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召开市区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主要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贯彻市县一体化和城市联盟工作指导小组成员会议精神,部署今年市区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一、要增强发展信心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信心,我们对加快市区经济发展充满信心,这种信心主要源自两个方面:
(一)信心来自良好发展态势。去年市区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经济增长在提速。市区(含梅列、三元辖区)生产总值128.15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占全市的比重为23.2%,增长15.5%,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32775元,折合4890美元,是全市水平的1.56倍。
二是产业拓展在加快。工业方面,市区(含梅列、三元、金沙园、埔岭汽车工业集中区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5.32亿元,占全市的43.3%,比上年增长23.4%,增幅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其中“3+1”产业集群完成产值217.87亿元,占全市“3+1”产业产值的60%。园区方面,金沙园和埔岭汽车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99家,有51家企业已投产,投产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规模工业产值31.6亿元。其中金沙园投产规模工业25家,产值20.73亿元;埔岭汽车工业集中区投产规模工业3家,产值10.87亿元。商贸流通方面,第三届林博会升格为国家级会展,市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41.3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占全市的27.7%,增长19.5%,增幅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三是质量效益在提升。市区规模工业实现利税25.85亿元,占全市的44.1%。其中实现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有21家,实现利税23.72亿元,占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91.8%。市区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0.67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8.8%,增长20.7%,增幅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新增1.58亿元,达到9.87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35.9%。市本级财政收入新增1.1亿元,首次实现当年增收突破1亿元。
四是发展后劲在增强。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占全市的29.2%,增长33%。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比如,三钢80万吨中厚板项目去年2月份投产以来,产量达到36万吨,实现产值14.7亿元、利税8900万元;闽西北第一个500千伏三阳输变电工程投产,使我市跨入全省超高压电网行列。一批重大生产性前期项目加快推进,成立11个重大项目工作小组,着重抓好55个项目和6个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核电、煤电、金属材料制品市场、铁路规划与建设等项目实现新进展。
五是城市环境在改善。城市建设方面,徐碧新城、下洋中区、台江新区开发有序推进,徐碧大桥建成通车,科技会展中心完成主体施工,台江大桥动工建设,房地产开发投资13.1亿元,占全市房地产的27.7%,增长70.6%。社会事业方面,26个沙溪沿岸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完成投资2.84亿元,国家卫生城市得到巩固、发展,第五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六是发展环境在优化。整合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土地交易中心、采购中心、水利水电工程交易中心等平台,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出台《关于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城市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以及加快建筑业、运输业发展等配套文件和扶持办法;将14项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两区,并加强督促检查,保证下放到位;制定出台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做到责任清楚、投入主体明确。
(二)信心来自发展比较优势。当前,加快三明发展面临很多很好的机遇,我们要善借宏观调控之势,善借国家和海西加快发展之势,特别是要用好市区的比较优势:一是区位交通优势,市区是海峡西岸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所有在建、规划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机场、航运都擦市而过,或者距市不到20公里,市区交通从“井”底上升到“田”中,区位比较优势凸显,为加快市区经济发展起到有力助推作用。二是产业基础优势,市区作为省里的老工业基地,建成冶金、机械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汇聚了像三钢、三重等一批行业带动力强的大中型领军企业,冶金产业产值占全市3/4强,机械产业产值占全市的一半以上,具有相当的产业集聚力和带动力,为加快市区经济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三是公共资源优势,市区是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集中了行政、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公共资源,集聚了金融、保险等中央省属单位,居住了28.31万人口,人口密集度、要素集聚度都是全市最高的。四是发展空间优势,目前,梅列、三元两区工业用地达到8.35万亩,8个省级工业园区中有2个在市区。过去大家感觉市区空间很小,但四条城市通道打通后,市区的发展空间将得到更大拓展。五是城市品牌优势,三明拥有全国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荣誉,为加快市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要加快发展速度
加快发展是市、区两级最突出、最迫切的任务,更是我们需要全力突破的问题。如何发展?重点是经济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目的是又好又快。
(一)在更新观念中加快发展。先进的观念是宝贵财富,是前进方向。沿海发展实践证明,哪里观念新,那里发展就快;哪个时期观念新,那个时期发展更快。如何更新观念?一是大开放。就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放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无止境,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当地企业才会更快发展,经济才会更有活力,群众投资意愿才会更强。目前,市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这是市区民营企业发展不如永安、沙县的根本原因,更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所在。我们要学习借鉴广东省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的做法,借助一种方式、一种载体推动思想解放,增强发展动力。二是大开发。没有大开发,难有大发展。要通过大开发,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壮大城市发展规模。比如,今年国家开行对我市授信贷款额度31.8亿元,将主要用于市区土地收储、道路延伸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配套功能。比如,厦工三重整体搬迁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推进,现已完成五个主体厂房建设,实现部分投产,下步要加快推进力度,争取早日全面投产。三是大手笔。项目建设要有大手笔,资源整合也要有大手笔。当前,要把市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资源、资产整合起来,整出品位、整出效益、整出水平。市规划、建设等部门要认真研究,科学合理布局,提高建设水平和档次。
(二)在把握全局中加快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共生,挑战隐藏着机遇,机遇意味着挑战。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是今年经济工作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我市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短期内可能给全市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当影响,但从长远角度看,这是我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时机,关键要靠我们们去把握、去适应。比如,纺织行业,国家调整出口退税后,整个行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就要看企业如何看待、如何应对,如果这道“坎”顺利通过,企业就会有更大发展。比如,面对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部门要考虑如何集聚合力、大胆运作,在推动市区经济发展中壮大自身规模。这方面,市工行做得很好,今年1月份以来,发放贷款大大超过计划。总之,面对宏观调控,我们要主动作为,主动运作,敢于突破常规,变压力为动力,抓住一切机遇,用好一切要素,尽最大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在强化市区作用中加快发展。市区作为三明的经济、政治中心,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只有加快市区经济发展,总量做大了,财力增强了,市区才能为三明在海西建设中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当好表率,起到示范作用;才能发挥市区在全市经济建设中的辐射作用,在产业发展中的集聚作用;才能增强市区的保障力、带动力,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后发地区发展。
(四)在对比中加快发展。与过去比,去年市区经济发展加快、效益提升;但与周边比、与县(市、区)比,仍然谈不上好、谈不上快。
与全市发展比,市区经济占全市比重下降,速度偏低。从市区经济指标绝对量占全市总量比重看,除GDP、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指标外,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占全市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看,除GDP、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其他指标增幅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低17.5个百分点,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低5.8个百分点。
三、要突出发展重点
今年市区经济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市区南、北大门建设要明显改观,经济增长速度要明显加快,生产性项目落地要明显增多。围绕“三个明显”目标,着力抓好三个重点:
(一)以基础设施拓展空间。重点实施“456”工程:着力打通4条通道,就是徐碧大桥至陈大及翁墩立交的道路,工业南路至泉三高速公路南互通的道路,富兴堡至三元区委党校的道路和贵溪洋大道。以上四条通道,要力争上半年全部动工。重点改造5个社区,今年市政府安排3000万元,专项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当前,着重推进2个精品小区、3个重点小区改造,并根据轻重缓急,抓紧实施社区道路、下水道等一批面上社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同时,加强城市长效管理,重点是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关键是落实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快实施6大项目,推进市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公寓建设,抓好市区污水管网和煤气管网改造,实施市区公用旱厕改造工程,着手安装社区路灯,启动白沙片区旧城改造,加快化机厂涵洞改造工程进度,增强市区功能配套。
(二)以产业发展增强实力。围绕壮大市区二、三产业,加快“4+1”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商贸物流业,壮大以旅游业为重点的休闲产业。
一是做强制造业。围绕冶金及压延、机械与汽车零部件、林产工业、生物医药、矿产品加工“4+1”产业集群,着力在产业集聚和深度加工两个方向上突破。集聚方面,主要是冶金及压延、机械与汽车零部件产业,要依托园区平台,集聚关联产业,拉长产业链,全力支持三钢、明光新材等企业做强做大,加快推进厦工三重、三明机床、双轮化机搬迁扩改项目,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实施50万吨特种钢、三菲铝业异地技改等项目,推进福迪公司总装生产线二期、永轴公司车用轴承技改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海西铸锻中心、海西数控机床基地等项目;生物医药产业,要抓好已落地荆东生物医药集中区的6个项目,集聚土壤改良增肥“复活宝”等项目,形成一批有突破性进展的亮点。深加工方面,林产加工产业,要着力抓好竹纤维素等项目,并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利用刨花板、中纤板、胶合板等板材资源,向深层次开发家具等加工产业,促进产业集约发展;矿产品加工业,要突出一个产业、一个专业园区、一套政策,着力抓好氟化工和大唐国际三明发电项目,力争下半年氟化工项目动工。平台建设方面,围绕建设产业延伸加工区,抓紧小蕉集中区开发,加快埔岭汽车工业集中区建设,启动金沙园二期、金古园二期和吉口—瑶奢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推进溪口对岸楼前板块、三元区委党校至荆东板块、梅列区瑞云新区板块、翁墩后山板块、洋溪板块的规划和土地收储工作。
二是做活商贸物流业。加快专业市场建设,重点推进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闽西北物流园区、三明城市物流园区等市场规划建设,抓好联友家居、三明水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开发建设,以大市场推动大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商贸企业,重点建设三明沃尔玛大卖场、捷龙商业广场等现代商业中心,并发挥市商业、物资、医药等龙头企业的作用,整合商贸资源,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近期完成会展营运公司组建工作,9月底前建成科技会展中心,办好第四届林博会,并将永安笋竹文化旅游节、泰宁丹霞文化旅游节等纳入林博会系列活动,逐步把林博会办成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综合性平台。加快发展物流运输业,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加快推进海峡两岸农林产品交易、华油仓储等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并采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构筑物流信息技术平台,促进传统物流业实现新发展。
三是做大建筑业。有序开发商品房,依据国家土地、金融、房地产政策,根据市场供需,制订土地供应计划,把握供地节奏,保持商品房适度规模发展,今年全市房地产计划完成投资53亿元,增长12%,其中市区完成投资15亿元,增长15%。抓好三大片区开发,北部徐碧新城重点推进已出让地块的商会大厦和住宅区、安置区建设,加快国际大卖场的土地收储和出让,做好商务办公区其他地块的收储;中部下洋中区重点做好各地块的拆迁安置和土地收储工作,下半年白沙村旧城改造工程动工;南部台江新区着力加快台江大桥、台江防洪堤等项目建设,年内体育中心开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抓紧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规划、建设,确保今年市区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1.7亿元,新开工面积8万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100套,完成投资500万元,施工面积5000平方米。同时,进一步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制定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分配管理办法,把好事办好。提升建筑业企业,继续落实扶持建筑业发展壮大的有关政策措施,推进3家企业申报机电设备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年内市区新增建筑业一级企业1 家、三级企业3家,力争建筑业产值增长15%以上。
四是做特旅游业。明确市区旅游定位,围绕市区构建城市休闲服务和游客集散中心的目标,三元区要突出自然生态,发展休闲旅游,重点开发以格氏栲景区为中心的忠山十八寨、万寿岩、横坑温泉等周边景点;梅列区要突出娱乐消费,建设高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着力推进205国道市区到沙县沿线商贸旅游带开发。突出市区旅游重点项目,今年重点规划建设全市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市区旅游购物一条街,抓好梅列瑞云山景区二期开发项目建设,推进三明饭店和三明宾馆五星级升级改造。营造市区旅游氛围,拍摄制作三明旅游形象宣传片,主攻央视品牌栏目;编印《三明旅游画册》,制作旅游线路宣传品;开通旅游短信服务,向外地进入三明的通讯用户发送市区旅游形象和宣传口号的短信;开辟景区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拓展旅游景区宣传效应。
(三)以社会事业集聚人气。从教育、卫生等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入手,整合社会事业领域的资源、资产,推进社会事业、产业发展,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形成城市特色,增强城市吸引力。教育方面,推进一中、二中、九中等中学规划建设,增强师资力量,扩大教学规模,提升教学质量;抓紧实施市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组建高级技工学校,并配套建立实训基地;加快三明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改扩建工程建设,做好三明学院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迎评工作,以良好的教育水平吸引人气,集聚关联产业。卫生方面,整合市区优势医疗资源,加快市第一医院门诊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办好市第一医院等综合医院,成立三明市烧伤救治中心、三明市骨伤康复中心等有专科特色的医疗中心,以优质的医疗服务辐射周边、集聚人气。文化方面,突出品位、体现特色,整合、盘活市区文化资源、资产,抓紧启动市文化广场的规划、功能布局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民间文物征集和保护,抓好中村回瑶文物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市图书馆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以较高的文化品位吸引人气,形成优势产业。
四、要创新发展机制
(一)创新运作机制。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抓运作、抓落实,要科学运作、有效运作,如果不会运作,好事可能变坏事,3天能办成的可能3年都无法完成。在市区经济运作上,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要以两区运作为主。发展市区经济,主体是两区,只要是两区的项目,就由两区负责落实;市里主要提供规划指导、资金运作、工作协调等服务工作,市直各部门要全力支持两区工作。特别是市区项目开发建设中,市、区两级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实现互惠互利,联动发展。二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凡是能够通过市场来运作的项目,就要让市场来做。要敢于放活、大胆放活,强化市场意识,发挥市场机制,用好市场途径,充分调动社会各种资源,共同加快发展市区经济。三要以项目团队运作为主。市区每个重点项目都要成立相应的项目团队,每个项目团队都要围绕主抓项目,确定年度目标,倒排工作进度,确保完成任务。
(二)创新投入机制。资金是项目的“血液”,缺少资金投入,项目就要落空。当前,制约市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资金不足问题。结合市区实际,要从四个方面突破:一要通过争取信贷增加投入。两区政府、市直各部门要大胆运作、有效运作,积极争取国家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同时,要用好国家政策扶持资金,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及时了解政策动向,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向市区。二要通过盘活资产增加投入。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利用,加强经营管理,实现保值增值;对市区现有的土地进行科学规划,鼓励引导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开发,带动周边地块发展,促进土地增值。三要通过聚财增加投入。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捆绑起来,投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最大限度用好用活资金,提高使用效益。四要通过放活资本增加投入。由于体制机制不同,有些事情政府没办法做好,社会、企业、个人却能够办好。为此,要创新投资机制,以扶持政策激活、引导民间资本,鼓励、扶持商会和重点非公企业开发重大项目。以上工作,请市财政、发改、国投等部门认真研究,抓紧制定出台相关投入激励机制。
(三)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着重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市本级与两区的利益分配关系,要着眼有效调动两区的积极性,理顺市、区两级税收分成体制,完善市与区、区与区之间税收分成机制。二是市本级与园区的利益分配关系,理顺共建园区税收分成体制,抓紧制定金沙园、埔岭汽车工业集中区等市、县联办园区的收益分配方案,明确市区企业异地扩改后的税收分成方案。三是市本级与重点项目的利益分配关系,项目策划、生成、争取、引进也是一种创造,也能够形成无形资产。为此,今后凡是市里与县(市、区)共同参与开发的重大项目,不论落地在哪里,也不论是哪种体制,市里都要共享项目成果,共享项目收益。四是市财政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出台中央、省属企业在属地纳税的政策,我们要主动呼应、主动跟进,争取上级的政策倾斜,并认真研究,抓紧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五、要集聚发展合力
(一)集聚班子推动的合力。从三明实际看,在政府、社会、企业三大推进经济发展的力量中,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决定性的。而政府的推动力量,源自各级政府、各级部门班子的合力。为此,一要强化领导班子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形成共识、亲历亲为,只要是有利于市区经济发展的事情,就要大胆去做;只要是为了市区发展,就要敢于突破,大胆运作。对工作出现一些失误,组织会正确对待,群众也会理解。二是强化部门服务意识,市直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支持两区就是支持我们自己,发展两区就是发展我们自己,多为两区提供有效服务,多为两区办实事、好事,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二)集聚项目团队的合力。项目团队是项目运作的主体,项目能否成功落地,很大部分取决于项目团队的合力大小。一要选好团队的领军人物,把那些有能力、有激情的项目人才放在领军位置上,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团队的运作效率。二要动态调整项目人才,根据年度开发重大项目需要,各重大项目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要有进有出,把想干事、会干事的项目人才充实到项目团队,增强项目团队的实力与活力。三要加强协调配合,各项目团队之间、团队成员之间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互相补台、互相配合,热心、诚心、耐心地服务各类发展主体,尽最大努力让更多项目、企业落地三明。
(三)集聚要素配置的合力。要积极探索资金、用地、用工、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机制,形成更大合力,推动市区经济加快发展。资金方面,一要进一步壮大担保行业,推动建立评、押、保、贷一体化担保贷款模式。二要鼓励企业走上市融资的路子,税收、金融、审计等部门要全力支持,加大扶持力度,争取今年取得突破。三要积极争取国家开行贷款,认真筛选贷款项目,做好项目的审批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市政府与省开行共同成立的三明市开发性金融合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与国家、省开行的沟通协调,最大限度争取贷款额度。四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比如,贵溪洋大道建设资金在开行评审受阻的情况下,市财政等相关部门及时与农发行三明分行对接并达成意向,同意对贵溪洋大道项目提供信用贷款,贷款规模8000万元,贷款期限8年,有效保障项目如期动工建设。下一步,要继续与农发行、农行等其它金融机构加强沟通,争取更多项目贷款。用地方面,目前市区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潜力,已经规划商住用地的有2万亩、工业用地有2万亩,正在规划的有8万亩。当前,项目用地主要是工业用地比较困难,存在审批手续复杂、出让方式必须招拍挂等问题。市国土局和两区政府要主动作为、善于运作,积极探索国有林地使用和工业用地招拍挂问题的解决办法,保障项目建设用地。用工方面,要围绕重点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有目的地引导劳动力就业。同时,要完善职工公寓等配套设施,改善用工环境。创新平台方面,突出两个方向:一个是由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同行业企业,组成联合创新平台,重点建设机械先进制造、节能减排、林化产品检测3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另一个是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建立自主创新平台,着力建设三明生物医药孵化器基地和三明学院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办好三明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所。
(四)集聚政府、社会、企业的合力。政府、社会、企业三者同向同心,发展效率就高,发展活力就强。加快市区经济发展,仅靠政府去推动、去运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在政府的引导下,集聚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共同推动市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责任编辑:陈 锋)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