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续优化种植品质,提升农田增收效益
近几年,青水畲族乡在优化耕作模式,提高耕地利用率,推广“烟—稻”、“烟—制种”、“烟—稻—反季节蔬菜”等种植上进行一系列创新,取得显著成效。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效益,必须在更新良种、优化品质上再下功夫。尤其是初具规模的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如何从地处高出(海拔730米),既有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独特优势,又有交通不便,离城市较远的劣势出发,寻求选种产量高、市场适销、耐于长途运输的良种凸显重要。在这方面,乡农业服务中心要承担和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一要抓引进。广泛捕捉沿海、台湾、山东等蔬菜盛产区的信息,外引内促,选优汰劣,及时引导农民更新适销对路新品种,从优化品质上提高效益。如三房村新引种的中苷11号,效益尤为明显,要重视总结推广。二要抓试点。扶持培育当地典型,做到以点带面。如三房村拟推广大棚种植新技术,引种台湾萍果枣等名优果蔬15亩,若支持得力,措施到位,亩产值可望提高2-3倍以上。三要抓繁育。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乡级良种繁育基地,为引进、培育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当家”品种服务。地方政府应重视规划与统筹,把有限财政支农资金更多地用在这一刀刃上。
二、聚力改造低产林园,提升山地开发效益
青水乡人均拥有21亩山地,“山多”既是开发的重点,也是开发的难点,“多而难管”、“多而失管”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三房村的1200多亩果山(人均一亩果)大多为低产果园,竹山、茶山的收益虽有长足增长,但比乡里提出的目标要求也有较大差距。因此抓好低产林园改造,无疑是提升山地效益的潜力所在。一方面要通过内树典型和外学先进相结合,加强宣传、示范、引导,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组织专业队伍,逐户帮助农民做好实地规划,按照“宜竹则竹”、“宜茶则茶”、“宜果则果”的原则,因山制宜,科学确定开发种植项目,避免生产盲目性;对现有的低产果园,如不适合种果的话,应指导农户尽快改种当地普遍看好的茶叶或毛竹等,合理调整优化布局。再一方面,要广开技术服务渠道,通过乡、村、科技示范户联手,开展送技术入户上山活动,及时举办不同类型培训班,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户制定完善“低改”方案,切实抓好各项高产措施落实,实现“山地”与“农田”效益的同步增长。
三、注重构建流通网络,提升营销经济效益
营销是商品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实中,同样一种产品卖出高低悬殊的不同价格已不为鲜见。就青水乡而言,不仅制种、茶叶、林竹等大宗产品需要流通网络的支撑,而且每天外销厦门、泉州、三明等地的几十吨蔬菜更离不开市场的开发,地方政府要把这项事关农民增收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自觉增强流通意识,花大气力抓好流通环节工作,真正做到以商促工、以商促农,争取实现营销效益的最大化。在具体对策上,一要加快农民购销队伍的建设,在鼓励、支持、组织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购销员进行分层次、多形式培训,解决发展慢、素质低的问题。二要借鉴外地经验,加强蔬菜等大宗农产品集散地的“窗口”网络建设。对目前正在酝酿成立的青水乡蔬菜协会,要积极支持指导,尽可能提供创设办公条件,抓紧促成发挥作用,使之成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新载体。三要加大投资扶持力度,改善乡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边远村庄运输难的“瓶颈”制约,加快搞活流通、发展商品经济的进程。
四、主攻茶叶深度开发,提高品牌竞争效益。
据调查显示,青水乡利用得天独厚的茶栽生态条件和劳力多的优势,依托三明市龙头企业天宝岩茶叶有限公司,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全乡已种茶园4000多亩,开发绿色食品“天宝岩”茶叶品牌,规划三年内建成一万亩高标准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年创产值30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500元以上,对这一举足轻重的当地支柱产业,要聚财聚智聚力,支持开发,做大做强。在资金上,要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力争乡制定的每亩茶园补助60—100元的鼓励措施落实到位。在产品上,要站高看远、自我加压,培育名牌、争创品牌。尤其是青水乡地处高海拔,其所在“天宝岩”属国家级生态保护区,是出产无公害、优质绿色食品茶的“宝地”,要精心策划,改进提升包装设计,加强媒体宣传,做活做好做足广告文章,打响自己的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技改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要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落实专人从事技术进步工作,又要建立外引内联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安溪等地强势企业的长期稳定合作,不断研发提升茶叶品质,使之胜人一筹而立于不败之地。
五、突出实施“双后”工程,提升生产技能效益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少数民族乡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生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还相当滞后。早在1999年,国家就明确要求,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必须参加劳动予备制培训,而且明确规定:初中毕业生,参加初级技能培训期限为1至2年,参加中级技能培训者为3年,参加非技术工种培训者为1年左右。高中毕业生,参加初级技能培训者培训期限为半年至1年,参加中级技能培训者为1至2年。但现实执行情况却差距很大,据三房村240多名劳务输出人员调查,初中后、高中后实际接受劳动予备制培训的不到一成,导致大批新生劳动力在没有一技之长的情况下,就匆匆走上社会,仅靠力气来实现就业。要改变这一现状,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配置资源等手段,学习借鉴江苏经验,实施“双后工程”(初中后、高中后的培训工程)。要指导职业技术学校面向广大农村,面向新生劳动力,突出办学特色,并尽可能把分校或“教学班”直接办到乡(镇),使教育形式和内容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和生产实际。要充分利用三明与厦门两地、市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的机遇,更多地选送农村青年赴厦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或联系沿海企业到劳务输出地实施“订单式培训”等。要继续总结推行实用技术培训、技能示范教育和科教片巡回播放等直观、易懂的行之有效形式,逐步形成农村技能人才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
(作者为三明市体改办副主任)
离退休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
●许金清
一、离、退休老干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离、退休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干部既不同于普通群众,又有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他们是干部队伍中的一个特殊层次,他们的历史与党和共和国的历史紧密相连,他们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党和人民建下了不朽的功绩,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生活中造就了离、退休老干部群体的特殊优势。
政治上:广大离、退休老干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有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虽然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仍然以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继续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着党的干部形象。这正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需的政治财富。
经验上:离退休老干部在离、退休前大都担任着党政机关部门及单位的领导干部,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旅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做党和群众工作的经验,无论是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还是帮助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都有着一套化解矛盾、温暖人心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他们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经验的优势,这正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经验财富。
威望上:离、退休老干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他们的好品德、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都时时刻刻的在鼓励、鞭策着年轻一代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奋勇拼搏,大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身体还好,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继续发挥着作用,在群众中具有威望优势,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必备的社会力量基础。
时空上:离退休老干部从繁忙的工作岗位退下来后,空闲的时间多了,同社会各方面接触的机会多了,同群众交心谈心多了,了解民情民意多了,正是由于这几方面多了,这为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有较多的时间为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时空上独特的优势。
二、社区是离、退休干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
社区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细胞,是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离、退休老干部都分散居住在各个社区,生活在社区,植根在社区,热切希望居住的社区居住安宁,环境优美,生活方便,文化娱乐活跃,邻里友善融洽。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一大批热心市民参与做工作,作为社区一员的离、退休老干部他们乐意为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发挥作用。作为社区必须紧紧依靠离、退休老干部这支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把老同志组织起来,发挥老同志特有的优势,来共建共创,组织老同志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宣传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宣传发动广大居民广泛参与共建和谐社区,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组织老同志帮助做社区居民思想工作,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发挥广大离、退休老干部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经验,使广大市民能理解支持改革,老同志说服群众、教育群众,群众往往比较心服口服,能有力促进邻里间真正做到团结友善,促进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组织老同志了解民情民意,反映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老同志帮助协调相关部门深入社区、开展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活动,老同志原来大多都担任一定领导职务,涉及的单位部门多,协调问题比较便利,能促进政府部门面向社区、面向群众多做些群众需要的实事好事;组织老同志在社区中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关心培育下一代,充分发挥老同志传播弘扬民族精神中的独特作用,促进社区市民政治素质的提高。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为社区要积极主动组织老同志参与社区建设,为老同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中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离、退休老干部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一些劣势如年纪大了,生理心理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遇事在看法上有时比较固执等等,社区年轻的同志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建设好社区离不开发挥老同志的作用,要尊重老同志,关心爱护老同志,千万不要因为老同志经常提一些建议要求而认为老同志是没事找事,感到老同志很烦,要克服怕接触老同志,不愿意同老同志沟通交流等错误思想和做法,要真心实意的带着感情,带着需要,把老同志组织起来,让他们参与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让老同志有用武之地,让老同志真心实意地在这个阵地上发挥作用。
作为老同志在构建和谐社区中要起带头表率作用,要率先成为学习型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带头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带头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带头做好邻里团结,互助友爱,促进文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为离、退休老干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离、退休老干部退下来后后主要任务是颐养天年,但他们为党为国家奋斗不息的精神使他们必然成为贯彻执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各级各部门应该积极为离、退休老干部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一是要尊重老同志继续为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作贡献的心愿。要大力宣传老同志的丰功伟绩,不仅要宣传老同志的历史功绩,更要宣传老同志退下来后继续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建下的功绩。二是要正确认识离、退休老同志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优势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财富。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各级各部门要在政治上、生活上进一步关心照顾好老同志,凡是政策规定的要坚决予以落实,老同志在生活上遇有困难要千方百计满腔热情的帮助给予解决,让老同志感受到党的温暖,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使老同志一方面能幸福的安度晚年,一方面能身体力行的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再作新的贡献。
作者为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陈菊玉
1、实施各项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针对我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薄弱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确实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解放思想,增强科技创新意识。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政府应加大科技事业的投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科技创新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有关部门要实行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开展科技活动企业引入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2、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经费短缺是制约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今天,要加大科技投入,使原来的产业竞争、产品竞争提升到科技竞争上来。针对我市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相对较低的状况,加大企业科技经费投入显得尤为重要。要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投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投入,构建科技投入的金融支持平台。为此,建议各企业多方面筹集资金,积极争取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量,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3、筑巢引凤,吸引人才,留往人才
我市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一家800人左右的中型工业企业,2003年调出大学生7人,调入没有;2004年调出大学生23人,调入只有4人;2005年上半年调出大学生12人,调入没有。待遇上缺乏优势,是企业吸引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有关部门要制定人才引进实施方案,形成一套吸引人才和挽留人才的成功经验和办法,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我市向技术密集型、资源集约型的产业转移。同时,企业要选择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现有人才进行真心实意的爱护和培养,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实现其自身价值,以薪酬留人,同时吸引外地人才流入。
4、增强市场观念,提高企业新产品的竞争力
企业创新项目,要注重围绕市场的原则。坚持技术创新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的原则,首先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注重做好商业化的准备,抓住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商机,而不是等到项目完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开发完成后,再去考虑市场,这是实施创新战略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各企业开发新产品时必须瞄准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提高企业新产品的竞争力。
5、借助外力,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
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效率。大力招商引资引智,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我市科研机构不多,科研力量不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引导企业与省内、国内的其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技术开发,利用他们的科研力量为本企业服务,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使他们的科研成果尽可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6、构建中小企业动态创新联盟,实现集群式创新
我市中小企业众多,由于创新资金少,人才不足,研发能力相对薄弱,致使企业自身停滞不前。因此,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让那些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形成动态的技术创新联盟,不仅在总体上降低创新的投入费用,分散风险,而且其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研发能力都将大大增强,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创新技术,对大型复杂的创新技术进行难点攻关,就能加快技术扩散的步伐和效率,增强中小企业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经营环境的能力,并且容易实现集群式创新,产生集群经济效应,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三明市统计局
强化城乡低保工作的措施
●林美华
1.按照政策标准确定低保范围和对象,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计算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是低保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一些职工没有得到“应得收入”,虽然家庭实际生活状况十分困难,但也不能纳入低保的情况,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和国务院第138次总理办公会议精神,今后要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按“实际收入”计算家庭收入的决定,尽快把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贯彻国务院的这一决定,一定要做好“应得未得”的认定工作,属于长期未领到或未足额领到工资的职工,要由其单位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报当地经贸部门认定并出具证明;属于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由所在地劳动部门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出具有关证明。要形成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好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另外,还没有取消计算“虚拟收入”的地方,必须坚决纠正,真正做到应保尽保。
2.增加财政收入,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
能否按时足额地发放低保金,是落实低保政策的关键所在。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确定低保标准随意性大,互相攀比,追求高标准;二是在实际发放低保金时,不执行已经颁布的低保标准,少发、欠发或者按低水平平均发放,甚至把低保变成了临时救济。要遵循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和有利于鼓励就业的原则,合理确定低保标准,标准不宜过高,过高了不利于鼓励就业,标准也不能过低,过低了就不能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要按实际收入计算家庭收入,要按规定标准及时足额地发放低保金。要积极推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实现从“以钱定人”向“以人定钱”的转变,力求做到一个不漏,应保尽保。
3.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提高低保工作信息化水平
低保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低保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低保工作效率和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低保对象的统计分析还是实行动态管理,无论是低保资金的发放还是低保信息的共享,都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目前,低保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与实际工作的需要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全国还未形成统一的低保管理信息网络,未使用统一的低保管理软件,基层民政部门还没有配备电脑,主要依靠手工操作进行管理,不能及时掌握和上报动态情况,也给上级管理部门实行有效监管带来了困难,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低保管理机构和社区居委会配备电脑设备。全国民政系统要统一使用民政部开发的低保管理软件,民政部为各地无偿提供软件,并帮助培训操作人员。加快县、乡(镇)、社区居委会三级信息网络的建设。
4.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夯实低保工作基础
机构不健全、工作力量薄弱、经费不足,是影响低保工作开展的突出问题,为保证工作的需要,要把加强低保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建立低保工作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切实解决工作和人员经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加强对低保工作人员的培训,经常进行低保政策法规、低保管理服务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策业务水平,培养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全心全意为低保对象服务的高素质低保工作队伍,为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作者单位:大田县城调队
责任编辑:陆金莲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