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 功夫为上
----关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黄叙阳
精准扶贫,是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赢得了人民的呼应。目前,全区上下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但是,现实状况与“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模糊。当前,一些地方工作推不动、落不实,根子就是认识有误区。有的对全区贫困现状持怀疑态度,认为贫困人口多、工作信心不足,甚至“一筹莫展”。有的认为,精准扶贫只是“一场戏”,“两头热、中间冷”,填填表格、报报数字。有的认为,扶贫就是“送钱送物”、就是“等、靠、要”。
二是工作方法简单。精准扶贫,关键找准“人”。在实际工作中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地方“估计”加“统计”,“人情”加“关系”,闭门造车搞“突击”,造成对象不实、贫因不准,资料五花八门,漏洞百出。
三是措施办法不实。精准扶贫,关键落实“怎样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措施方法简单粗放,特别是调查研究不实不透,导致扶贫指向失之于偏,使得扶贫工作总是“一阵风”,大风过后“山河依旧”,甚至是“年年扶贫年年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是全区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全区上下要精准发力,功夫为上。
第一,身子沉下去,把“贫困家底”摸起来。全区共有贫困户17511户,要分三年,在2017年全部脱贫销号,必须做好贫困家底的档案,做到心中有数,户户有策。一是要有贫困状况档案。乡镇和扶贫部门要进村入户对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进行一一调研核实,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做好精准识别后的总体台账;二是帮扶单位要有帮扶规划档案。帮扶单位要深入农户,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所想所盼所愿,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单位干部进行一对一帮扶,确保帮有实效;三是要有发展规划档案。镇、村及帮扶单位要共同研究,切实研究好实施富民产业工程、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实施基层巩固工程等扶贫“五大工程”三年规划。明确村村、户户脱贫的年度计划,切切实实将输血扶贫与造血扶贫进行有机融合,确保整体全面实现小康。
第二,宣传跟进去,把“脱贫信心”挺起来。经过全区上下多年的努力,我老秘网区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贫困户脱了贫,有的还致了富,过上了好日子。实施精准扶贫,就是“啃硬骨头”。因此,要把宣传跟进去,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一是加大对身边脱贫典型的宣传。电视新闻要深入挖掘全区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典型,在显著的版面和时段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通过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让贫困户深刻地感受通过党和政府的关爱和自己不懈努力,一定会战胜困难,尽快过上好日子。二是加大文化卫生宣传教育,提高贫困主体战胜贫困的能力和素养。从全区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调查中发现,有因病致贫的,有因灾致贫的,有因家庭负担重而致贫的,有因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而致贫的,单因病致穷是排在首位。所以,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对疾病的预防能力是有效解决贫困人口致贫和返贫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通过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大力度地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切实堵住返贫的“源头”。三是加大励志教育,提高贫困主体主动性。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俗话也常说,人穷最怕志短,扶贫必先扶志。要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要让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建设、扶贫项目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民主权利,充分调动他们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外部帮扶是条件,自我奋斗才是根本。贫困群众既是扶贫开发成果的受益主体,也是扶贫开发事业的实施主体。解决贫困问题,固然离不开思想观念、资金、技术、项目的推动,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让他们在脱贫致富的征途中积极主动起来。只有自身的“主动”和外部的“联动”共鸣,脱贫致富的乐章才能奏出胜利的音符。
第三、措施落下去,把“扶贫攻坚”实起来。区委、区政府对精准扶贫高度重视,制订了“五个一批”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实施“五大工程”的脱贫措施。这既是区委对全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广大党员干部责无旁贷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当前最大、最急、最紧的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五个一批”精准脱贫的目标任务,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到村到人的总要求,扎实推动“五大工程”落地生根,牢固树立“打硬仗、打胜仗”的理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背水一战,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争当全省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排头兵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