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人才是关键。作为福建重点新兴旅游区,泰宁县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一流实力的旅游县、独具魅力的文化县、最佳人居的生态县、和谐发展的小康县”的发展实践中,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育才用才聚才的有效途径,努力开创“广纳人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育才:贵在紧扣发展
发展是万事之先。我们从找准人才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入手,大力挖掘和培育能够推进发展、服务发展的人才资源。重点开发四类人才:一是党政型人才。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紧密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工作,每年邀请7-8名省内外专家、学者来我县做专题讲座和辅导,选派30名中层干部赴福建农林大学进行封闭式脱产学习,有针对性地组织领导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不断提高抓经济抓发展的实际能力。今年上半年,组织各乡镇书记和农办、建设等部门领导到江西、浙江和四川等地考察新农村建设,深受启发,出台了领导挂钩、部门帮扶举措,走出了一条以“激情新农村,幸福新农民”为创建理念、以“六手联弹”为创建模式的特色新农村建设路子,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特色型人才。旅游、城建是泰宁最富特色的工作,这些工作之所以能走在省市前列,与我们拥有一大批特色人才分不开。在旅游管理人才上,适时从党政干部队伍中选拔一批拔尖人才充实到旅游管理部门,并与上海师大、福建师大旅游学院等院校签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造就了一支高素质旅游管理队伍,为泰宁旅游走出福建、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在导游人才上,每年举办10期以上导游之星培训活动,对导游实行“秀才级、举人级、进士级”三级评定管理,有效提升了导游队伍的综合素质,在每年全省导游技能大赛中,我县均有参赛人员进入“十佳”,在三明市大赛中,我县参赛人员包揽了大赛前三名。在城市规划建设人才上,注重借脑引智,先后聘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专家学者帮助规划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各类详规,把城区当作景区来建设,目前福建最美的旅游城形象已初显雏形,功能品位在山区县城首屈一指。三是项目型人才。把开发项目型人才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县处级领导人人挂钩重点项目,县直部门个个有引资任务,努力让每个领导都成为项目型领导,让每个干部在推进发展中提高引进项目、服务项目的本领。同时,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如为缓解旅游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县里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鼓励全县干部群众投资兴建星级宾馆的意见》,让广大干群领衔参与旅游宾馆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挖掘培养出一批本土项目业主。四是企业型人才。在帮助企业家全面提高素质的同时,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来”的观念,积极构建柔性引智平台,每年举办一次企业技术创新恳谈会,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牵线搭桥,并采取“季节型、假日型、契约型”等多种形式引进专家为企业把情问脉、技术攻关,目前已先后有10余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与省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不仅壮大了企业自身,而且企业家也从中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
用才:重在不拘一格
“人才不问出处”。我们牢固树立“唯才是举、唯才是用”的用人理念,注重让人才在实践中知识化、专业化,真正做到用当其才、用当其时、用当所长。一是“因才施用”。按照“事能得其才、人能任其事”的要求,根据人才的特点和工作的需要选用人才,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如为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先后拿出19个副科级领导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使一批人才各得其所;积极为“田秀才”、“土专家”等农村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先后组建雷公藤、锥栗、渔业等9个行业协会,使他们的带动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新才重用”。对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不管资历深浅、年纪大小,都给予充分信任和重用。尤其是重视后备干部等新生力量的培养工作,敢于压重担、交重任,让他们在发展实践中摸爬滚打、磨合锻炼,促其尽快成长、成熟。如在全省首开先河,建立“拟提拔干部离岗包点责任制”,选派48名后备干部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担任工作指导员,接受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考验。三是“老才新用”。针对离退休高层次人才逐年增多的情况,大力实施“银色人才”工程,合理挖掘和开发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成立的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已吸收近40名离退休高层次人才,在各条战线上继续发挥余热,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四是“庸才弃用”。在畅通人才“上”和“进”的空间的同时,积极探索“下”和“出”的渠道,制定出台《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规定》等多个文件,明确不胜任现职干部的界定标准及处理方式,仅2004年以来就对7名因不能干事、干不成事的科级领导干部给予免职处理,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压力。
聚才:成在创优环境
对于真正的人才来讲,环境就是吸引力。我们把优化人才软环境作为集聚人才的突破口,放活机制,放开政策,全力把泰宁打造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创业乐园和发展热土。一是用宽松的政策环境吸引人才。大胆创新制定优惠政策,真正使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放心”。在引才政策方面,对大学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以上学历学位的毕业生,开辟“绿色通道”,由人事部门考核后报县委常委会直接研究分配;在经济待遇方面,进一步健全与市场相适应、与业绩相挂钩的分配机制,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机制,如政府设立高中教师津贴,学校根据工作业绩实行“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极大激发了高中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我县高考本科以上万人上线率连续四年位居全市前列;在政治待遇方面,从职称评聘、表彰奖励、评选先进、参政议政等方面向优秀人才倾斜,使各类优秀人才“名利双收”。二是用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励人才。鼓励人才闯市场当老板,允许机关干部停薪留职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并享受原职级身份不变、工资工龄连续计算、优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他们在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实现人生价值。如上青乡副乡长吴良方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其一手创办的陶金峰化工公司,年产值近8000万元,成为我县精细化工产业的领头羊、全国高岭土行业的佼佼者。同时,加大对人才在科技研发、创办经济实体、社会生活等活动中的法律保护力度,建立外来引进人才数据库,在子女上学、社会保障、购买住房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使外来人才安心在泰宁创新创业。三是用健康的社会环境尊重人才。在领导层面,将人才工作的成效列入考核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内容,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评比、同奖惩;在社会层面,注重发挥政府的强力导向效应,视人才为“座上客”、“掌中宝”,每年举办一次“泰宁籍大学生迎春座谈会”,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回乡建功立业;每年召开一次全县优秀人才表彰会,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行重奖,形成全社会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作者为中共泰宁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黄茂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