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起草领导讲话稿难在哪?要领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8-3-12 22:29
标题: 起草领导讲话稿难在哪?要领是什么?
起草领导讲话稿是参谋“六会”基本功之一。“会写”是参谋在平时工作中经常做的一项大量的、事务性的工作,是平时机关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衡量参谋素质的重要标准。为帮助新参谋准确、迅速地掌握机关领导讲话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方法,帮助老参谋对起草领导讲话的精益求精,提高写作的层次和质量,在这里简单谈一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起草领导讲话稿难在哪?二是要领是什么?三是经常发生的问题有哪些?四是如何提高。
一、起草领导讲话稿难在哪
领导讲话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9种,一类是从领导讲话的缘由上分,可分为节日讲话、会议讲话和临时活动讲话三种;第二类是从讲话的内容上分,可分为专题讲话、行业讲话和综合讲话三种;第三类从讲话的功用上分,可分为表态性讲话、指导性讲话和总结性讲话。从我们机关单位的实际看,领导讲话通常有机关业务活动讲话、会议讲话、向上级领导和机关汇报讲话等。作为机关参谋,我认为最重要的职能是做好三件事,也就是办事、办会和办文。在工作中,常听到有的同志讲,具体办事和组织会议并不可怕,就怕为领导写讲话。其实,对于我本人来说,尽管实践锻炼的机会相对多一些,但同样也感到难。那么,究竟难在哪里?我个人体会,有这样“三难”:
(一)代人立言难对路。我们个人写点东西是写自己所见、所想、所感,而写领导讲话稿是代他人立言。同题作文,一百个人写的是一百个样。各人写的可能自己满意,可别人还不一定看得上。虽然领导讲话内容是工作指导性质的,有其客观规律可循,但由于站立点不同,思维习惯和认识水平不同,对讲什么、怎么讲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要使自己写的讲话稿符合领导的意图和要求,的确是比较难的一件事。可能你经过较长时的锻炼,逐渐能适应某个首长的要求,但首长如果换了人,你写讲话稿的路子也要跟着变。要能适应不同首长讲话的不同风格与要求,就更不易做到。
(二)旧话重提难出新。写领导讲话稿的一个基本特点是重复性强。年年就是这样一些工作,就是这样一套基本程序,今年要讲,明年还会讲,现在面临的问题今后还会遇到,有时围绕同样一个问题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连续讲好几次,但每一次讲话都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要求,新的写法,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三)内容宽泛难写深。一般说来,领导讲话稿都是一些大题目,是讲某个领域甚至是全局的问题。从机关实际来看,特别是院首长的讲话稿,讲各业务口改革和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宽的。比如,院首长总结部署教育工作的讲话,往往涉及到教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建设等诸多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包含了若干重要内容,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把涵盖的多方面工作一一讲深说透,做到认识有高度,指导有力度,的确有一定的困难。
可话又要说回来,尽管写领导讲话稿有难度,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这项工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多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就可以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我讲的这“三难”,实际上是领导讲话稿的三个写作特点,就是换位思考,写领导所想;深入研究,下功夫出新;节省笔墨,把文章写精。怎样才能做到这几点呢?这是我要讲的下一个问题。
二、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基本要领是什么
应该说,领导同志讲话稿作为机关众多文字材料中的一种,在写作上与其他文字材料有许多相似之处。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果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就能完成好领导同志讲话稿的起草任务。但是,讲话稿与其他文字材料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身的特殊性,有时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同志不一定能写好讲话稿。要把我们平时写文章的能力转化为写讲话稿的能力,需要注意掌握它的基本要领。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写出变化。解决老生常谈、重复较多的问题,基本方法是注意变化,在变化中出新。一是在结构方式上变。同样的内容有多种结构方式,结构上变化了,内容的重复感就会减轻一些。二是在内容重点上变。就是阐述问题的角度可以变一变。同一个问题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重点。比如,抓落实的问题,是领导讲话反复强调的,要出新就得变化论述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我们写这个问题,有的讲这样几层:①要端正指导思想;②要振奋革命精神;③要转变领导作风;④要改进工作方法。这是讲抓落实的一般要求。有的讲这样几层:①要扑下身子抓落实;②要突出重点抓落实;③要盯着问题抓落实。这是讲抓落实的方法。有的讲这样几层:①要有良好精神状态;②要完善工作责任制;③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这是从抓落实的条件来阐述总结的。还有讲这样几层:①要解决做工作图虚名的问题,坚持一切从有利于全院的全面建设出发;②要解决藏忧护短的问题,在勇于指出矛盾、解决问题中推进工作;③要解决工作漂浮、不艰苦的问题,提倡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④要解决机关活动多、效果差的问题,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这是从抓落实存在问题的角度进行阐述的。这说明同样一个问题,角度变化一下,内容上就区别开了。三是行文思路上变。就是在阐述总结的过程中,抓住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思路来写,不要都先讲重要性,再讲实际情况怎么样,再提几点要求。比如,讲用特色理论武装头脑的问题,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定信念,二是加深理解,三是学以致用。信念问题要着重讲特色理论的科学性,并把它同我们党的理论指导上的一贯性联系起来。运用问题着重从理论上讲清重要性,再提出如何运用的要求。这样,在行文上错落有致,使人不感到雷同。四是表述方法上变。同样的内容有多种表述方法,变化一下,就能写出不同的稿子。比如,最近几年写关于机关建设问题的讲话比较多。同样是讲机关建设的重要性,同样是分认清形势、经济建设需要、履行职能和自身状况四个方面来写,可以有不同写法。第一次我们写的是:①加强机关建设,是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②加强机关建设,是适应未来**建设的需要;③加强机关建设,是做好新时期**建设的需要;④加强机关建设,是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需要。第二次写的是:①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加强机关建设势在必行;②从适应未来**建设的要求看,加强机关建设至关重要;③从做好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看,加强机关建设任务艰巨;④从**队伍的现状看,加强机关建设十分紧迫。第三次写的是:①要认清国际战略形势的新变化,迎接**的挑战;②要关注世界**领域的新发展,迎接**革命的挑战;③要适应**跨世纪发展的新要求,迎接艰巨任务的挑战;④要研究机关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迎接复杂环境的挑战。这几种写法内容基本一致,但在表述方法上有所不同,第一种是“四个需要”,第二种是“四从四看”,第三种是“四新四挑战”。如果每次都写一样的话,恐怕稿子很难通过。尤其是为同一领导写同一题目的讲话,就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二、要写出鼓动性
鼓动性是实现领导讲话目的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强大的鼓动性,才能激发人们的热情,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满情信心地贯彻落实,因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效果。如果一篇讲话毫无生气、毫无活力、毫无鼓动性,大家听后无动于衷,也就不可能产生贯彻落实的内在兴趣,因而,也就无法收到好的效果。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鼓动性也是讲话的生命所在。那么,怎样才能具有鼓动性呢?
(一)要实事求是。分析形势要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讲成绩要丁是丁、卯是卯、不夸大、不吹嘘,讲缺点要一是一、二是二、不隐瞒、不忌讳;讲经验要恰如其分,不要随意拔高,讲问题要一针见血,不要浮皮潦草;讲优势和劣势要实在可信,不要虚无缥缈,表扬先进和批评落后要把握分寸,不要夸大和缩小。这样,才有助于人们认识现实,统一思想,受到鼓舞,积极工作。
(二)要切实可行。一是工作任务要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便于执行和检查。二是指标要求要积极稳妥。积极,就是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倘若轻而易举,便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稳妥,就是不能图形式、赶浪头,一味地追求高指标、高速度,而必须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倘若毫无完成的可能性,也同样只能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三是工作措施要符合实际,充分地考虑到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因素,切实适应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并进而响应号召、积极落实。
(三)要有的放矢。领导讲话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其最终还必须落在解决问题上。只有能够解决问题的讲话,才具有较强的鼓动性和实际的指导意义。为此,领导讲话必须切中要害,有的放矢。其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必须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必须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而不是起草者主观臆造的幻象。同时,要注意研究新形势,提出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如果总是陈词滥调,重复别人的老话题,而没有自己的新东西,使听众和读者似曾相识,那也不会受人欢迎,引人注意,自然也就起不到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群众的作用。
(四)要以理服人。追求领导讲话的鼓动性,必须坚持以理服人,而不能以势压人。实践证明,靠高嗓门唬人,靠大帽子压人,靠盛气凌人,最终都无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只能引起人们的反感。只有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用心把道理讲实、讲清、讲深、讲透,才能使听众和读者心服口服,发生共鸣,产生贯彻落实的热情和渴望,并进而把领导的要求变成自觉的行动。所以,起草领导讲话,必须把劲用在说理上,而不能用在“嗓门”上。
(五)要以情动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以情动人要增强讲话鼓动性的有效方法。毛泽东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彭德怀诞辰9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增强了讲话的鼓动性,其经验很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借鉴。
(六)要语言生动。语言生动也是增强领导讲话鼓动性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已在前面有所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要写出主旋律
“旋律”属音乐名词,指声音通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感情是由它表现出来的。“主旋律”是指多声部演唱或演奏的音乐中,一个声部所唱或所奏的主要曲调。其它声部只起润色、丰富、烘托、补充的作用。写作领导讲话,也如同指挥乐队的演奏一样,要着力突出主旋律,以收到最佳效果。这有四个方面的含义:
(一)要突出重点部分。一篇领导讲话,特别是比较重要的讲话,往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总结工作,又分析形势,既阐述思想认识,又提出工作意见。但各部分内容不应平分秋色,而应明确重点,下最大的力量把它写好,使它突出出来。特别是有的时候一次会上几个领导讲话,每个讲话就更应该分别有一个不同的重点,以避免过多地重复。
(二)要突出主要基调。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讲话,总有一个不同的基调。或讲改革,或谈开放,或说整顿,或论发展,或表扬,或批评,它们虽然不是截然分开、水火不容的,但却必须有一个主调。通篇讲话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调展开和发展,必须把这一主调突出出来,以便于听众和读者准确地把握讲话的基本精神和总体倾向,进而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
(三)要突出中心工作。一方面,在综合性讲话中,要安排全面工作时要体现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在一定的时期内,党和国家都会提出十分明确的中心工作,这是总的指导纲领,安排工作必须抓住这个纲领,以此来统揽全局。另一方面,在专业性讲话中,要突出主要工作,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在一个时期内,总有主要工作与一般工作之分,在撰写讲话时,必须着力安排好主要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一般工作与主要工作怎样协调,做出突出主要工作,带动一般工作。
(四)要突出主要矛盾。一篇好的讲话,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抓住对事物发展关系最紧、影响最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进行深入透辟地分析与解剖,最后给以解决的办法。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它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如果不能把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突出出来,而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混同起来,“一视同仁”,平均用墨,甚至抓住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纠缠不休,那么,最终可能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但是,突出主旋律,说起来不难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我们在研究领导讲话的时候,就常常见到杂乱散碎、主次不分、重点不明的毛病。最常见的:一是安排工作时贪多求全,不分轻重缓急地把各项工作简单地罗列堆砌在一起,缺乏必要的筛选,看不出重点与一般的区别。二是缺乏局部工作与全局工作的联系。或者脱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而空洞地强调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或者单纯地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局部利益出发,而忽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形成“分散主义”。三是各项工作之间缺乏整体联系。虽然主次分出来了,但却两相割裂,互不关联,不能协调一致。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上述毛病,突出主旋律呢?大体有三个方面:
(一)要准确地把握写作依据。一要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因为不论是党的领导机构、国家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必须依此做好本职工作。所以,起草领导讲话必须吃透上头。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各项工作的向心力。二要明确工作职责。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单位,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领导讲话必须依据各自的职责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要熟悉实际情况。这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写好讲话的客观依据。倘若情况不明、底数不清,那么,写起讲话来就只能羊吃碰头草,碰到哪算哪啦。这样就很难写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讲话。
(二)要把握各项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各项工作也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总是有着直接、明显或隐性的联系。我们只有通过深入细致地研究,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点,才能够分清主次,恰当安排。
(三)要把握会议主题。讲话并不是某位领导个人的事,而是代表着一个领导集体的意志,特别是重要讲话,往往要经过集体讨论,反复修改。因此,拟定人必须积极参加有关活动,了解领导的意图。拟定会议讲话,则要把握会议的主题,也就是会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般来说,一次会议只有一两个主要议题,讲话的重点必须与会议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吻合。所以,把握会议的主题,是写好讲话的重要前提。
四、要写出特点
起草领导讲话,不能简单地照抄上级领导的讲话、文件或报刊上的文章,而应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写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特点。一要把上级的精神具体化。上级的文件、讲话,由于站得较高、看得较远、关照面较大,故一般来说,其指示、规定和要求相对比较概括,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的时候,要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上级的精神加以具体化,以便于操作和落实。二要把上级的要求地方化。中国共产党这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以大比小,我们在起草领导讲话的过程中,也必须把上级的普遍要求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加以地方化地改造、调整和完善,使之更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比如,讲任务、其指标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地、脱离实际地层层拔高;定政策、提措施要切实可行,切实有自己的东西,切实能够落到实处,不能毫无取舍、毫无创造地照抄照转。只要基本精神不错,在具体问题上不一定唯上是从。正如陈云同志所强调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总之,起草领导讲话要注意写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特点。只有写出特点,才能给人以新的启发、教育和影响,帮助人们开阔眼界和思路,起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只有写特点,才能贴近实际、贴近听众和读者,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兴趣,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只有写特点,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才能给人指明前进的路子和方向,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去研究、认识和解决实际总是从而推动工作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特点呢?这里的关键在于认识这一特点。只有认识了这一特点,才能把握这一特点,进而写出这一特点。而全面深刻地认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特点,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从历史与现实的研究中认识发展的条件和可能。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都离不开历史的联系与继承,离不开现实的条件与基础。所以,认识并写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特点,就必须研究自己的过去与现实。研究过去,就是总结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作为将来的借鉴而少走弯路。研究现实,就是分析眼下的客观实际,包括工作中有哪些成绩,哪些不足,哪些需要积极推进,哪些需要适当控制,哪些有可能加快发展,哪些还不具备大发展的条件等等,做到胸中有数。只有仔细、认真、全面、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过去与现实,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与基础,提出科学的意见,写出自己的特色。二是从自己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比较才有鉴别。起草领导讲话,特别是重要的带有全局指导性的讲话,要把自己的地理、气候、壤质、资源、交通、通讯、历史遗产、工作现状、人口素质、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条件,与周围的同类对象作一比较,在比较中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以便在安排工作时扬长避短,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优势,尽可能地克服和弥补自身的劣势。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特点。三是从相关因素的研究中认识自己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所谓相关因素,指与自身发展相关联的外部因素。如果只注意研究自己,不注意研究别人,只注意研究内部因素,不注意研究外部因素,那也就不可能写出自己的特点。
五、要写出性格
所谓写出性格,就是写出讲话人的个性,无论是内容、思路,还是结构、语言,都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做到因人而异,文如其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合讲话人的口味,才能通得过、用得上。实际工作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起草人员搜肠刮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写出的讲话稿,到领导那里却通不过,甚至推倒重来,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没写出性格,不适合讲话人的口味。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性格,适应讲话人的口味呢?我以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摆正位置,二是研究领导。
(一)摆正位置。前面我们提过,起草领导讲话和写作一般文章不同。写作一般文章是立自己之言,起草领导讲话是代领导拟言,这个位置一定要摆正。在具体起草过程中,要注意三点:其一,既然是代领导拟言,那么,在起草文稿的过程中,作者就要大胆地进入角色,敢于以“领导”自居,不能总想着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参谋,而应该想着我现在就是“领导”。只有敢于以“领导”的身份出现,才可能写出领导的性格。其二,既然是代领导拟言,那么,就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倘若是专对某一方面工作的关系,注意分析和把握这一方面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站在全局的高度来阐述这方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安排这方面工作的任务和措施,避免讲什么就只想什么、讲什么就只顾什么、讲什么就说什么无比重要的毛病。这样写出的讲话,才能站得高、管得宽、既有专题性,又有全局性。其三,既然是代领导拟言,就要反映领导的思想和意图,不能随心所欲、自作主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能颠倒位置,以“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领导。当自己的观点和领导的意图发生分歧时,应当先提出有理有据的建议,供领导参考,最后按领导定夺的意见办。总之,起草人必须摆正自己和领导的位置。这是写出领导性格、适应领导口味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领导。要写出领导性格,就必须熟悉领导。要熟悉领导,就必须研究领导。其一,要研究领导的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习惯与特长,有的长于逻辑思维,有的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喜欢条分缕析,有的喜欢概括综合。代谁起草讲话稿,就要注意研究谁的思维,熟悉谁的思维,以便于在运用材料、分析和说明问题时与之相适应。其二,要研究领导的思想。领导的思想观点和工作主张,是起草讲稿的重要依据,要注意研究和积累。途径有三:一是在日常交往和会议发言中,要注意积累和思考领导的口头语言,从中了解领导的思想和主张,并逐步掌握其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二是要注意研究领导的讲话及其起草的其它文稿,从中去体会领导的思路和观点;三是要注意研究领导在文件上的批语,因为它常常简明扼要地直接反映出领导对某些问题的意见和主张,对我们研究领导的思想大有裨益。其三,要研究领导的意图。一般来说,讲稿起草之前,有关领导总要做些必要的交待,提一些意见和要求,只是有的具体一些,有的原则一些。但不管怎样,对领导同志的授意要仔细琢磨,认真领会,力求吃透,从中弄清领导的意图,弄清领导对文稿的具体要求和讲话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这是搞好讲稿起草工作的重要前提。如果根本就不明了领导的意图和目的,起草工作就只能无的放矢。所以,代领导起草讲稿必须弄清领导意图并努力贯穿于文稿之中,按领导意图进行构思和设计,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其四,要研究领导的语言。用讲话人的语言表达讲话人的意图,是写作领导讲话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不然,讲话人就会感到文稿上写的不是自己的话。所以,代领导起草讲稿,必须注意研究讲话人的语言特点,以便投其所好地运用他自己的话去写,甚至就连他的惯用语和点睛之语,也要尽量通过加工润色而用到文稿中去。这样既有利于体现领导的意图,又能较好地体现领导的个人风格,故需给以必要的重视。
三、起草领导讲话稿容易出现的问题
概括地讲有四句话:“讲题上散、逻辑上乱、道理上虚、特点上平”。具体上讲:
1、讲题上散。就是说不到点子上。有的稿子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文字,乍一看似乎与主题多少都有点关系,仔细一看,说到点子上的不多,该讲的问题仍然没有讲到位、讲透彻,有的甚至拐了弯,讲的根本就不是阐明主题所需要的内容。这是由于事先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信笔由缰,想到哪写到哪,写着写着跑了题。
四、如何提高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能力
结合平时写作实践,我体会最深的是以下五句子话:
1、吃透上面的。就是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军委、总部关于本业务口方面的方针政策,这是我们搞好谋划的方向。同时,不同业务部门的参谋同志,还要吃透上级领导和机关对相关业务的指导方针。如教务部门的同志,一定要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院校教学改革、专业学科建设、教员队伍建设等方针政策和机关党委、领导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思路搞清楚。此外,还要把领导研究透。参谋的责任在于辅助领导,从根本上说利害关系是一致的。不了解领导,不理解领导的真实意图,或者为某种假象所迷惑,或者为某种违背领导初衷的某些个别现象所迷惑,谋划时也会出现偏差。因此,对领导,我们要懂其信仰、志向、奋斗目标,知其所思、所想、所为的真实内容。要出谋划策时,要与领导站在同一角度和高度思考问题。
2、摸清下面的。就是要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做到对自己所负责的业务范围和人员、设备情况了如指掌,这是科学谋划的基础。如,作为教务参谋,就要对本院的教员队伍、学员、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和教育资源、编制等情况烂熟于心。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调查研究是成事之道,谋事之基。”陈云同志也曾经指出:“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调查研究,用百分之十的时间制定政策。”刘伯承同志也认为:“兵因敌而制胜;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也就是说,打仗是一件胆大心细的工作,每战之前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把战前准备的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等“五行”掌握清楚,才能定下正确的决心。参谋的基本职能是给领导出点子,而一切好的点子、好办法都产生于调查研究之末。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谋划权。因此,在工作谋划时,要把下情摸清、摸透、摸细,使我们的决策更有针对性。
3、了解外面的。就是要全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本业务范围内建设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经验、新方法,加强横向联系,善于借鉴军内外的、其他省市的、地区的、乃至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思想和经验,也要注意吸取人家的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息就是财富,沟通就是谋划。闭目塞听,孤陋寡闻,是绝对做不好工作的。通过“外脑”补充“内脑”,不断更新观念,可以为谋划工作提供参考,为解放思想开辟通道。
4、形成自己的。就是在“结合”和“内生”上做文章。通过“上面”、“下面”和“外面”相互结合,相互催化,形成自己的思想或思路,制定出适合本单位情况和谋划对象特点的计划或规划,这是谋划过程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形成自己的,我的体会是,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四要”。也就是要经常分析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大势,从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种种表象之中探索出规律性的东西;在问题和倾向初见端倪时,要及时预见它的发展趋势和结果;在工作展开或行动开始之前,要站在领导的角度上来制定超前性的预案;要了解研究领导可能在考虑什么问题,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形成什么样的计划或规划,等等。
5、变作领导的。参谋的基本任务就是为领导出谋划策。参谋自己形成的建议、思路、主意最终还要能为领导所接受,变成党委的决心和领导的决策,这应该是参谋谋划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如何能为领导所接受,我的体会,最重要的,一是善择时机,二是治气造势。所谓善择时机,就是要善于选择谋划建议的时机。如何择机,一要主动。就是主动去“寻”谋划时机,主动出“谋”谋划对象;二要灵活。就是参谋建议的提出要审时度势,因变而谋。三要快速。要求参谋谋划不仅要快,建议也要快,而且要“准时”,最好在临界点上。所谓治气造势,就是谋划人员在提出建议时要表现出严肃认真、敢于直谏的浩然正气,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谋划气氛,使领导能真心理解并接受参谋建议。文/风行万里
作者: 旗委办培训 时间: 2018-3-13 11:33
每次为了看完都得写评论' r% x; x+ P* L( V
作者: 羽时俱进 时间: 2018-7-17 08:36
所谓写出性格,就是写出讲话人的个性,无论是内容、思路,还是结构、语言,都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做到因人而异,文如其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合讲话人的口味,才能通得过、用得上。实际工作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起草人员搜肠刮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写出的讲话稿,到领导那里却通不过,甚至推倒重来,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没写出性格,不适合讲话人的口味。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性格,适应讲话人的口味呢?我以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摆正位置,二是研究领导。
作者: 大江东去浪涛 时间: 2018-7-17 09:04
做到因人而异,文如其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合讲话人的口味,才能通得过、用得上。
作者: 大江东去浪涛 时间: 2018-7-17 09:05
只有这样,才能适合讲话人的口味,才能通得过、用得上。
作者: DILeung 时间: 2018-7-17 09:21
讲话稿是文稿中占比比较多的材料 这些道理基本都明白 但是要真正学会运用不容易
作者: 古月王 时间: 2018-7-17 09:40
这是最好的写作指导文章,有理论有举例,问题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法可操作性强,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精炼,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作者: 房立洲 时间: 2018-7-17 09:43
不然,讲话人就会感到文稿上写的不是自己的话。所以,代领导起草讲稿,必须注意研究讲话人的语言特点,以便投其所好地运用他自己的话去写,甚至就连他的惯用语和点睛之语,也要尽量通过加工润色而用到文稿中去。这样既有利于体现领导的意图,又能较好地体现领导的个人风格,故需给以必要的重视。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