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文章安排结构都须如此,更何况要求一文一事、内容集中单一的公文。内容少的短文章要注意这一点,内容丰富的长文章更要注意。以主旨为纲组织材料、安排结构,才能使文章中心明确,完整统一。这是安排结构的依据,也是安排结构的目的。刘勰说:“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文心雕龙·附会》)刘熙载说:“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艺概·经义概》)他们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L5 X8 Q) A2 ^+ O4 C1 \! V 要围绕主旨安排结构,所有材料围绕中心展开,主旨贯穿全文始终。不能齐头并进,多中心;不能喧宾夺主,转移中心;不可节外生枝,离开中心;不可像散兵游勇, 丢掉中心;也不可结构太呆板,只有主旨一条筋,主旨简单化,没有组织恰当材料来说明中心。
层次是安排文章内容的逻辑次序,指文章内容的划分和表现次序。层次就是文章的意义段、逻辑段。层次的划分与安排,具体地展示文章的结构,体现作者思路,直接关系到结构安排的优劣成败。
结构的基本任务,首先就是根据主旨需要安排好思路层次。要使文章层次明确清楚,安排结构时就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共性和特殊性。比如事件一般有发生、发 展、结局的步骤,人物一般有成长、变化的历史,问题一般有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场景一般有东南西北中所体现的空间位置,等等。正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区别,4 @$ n( f+ b" k) k 使不同类型的公文,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形式体现思路安排层次、显示思路展开层次。可见结构的逻辑安排顺序,要与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人们的认识规律相一致,要反映作者的思路。% S" O3 e/ H% F6 F3 }要使文章结构严谨有序,必须以思路清晰畅达为前提。要理清思路,首先取决于作者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安排结构,也有一个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过程,即作者认识的规律与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的统一。作者在考虑文章的结构时,并不会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有规律性,文章自然而然就有条理性。文章的条理性必须通过作者正确的构思来获取。
因此,起支配作用的是作者的主观认识,是作者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作者在公文写作中要提高这种能力,就必须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基本素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功夫在文外”。$ B8 i: i0 M2 o1 A; j) K) E8 Y其次,要考虑到文体的特点。不同文体反映生活的角度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展开思路方式也不同。公文主要采用逻辑思维形式,这和文艺作品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我们要理清思路,就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把握逻辑思维规律。而不同的文种,展开思路的方式也常常不同,不可强求一律。同是下行公文,同是布置同类工作、解决同样问题,通知和会议纪要的思路就可能有不同的展开方式。这也是不同文种有不同的结构形式的原因之一。
安排结构要从全篇着眼,注意通篇格局,防止结构不全,顾此失彼,要给人以整体感。要统筹安排、主次分明,防止详略失当,给人以稳定感。要严密精当,照应恰当,
过渡自然,浑然一体,给人以匀称感。例如《某市汽车运输公司汽车相撞事故的情况报告》的结构安排:这种结构安排是比较恰当的。如果少了任何一部分,就不完整;如果抢救经过写得过多,原因责任、安全措施一笔带过,就会详略失当;若把后面部分调到前面去写,层次顺序不当,又会不够合理、严谨。1 G$ x6 @$ i' ?) ?' y
) j7 t+ P1 W d: g
; W" A C( H9 R& Q8 ~ " g# l4 n) t H9 K2 D/ e5 J 4 w; G& K7 U$ B i, ]5 n4 _" ?; ~1 c 7 A0 s" S7 j' y3 q. ~+ |" \ # U; I2 [# \/ I2 Y* l. c & m- O5 [9 b& W8 h/ s. r0 w; A S% k4 Z; O; Y6 k( e+ N2 o $ ? [) F( s% Q( A+ U ]4 p9 |. Y+ w( t ' ~/ t* q0 N# w& G D8 c! O ( p. L8 c0 X3 s ; ?$ s' e0 B7 Y9 a, j$ O% H 3 \/ B3 ~& j3 m 1 [4 U: c6 k9 R) y8 i# T 9 A! Z$ o, i1 V. m, N: j , O/ m3 y! `& H0 C* o5 h8 T 5 W: R& R( |1 z& k 5 k+ ?6 C0 U ` - T/ g5 s/ I# a) L/ q7 E D7 O- S% P) T2 X0 L5 t9 G; T 0 g# A+ {: Y7 I$ G _+ E; C* w% Y3 H- K4 k1 { 7 R2 H! b* p, I1 s/ H* D( L 2 k% X) E0 }" [: g : b0 u3 I& T9 q 6 \7 m% J9 z- a9 g8 _2 J. l . h K- n& A- w 1 b# A0 n8 M. C4 f, F, P * H( H$ v5 i5 j8 I" h7 A + @1 W( F, }0 Z5 B ' q3 r# d5 t& J4 X9 @ * f# T1 T+ D+ M5 J * |6 l$ i* e1 I 1 s) A: b0 R2 n6 j 8 \6 f* p# d) X3 j! D5 a& E 8 f8 z3 ?) K9 Q7 H+ Q % ~& M; O# j' R# m X3 `; v* @ 3 r( m, X' Y7 ^$ d+ L+ G5 N* K ( G8 A {4 r: F5 s# [ o ( }- o7 _0 ^0 T9 r9 A 0 \9 p. o# r# A& l2 k& k( m- z(三)纵横交叉结构 有些篇幅较长的公文不是单一结构,而是将前面两种结构交叉运用。但交叉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主有从。或是以纵为主,以横为辅;或是以横为主,以纵为辅。脉络、
思路仍然十分清楚。如上例和前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就是以递进思路的纵向结构为主,而在有关部分,又有总分思路的横向组合材料了。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