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贵州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8-4-5 15:28
标题: 贵州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省如何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开启新时代贵州乡村振兴新征程?贵州民族报记者就此专访了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省委改革办主任李裴。并在《贵州民族报》2018年3月26日头版头条刊发。现转发,供学习。
记 者: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贵州“三农”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李 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贵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总的来看,贵州仍然是全国“三农”问题突出的省份,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低,农业产业发展小、散、弱的面貌仍未根本转变,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欠账还比较多。只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要素配置、资源条件、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农业农村倾斜,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才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农民。
二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省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9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13432元的66%,仅占全省城镇长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5%,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全省城镇化率为46%,与全国58.5%的城镇化率相差12.5个百分点。只有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显著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还有280万左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贫困群众不脱贫,乡村振兴无从谈起。只有把握住乡村振兴这个历史机遇,把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才能在同步全面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确保如期脱贫不掉队、冲刺在前当先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 者:乡村振兴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是有鲜明目标导向的,请问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李 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理念,科学制定规划,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期部署、稳步推进。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非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路实现组组通,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农村厕所改造,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农业供给水平明显增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农村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培育一批产业发展型、乡村旅游型、民族特色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文化传承型、康体养生型示范村寨。到2035年,全省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 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我省将采取什么具体举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李 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六下组团,多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五个振兴”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乡村振兴“七条道路”一脉相承,是扎扎实实实践基础、丰富经验积累和深邃思考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振兴”的重要指示,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一要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把产业发展起来,对贵州来说意义重大,是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举措,既关系280万贫困农民脱贫,也关系2000多万农民持续增收。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要把产业振兴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把玉米等低效传统产品调下来,调优粮经种植结构,坚决打好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硬仗,用三年左右时间把旱地基本农田全部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二要推动人才振兴。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如果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一直单向流向城市,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振兴就是一句空话。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定期不间断地系统培训,分类建立培训档案,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熟练地掌握一门实用技能。要创新培训机制,办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菜单式的实用技术和实用技能培训。支持鼓励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通过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就近就地学习实践。通过多措并举,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三要推动文化振兴。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要下大力气抓好乡村优秀文化传承工作,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发掘利用好散落在辽阔乡村的革命遗址,让红色文化、优秀文化滋养乡村文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改善农村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农村文化业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让优秀的乡村文化提振农民的精气神、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孕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要推动生态振兴。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要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深入实施“绿色贵州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计划升级版,持续开展贵州生态日活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耕地轮作休耕,加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要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良好生态环境正在成为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五要推动组织振兴。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就是农村党组织。要大力推广“塘约经验”,把基层党组织建在扶贫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社上、建在生产小组上,推行“村社合一”,把贫困户、合作社组织起来,对接龙头企业、对接市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持续做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选派工作,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对现有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全面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进行调整。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专项作风治理,加大基层小微权力不廉洁惩处力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廓清农村基层政治生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 者:在近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孙志刚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请您给我们详细讲讲怎么样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
李 裴:省委书记孙志刚在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掷地有声地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政治担当,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在产业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选准主导产业、培训农民、搞好技术服务、筹措好资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变革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一是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都是首要的。只有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才有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产业革命首先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的革命。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些特点,结合贵州省情、农情,自觉在思想观念上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推动贵州农村产业结构脱胎换骨的变化。要破除懒惰的思想、树立有所作为的观念,破除粗放发展的思想、树立特色高效的观念,破除小农经济的思想、树立大市场的观念,既要解决好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更要解决好卖什么、怎么卖的问题,在开拓市场中赢得主动。
二是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就是要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既是动员令,更是冲锋号。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摆脱把农村经济单纯看作第一产业的观点,着眼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按照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思路,注重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必须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转变产业生产方式,提高规模化水平,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监管体系,按照高质量的要求发展优质农产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把合作社、农户带动起来,把小农生产引入大市场。
三是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农村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这项系统工程,锤炼过硬作风是前提。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抓实干之风、勤俭节约之风,贯穿到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建设的全过程,以作风的转变推动产业兴旺。要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不廉洁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积极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让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在贵州大地蔚然成风,以苦干实干业绩诠释对党的忠诚。在推进产业革命的过程中,要以“脱几层皮”“掉几斤肉”的态度锻造好作风,以新作风砥砺新作为,不断夺取革命新胜利,迎来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 者: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我省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表现突出,在全国具有“省级样板”作用。目前全省脱贫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努力方向是什么?
李 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我省的重大政治任务。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2017年连续发起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势“三大战役”,全面打响“四场硬仗”,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四场硬仗”是关键之年的关键之战。要精准聚焦280万左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谋划好组织好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坚决打赢打好“四场硬仗”,确保脱贫攻坚再战再捷、连战连胜。
一要打好以农村公路“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仗。按照“通不了就搬、搬不了就通”的原则,在2017年建成2.5万公里的基础上,今年基本上全部开工、计划完成5万公里,到2019年30户以上村民组全部通硬化公路,全面完成9.7万公里的建设任务。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彻底改变农村山区的交通状况。
二要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坚持建设资金省级统贷统还,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确保每户一人以上城镇就业,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2016年、2017年搬迁121.7万人基础上,今年再搬迁66万人,确保到2019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搬迁任务。
三要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四场硬仗”中最难的是产业扶贫。我们将以超常规举措打好这场产业革命,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培育造就一支庞大的创新力强的职业农民队伍,让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风行天下,让贵州农民尽快富起来。把玉米等低效传统产品调下来,把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等附加值高的绿色优质产品调上去。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明确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确保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实现当年脱贫并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四要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继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国家和省市县乡远程医疗体系。每年开展两次万名医生下乡扶贫巡诊活动。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在去年完成20万户基础上,今年完成20.64万户、明年完成10.74万户,总户数达51.38万户。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实干创造未来。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只争朝夕、苦干实干,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心和决心,牢牢抓住这一年、努力干好每一天,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书写新历史、创造新未来、铸就新辉煌,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殷殷嘱托和关怀厚爱。
来源:《贵州民族报》2018年3月26日1版
作者:徐 漪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