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7-12-18 08:45
标题: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揽“三农”工作全局的总抓手。我们要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既涵盖了以往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农村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继承了党对“三农”问题一以贯之的重视;也顺应了国情农情变化赋予的新内涵,是对党在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工作理念的创新发展。具体表现在九个方面。第一,在继续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上,进而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定位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问题极端重要性的深刻把握。第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提升了农村发展的内涵,这是新农村建设思想的进步升级。第三,在推进“四化同步”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农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优先位置。第四,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真正把农村摆在了和城市共同发展的位置上,把推动城乡一体化落实到了操作层面。第五,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由农业扩展到农村,由产业扩展到区域,这是对现代化概念的重新构建。第六,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大大拓展了“三农”工作的主体力量。第七,在继续强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三农”领域的重要体现。第八,在继续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是首次对长久不变的具体阐释,让农民吃了“定心丸”。第九,在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同时,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仅实现了由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治理路径和方式。这些新提法、新精神,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七个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可以说,把“三农”工作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摆在了前所未有的大格局,意义非凡、意境深广,具有必然性、契合规律性。一是从现实看,农业农村是弱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农村就是发展最不充分的地方,当然也是最有潜力的地方。二是从国际看,许多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有深刻教训。不少亚洲和拉美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农村凋敝的现象,现代化实现了,农村也随之衰落了。中国不能重复这样的错误。三是从全局看,农业农村是全面小康的短板。农村发展依然明显落后城市,我们还有400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需要通过乡村产业的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四是从理论上看,农业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竞争力比不过工业,农村地域广阔分散,要素聚集的效率不如城市,因此需要特别扶持和倾斜。当然也应该看到,农业农村的优势独特,振兴不仅迫切必要,而且有条件有信心。

      找准工作着力点,抓好重点任务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地方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共同推动。要适应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加快工作方式方法转变,更加注重从农村整体发展角度谋划工作,从城乡融合一体化高度设计政策,从推动乡村产业层面谋划农业发展。当前,要着眼“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要继续保护好永久基本农田,加强粮食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抓好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要深入推进以承包地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三权分置”办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落实长久不变的制度;推进以经营性资产为重点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化有机衔接。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在发展现代种养业同时,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环境改善,使农业更生态化、农村更宜居,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

  推进农民教育和农村人才培养,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适应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和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农业农村大显身手,发挥新乡贤等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作者系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叶贞琴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7-12-18 08:46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合的政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实现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要素的整合重组,进而调整农村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催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

  农村“三产融合”的本质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我国农村生产、加工、流通没有融合,即使融合也局限在二次融合。因此,农村产业融合首先要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的融合。但这种融合更要依托于打造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融合的同时,要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合作和激励相容关系,从而加深融合的持续性。

  农村“三产融合”的根本是增加农民收益。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顺畅的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但在融合主体和利益的分配中农民很容易被边缘化。从融合主体看,一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这些龙头企业代替了农民的农业主体地位。从利益分配机制看,我国龙头企业与农户没有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润分配机制,农民没有获得产业融合中的“红利”。因此农村“三产融合”,要明确融合的主体和利益主体都应该是农民,另外从融合的产品趋向上看,侧重点是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农村“三产融合”的关键要充分挖掘农业非传统功能。通常我们对农业的认识往往局限在农业的产业功能上,而农业需要社会和文化支撑的功能却一直处在被忽视的状态。这样的误区导致了中国农村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被贬低。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二者均应该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因此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充分挖掘农业非传统功能提升农业的价值创造能力。通过对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这些特有的优势,加快这些资源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的深度,从而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也繁荣乡村文明,这是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的重新思考,将有利于两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农村“三产融合”的载体是打造不断升级的平台。目前农业“三产融合”的平台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这样的平台确实能够集聚资金、科技、人才,但同时这样的平台也存在着发展模式固化转型升级压力大的问题。从未来来看,要加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田园综合体是以农业、农村用地为载体的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它能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整合农业全产业链目标,优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农村“三产融合”的支撑是建立要素保障体系。产业融合面临着一系列的要素瓶颈,需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的扶持。从扶持方式上看,可以通过设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基金的方式,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从扶持对象选择上,可以通过制定优先扶持农民合作社目录来实现重点扶持;从政策体系配套上,可以形成一套集土地、财政、金融、税收优惠政策于一体的扶持政策体系。作者:赵晔 来源:学习时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