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件之一
立足强县富民 谋求跨越发展
为构建和谐**而努力奋斗
——在中共**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6年12月1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共**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立足强县富民,谋求跨越发展,为构建和谐**而努力奋斗!
一、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2003年以来,我们遵循县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克服了“非典”、禽流感、松花江水污染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困境中奋进,在挑战中发展,在开拓中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构建和谐社会筑牢了根基。
——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四年来,县委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各项工作决策以发展为最高原则,成果以发展为检验标准,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县域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5.6%的速度递增,2006年预计实现73,161万元,比2002年增长24.4%;地方财政收入以年均8.4%的速度递增,2006年预计完成4,800万元,同口径比2002年增长38%;全县总财力以年均10.6%的速度递增,2006年预计达到1.8亿元,比2002年增长49.7%;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19.2%的速度递增,2006年预计实现2亿元,比2002年增长102%,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通过巩固提高第一产业,2006年粮食总产突破6亿斤大关,农业生产再创历史新高;通过突出发展第二产业,原有企业困中求进,一批新上的生产加工型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通过着力培育第三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加快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坚持执政为民不动摇,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四年来,县委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富民为先,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工作标准,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绥名公路、绥普公路竣工通车,彻底结束了我县不通等级公路的历史,交通环境明显改善。红星大街顺利贯通,振兴大街等道路改造圆满完成,初步形成了镇内“三横六纵”硬质化交通网络,县城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城镇道路硬质化率达到34.5%,比2002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是2002年的3倍。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沿江广场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加快了房地产开发和农村康居工程建设步伐,城镇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9平方米和16.4平方米,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投入扶贫资金3,700万元,对54个贫困村在基础设施建设、致富项目上进行了扶持,有效地改善了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6,000余万元使一镇十村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利民行动成果丰硕,四年来累计投资近6亿元,先后实施了城镇供水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线电视村村通、扶贫助学、企业职工并轨等57件民心工程,办成了一些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有效地缓解了人民群众吃水难、就医难、就学难、养老难等实际问题。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县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生态示范区。成功抗击了“非典”,取得了防治松花江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全面胜利,公共卫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以年均3.1%和14.3%的速度递增,2006年预计实现4,400元和3,100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2.8%和71%,百姓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为加快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四年来,县委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和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推动了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战略,招商引资总额突破10亿元。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举全县之力抓大事大项,对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秸秆发电、煤炭资源开发、松花江公路大桥项目均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积极培育外经贸主体,不断拓宽对外合作领域,四年来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实现2,470万美元,经济外向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把改革作为解决体制性矛盾的突破口,通过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通过实施农村税费配套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仅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还进一步推进了政事分开,转变了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了激励约束机制,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消除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为加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四年来,县委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县上下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加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大了对外宣传报道力度,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提高了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圆满完成了乡村两级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实施了“三级联创”和“三培两带”等工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推进了非公有制企业、社区等领域的党建工作,扩大了党建工作覆盖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各项改革措施,加大了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力度,促进了党风、政风和行风的进一步好转,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四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之路、发展之路,共同体味了创业的艰辛,也共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过去的四年,是我们理清思路、绘就蓝图、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四年;是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的四年;是我们历经挑战、经受考验、沉着应对、排难前进的四年;是我们夯实基础、增强后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四年;更是我县历史上发展形势最好、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
群众受惠最多的四年。作为我们这样一个靠省财政补助的欠发达县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这一切都凝聚着全县党员干部群众、驻绥中省直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中共**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既是我们夯实基础、积蓄后劲,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又是我们发挥人和优势、后发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更是我们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强县富民、构建和谐**的关键时期。当前,全县发展正处在重要关口,需要我们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准确把握。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相继做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也审时度势地做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并对“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面对这些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困难还很多、任务还相当艰巨。同时,我县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不均衡,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依然突出;后续财源少,发展后劲不足仍然是我们不容回避的现实;就业和再就业难度大,历史遗留潜在矛盾多,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问题将随着改革发展逐步显现,实现强县富民、构建和谐**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今后五年,我们将迎来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国家“三支一扶”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在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国家和省对我们边疆贫困地区将有更大的倾斜,更多惠及面广、投入量大、牵动力强的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特别是经过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新上项目,发展环境越来越优、基础越来越牢、后劲越来越足、后发优势越来越突出,实现跨越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已经展开,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有限时间,以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负重拼搏,扎实苦干,靠发展争先进位、增强实力;靠发展改善民生、富裕群众;靠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努力开创全县经济更加繁荣、环境更加秀美、百姓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致力于增加财政收入、富裕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推进改革开放,统筹社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打造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百姓安康、社会祥和的新**。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地方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年均递增10%,实现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福祉;打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利益格局更加合理,让社会更加和谐。
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致力富裕人民群众,全力构建和谐**,不仅是我们县情所决定的,也是中央、省市委对我们的要求,更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这一目标,全县各级党组织一定要集中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全力发展县域经济,在积蓄发展后劲上谋求新跨越,着力打造实力**。
壮大县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必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为突破,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基础产业强县战略。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也是我县的基础产业、优势产业。要树立大农业意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围绕农副产品资源和现有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以优质水稻、绿色玉米、高油大豆、畜禽等农副产品为重点,形成并壮大一批与农产品加工紧密配套、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强化龙头带动作用,扶强扶壮现有龙头,充分发挥绿色有机生态优势,组建和发展新生龙头,到2011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发展到10户以上,通过提高企业与基地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意识,搞好基地与企业的连接,加快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实现“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工农互动、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要积极稳妥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效益。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提倡通过采取“反租倒包”、“股田制”等形式,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一年试点、三年起步、五年推广,到2011年使30%以上的土地实行规模种植,发挥土地的最大效应,建立长期、稳定、优质、高效的生产基地,推动农业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通过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成立互助组织等方式,进一步整合农机具资源,支持发展农机专业大户,普及大机械作业,切实提高机械化水平。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成黑龙江同仁护岸建设工程,积极争取松花江干流**段堤防提高标准项目和中兴上下游护岸工程项目,不断提高防洪能力。加快实施兴安灌区和敖来灌区改造、配套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灌区建设标准和排灌能力,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设高标准、规范化示范园区,建立完备的科技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发展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尽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二是培育优势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富县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坚持综合利用、合理开发、提高效益、注重环保,对资源进行统筹和科学开发。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构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快资源向税源转化、税源向税收转化的良性循环。今后五年,依托我县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全力推进以煤炭、米稻、乳肉、热电、酒饮、旅游为主的六大重点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重点发展煤炭产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煤炭资源开发权和开采权,通过市场化运作早日开工生产,彻底扭转我县工业经济的被动局面。要立足于高起点,超前运作,抓紧研究焦炭、焦油、煤化工等煤炭深加工、精加工项目,直接推动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产业升级。突出发展“米稻”产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依托,围绕丰富的玉米资源,在扶强扶壮现有玉米加工企业的基础上,推进玉米深度开发。在全力抓好秸秆发电项目的同时,积极引进玉米蛋白、乳酸等玉米综合加工项目,延长玉米产业链条,对玉米粒、玉米芯、玉米秆实现吃干榨净,推动玉米产业的循环式发展。在推进水稻精深加工上,整合品牌,组建集团,大力发展精洁米、营养强化米生产,积极开发米糠油、膳食纤维等功能食品,利用米糠发展饲料加工业,带动水稻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乳肉产业。依托**农场完达
山乳业和二九O农场摇篮乳业,带动周边乡镇奶牛业的发展。通过采取协商督促、资产回收、组织重建等办法,全力以赴启动县乳品厂,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加快全县乳品业的发展。加大对兴盛肉业、食品公司等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企业建设步伐,实现畜产品由过腹增值向加工增值的转变,发展壮大乳肉产业。全力发展热电产业。加快推进国能秸秆发电项目的实施,力争2007年奠基建厂,使企业早日开工建设,达产达效。对全县热电资源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整合,做到优势互补,尽快实现热电联网,形成并壮大我县的热电产业。努力发展酒饮产业。通过挂靠引联、技术改造等手段,增强北国啤酒集团等酒类生产企业的发展能力;加大对酒精厂的扶持力度,促使其提档升级,不断壮大我县的酒饮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以奥里米古文化开发为重点,以界江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以中兴为重点的旅游景区粗具规模,为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奠定基础,从而带动商贸、餐饮、流通等第三产业发展。通过不懈努力,初步建立起以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三是拓宽发展空间,实施改革开放活县战略。要在深化改革激活内在动力的同时,把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推进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大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求发展。敢于让出优势资源、优势产权、优势项目,以资源引客商、以产权引资金、以存量引增量,最大限度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现有闲置资产和企业进行逐个分析、分类排队,积极引导停产、半停产企业通过资金嫁接、技术合作、品牌共享等方式,积极与域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在攀高结贵中盘活存量资产,在联大靠强中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完善招商方式。在积极开展组团招商、网上招商的基础上,每年举办几次有影响的“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招商活动,充分发挥知青、乡友的“回归作用”,扩大招商效果。鼓励现有客商增资扩股,以厂引厂、以外引外,达到办好一个、吸引一批、影响一片的效果。要提高招商档次。在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齐招的同时,集中主要力量,着力引进一批对财源建设有一定贡献、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辐射、对增加就业有明显拉动作用的项目。未来五年,力争新上2个亿元以上、5个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要优化招商环境。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切实强化执法监督,认真解决好管理缺位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努力营造政策引商、服务便商、诚信安商、依法护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客商入驻**投资兴业。要继续坚持对上争取和市场招商并重的“两条腿”走路思想,千方百计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为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和项目保障。不断深化改革,增加动力求发展。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对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通过深化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扩大对外开放,增添活力求发展。以全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为契机,进一步培育壮大外经贸主体,以我县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在农副产品、轻工产品和建材产品等出口方面积极开展对俄合作,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加强同沿海等发达地区的联系,重点在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等方面寻求合作,扩大对外合作的范围和领域。加强区域联合,增强合力求发展。推进县场间的合力共建,遵循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相互带动、和谐发展的原则,打破条块分割限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合理调整各自利益关系,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社会事业等方面不断拓展合作空间。进一步建立规划相互衔接、信息相互沟通、工作相互信任、发展相互支持的长效合作机制,促进一县三场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全面合作,共同发展。
(二)以富裕人民群众为核心,不断拓宽致富门路,在提高百姓生产生活质量上谋求新跨越,着力打造富庶**。
发展经济是为了强县,强县的目的是为了富民。我们既要全力以赴在经济上实现大发展,更要千方百计在富民上实现新跨越,做到强县与富民相统一、先富与共富相统筹,让广大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以民生为本,筑和谐之基。
一是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立足向农业本身要效益,向农业外部找出路,提升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层次,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要通过结构调整促增收。积极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实施“米稻”战略,不断扩大优质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到2011年,水稻面积扩大到45万亩,玉米面积扩大到40万亩,粮食产量突破7亿斤。继续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到2011年,绿色有机食品面积发展到60万亩,其中有机食品面积20万亩;绿色食品A级标识和有机食品标识要分别增加到5个以上。进一步扩大甜菜、烤烟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以绿增值、以特增效。加快“主辅换位”进程,继续推行小区大户战略,积极发展奶牛、生猪、山绵羊,加快发展肉鹅和蛋鸭,转变饲养方式,努力提高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11年,畜牧业增加值实现1.5亿元,年均递增11%,保持畜牧业快速发展势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针对性地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内转外输相结合,提高劳务输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引导农民务工经商,兴办短、平、快增收致富项目,最大限度地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努力实现三分之一农民从事土地种植,三分之一农民从事畜牧业和二、三产业,三分之一农民外出打工致富的新格局,逐步建立农民多元增收的长效机制。要通过科技推广促增收。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努力抓好农作物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促进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加快畜禽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全面实现畜禽良种化。加快新技术普及推广,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大力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综合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要通过挖掘潜力促增收。制定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通过提高坝外地的使用效益、推行稻田养鱼等有效手段,进一步拓展增收空间,形成规模化发展,使农民在充分挖掘资源潜能中增加收入。
二是高度关注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百姓生活水平。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认真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指导,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开发就业岗位,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尽可能地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今后五年,全县新增就业再就业2,000人,逐步消除零就业家庭。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放开经营领域,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大力吸引民间资本发展第三产业。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加大财政对“三型”企业和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发展壮大,拉动经济,创造财富,带动就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
业,推动交通运输、餐饮等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培育发展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行业,让更多群众有事可干、有业可创、有钱可赚,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充分就业中增加收入。要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健全和完善企业用工制度,依法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率,努力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子女上学难问题。加大扶贫济困工作力度,对剩余的32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帮贫解困,形成友爱互助、团结和睦的社会风尚。以关心、关注弱势群体为重点,继续实施“民心工程”,在人民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最“怨”上求突破,在最“盼”上做文章,积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少有所学、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困有所济,使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三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城乡居民生产生活质量的具体体现。按照优化布局、提升功能、体现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全力打造综合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创业、充满特色魅力的北方边疆小城新形象。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强化规划监控,严格规划实施,逐步形成区域划分合理、功能定位科学、错落发展有序、整体优势互补的城镇建设新格局。适度扩大城区和人口规模,完成红星大街与西环路的连通,完善城镇发展主体框架,加大建成区建设力度,建成区主次干道全部实现硬质化,镇内巷道得到逐步维修和改造。进一步扩建和改造城镇供水管网、地下排水工程、热源及供热管网,扩大服务面积,提高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城镇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工程,城镇绿化率提高到15%,亮化率提高到70%,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城镇房地产开发建设,五年完成城镇楼房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5平方米。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系,缓解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完善土地储备开发制度,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运作松花江公路大桥建设项目,力争2008年开工建设,2012年竣工通车,彻底解决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进一步完善客运和货运配套工程建设,达到客货畅通,运行高效。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到2008年通乡公路全部实现硬质化,到2011年80%的行政村通村公路实现硬质化,切实改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要统筹城乡发展。在抓好新农村试点镇村建设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再确定3至5个中心村梯次推进,用五年时间,使这些中心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坚持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做好镇村规划,做大中心镇村,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镇村流动,从而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共进,在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上谋求新跨越,着力打造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是强县富民的基础和保障。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设“平安**”为载体,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用和谐凝聚人心,促进发展,成就事业。
一是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教育网点布局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探索发展民办教育,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全县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强科技普及推广,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突出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大环节,切实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做好奥里米古城等珍贵文物遗址的抢救、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体育设施,发展竞技体育。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光纤联网,推广传输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视,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公共卫生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以内。关爱妇女儿童,发展慈善、老龄和残疾人事业,支持社会扶助活动。加强生态建设,围绕培育壮大特色绿色产业,实施好退耕还草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治理等生态工程,建成两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加强环境执法,抓好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实现既有青山绿水的好环境,又有经济发展的好前景,努力把**建设成“蓝天、碧水、绿色、洁静”的生态小城。
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按照“三贴近”要求,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深入开展文明单位、“三个十”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加强诚信建设,建设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提高全社会诚信度,从而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进一步强化热爱**、建设**、奉献**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的激情。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政府依法行政,重视政协履行职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注重加强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履行党管武装工作职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村民自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建设法治**。
三是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富裕是群众的迫切愿望,平安是群众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防范和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加强信访工作,深入贯彻《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落实工作责任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逐步消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高度重视预防和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
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精心组织“五五”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三、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强县富民、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为目标,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强县富民、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振奋精神,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跨越发展的新态势、强县富民的新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使命,我们必须振奋精神,更新观念,团结一心,形成合力,在全县上下营造一种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要坚定发展的信心。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已经证明,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自我加压,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就会不断开创我县加快发展的新局面。要树立攻坚克难的意识。保持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切实增强谋发展的真劲、促发展的闯劲、抓发展的韧劲,敢于碰硬,善于碰硬,敢于突破难点,敢于接触矛盾。面对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挑战,要有应对挑战的决心;面对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新视野认识新事物,以新观念研究新情况,以新举措解决新问题,立足县情实际,敢于挑战和改变现状,勇谋突破之策,力行创新之举,使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大局为重,发展为先,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戮力同心,合力攻坚,在全县上下形成凝心聚力求发展、务实创新建**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建设,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不断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化学习调研,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把理论武装工作放在首位,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和一种责任,大兴学习之风,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成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要与时俱进地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处理复杂事务和复杂矛盾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要潜心研究、全面掌握,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成为业务工作的能手、善解难题的高手、促进发展的强手,用开放的、前瞻的、统筹的思维去谋划发展、推进工作,进一步增强驾驭全局的本领和能力,真正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推进全县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树立正确导向,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以公论定取舍,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发展上有成效的干部,在全县为广大干部营造一个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能够专心去谋事而不必分心去谋人的良好氛围。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任前公示、民主推荐、干部差额考察等制度,认真落实好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建立并实行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确保真正选好人、用好人。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女干部、非党干部选拔培养工作,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努力形成强县富民的强大合力。
巩固执政基础,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深化和拓展“三级联创”、“三培两带”和“两有”工程,推进“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加强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大力选拔带头创业致富、带民共同致富的优秀党员进入村级班子。严格执行村级领导班子规范化管理办法,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和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的坚强堡垒。切实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不断提升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进一步探索有利于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党建工作方法,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重视社团、中介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抓好机关、学校和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深化“党团共建”活动,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
坚持惩防并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用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围绕“六要六不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规范,着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制约和监督工作,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主要领导的监督,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监督整体效能。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突出查办重点,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以治理“三乱”为重点,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为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有效落实。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无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少琢磨上面知道不知道、多考虑群众需要不需要,少琢磨对自己有利还是无利、多考虑对地方发展有益还是无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着亲情感情去做群众工作,时刻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发扬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坚持规划引导发展,对制定的战略、确定的任务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抓在手上,抓住影响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坚持一件事抓几年,几年抓一件事,务求年年有突破,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务求抓出成效。强化目标责任制落实,做到任务到人、目标到岗、责任到位,实行压力传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严格高效的考核监督体系。把干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干部执政能力和政治素质的主要内容,并与组织考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目标考核规范、激励、引导、约束作用,以此加压力、挖潜力、激活力,在全县形成后进赶先进、人人求上进的局面,从而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突出的业绩取信于民,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目标,新的跨越。形势催人奋进,发展重任在肩。实现强县富民、构建和谐**,我们的事业大有希望,我们的使命无尚荣光。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团结和带领全县广
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务实苦干,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实现强县富民、构建和谐**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