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如何在急难险重岗位锻炼干部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平国子    时间: 2017-9-10 10:09
标题: 如何在急难险重岗位锻炼干部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要突出急难险重对干部考核的导向性作用,达到“情况在急难险重岗位掌握、能力在急难险重岗位锤炼、干部在急难险重岗位考察、政绩在急难险重岗位检验、作风在急难险重岗位转变、工作在急难险重岗位落实、人才在急难险重岗位选拔”,这样才能培养造就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应当建立培养选拔基地。要围绕中心工作和不同部门的本职工作,科学设置搭建急难险重岗位培养锻炼基地。一是干部本岗基地。按照党务类、政法类、经济类、新农村建设类、化解矛盾类、专业技术类等不同部门,分门别类建立培养选拔基地,基地尽量设在基层急难险重工作岗位。二是组织培养基地。根据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活动来确定,比如土地征收、招商引资、精准扶贫及新农村建设等大规模锻炼活动,全市统一组织,统筹安排。三是分散锻炼基地。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开展比如拆迁、维稳等小规模锻炼。四是突发事件类锻炼基地。根据抗洪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以大局为重,临时组织锻炼。组织要将将参加锻炼的并且考核合格的人选储备起来,建立人选储备库。选拔领导干部时,一方面尽量按岗位从库中提名;另一方面对综合性岗位,必须以参加锻炼合格作为“门槛儿”,形成用干部的导向作用。为保证尽量实现急难险重岗位锻炼选拔内容的规范化,难度的均等化,按照“情况相似、难度相近、任务相适”的原则,具体为干部确定岗位,分配任务。比如一个乡镇(街道)若干个可比性较强的村某项重点工作(如“三万”活动)或重点工程项目(如东津建设),保证此项工作内容和要求比较具体、细致、可量化,侧重考量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沟通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如抗洪抢险、救灾等),要以大局为重,简化选派干部的程序,在关键时刻来检验干部的魄力胆识、意志品质、群众感情、工作作风等。

  应当科学组织选派人选。一是推荐报名。采取所在单位党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提名推荐参加锻炼人选。初步人选提出后,由组织部门审核,组织填写志愿书,承诺在参加锻炼过程中尽力完成任务,避免对实际工作造成影响,也避免“走形式”等问题发生。二是组织选拔。结合干部教育培训情况,对干部理论水平加和能力素质进行测评,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选拔,确保参加急难险重岗位锻炼人选的基本素质过关。三是急难险重岗位的具体任务分配。应急性任务,按需求进行部署。其他任务采取“两轮抽签”方式部署。第一轮抽签,由人选抽取急难险重岗位工作的地点;第二轮抽签,对人选确定具体岗位。两轮抽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创造“陌生”环境,确保赛场公平。干部急难险重岗位工作的驻地,回避考生“出生地、工作地、直系亲属任职地”等因素的影响,并采取临时抽签的方式来确定,让人选在“陌生”的环境中展现才能。四是人选搭配协作。为了保证在急难险重岗位锻炼中,干部不但受到锻炼和考验,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实际工作,加强干部之间的传帮带,采取“城乡干部分开搭配、不同职级干部交叉搭配、政法类干部分散到各组“的方式,保证形成综合实力较强的战斗团队,加强协作,共同提高。

  应当综合考评分析。一是组建考核组。组织部门派出考核人员,分组深入急难险重岗位,对人选的德才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评。二是实施跟踪考核。具体包括:蹲点考核。由考核组蹲守急难险重岗位锻炼考核的驻地,采取随机抽查、走访调查、征求队组领导意见等方式,了解干部日常工作及表现。跟踪考核。由考核组进入工作现场,跟踪观察干部开展工作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获取直接考核素材。协助考核。由接收单位协助配合考核,重点采取汇报情况、座谈交流等形式,协助检查考核干部。建立政绩考核档案,对考核情况进行纪实。三是加大“德”的考察。凡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急难险重岗位锻炼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经征求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意见,发现被立案调查和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组互评中称职票数未超过三分之一的、群众有不良反应查实的、在抢险救灾等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不作为或临阵脱逃的,只要以上有一项问题存在的,实行“一票否决”,严防带病上岗。 同时辅以心理素质分析。四是形成考核结果。分析主客观条件下所取得的实绩,以及干部的工作态度、思想作风等,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划分档次,形成具体评价意见或报告,并保存到本人档案,纳入全市急难险重岗位培养考核干部的人选数据库。

  应当择优提拔使用。一是在人选数据库中“二轮提名”。急难险重岗位实践锻炼结束后,在考核合格并进入人选库的干部中,由组织提名、干部背对背提名,共同提出优秀人选。优秀人选的比例一般在10-20%左右。二是延伸考察。对二次提名产生的人选,成立考核组深入人选所在单位、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进行延伸考核,重点了解干部日常表现、班子评价、群众满意度等。三是分类提拔使用。对表现突出、综合能力强的,列为重点提拔使用对象。比如张学锋、王辉这一批,由于表现特别突出,提拔中主要参照实战的表现,确定重要岗位使用;对表现较为突出、某方面能力较强的,有针对性地选拔到相应的岗位使用;对能力特点不突出,但是整体评价较好的,列为后备力量加以储备;对专业技术类岗位,如缺少相应的实战基地,重点以专业知识考试成绩为参考,安排相应的岗位。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