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45.9%和44.2%,主要涉及4镇1乡(迎水桥、宣和、常乐、兴仁镇,香山乡),大部分都在自治区“五县一片”贫困区域中“一片”的范围内。因地力条件差、水资源紧缺、无主导产业,群众增收渠道不宽,这一区域成为沙坡头区“输入型”贫困的主要区域,也成为沙坡头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自2016年8月组建以来,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沙坡头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紧扣少数民族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这一主线,紧盯移民村产业发展,以脱贫攻坚主业带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助推移民村脱贫销号、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着力解决了生态移民土地种植利用、“多代多人”、“漏登漏报”等难题,在取得脱贫攻坚工作阶段性胜利的同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现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就我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今年以来,面对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单位致力于打造一支既懂扶贫、又懂民族团结的优秀干部队伍,切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向上向好。
一是调整领导小组,提升向心力。针对我单位2017年底班子成员调整这一实际,我单位及时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班子成员各自职责分工,形成了民族团结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亲自管、具体干部亲自干”的领导责任体系,通过强有力的领导,进一步提升了干部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向心力。二是深化学习教育,形成凝聚力。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学习纳入到我单位党组中心组学习及干部理论学习之中,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民族团结有关知识,形成了“领导带头学、干部主动学、全员相互促”的“大学习”“大讨论”的格局,在全单位营造民族团结知识学、懂、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三是细化责任分工,提高战斗力。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我单位在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对创建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综合业务股牵头抓总主要负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项目股负责移民村项目的谋划、计财股负责移民村项目资金的安排,各业务股室分工协作、共同发力,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工作实效。
二、聚焦重点难点,移民产业初见成效
三、坚持多措并举,持续巩固工作成果
我单位坚持“一手抓创建、一手抓巩固、两手共发力”,在往年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在逐步完成当年创建工作任务的同时,持续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果。
一是开展“漏登漏报”工作,切实解决移民漏搬问题。我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积极协调公安部门,利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先后多次前往兴仁镇,对疑似“漏登漏报”人员户籍、现居住地等情况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同时,由我办牵头,召开了由移民村支部书记、主任以及参与过移民搬迁工作且熟悉情况的人员参加的疑似“漏登漏报”人员“户籍整理工作会议”,切实掌握了“漏登漏报”人员相关信息,让虚假“漏登漏报”户逐渐浮出“水面”,为下一步解决真实“漏登漏报”户搬迁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现此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今年12月底前可全面完成,届时“漏登漏报”人员可实现全面安置。二是开展“多代多人”工作,一户多代多人问题逐步缓解。以沙坡头区政府办公室印发《沙坡头区“十二五”生态移民 “多代多人”户住房建设补助方案》及《沙坡头区“十二五”生态移民新增“多代多人”户住房建设补助方案》,明确了时间界限、工作任务,着力解决“十二五”生态移民一宅 “多代多人”家庭居住困难问题。截止目前,宣和、常乐、镇罗镇已对符合“原始”“多代多人”条件,未批先建的31户“十二五”生态移民进行了补助,共计补助资金31万元,确保了移民群众住房困难问题逐步化解。三是创新产业扶持政策,激发少数民族群众内生动力。以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重点聚焦移民村建档立卡户,出台了特色产业扶持三年规划,着力扶持“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户因地发展家庭主业,形成了产业奖补扶持为核心,以贷款贴息为支撑,以扶贫保为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化产业培育扶持体系。通过逐年提高往年已脱贫建档立卡户“基准补贴”标准、逐年降低当年脱贫建档立卡户“基准补贴”标准的方式,充分利用基准奖补和产业奖补的叠加激励效应,发挥扶持资金“一增一降”的正反杠杆作用,进一步消除移民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了移民群众“我要脱贫”的能生动力。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