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委、市委各部、委、办、局,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党组(党委、总支、支部),各人民团体党组,三明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中央 、省、市属企事业单位党委(支部、总支):
去年2月,永安市八一村党支部书记朱光木和老支书刘茂千写信给胡锦涛总书记,汇报新农村建设情况,总书记亲自给两位农民回信,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今年3月初,中共永安市委、市政府和八一村党支部书记朱光木又一次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汇报了永安市特别是八一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的成绩和新变化。3月10日,在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来信作了重要批示,希望永安市委、市政府和八一村的同志们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新的业绩。省委卢展工书记在收到胡总书记重要批示后,作出了批示,要求三明市委、永安市委和乡镇、村的同志们在本地区首先组织学习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3月11日,市委立即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进行传达学习。根据常委(扩大)会议研究的意见,现就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永安市委、市政府和八一村党支部书记朱光木来信上重要批示精神,提出如下要求。
一、认真学习领会,充分认识胡锦涛总书记批示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市广大基层、农民群众来信作出的批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关注“三农”工作、关切民生问题的真情厚意和亲民爱民、一心为民的崇高风范。胡总书记的批示不仅仅是对八一村农民、永安市的亲切关怀,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们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殷切期望和极大鼓舞。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以胡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统一思想,激励干部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立足当前,扎实工作,为服务发展大局、融入海西建设、发挥前锋作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迅速行动起来,深入抓好学习宣传贯彻
切实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永安市委、市政府和八一村朱光木同志来信上的批示》精神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认真抓紧抓好,真正把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与学习贯彻胡总书记去年视察福建的重要讲话和给八一村农民回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委1号文件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全国和省市“两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学习的针对性和延续性,在领会精神、鼓舞干劲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更好地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党组(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及时传达学习胡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提出具体贯彻意见。各舆论宣传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墙报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胡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市上下形成学习胡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浓厚氛围,形成扎实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坚持科学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向上势头
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在持续发展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在持续发展中提高质量和效益,在持续发展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持续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在又好又快发展上有新突破,认真把握持续与提升的要求,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做到“好”字当头、能快则快。特别是要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壮大工业实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优势品牌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努力保持并提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务求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发展后劲得到新提升,和谐社会展现新风貌,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在融入海西建设中有新作为,按照“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立足全局、找准站位,激发活力、借势发展,用加快崛起、更大跨越的实际成效为海西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要凸显“前锋”的定位,当好连接内陆、纵深推进的前锋,当好对接“两洲”的前锋,当好密切闽台合作交流的前锋。壮大“基地”的实力,着力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现代林业发展基地。提升“枢纽”的功能,全力打造海峡西岸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电网枢纽、重要物流中心。强化“支撑”的作用,努力为构建海西城市群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为促进海西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海西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在夯实发展后劲上有新成效,坚持不懈地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增长质量、壮大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全力突破工业项目,努力建成一批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影响、有地位、有份量的新工业增长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泉三、永武高速和向莆铁路、三明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继续做好三明主干电网等重大能源项目,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推进社会事业项目,重点组织实施一批关系民生的社会事业项目,力争早竣工、早投产,早日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创造新生活、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尚、完善新机制为目标,以推进“五大工程”为抓手,以实施“132”计划为重点,以开展“六项服务”为平台,以为农民办实事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农村市场体系,深化明台农业合作和农业对外开放,加快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努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要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壮大劳务经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要强化农业科技和公共服务,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全面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村公路、通信、电网、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实施烟田基础设施、商品粮基地、标准农田、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与生态环境。要致力改革创新,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开展争创农村经济发展“十强乡镇”活动,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典型。
五、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要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落实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要增进惠民利民实效,切实通过发展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通过发展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认真落实现有惠民政策,重点抓好16项事关民生的工作,集中财力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十项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依照法律和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和农村扶贫、救灾、救助、移民等各项工作,坚决纠正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强化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三明”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六、立足抓好当前,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
把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精神落实到项目带动中,落实到抓好当前工作中。要抓好一季度经济工作,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生产,落实粮食生产计划,搞好农资供应、市场监管、农技推广等服务,加强防寒、防冻工作,加快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等项目建设,继续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合理安排、调度工业生产特别是重点企业生产,确保首季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5%%以上;加快在建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有效应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保持出口较快增长;抓紧策划项目对接、招商、会展活动,做好3月份赴广东开展生物医药招商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抓紧防汛备汛,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防汛抗旱责任制,迅速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重要工程、在建项目、病险水库及尚未经过洪水考验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及时消除隐患。要深化主题实践活动,抓紧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有建议的调研报告,对基层要求解决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抓紧研究解决,需要协调的要尽快进行协调,需要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的要提出建议,确保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各级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紧密联系各自实际,加紧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并将学习贯彻情况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两办信息科。
中共三明市委
2007年3月11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