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国企党建工作的逻辑思维 [打印本页]

作者: 啤酒小菜    时间: 2018-5-31 09:06
标题: 国企党建工作的逻辑思维

国企党建工作的逻辑思维

 

“新时代”在十九大上正式提出,新时代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新时代有很多“新”的地方,感受颇深的是对党建的重视,从习近平总书记开始,“东南西北中,党建工农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国企姓党,党管企业”等等,中央层是史上最重视,并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这必然增加了地方层党建的“案牍劳形”。百忙之余,偶有闲暇,不是想“静静”,而应当静静想想:新时代国企党建的逻辑。


指令之痛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在嘉兴红船诞生以来,在共产国际“家长式”的严管厚爱下成长,承继了苏共宏大的意识形态和严密的指令模式,从井冈山走到了中南海。可以说,党建是中共的“起家宝”,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部分。1949年建国后,这种指令性模式被移植到经济建设中来,经历了规模庞大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计划经济等等,凭借强大惯性的指令性党建模式,党员数量从56名发展到了今天的9000名。

而今,计划不在了,农村公社解体了,在全球化的今天,指令性党建是否还有“无限红利”可以释放?我们对此不得不反思。

从处理信息的角度来看,指令性是一种集中式决策,市场则是一种分散化决策,到今天,我们经受了指令性下发动大规模活动的“疼痛”还在“结痂”,对于党建逻辑恐怕很少有人会认同完全的指令或者是彻底的自由放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各家国企各有各的行业特点、党员数量和管理模式,要因地制宜开展好党建工作,就必然要有哲学关于普遍和个别的思维逻辑,综合运用统一集中和多元分散两种力量,上级普遍共性地确定大原则大方向,个别个性地结合实际鼓励基层创新开展党建工作。


创新之难

1919年五四运动始,我们开始呼喊民主和科学,高铁互联网等科技已然深刻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下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战后,举国上下一致认为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在各行各业领导讲话中,创新这个词汇是“万能药”,包打天下都适用。

国企党建也不例外,赶上“创新便车”,张口闭口提及党建要创新。放眼望去,很多国企党建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前提下,结合自身自选动作,就党建工作开展的方法步骤和形式平台确有亮点,但总体感觉是“新瓶装旧酒”,表现平平,经得起推敲深挖的不多。

创新,顾名思义是以前所没有的,是创造出以前不熟悉的新鲜事务,所以要创新就肯定要容错,有试点,要有试验地,当下国企党建面对铺天盖地的迎接检查、表格填写上报、标准化规范考核等等,按照要求要完成基本任务已是“力不从心”,加之真要创新还要面对繁琐的报批审批,党建创新自然如泄了气的皮球,鼓不起劲来。

党建创新真要落地,还是要紧跟时势,下定狠心,给出基层一两个“特区”,鼓励大胆去自主探索,边探索边规范。否则,要么“一棍子打死”,要么“泛泛而谈”,最后的创新也就是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嘴上说说。


结合之尬

政治改革的操盘手认为,十年文革的灾难,是个人高度集权的产物,而个人集权又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造成的,于是改革逻辑明确提出“党政分开、党企分开”主题改革,到“天安门事件”爆发戛然而止,党和政的不同领导之间发生分歧时,党政分裂变得不可避免,于是“党的领导弱化淡化虚化问题”等意见开始凸显,也就是党建调研提到的“党政两张皮”问题,十九大之后,党政一体化思路开始出现并强调。

具体到国企,要把党建融入到企业发展全过程,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具体到实际操作,似乎又无从下手。曾经认为党建要把人搞的多多的,把宣传搞的多多的,把学习搞的多多的,就不是“两张皮”了,结果条幅拉了不少,口号喊了不少,宣传栏换了一批又一批,表面结果是“通过了上级检查,打个高分”,实质效果是“组织者劳累辛苦,参与者敷衍了事”,搞得是“两不讨好”。

那么到底怎样国企党建才不是“虚胖”、“搞形式”,关键还是“一岗双责”的领导要从内心真正重视,自觉提升认识,要清醒认识到:党建与生产是要有机结合而不是机械结合,党建工作是手段更是目的,说到底是做好“人”的工作,要让国企员工“心服口服”,真正从内心油然而生认可感和关注感,这样的党建才是真党建、好党建。

如果牵头做党建的存在“交差完任务”、“搞政绩”的偏差心态,那这个国企党建从一开始,它就是“一场戏”,演完就散伙。

市场经济的今天,国企党建要创新融合,关键是要有革命性逻辑思维,给党建工作者吃点“熊心豹胆”,给党建工作者大胆“松绑解绊”,鼓励他们去“穿鞋子试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最知道。相信,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由表及里,由寡及众,如此这般,国企党建的逻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真正绿荫后来人。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