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xxx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主要做法与成效 [打印本页]

作者: 决策参考    时间: 2015-12-18 17:12
标题: xxx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主要做法与成效
    长期以来,受立地条件、矿山开发、人为开荒等多种因素影响,大田水土流失点多面广、形势严峻,2012年被列为全省Ⅱ类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根据2011年遥感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9.83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1.95%,其中:矿山水土流失面积3万亩,占流失总面积的7.53%;强烈流失6.11万亩,占流失总面积的15.35%;极强烈以上流失1.89万亩,占流失总面积的4.74%。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倪岳峰同志挂钩指导并先后11次亲临大田检查工作。在倪书记和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大田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持续深入打好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一减一增、一转一变”:一是流失减少。201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12亿元,实施了矿山整治、小流域治理等128个治理项目,完成治理面积29.32万亩,土壤侵蚀量比治理前减少91%,年减少土壤流失总量4.27万吨。二是青山增绿。2011年来,全县完成造林绿化13.72万亩,矿山植被恢复近1.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9.5%,林木蓄积量增加到1140多万立方米,被授予“省级生态县”称号,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县”。三是产业转优。严管、严控、严治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倒逼、催生出一批绿色环保产业,全县已建成千亩以上茶园观光旅游基地5个,培育了一批“两茶两花”(茶叶、油茶,洛神花、樱花)和富硒产业等特色产业基地;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集聚延伸,全县减少采矿权证33本,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四是城乡变美。城市拦河蓄水清水、河滨栈道景观等一批“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培育了蓝玉、内洋等一批美丽乡村,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从“乡”到“城”、由“治”而“建”的全面升级。我老秘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领导机制,落实部门责任。调整充实了县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专门成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指挥部,明确水保委成员单位和乡镇政府的职责,确保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制定出台了《2015年度水土保持工作意见》、《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工作职责》等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了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检查督查机制、多元化投入机制、矿山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激励机制,有力推动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连续10年在每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县水土保持工作会,将治理任务列入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考评内容,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有效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二、坚持典型引路,做好示范带动。按照倪书记提出“大田矿山水土流失治理要在全省乃至全国争创治理样板”的要求,根据矿山地质条件、产权性质等不同类型,“一矿一策”编制矿山示范点治理工作方案,因类施策、分类治理,重点抓好贵竹林、山贵崎、十八湾、银顶格骏原工贸矿区、川石矿区等23个示范点建设,致力将矿山逐步修复打造成“五园模式”,即:贵竹林、川石生态休闲公园、银顶格“循环经济工业园”、骏原工贸矿区矿产品物流园、太华镇汤泉铁矿富硒农产品示范田园、太华镇山贵崎矿区工人生活家园,目前全县已完成矿山治理面积约1.5万亩。矿山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得到国土部和财政部的肯定,今年又获批5058万元用于银川矿区水土流失治理。
    三、坚持综合治理,注重绿色发展。大田县严禁在25度以上的山地开发茶园(油茶林),严禁采用***开发茶园(油茶林),大力推广生态茶园“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和“前埂后沟缓坡台”建设模式,每年给予生态茶园(油茶林)改造补助资金700万元,积极推广梯壁、田埂种草护坡,改梯壁锄草为割草,实现保水保土保肥,并在茶园里套种樱花、桂花、茶花等名花名树,致力将生态茶园(油茶林)打造成观光花园和休闲乐园,三年来共完成茶园治理面积1.23万亩。按照“属地管理、分段包干”的原则,开展桃源溪、周田溪、三角溪等重点流域治理,实行“生态护岸”建设模式,致力把小流域治理工程打造成既有防洪功能又可休闲娱乐的河滨景观。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转变林木采伐方式,限制皆伐,提倡择伐,对流域两岸、公路两侧一重山及生态脆弱区实行三年禁伐,并引进苗木企业采取井字形模式种植绿化苗木,减轻农田闲置裸露地面水土冲刷,2011年来共完成造林绿化l3.72万亩、封禁治理7.95万亩,建设生态护岸12.9公里。
    四、创新体制机制,严格监督管理。率先探索推行企业化治理模式,今年7月6日省水投集团与我老秘网县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将我老秘网县列入全省第一批水土流失治理企业化运作试点县,确定太华镇万湖矿山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与省水保公司开展合作试点。目前万湖铁矿治理项目已通过评审,正着手进行招投标。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成立“生态综合执法局”,利用互联网组建“河长易信群”实时监管整治,集中生态处罚权,实行“严管、勤查、联动、重罚”,并成立生态检察室和生态审判庭,累计查处违法案件125起,打击非法水洗砂(矿)134家。率先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至“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等五大工程,开展文江河流域“洁净行动”、均溪河流域水质量提升等活动,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五、强化资金保障,形成治理合力。中央、省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累计下拨各类资金1.54亿元。县财政在原有每年水土流失治理资金1200万元的基础上,2015年再增加400万元,专项用于全县水土流失治理,今后县财政将逐年加大治理资金投入。同时捆绑整合县发改、水利、林业、农业、环保、国土等部门资金,加大资金和项目整合力度,集中投入水土流失治理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水土保持公众参与机制,引导矿山业主、种植大户等主动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与福建农林大、省林科院、省冶金设计院、闽西地质大队、省地矿建设集团等科研院校和技术单位的合作,建立科级示范园,积极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模式、新技术。同时,由县水利、国土、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项目管理督查小组,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县政府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水土流失治理现场推进会,比进度、比质量、比成效,推动工作取得实效。实行每半月一督查通报制,并形成《督查专报》,制定工作考评办法,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六、落实责任义务,强化整改措施。全面落实矿山企业治理责任,与119家矿山企业签订个性化的《矿山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书》,明确矿山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督促矿山企业严格落实边开采边治理制度。开展采矿权人年度报告监督检查工作,对48家矿山企业因未能按时缴交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采矿权价款,限期整改。全面整改落实省纪委调研组提出的整改意见,结合省水保监测站专家和福建师大师生现场调研勘查的数据,组织县直有关部门对18个乡(镇)进行排查,对部分裸露面进行草籽播撒治理,确保尽快消灭流失斑。
    经过治理,我老秘网县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欠账多、任务重,难度大、成本高,经验缺、巩固难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加大投入,持之以恒推进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力争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亩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下降至11%以内。●潘荣灼 林书设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