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主动融入海峡西岸 全面建设和谐泰宁 [打印本页]

作者: 溪明老秘    时间: 2009-2-26 17:22
标题: 主动融入海峡西岸 全面建设和谐泰宁
●郑维荣 曾祥辉



  省委、省政府全面准确理解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泰宁作为福建省重点旅游区,立足自身优势,抓住发展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生态为先、执政为民”求和谐,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建设一流的旅游县、富有活力的开放县、较为先进的小康县和最具魅力的山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求和谐,建设一流的旅游强县。对一个地方来说,科学发展就是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全面发展。泰宁虽然县小人少,经济总量不大,但泰宁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始终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科学发展的主攻方向,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坚持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先后提出创建“新兴旅游城、文明小康县”、建设“福建一流旅游强县”的发展目标,实施“兴旅游、创品牌、立支柱、增总量”、“立足大金湖、对接京福线、崛起闽西北、建设新泰宁”的发展思路,瞄准目标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上,形成全县上下一心、全民共参与的强大发展合力。坚持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遵循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大胆创新、大胆改革,在全省较早实行旅游项目许可经营、第一个开展优秀旅游县创建活动、第一个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第一个按国家新标准完成全县旅游资源普查、第一个开发建设GIS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等等。尤其是今年2月成功摘取世界地质公园桂冠,成为福建第一家世界地质公园。坚持争创一流的精品理念,规划先行,高手策划,专家参与,聘请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资深专业机构和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编制旅游规划;高品位开发建设全国占地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地质博物苑,世界地质公园样板景区金龙谷,全国县级独一无二的大型历史青铜雕塑群等景区(点);高标准建设旅游公路、生态停车场、游览步道、旅游公厕、标识系统等设施,完善旅游要素,增强旅游功能。坚持政府主导的经营机制,充分发挥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优势,借助央视等国内强势媒体,迅速打响泰宁品牌;立足资源特色,推进开发金铙山、石网大峡谷等一批精品景区和山地高尔夫、水上运动等高品位旅游项目,向游客提供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主动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格局,重点加强与武夷山、厦门等周边知名景区的区域协作,建设无障碍旅游区;找准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发展观光、生态、休闲农业,改造并建立一批电子级硅、生物制药、旅游工艺品加工等生产基地及产业中心,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及金融信息等产业为旅游服务的功能,形成以旅游为龙头、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力争到2008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亿元,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8%以上;到2010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8.5亿元,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40%以上,泰宁成为全国著名旅游区、一流旅游强县。
  二、以改革创新求和谐,建设富有活力的开放县。泰宁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推进和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方面,以改革促开放。率先完成国有企业改革,采取破产、拍卖、租赁、收购、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县属国有企业改制面达100%,国有资本阔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从而培育了陶金峰高岭土、胜达化工、金湖炭素等一批成长型、科技型民营“小巨人”企业。率先推行事业单位改革,从2000年起,在全省率先探索和推进县乡事业单位改革,全县事业单位从504个精简为298个,精简40.9%;事业编制从4070名精简为3025名,精简25.7%;分流安置人员近1000人,每年为财政、单位减少开支500万元以上。率先实现广电产业化及教育民营化,在全省率先组建县级广播电视发展有限公司,推动广电事业社会化融资、企业化运作和产业化发展,并率先实现光纤大联网,实现了城乡无差别收看电视节目;顺利完成金湖旅游职业中专学校改制及整体转让工作,开创了全市教育事业民营化的先河。另一方面,以对接求开放。一是交通对接。集中精力抓好京福高速公路泰宁连接线工程,加快省道205线改造,超前做好抚州至湄洲湾高速铁路、同三(同江至三亚)高速公路泰宁段、武夷山至泰宁高等级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前期工作,畅通对外连接通道。二是产业对接。立足泰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主动承接沿海资金、设备、技术等要素的辐射与转移,加快对接发达地区产业链,既争作龙头,也勇当配角,借势借力加快精细化工、雷公藤生物工程、特色林产等产业集群建设。三是市场对接。打破市场歧视和无形壁垒,大幅度放低市场准入门槛,以成本最低、效率最快、回报最大、环境最美的开放魄力,努力把泰宁建成闽赣边界及京福高速公路沿线吸引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投资“洼地”。
  三、以生态为先求和谐,建设最具魅力的山城。作为福建省人口最少和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份之一,泰宁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立足优势,泰宁县委、县政府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提出“把城区当作景区来建设”的理念,全力打造最具魅力的山城。一是推进城区建设与绿色景观的完美结合。以围绕城区的四周山脉为自然绿色空间,以贯穿城区的三条溪流为自然绿色轴线,人工融入环城绿化圈、道路绿化线、沿河绿化带等绿色景观,使园林绿化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城区建筑与绿化景观完美结合,彰显秀美山水的生态城区特色。按照“不求其大、但求其佳,不求其洋、但求其雅”的原则,结合古城历史对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进行提炼升华,建设恢复雕塑、小品、水车、城门、民居等历史人文元素,辅之于清新怡然的绿色植被,赋予城区古老文化和自然气息相渗透的神韵。二是推进城区规划与生态功能的完美协调。科学定位城区功能,逐步将工业企业迁出城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有序推进居民小区建设,营造清新优美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区场机制的优化配置功能,广泛调动社会力量,通过“招、拍、挂”等方式,投资参与垃圾和污水处理、供水、公厕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区生态环境。秉承尚书第古建筑群的明代建筑文脉,在城区建设中奠定并全面推广“粉墙黛瓦、坡顶翘角”的新徽派仿古民居建筑风格,与泰宁古城完美融合,打造最佳的城区建筑视觉生态。三是推进景区开发与自然保护的完美统一。始终以“保持原生野性”的理念开发景区,不加以任何的人工雕琢,景区内步道、栏杆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风光巧妙融为一体,不破坏景区原有风貌,实现景区开发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在景区周边划定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全面推行薪材改燃、生态农业和水体治理工程,实现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持续互利发展。
  四、以执政为民求和谐,建设较为先进的小康县。在执政过程中,泰宁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根本目的,着力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和省一级文明达标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等称号,2004年全县人均GDP达1.71万元,位居全省各县(市)前20位,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和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广泛开辟以旅游服务、社区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就业空间,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和城镇失业人员;健全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扩大社会就业容量,力争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6%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二是拓宽有效的增收渠道。按照“多予、少取、搞活”的原则,着力从调整种养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健全服务体系和落实农村政策上狠下功夫,探索建立对农业和农民直接补贴的有效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林权、水权等制度改革和土地的合理流转,增强农业竞争能力,确保农民获得最大收益,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三是健全完善的社会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事业保险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公共卫生、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围绕建设“闽西北教育强县”目标,在“双高普九”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农村撤点并校和教师全员聘任等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做强城区普高教育,推进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实施“文化靓县”战略,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打造泰宁古城文化品牌,创作了一批体现时代特征、泰宁特色的文艺精品;深入开展“平安泰宁”创建活动,加快公安机关三台合一建设,建立较为灵敏的信息预警机制、干群沟通互信机制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促进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作者为中共泰宁县委书记、泰宁县人民政府县长)
 责任编辑:陈 锋


作者: abcd7821673    时间: 2009-2-26 17:22
其实 我是一个灌客
作者: 沙漠里的鱼    时间: 2009-2-26 17:22
灌水人有所顶 也有所不顶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