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对于以资源为经济主要支撑的大田县来说,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拐点,更应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工业打头阵、农业创特色、城镇扩规模、建设新农村”的总体思路,坚持“四个坚定不移”,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三大基地”建设
1、发挥资源优势,建设闽中矿产资源加工转化基地。大田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位居福建省前列。要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建设“323”工业产业集群,着力建设闽中矿产资源加工转化基地。水泥业通过加快淘汰水泥落后产能,新上旋窑水泥项目,力争产量从原来的2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成为闽中重要的中高档水泥生产基地。能源业通过抓好生产能力小于3万吨的小煤矿整合,力争地方煤炭年生产能力达165万吨以上,并抓好火电、煤化工等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铁矿业通过依法取缔小冶炼厂,积极发展机械配件制造业,到2010年实现机械配件制造业产值超20亿元。大力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抓好铁矿尤其是低品位褐铁矿及铅锌矿、瓷土、石墨、石英石、石灰石等几个矿产资源的加工转化,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发挥地缘优势,建设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充分利用大田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紧紧抓住“泉三”高速开通的机遇,加快构筑各类基础平台,优先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县级6000多亩京口工业项目区建设,新平整乡(镇)工业项目区2000亩以上,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新建一批标准厂房,筑巢引凤吸引沿海企业落户。2008年底建成“泉三”高速大田段,改造大管线、梅岭交战线,争取“厦三”高速公路、长泉铁路途经大田,加快城区过境路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县道三级路上等级改造,实现村村通公路硬化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内外相连、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城乡交通网,为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运作好新成立的县招商局和泉州岩城经济促进会,以招商引资带动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连接山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产业带。
3、发挥高山优势,建设闽中特色农业种养加工基地。大田有近半数的乡镇、村地处中高山地带,地域海拔高差大,雨量充沛,少污染源。应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群,着力建设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的闽中特色农业种养基地。重点抓好茶叶、木薯两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到2011年建设10万亩高山优质乌龙茶基地,实现茶叶产值1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60元,带动10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2008年种植木薯面积达10万亩,并利用木薯杆、渣栽培食用菌。大田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5.7%,人均林地面积约为耕地面积的10倍。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闽台林业合作,力争到2010年全县林地面积达224.8万亩,林业产业总产值4亿元。同时,积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或几村一品”,建设30个以上特色专业村,建立“福梅”辣椒、“高峰”生姜等一批规模化特色生产基地。
二、坚定不移地以矿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为工业发展主线
大田“人无我有”的比较优势就是丰富的矿产资源,如何把资源榨干用尽是大田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县矿产资源利用还处于初级和低层次水平,主要还是卖原矿和初加工产品,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远未形成。因此要整合优势资源,实行矿业集聚开发,增加政府投资在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中的比重,并通过市场机制调控矿产品的流向和配置,促进资源向龙头和领军企业集中,做到一种优势矿产培育若干个龙头企业,设立一个专业园区形成一条产业链。重点发展建材水泥、机械配件制造、矿产品采选加工、陶瓷以及能源转化等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建材水泥业(石灰石勘查—开采—水泥工业产业链)2010年前淘汰13台立窑落后生产能力107.6万吨,同时有选择地发展较大规模旋窑水泥,上大压小,重点抓好新岩、岩城、鑫城日产2500吨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抓紧做好红狮水泥2条日产4500吨旋窑水泥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矿产品采选加工业(铁矿开采—选矿—冶铸—机械加工产业链)要致力于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坚持科学合理开采。做好低品位褐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褐铁矿选矿技术攻关,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低品位褐铁矿烧结选矿年产30万吨直接还原铁一体化项目。机械配件及矿山设备制造业要积极支持宝山机械、宝源精密铸造、长鑫船舶配件制造等重点企业建设。能源转化业(煤炭勘查—开采—电力或煤化工产业链)要大力开发火电、工业型煤、精细煤化工产品等,重点争取大唐电力2×66万千瓦火电机组落户,抓好年产20万吨空腔气化型煤新能源项目建设。陶瓷业(高岭土勘查—开采—加工产业链)要重点抓好陶瓷产业族群的培育。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新技术应用和引进资源深加工大项目
1、推进高新技术应用。必须把科技与资源的有效结合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和关键举措,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强与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不断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水平。重点抓好再生资源胶凝材料、伊鑫橡塑新型材料等技术含量高项目的建设。鼓励企业创建品牌,把更多企业建设成品牌企业、标准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带动关联企业,推进产业集聚。争取省矿山机械检测中心能够落户我县。鼓励茶叶及其它农副产品申请QS论证,创建自已的品牌,创造更大效益。
2、突出重大项目。要继续集中力量抓重大项目,全力抓好拟新上的14个重大生产性项目,加快苏桥煤矿、茶多酚工业化生产、宝源铸造、铅冶炼等项目建设进度,尽一切努力加快红狮水泥、坑口火电厂、30万吨褐铁矿直接还原铁等重大生产性项目顺利落户。对今后引进的资源加工项目要衡量其总体经济、技术实力,设置门槛。在重点项目中要注重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具有很强的带动和聚集效应,产业能否有效集聚,关键在龙头企业。在明确产业定位的基础上,能否找准相关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形成产业集群中的积极作用,就成为增强比较优势、培育产业集群的关键。在工业龙头企业方面,要着力培育新岩水泥、华闽纸业、长鑫船舶配件、红狮水泥、30万吨直接还原铁等企业和项目,在农业龙头企业方面,要抓好云韵茶业、聚祥(大田)生物科技等16家农业龙头企业。
四、坚定不移地坚持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的原则
1、以能耗指标指导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就目前大田县的能源消费状况看,重工业的高能耗企业仍然是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因此继续合理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加大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治理力度就显得更为迫切。要加大以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力度,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企业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产品。大田县的机械配件制造业既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特点,又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应进一步做大做强。要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对高耗能模式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冶金工业等企业要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大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造,大力降低能耗。
2、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意识的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尽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重点做好尾矿渣和煤矸石的再利用,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使废弃物质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2008年要组织实施省、市循环经济项目10个、清洁生产企业5家。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严格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组织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严禁矿山废水、废气、废渣无序堆放,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矿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准入条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现有的矿业企业必须履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等义务。加快淘汰落后、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的采矿方法和选矿、加工工艺,加快小水泥、小冶炼、小煤炭、小火电等 “四小”企业的改造提升。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作者为大田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责任编辑:黄茂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