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文中递进思路的运用
1 ~' z" A) a9 J) e8 n B& v0 s% o5 R
: K" E* B! @0 E+ q递进思路是运用递进思维方法形成的一种文章思路。递进思维是认识事物或事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一种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深入地、清晰地阐释某些比较复杂的事理,说明某些比较复杂的关系,有助于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使文章有一定深度。因而一些说理性较强的公文常循此法形成文章思路。
2 b1 {% f. B6 _) \
: J2 ?/ Q {* L0 @! k3 V; i例如《农村文化活动设施量少质差的现状亟待改变》的调查报告,按以下思路写成。
( y0 ?$ b* d% V7 b
$ ]6 @& p+ ~: c2 q4 \" t ××县农村文化活动设施量少质差
; _5 M+ M5 ~' {1 H6 K! I! Z+ |( C6 A
8 i( C& l9 @7 K0 y ↓
' @6 `6 F( K, N! M0 Y' ~
& b4 r1 N, D" w- e “文化饥饿症”带来农村精神文明滑坡
* W# Q+ {2 S9 Y3 E" t
. W Y/ R8 i3 L& i# J ↓
4 |! P( w+ T1 l& r: c' ^' ^6 W0 |3 c
文化活动量少质差的主要原因
6 ?; ~" U! O4 k. }$ ^: G
1 k4 V% \1 m- \& D! C ↓
. g# v. c& u9 ^$ n/ x) j B5 ~
) T- z Z* q/ p0 J# ~, x5 [) B; O6 Z# w
采取有力措施重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
) M6 b+ g7 o# d! I. L' D0 P# |- {9 ~
; W, F1 j$ Y/ Q: V' f6 O2 ~+ Z很明显,全文是典型的递进思路。
$ c5 V' C( J! E/ J* }, @6 \( I5 c$ b- {% R! K. M
二、公文中递进思路运用形式
; K& E3 r# S5 B
3 w/ T6 j, F# X; K9 H5 ](一)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加工销售注水猪肉非法行为的通知》的结构:
* f) ?$ U- @, _1 d$ W4 }
9 J z7 Q3 M: I! R+ I, ?
! F4 Z$ P$ V# i6 x- n. `* v9 }2 D# {
" g1 G1 a0 j2 E: @. _3 d# E7 t+ q这类文稿结构形式和思路走向重点常在解决问题部分或者结论部分(如由叙事到说理到结论的结构),前面部分围绕主旨摆事实,讲道理,就事论理,层层扣紧,自然而然片言居要令人信服地点明主旨,引出解决问题这一重点内容。
3 v: J# a, A; z2 W! \8 s. K
" l0 h9 P8 l/ g# x( ]
(二)认识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例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全文没有分条列项,但其以递进思路为序,层层深入地组织的结构,是十分严谨极富逻辑战斗力的。作为工作报告典范,这篇讲话是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学习的。
! S0 v, T+ J5 f* e& C& a% ~, X6 t5 i
! T$ y, k" N( ^4 n# V# N
7 a& m# C4 R4 F% ?2 f三、公文运用递进思路注意事项
% ?' L$ f) a0 T6 W
" L% i7 y7 f1 D2 V, }(一)运用递进思路时,文章至少不得少于3个层次,否则就无所谓层递了。各层次常用一些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语句引出下文。各层次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必然联系。要从前一个层次合乎逻辑地递进过渡到后一个层次,不能在逻辑上没有递进(层递)关系而只在关联词语上做文章。各层次间要环环扣紧,先写哪一层次,后写哪一层次,顺序不能随意调换、中断。
u3 t1 x0 V& v! _& L* r/ N. ~3 {
& t8 A( p/ k" s( u4 Z" A(二)公文运用递进思路常与其它思路综合运用,以增强文稿容量。例如前述调查报告《农村文化活动设施量少质差的现状亟待改变》,全文总的是递进思路,而文中第一部分说明“量少质差的现状”时,分别从文化站(室)、农民夜校、电影和广播、墙报黑板报等4类文化设施数量的减少和私人录相点数量增加录相内容不健康的渐多等方面加以说明,这里既有局部的总分思路,又有局部的比较思路。文章第三部分分析原因与第一部分存在问题之间又是由果溯因的因果思路。而《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全文的递进思路形成的递进结构中,局部又有总分思路、因果思路(活动实践取得的成果证明,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党中央关于这次活动的一系列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这就极大地拓展了讲话容量,而且条分缕析脉络清楚,易于把握内容和要点。
4 O, \- Z3 L$ {5 z
3 U2 f; ~, I" J, p+ c3 y3 k
9 B1 G. Q$ J/ B; X, _/ G+ ~9 p/ V
1 `$ }, r$ _$ n( H c
(选自200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现代公文写作技巧》,后加修改录入《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观念·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