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召开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针对我老秘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下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刚才,**同志通报了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情况,*县、*县和*新区作了发言。大家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措施,真刀真枪大干快上,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这场脱贫攻坚的关键之仗。
昨天,省委**尔书记在2016年全省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总结会上说,大扶贫、大数据是贵州省的两大战略行动,“十三五”开局之年第一次项目观摩,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要是为了督促检查各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的情况,是一次脱贫攻坚方略大检阅、脱贫攻坚成果大展示、脱贫攻坚队伍大拉练。今天开这个会,也是贯彻落实陈敏尔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我老秘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全省范围起步较早,也率先探索提出了“因势利导·多元安置”的工作思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并要求我们“先行先试、创造经验”。但从推进情况看,离预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群众搬迁有顾虑、旧房拆除难度大、项目开工率低。截至3月底,今年第一批集中安置项目实质性开工率仅为56%,全省挂末,形势非常严峻。正如刚才玉平同志所说,我们确实是“醒得早、起得晚”。
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还是对“六化”认识不够、宣传不够、落实不够。一是“搬迁整体化”把握不到位。《*省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明确,5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50%以上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自然村寨,一律实行整村整寨搬迁。但在这方面,有的地方把握得不到位。比如,4月2号我到*湖新区***镇法书村毛坡组调研,整个村寨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近一个半小时,对于这样的村寨如果不实行整体搬迁,仅修路就需要上千万元。但全组61户中只考虑了其中33户贫困户的搬迁,另外28户并未考虑。剩下的28户怎么办?在贵州尤其是XX这种地区,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差距可能只有200-300元钱,居住可能是坡上和坡下,甚至有可能就是邻居,为什么有的能搬有的不能搬?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要考虑整体搬迁。二是“识别精准化”落实有偏差。务必把牢搬迁对象贫困程度的识别“第一道关口”。“万丈高楼从地起”,如果连贫困人口识别这个基础都还没搞清楚,工作就很难往前推进。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特别提到了XX总结创造的“四看识别法”,现在全国都在推广。但从目前情况看,对象识别不精准的问题仍然存在。就如,***新区***镇法书村毛坡组的董内银户,家庭人口5人,大儿子军校毕业在部队工作,小儿子大学毕业外出务工,两个女儿在大方县城的超市上班,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却被定为贫困户搬迁对象。当然,董内银户也可以纳入整体搬迁,但是执行政策要有差别:如果拆除旧房复垦宅基地的,贫困户每人是35000元,非贫困户每人是27000元,按一家5人计算,就是4万元的差距。类似于这些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用好“四看识别法”和“两议(村、组两次公开比穷)三公开(县、乡、村三级公示)”等行之有效的识别手段,真正把每一个家庭的人口、财产、就业等信息搞清楚,结合实际综合评估,按照“脱贫出、返贫进”的原则,该退出的要退出,该补录的要补录。三是“工作人性化”做得不到家。必须以人为本为搬迁群众“量身定做”安置方式,在长远发展上体现人性化、在民生保障上体现人性化、在兼顾各方上体现人性化,真真正正把群众当成亲人、家人,用心、用情、用力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有的县(区)是等安置房修好了,再去动员群众搬迁,并未事先了解和掌握群众意愿。不少地方在摸底调查时,还没有弄清楚多少人需要搬迁、愿意采取什么形式搬迁,就先入为主由政府代为安排,只图完成任务,并未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用心用情帮助群众出点子、出主意,没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必须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让空巢老人得到照顾、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夫妻分居得到团聚、鳏寡孤独得到保障。四是“政策明细化”宣传不深入。中央、省从搬迁对象认定、安置方式选择、安置房建设及奖补标准、退耕还林补偿、宅基地复垦奖励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关键要善于创新创造抓好落实。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搬迁政策虽然宣传了,但宣传还不深入、不细致、不透彻,导致群众理解不一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有土地流转、生态补偿、退耕还林、就医就学等具体政策,仍未做到家喻户晓。有的县(区)甚至还有工作人员不认真宣传引导,搞越俎代庖,替群众在协议上签字,这绝对不行。五是“安置多元化”理解简单化。多元安置的核心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实施,哪些该集中安置,哪些该分散安置,哪些该梯次转移,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为群众搬迁开好“菜单”,做到群众“点菜”、政府“做菜”。调研中发现,有的县(区)思想不够解放,存在本位主义,总想在辖区范围考虑安置,对跨区域安置思考不够;有的搬迁安置并未充分考虑就业导向,为搬而搬,大而化之;有的对货币化安置把握不细,搬迁群众领到补助款后到底房子买了没有、买到什么程度、有没有产权等等,信息掌控不精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就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决不能从一个“穷窝”挪到另一个“穷窝”。特别是对于集中安置的,各县(区)必须对每个安置点承载能力进行分析研判,综合考虑迁入地规模、空间、结构的辩证关系,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配套发展相关产业,真正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六是“组织系统化”执行不理想。大部分县(区)主要领导第一责任还没有落实好,组织领导力度不够。有些易地扶贫搬迁点不仅主要领导没去过,连分管领导都没去过。针对这些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家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整改落实,切实担好责、履好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