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之十四--发展经济和维护群众利益并举,倾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打印本页]

作者: 溪尤秘书    时间: 2009-3-1 03:19
标题: 之十四--发展经济和维护群众利益并举,倾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思与行】之十四--发展经济和维护群众利益并举,倾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布时间: 2008-8-13 8:51:23 被阅览数: 264 次 来源: 尤溪县委办公室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思与行】之十四

 

发展经济和维护群众利益并举

倾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郑发宝

 

市委黄书记提出的“正确处理好抓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它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县作为农业大县,贯彻落实市委黄书记正确处理好抓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关系的意见,就是要围绕“真情、特色、服务、增收”,做到发展经济和维护群众利益并举,狠抓经济发展不放松,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等四篇文章,推动尤溪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一、正确处理好抓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就是要做好促进农民增收这篇文章。

促农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才能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才能真正在全面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伟大征程中有所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科学审视县情优势和劣势,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拓展发展领域和途径,提升发展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实施“特色、品牌、产业化”三大战略。

(一)实施“特色”战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真正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一是抓重点。在全县250个行政村中,推广“工业带动型、特色产业主导型、城郊服务型、生态效益型、库区开发型、劳务经济型”等六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每种类型建立3至5个典型村。在推动畜牧、水产、蔬菜、食用菌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两叶两柑两竹一油一稻”(茶叶、竹叶、金柑、芦柑、毛竹、绿竹、油茶、优质稻)“八大”特色产业。二是抓基地。力争“八大”特色产业中每个产业都建有10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每年新植或改造茶叶、芦柑、金柑、绿笋、毛竹和油茶面积达5000亩以上,到2010年烟叶收购达10万担,茶叶面积达10万亩、金柑6万亩、芦柑10万亩、绿笋10万亩、油茶丰产林基地6万亩,水稻良种优质率96%以上。三是抓扶持。在已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基础上,整合支农资金,加大对发展农业特色经济的扶持,通过对种植、加工、科研、营销等方面给予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同时,加强对特色产业培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每个产业都有“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支队伍”在协调运作。四是抓效益。根据市场需求,鼓励低收入农户积极发展一批投入小、见效快、效益好的“短平快”特色农业项目,培育一批特色种养殖专业户、专业村,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格局,形成农产品特色优势、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二)实施“品牌”战略。农业的品牌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对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出台政策。鼓励做大做强品牌农业企业,更好地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推进农业生产走上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立足实际。充分利用我们县“中国金柑之乡”、“中国绿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尤溪金柑”品牌等资源,开展以这些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通过强强联合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加强合作。加强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他们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努力把现有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实施“产业化”战略。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形成规模经营,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学习借鉴烟叶产业和国内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的好做法,加大政策扶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沈郎食用油、九阜山有机茶、丰业农产等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促其在现有基础上再上新水平、新档次,着力打造产值或销售收入超千万上亿元龙头企业。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更加宽松的环境、更优惠的政策、更周到的服务,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入驻我县,增强龙头企业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着力开发农产品加工空白项目,利用闽湖3万多亩水域养殖资源,组建一家总投资达亿元的渔业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认真总结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的经验,狠抓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力争分产业各建成1-2家组织规范、能带动农民增收、市场竞争力强、有发展前途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风险。

二、正确处理好抓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就是要做好减轻农民负担这篇文章。

减轻农民负担是党在农村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我们应标本兼治,做到“三个到位”做好减负工作。

(一)落实惠农政策要到位。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具购置补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以及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农业政策性保险、灾害救助等惠农政策,这些政策我们要不折不扣的兑现给农民群众。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在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移民后扶、科技推广、龙头企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性支持,切实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二)监督管理机制要到位。重点要抓好农村中小学乱收费、计划生育乱罚款等专项治理工作。凡是向农民收取的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服务价格,都向社会公示,接受农民和社会监督。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法、议事规则等,明确筹资范围和上限控制标准,防止再开乱收费口子。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制度,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监督、上级审计。建立村级农民负担监事会,确保村级民主管理和信息畅通。要继续抓好村级减债解困工作和债务监测工作,防止新的债务发生。

(三)责任考核机制要到位。要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责任机制,以及减负工作部门(指涉农收费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建立农民负担工作报告制度和责任考核制度,把减负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目标责任制和党风廉政责任制年度考核内容。制定对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处罚办法,特别是在涉农党政干部的提拔任用上,应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凡任期内不切实际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使农民负担加重者,不能提拔重用。

三、正确处理好抓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就是要做好提高农民素质这篇文章。

在构建和谐新农村进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下大气力、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则是至关重要的。当前,着重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在发展农村教育上下工夫。农村教育关系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它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央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大工作“控辍保学”力度,不断巩固“普九”成果。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确保财政投入“三个增长”。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扎实做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建设工作,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通过努力,有效地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

(二)在农民技能培训上下工夫。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谋生本领和致富能力,是迅速提高农民素质的现实选择。一是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就我县而言,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没有形成合力。要整合农业、林业、农机、畜牧水产等部门的科技服务体系,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财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真正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成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大主体的小主角。二是增强培训实用效果。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着眼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适应市场和开拓市场的能力,组织好培训。特别是要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结合国内和本地人才市场需求,深入实施“阳光工程”,采取订单培训、协议培训等模式,培养“多栖”农民,促使农民由苦力型向技术型、智力型转变。三是发挥“经济能人”作用。推介种养专业户、种养大户的典型经验,不断影响和成就一些有眼光、有胆略、有技术、懂信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不断优化。政府要保护和奖励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农民专家,不断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农村大地上产生“星火燎原”的效应。

(三)在精神文明创建上下工夫。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素质的重要抓手。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需要从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环境建设、移风易俗等多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服务工作。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3630”示范推进工程和“家园清洁行动”这个综合抓手,进一步推广前庭后院式英边洋小区—“前有名贵树、上有太阳能、下有沼气池”建设模式,通过改善农村村容村貌来提升农民的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广泛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积极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生产致富的文化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紧密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把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农村社会风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措施,教育引导农民改变那些不合时宜、不健康、不科学的生产生活习惯,培养健康、文明、向上的农村社会新风尚。

四、正确处理好抓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就是要做好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这篇文章。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调节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 强基固本,着力维护农民利益。农民权益纠纷大多发生在基层,能不能把纠纷化解在前、化解在小、化解在始发地,主要取决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疑聚力、战斗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要进一步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法律意识强、作风民主务实、有开拓精神、群众公认的人选配到基层班子中。要加强乡村干部的普法教育,使之带头学法、守法,公正执法,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成为农民群众权利的维护者、保障者和实现者。要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防止一转了之和不督不办等现象发生。同时,要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农资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侵犯农民利益的行为,及时有效地化解民怨民愤。

(二)建章立制,强化民主决策意识。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凡是涉及农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按“一事一议”的要求,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要建立完善村务公开的运行机制,确保村务公开健康正常开展,切忌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实行村帐乡管后,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要注意加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功能,把好第一道监督关口,确保监督到位。

(三)通畅渠道,拓宽民意表达途径。要为农村群众的利益诉求提供畅通、便利的渠道。从苗头抓起,把教育疏导工作做在事前,力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规定和道德规范为基础,以调处质量为前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结合起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信息网络的预报预警作用,及时、准确地反映群众的想法、意见和建议,把民意“统上来”;各项政策和决策出台前,要及时召开听证会,征求有关专家和群众代表的意见,把民意“说出来”;充分发挥好政府、部门网站的反映、反馈、沟通作用,把民意“汇上来”;认真实行领导接访日制度,让群众有地方诉求,把民意“讲出来”;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变上访为下访,把民意“提起来”。

总之,抓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辩证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和前提,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在需要。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加快推进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点的经济社会建设的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全省、全市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为海西和谐新农村建设而奋斗。

(作者为县政府副县长)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思与行】之十三--发挥政协“五员”作用 推动“四个关系”落实
  •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思与行】之十二--把改善民生民利作为正确处理“四个关系”的结合点

  • 推荐给朋友 | 打包发回信箱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