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老生常谈与出新出彩 [打印本页]

作者: hsy851228691    时间: 2016-10-28 15:55
标题: 老生常谈与出新出彩
公文写作有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经验材料、会议纪要等主要题材,也有典型事迹、学习心得、工作纪实等辅助题材。无论哪种题材,都有一定的写作模式,免不了涉及老生常谈的内容,关键在于如何把这些内容赋予新意和个性。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从辅助题材写作中的几个片段,浅谈一点思考和感悟。
( X- i5 n: S! {2 b! E. R' S& h9 ?+ Z$ ~1 D
% m& ?' |7 ?- S8 i! P* N : H. S% q' f4 h/ f3 f
在提炼中彰显个性
% [$ g* f6 j3 Z1 ^8 Z. {( F 7 ^3 n0 k d' B6 {1 w+ v: @: A
 
, E# @+ r! e% z. u" z ( }$ S9 I8 B# i1 U& l) A
通常情况下,辅助题材的写作,存在“一多一少”的现象:“多”,就是共性表述多,张三、李四、王五都这样写,放在哪篇文章中都不算错,但写出来的文章一般化、没有特色; “少”,就是个性化行文少,特色淹没在共性表述中,难以得到充分彰显和展示。形成“一多一少”的原因在于,作者对点上的事把握不准、挖掘不深,对面上的事归纳不够、提炼不精。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切实重视提炼特色,努力做到一条主线贯穿全文,达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
1 s2 @$ @5 H1 B! Q # K3 t: ~( f1 c$ W& l4 j
 
9 [1 M! Z* l9 U0 c8 u # T" y. l: M% Y. \6 \$ j5 w4 e4 ~' w
如,撰写典型事迹材料,就需要准确掌握集体典型的特点是什么、个人典型的亮点是什么、传递出的正能量是什么等。一次,笔者受命撰写某部门的典型事迹材料。对于奉献精神,大家谈的大都是经常加班加点,舍小家、顾大家,对亲人心存愧疚等共性的东西。为凸显材料的个性,笔者深入挖掘,捕捉到很多鲜活事例:
! f! g1 v* ^6 p$ A, |6 Q8 n7 U. i( K( I1 X. _; B! S* h( \
 
, {8 N4 t: Q( F$ D ! l& v; W! g0 c5 x. J( K
有的同志父亲或母亲去世时,还在伏案工作,或者还在回家途中,没有来得及见老人最后一面,深感愧疚和自责;有的同志受伤病困扰,仍然轻伤不下火线,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年轻同志,恋人父母都不在身边,从筹备婚事到举行婚礼,没有请一天假;有的女同志身怀六甲,反应强烈,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不断在脑海里闪现、过滤、定格,这些都是对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
7 j0 g0 p0 y0 j7 h9 O 9 A2 V4 a# }$ G- D: k4 f {) `
 
: p: q6 S( V8 u4 _+ T) I / C: u: ]% o0 Z9 X( J4 A
我将这些事例提炼成“四个时”:一是奉献精神体现在亲人的生离死别时;二是奉献精神体现在伤病困扰时;三是奉献精神体现在夫妻难聚时;四是奉献精神体现在为人父母时。用奉献精神的主线把特色鲜明的个案事例穿起来,在点缀、过渡、照应中加以升华,回避了老生常谈的表述方式,收到不错的效果。
' K0 y. A7 B1 ?* Q5 u" F) X* n 8 r/ e/ {0 ^+ d! K. z! I
 
' n2 p( [( F: |1 h4 i2 Q2 [3 c, W : a8 C2 K/ z1 [
在比较中透视特色
, H. ^ u$ [9 ~/ t E- D" k: C) c " J2 C4 u' `! v" P- F/ q+ |; E
 
3 P5 Y% j0 u2 V - J% ~& s" W& m& C5 H h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公文写作亦是如此。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需要反复比较,把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材料加以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确保材料反映的内容真实可靠,经得起看、经得起查,更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 J% }9 x6 q _6 D7 z$ [9 [) g ~* Q! G$ l
 
1 J0 }9 I) T- ?" d: x6 |3 Q' g7 Y: U: q9 k9 l% M& y9 d1 [
记得有一次,笔者参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交流。在撰写发言稿时,我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写出新意,不能老生常谈。当时正值“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唐山大地震相关资料刚解密。经过对两次大地震国际社会关注情况的比较,我明确了《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看国际社会关注我国程度的演变》的题目,用大量事实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4 `' Z0 F8 O# z6 S ?2 S* h& D3 d' U" k% E( N3 o3 P
 
6 \. {7 Y$ g' d $ i- R; W m# D& v+ c
一是从1976年到2008年,相隔30多年的两次大地震有很多相似之处;二是从1976年到2008年,相隔30多年的两次大地震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三是从1976年到2008年,相隔30多年的两次大地震昭示着一个重要道理。不可否认,当时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关注程度是不够的,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关注。
1 u3 t+ k; a7 D1 v# i L, E6 e2 p4 S ; {6 J% q/ C2 r, x2 w
 
8 L0 s/ V$ }4 ?) K - g3 P# f. T4 p6 C! h) [) q
在行文过程中,我重点从七个方面阐述我国抗震救灾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情况:一是联合国高度关注;二是外国政要真诚慰问;三是国际社会捐款捐物支援;四是国际救援队应邀参与;五是外国医疗队万里驰援;六是国际社会热情迎接灾区少年疗养;七是国际舆论积极评价。
1 f; ^" c* x& U, k1 _" |: U5 W/ h" W. k W- A, `7 L2 I
 
( {5 |0 e) `( h# @, F ' D0 j* ~0 D: R% c
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在世界舞台上赢得更多的关注、支持、理解、包容和尊重,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力强盛,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具备了这些条件,赢得这些是水到渠成。通过这个切入点,文章用事实诠释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较好地回避了空对空的议论和似曾相识的老生常谈。
' j7 ?) g) G2 }& Q V8 D 7 b& y) C" u! m8 ^' [6 Y6 d8 }
 
0 d) S0 s! p% f8 a" E9 r+ K0 h0 A" B8 U7 g0 o' j% U
在体验中捕捉亮点
2 D8 s" |. R0 G' U( G! D- s 3 f+ r5 L- `/ S! [0 F) [4 t
 
& P5 A! `0 G5 R, y2 m$ ]& x( Q3 A, `$ e# C/ ~3 R& U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