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二)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5-12-7 09:07
标题: 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二)
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二)
# i: A) B2 y; l- q; v 7 E# ]3 ^* k: j5 S/ z/ g
- p, Y; T3 h/ l: N2 R+ q1 Q4 d * t9 d% c% U! n0 x2 j7 z
-----清水拂心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的讲稿
) n4 ~0 g, r% C+ }! ` c. } : p: U' k( f- T: o. i r. e$ ]" V
 
: E Y) i( m I, L3 v3 O# g% x! t% H- N( F5 @ m7 C, g
各位老秘网朋友好,我是清水拂心。今天,继续围绕《一个公文写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交流个人的体会和感想。这是系列(二),第二次交流。感谢大家的继续支持!
, B8 h% r; J" W7 @! V h0 T& C3 \# @0 A; `5 @& z% ?3 e
系列(一)主要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框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对公文写作的功能作用。顺着这个思路,今天我们继续围绕唯物辩证法与公文写作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剖析。
5 B7 r2 N3 Y% R* G6 [6 b 2 d) T& @# @" r( W7 F; c
1、养成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
! u- }6 x& f/ d' R: x/ V' z. f & K, V& ?+ R5 r) |# A$ k* n5 F
公文写作,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文字表达,实则是一种思维表达。从事公文写作,不单纯是玩弄文字组合的游戏,更核心地在于内在思路的展示、为政思想的展现、谋事理念的呈现、决策能力的体现。归根结底一句话,公文写作,只不过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文稿质量的高低,根本取决于思维的深度、高度、精准度。因此,提高公文写作水平,要在锤炼思维上下功夫,养成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一篇高质量、高评价的文稿,无不是以思维、思想、思路取胜。
# L) K2 |% Z; T7 u$ E ! N' X* ?) h. p% A3 V) b" y
养成了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就能全面、深入地看待问题,就能宏观微观、正面反面兼备地去思考问题,就能保证写出来的文稿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无可挑剔。同时,思维理顺了,语言表达就能流畅、通畅,表达的意思也能清晰、准确。所谓“意在笔先,辞随意生”,意清则辞明,只有思维、思路到位,写出来的文稿才到位。
# q# P* e9 l& c# Y+ |: p 2 ]0 E9 O% Y( y m
养成了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就能够通过辩证的比较分析,找出事物的根本规律、内在核心、基本要素、逻辑原点,那么在公文写作中就能把握本质集中论述、抓住精髓深入论述,就能提升文稿的深度,就能做到主题突出、重点突出。同时,紧盯事物本质、内在规律来撰写文稿,抓住一点推及其它,就能收放自如、详略得当,不致于中途跑题,不会导致繁杂冗长;就能化繁为简,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信息。所谓“言简意赅”,只有你把握了本质、规律,找准了“意”之核心,下笔就能够据“意”阐述、发挥,当繁则繁、当简则简,自然就能做到简练、精悍。
2 ~7 a& n5 @8 w: g. ^. J- q! C - B" \) L: U4 f/ H) i6 ?7 f
养成了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就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内及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脱离固有观点、惯例做法、一般套路,生发出新的思路、新的观点、新的举措。那么,在公文写作中,就能涌现新意,就能创新出新,写出别人所没想到的、但又与主题息息相关的内容,从而让别人看过之后眼前一亮。所谓“独辟蹊径,见解独到”、“独自胸出,萌发新意,创意语言,皆不相师”。文稿创新到底从哪里来?我看,其源头还在于辩证思维。
7 P2 f+ c9 s# M/ G7 Q' E# q- G' y ) V# z% b) d# H G
总之,养成了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就能保证写出来的公文流畅、准确、简练、朴实、生动、新颖。
( z% {' ]* S5 D! Y3 R( f- f) j4 I 2 c, \6 M6 ^- h0 q: K& z
2、如何养成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
3 L0 C) w* `. t2 s7 |: B* j - ^$ l8 l4 W# S3 [
辩证思维的养成,需要有意训练、刻意为之。就我感受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 a. f4 S0 k0 m' p. S* Y 1 X$ q' h% J' O: s1 b( u
一是养成边阅读边剖析的习惯。上级组织部门研究室主任是一位材料高手,他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任何一篇文稿,我看过一遍之后再关上,能够迅速说出文稿的大意;你们写的文稿,我基本上稍微一翻,就能知道长处、短处所在。听过之后,就在思考,为什么他的阅读效率这么高?为什么自己要读过几遍之后,才领会大意?我想,根本在于他拥有一个边阅读边剖析的好习惯。他边阅读,边剖析提炼文稿的要点。文稿读完了,他的头脑中同步形成了一个由相关要点逻辑组合起来的文稿结构树。照着这个结构树来回忆文稿,自然毫无遗漏、精准精确。长期这样训练,就能自然而然形成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
7 c$ E" b5 ^8 r) s7 K % e' U2 D! w1 r/ u
平常,我们从事公文写作,经常会翻阅上级文件,借鉴外地文稿。在阅读的时候,不妨拿笔圈出其中的要点,仔细琢磨这些要点的逻辑组合顺序,琢磨其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琢磨其要点的提出、阐述及落脚处,琢磨其核心要求、主要意图。边阅读、边剖析,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吸收文稿内容,更能培养自己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
( d4 X# J& `0 n9 v' p% B/ Q0 [0 C+ I ( `% b3 r( _3 F+ H
其实,不光读文件、读材料如此,读书也一样。举个例子,我最近在读《白话三国志》,在众多历史事件交叉出现、大小战争纷纷发生、众多英雄次第出场退场的情形之下,如何把握其时间、人物、事件的脉络,做到记得牢、记得清而且还能辩证、联系地产生思考,那就需要有意识地总结提炼,有意识地剖析归纳。打个比方,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脑子中要有一个“思维树”,这棵树有主干,有枝桠。主干可以是一个时间轴,也可以是一张城池变更的地图,即要么心中有时间轴,要么有空间图。就我来说,主要是通过空间图为基点来读这本书的。以前玩过一些三国题材游戏,对《三国志》出现的诸多地点的大致位置心中有数。读《白话三国志》时,我就是依照地图,来记忆各个历史事件,以及在各个历史事件上出现的人物。比如,魏国与吴、蜀的斗争,记住三个地点,雍州、长安一带,魏国西部防线;襄阳、新野一带,魏国中部防线;淮南、寿春一带,魏国东部防线。然后,每个防线上,出现哪些争夺战,涌现出哪些战将、谋士,照这样读下去便会脉络清晰。闭上书,也就能比较清晰、准确地去回忆其中情节。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对整个情节的完整、链条式记忆,便能自然而然地进行辩证、联系思考,进而做到“读有所思,思有所获”。
`" q. M% G# e: i4 m- H) F1 x 4 r8 `) u; w. f6 q& C
二是加强同一内容多种站位思考的练习。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也许有人可能会碰到“站位不高”、“角度不对”的困惑。之说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源依然在于辩证思维不到位,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撰写文稿。对此,建议主动加强同一内容多种站位思考的练习。比如,撰写领导讲话时,要部署安排同一件事情,分别思考下如果是“一把手”讲,到底怎么讲?如果是具体负责同志讲,到底怎么讲?又比如,汇报一项工作,如果是“一把手”汇报,到底怎么汇报?如果是部门具体负责领导汇报,又怎么汇报?又比如,同一件事情,如果是研讨会,该如何去谋篇布局?如果是汇报会,该如何去思考?如果是协调会,又该如何去撰写?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能够增强思维的辩证性、严谨性。
, g8 a5 b8 m8 i, {# x / k* Q. f& F; h: H& E- g- b- r
/ o# o( |) N9 \% C2 t6 | & @! R3 O: s$ m! R; h3 E4 T
69”内部文字的论述,是第三个并列关系,分别从解剖、转化两个角度,来阐述抓出典型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这一层并列关系,主要是从涉及对象的角度,来考虑的。解剖反面典型,主要是站在其它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其它的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因为解剖得越深入、全面、准确,警示作用才越大。进行激励转化,主要是站在反面典型本身的角度,反面典型也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要重视对其它干部的警示作用,也要抓好反面典型的转化。作者的思维就很严谨、很辩证,不得不佩服。
7 V! H) x0 i+ i) i! x* m/ d $ T/ L) i; L1 o
《系列二》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 K4 x$ X( e7 _& Q1 I1 H3 W5 ] ! K1 _: H6 V5 C% n2 w

* ^* t+ M6 K3 i! a$ `/ s+ K7 |! a% ~% Y" d1 a% j( u$ @
 

作者: 异子    时间: 2015-12-7 18:46
很有操作性,学习了!
作者: swimng2000    时间: 2015-12-13 20:52
学哲学用哲学,非常重要,学习。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5-12-16 11:17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内及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脱离固有观点、惯例做法、一般套路,生发出新的思路、新的观点、新的举措。
作者: 文秘人    时间: 2015-12-16 17:05
这三个系列,认真学习,大有裨益。
作者: 永远向前    时间: 2015-12-17 14: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多读多思
作者: shaoyehongtan    时间: 2015-12-17 20:43
准确地去回忆其中情节。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对整个情节的完整、链条式记忆,便能自然而然地进行辩证、联系思考,进而做到“
作者: 知行合一是正首    时间: 2015-12-18 15:07
一鼓作气看下来,非常过瘾。希望讲座中多举一些例子,方便我们初学者理解。谢谢
作者: michellegao52    时间: 2015-12-18 23:06
哎呀,书到用时方恨少哇,需要修炼的路还很长。期待更多更详细的相关教程,谢谢啦!!
作者: sibo1984    时间: 2015-12-19 00:05
读《白话三国志》时,我就是依照地图,来记忆各个历史事件,以及在各个历史事件上出现的人物。比如,魏国与吴、蜀的斗争,记住三个地点,雍州、长安一带,魏国西部防线;襄阳、新野一带,魏国中部防线;淮南、寿春一带,魏国东部防线。然后,每个防线上,出现哪些争夺战,涌现出哪些战将、谋士,照这样读下去便会脉络清晰。闭上书,也就能比较清晰、准确地去回忆其中情节。
作者: 115049824    时间: 2015-12-19 17:06
站位要高,思考要深,材料素材要全面。
作者: 初心    时间: 2015-12-20 20:33
清水老师说的太好了,受益匪浅,回头再仔细琢磨琢磨,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  x9 f; B( {6 t' _2 A

" I: k6 J) r$ o$ v, h. W% r+ ^
作者: 早餐很重要    时间: 2015-12-21 01:24
继续支持清水老师。希望继续推出有分量的文章供大家学习。
作者: 早餐很重要    时间: 2015-12-21 01:25
谢谢清水老师的无私分享,很多方法都是非常实用的,马上就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作者: 蔷薇猛虎    时间: 2015-12-22 10:36
前玩过一些三国题材游戏,对《三国志》出现的诸多地点的大致位置心中有数。读《白话三国志》时,我就是依照地图,来记忆各个历史事件,以及在各个历史事件上出现的人物。比如,魏国与吴、蜀的斗争,记住三个地点,雍州、长安一带,魏国西部防线;襄阳、新野一带,魏国中部防线;淮南、寿春一带,魏国东部防线。然后,每个防线上,出现哪些争夺战,涌现出哪些战将、谋士,照这样读下去便会脉络清晰。闭上书,也就能比较清晰、准确地去回忆其中情节。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对整个情节的完整、链条式记忆,便能自然而然地进行辩证、联系思考,进而做到“读有所思,思有所获”。
作者: 庐陵山人    时间: 2015-12-22 16:37
分别从解剖、转化两个角度,来阐述“抓出典型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这一层并列关系,主要是从涉及对象的角度,来考虑的。解剖反面典型,主要是站在其它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其它的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因为解剖得越深入、全面、准确,警示作用才越大。进行激励转化,主要是站在反面典型本身的角度,反面典型也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要重视对其它干部的警示作用,也要抓好反面典型的转化。作者的思维就很严谨、很辩证,不得不佩服。
作者: 我本忍者    时间: 2015-12-23 11:17
功夫在平时,多留一份心,写作就高一分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5-12-23 11:56
本文分析系统深刻,比较有学习借鉴意义
作者: 岑海榕    时间: 2015-12-23 12:13
经验之谈,值得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者: 小风飕飕地    时间: 2015-12-23 14:15
文章讲求逻辑,哲学思维对于为文十分重要,要认真搞好学习!
作者: 午夜飞行    时间: 2015-12-23 14:44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内及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脱离固有观点、惯例做法、一般套路,生发出新的思路、新的观点、新的举措。
作者: 美丽的茉莉花    时间: 2015-12-23 21:48
此文甚好,顶赞!值得学习!
2 D: j( t/ V* i  ~
作者: 羽时俱进    时间: 2015-12-24 15:3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作者: 仰平    时间: 2015-12-25 10:25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也许有人可能会碰到“站位不高”、“角度不对”的困惑。之说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源依然在于辩证思维不到位,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撰写文稿。
作者: 六层灰    时间: 2015-12-28 18:29
看了系列一,来看系列二
作者: xkue    时间: 2015-12-29 15:17
恩,读了书总是记不住,来这里学习了,既要有树干,也要有枝丫
作者: BOSS    时间: 2015-12-29 17:07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也许有人可能会碰到“站位不高”、“角度不对”的困惑。之说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源依然在于辩证思维不到位,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撰写文稿。
作者: Halo    时间: 2015-12-29 17:32
按照清水老师讲的方法,努力养成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
作者: lleife    时间: 2016-1-4 10:54
文章很吸引人,一口气读下来,感觉实际实用。现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很多信息都是过目即忘,很多人都是人云亦云,如楼主这般辩证思考的人应该不是很多。感觉自己在这匆匆的时代脚步中越跑越慢,确实有了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希望借助老秘网这个平台,向各位材料达人学习,也许不是为了写出多么好的材料,毕竟自己目前的工作与写材料关系不是很密切,主要是锻炼自己的思维,楼主也说了,归根结底,文章是思维的体现。思维的骨骼健全了,才有填肉造血的可能。
作者: 了然    时间: 2016-1-4 15:22
一个学哲学用哲学的思维高手
作者: 了然    时间: 2016-1-4 15:26
一个学哲学用哲学的思维高手
作者: 了然    时间: 2016-1-4 15:29
很好,值得借鉴学习,
$ S9 E: z, B- T9 _# B- E  V2 Q6 e
作者: 104848qq    时间: 2016-1-4 23:08
写的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苹果梦    时间: 2016-1-5 16:35
继续跟着清水拂心老师驰骋在哲学思考当中,为自己的文字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 墨韵隐蓄    时间: 2016-1-5 21:21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作者: dadada    时间: 2016-1-6 12:50
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买了也没看,看了这篇文章决定回去好好学哲学
作者: 南海鸿鹄    时间: 2016-1-7 11:29
作者说的看书方法,跟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有点像。我也有读书后不知其意的毛病,摸索出的方法居然和楼主的方法一样,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作者: 寻灯火阑珊    时间: 2016-1-7 15:29
看下来觉得还是比较实用,提升思维能力不仅仅能够帮助公文写作,对说话、办事也能有很大的提高!学习了!
作者: 城外人    时间: 2016-1-7 21:42
要学的还很多啊,惭愧
作者: overyahoo    时间: 2016-1-7 23:43
原来看书也有门道,受教了
作者: 鬼冢英吉    时间: 2016-1-13 15:09
清水拂心,确实对文字材料有很深的见解,受教了。从事文字4、5年以上的人,看这个系列才真是受启发啊
作者: 仙道    时间: 2016-1-14 09:38
的确是经验之谈,读过之后很有感触。
作者: 淡淡的女子    时间: 2016-1-14 15:40
6、“段9”内部文字的论述,是第三个并列关系,分别从解剖、转化两个角度,来阐述“抓出典型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这一层并列关系,主要是从涉及对象的角度,来考虑的。解剖反面典型,主要是站在其它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其它的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因为解剖得越深入、全面、准确,警示作用才越大。进行激励转化,主要是站在反面典型本身的角度,反面典型也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要重视对其它干部的警示作用,也要抓好反面典型的转化。作者的思维就很严谨、很辩证,不得不佩服。
作者: 静水踏浪    时间: 2016-1-14 21:07
、“段9”内部文字的论述,是第三个并列关系,分别从解剖、转化两个角度,来阐述“抓出典型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这一层并列关系,主要是从涉及对象的角度,来考虑的。解剖反面典型,主要是站在其它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其它的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因为解剖得越深入、全面、准确,警示作用才越大。进行激励转化,主要是站在反面典型本身的角度,反面典型也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要重视对其它干部的警示作用,也要抓好反面典型的转化。作者的思维就很严谨、很辩证,不得不佩服。
作者: 加工贸易    时间: 2016-1-14 21:14
好文 觉得获益良多 谢谢!
作者: jerry17908    时间: 2016-1-15 14:08
从逻辑起点分析,应当是最基础的办法,对于写作有很大作用。
作者: dengbx    时间: 2016-1-16 23:25
加强同一内容多种站位思考的练习
作者: gz20050910    时间: 2016-1-19 17:03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也许有人可能会碰到“站位不高”、“角度不对”的困惑。
作者: 探索者    时间: 2016-1-20 08:08
这种思考方式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很有启发意义。
作者: sjm    时间: 2016-1-23 13:27
好东西,学习了,学哲学用哲学太必要了!
作者: 玉树清酒    时间: 2016-1-27 16:17
感觉作者的介绍很有逻辑层次!
作者: yxm201047    时间: 2016-1-28 17:35
这一层并列关系,主要是从涉及对象的角度,来考虑的。解剖反面典型,主要是站在其它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其它的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因为解剖得越深入、全面、准确,警示作用才越大。进行激励转化,主要是站在反面典型本身的角度,反面典型也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要重视对其它干部的警示作用,也要抓好反面典型的转化。作者的思维就很严谨
作者: xuetingxun2010    时间: 2016-1-29 11:01
哲学源于生活,而反作用于生活。
作者: xuetingxun2010    时间: 2016-1-29 11:03
哲学源于生活,而反作用于生活。
作者: 温润如玉    时间: 2016-1-29 20:51
学哲学用哲学,慢慢学习体会
作者: 看到米看到    时间: 2016-1-31 08:25
、“段9”内部文字的论述,是第三个并列关系,分别从解剖、转化两个角度,来阐述“抓出典型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这一层并列关系,主要是从涉及对象的角度,来考虑的。解剖反面典型,主要是站在其它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其它的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因为解剖得越深入、全面、准确,警示作用才越大。进行激励转化,主要是站在反面典型本身的角度,反面典型也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要重视对其它干部的警示作用,也要抓好反面典型的转化。作者的思维就很严谨、很辩证,不得不佩服。
作者: oucnhx    时间: 2016-2-9 14:27
讲的真不错,谢谢清水拂心老师。
作者: zfeng81    时间: 2016-2-15 12:11
思维训练很重要。认真拜读了。
作者: 期许亭下    时间: 2016-2-15 15:11
学哲学用哲学是思考 表达的灵魂
作者: 文祉彬彬    时间: 2016-2-15 21:53
应用哲学思维使文章更加严谨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6-2-16 10:50
哲学的力量 运用到材料中 将是质量的飞跃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6-2-16 10:52
哲学的力量 运用到材料中 将是质量的飞跃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6-2-16 10:54
哲学的力量 运用到材料中 将是质量的飞跃
作者: 心澄则明    时间: 2016-2-17 15:07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也许有人可能会碰到“站位不高”、“角度不对”的困惑。之说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源依然在于辩证思维不到位,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撰写文稿。对此,建议主动加强同一内容多种站位思考的练习。
作者: laoyuanwai    时间: 2016-2-18 09:55
确实是收获很多很多,太欠缺了。
作者: 564184000    时间: 2016-2-18 14:33
系列很喜欢,系统的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
作者: 观其不语    时间: 2016-2-18 15:51
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作者: bluefish    时间: 2016-2-19 01:20
" ?$ p! R9 A2 j% X0 K; A4 ^+ q
前玩过一些三国题材游戏,对《三国志》出现的诸多地点的大致位置心中有数。读《白话三国志》时,我就是依照地图,来记忆各个历史事件,以及在各个历史事件上出现的人物。比如,魏国与吴、蜀的斗争,记住三个地点,雍州、长安一带,魏国西部防线;襄阳、新野一带,魏国中部防线;淮南、寿春一带,魏国东部防线。然后,每个防线上,出现哪些争夺战,涌现出哪些战将、谋士,照这样读下去便会脉络清晰。闭上书,也就能比较清晰、准确地去回忆其中情节。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对整个情节的完整、链条式记忆,便能自然而然地进行辩证、联系思考,进而做到“读有所思,思有所获”。* m& f2 S$ {: D2 k* H0 x2 Y( F

作者: yndymmy    时间: 2016-2-19 11:00
解剖反面典型,主要是站在其它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其它的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因为解剖得越深入、全面、准确,警示作用才越大。
作者: 本森师    时间: 2016-2-19 23:04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也许有人可能会碰到“站位不高”、“角度不对”的困惑。之说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源依然在于辩证思维不到位,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撰写文稿。
作者: 陈陈    时间: 2016-2-21 15:23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也许有人可能会碰到“站位不高”、“角度不对”的困惑。之说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源依然在于辩证思维不到位,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撰写文稿。
作者: 城市小兵    时间: 2016-2-22 15:30
学习哲学思想,提高思维能力
作者: 爱学习的新人    时间: 2016-2-23 10:29
很值得学习,给我指明了一条写作之路
作者: baby8819    时间: 2016-2-23 15:10
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撰写文稿,永远不会有大的进步。
作者: 511140889    时间: 2016-2-24 08:48
坚持每天都来学习一下
作者: 希望之星    时间: 2016-2-25 17:20
如何去谋篇布局?如果是汇报会,该如何去思考?如果是协调会,又该如何去撰写?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能够增强思维的辩证性、严谨性。
作者: 希望之星    时间: 2016-2-25 17:23
二是加强同一内容多种站位思考的练习。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也许
作者: 希望之星    时间: 2016-2-25 17:25
作者的思维就很严谨、很辩证,不得不佩服。
作者: 龙迷    时间: 2016-2-26 11:32
如果能够学懂有关哲学方面的知识,那么对日常的公文写作必定大有帮助.
作者: 青酉    时间: 2016-2-27 21:13
公文写作,哲学十分重要啊 ,学习了
作者: 天山剑客    时间: 2016-2-28 13:57
非常实用,读后对自己的用好的帮助作用。
作者: LWJ147789    时间: 2016-2-28 17:05
将唯物辩证法运用到材料写作过程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习了!
作者: 呆萌豆    时间: 2016-2-29 11:54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也许有人可能会碰到“站位不高”、“角度不对”的困惑。
作者: jakechan88    时间: 2016-2-29 15:22
初入门,虚心学习!
$ m* V; u. D0 @2 ]. e$ }. {' y9 ?好好研读系列
作者: 江苏省委秘书    时间: 2016-3-2 09:37
这个系列办的很好值得收藏
作者: 幻影号    时间: 2016-3-4 11:51
沙发网友能将写作和游戏联系起来
* z1 l- s* |0 [7 \, s: Z; `: ^真的是活学活用
作者: zhuchen2018    时间: 2016-3-4 19:14
列关系,主要是从涉及对象的角度,来考虑的。解剖反面典型,主要是站在其它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其它的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因为解剖得越深入、全面、准确,警示作用才越大。进行激励转化,主要是站在反面典型本身的角度,反面典型也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要重视对其它干部的警示作用,也要抓好反
作者: ň綄羙.    时间: 2016-3-7 09:48
感谢清水拂心老师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
作者: yr20040213    时间: 2016-3-7 14:26
这篇文章让我们深刻知道了公文写作当中思考的极端重要性,逻辑思维当为公文写作的灵魂,从哲学角度切入让本文有了深度。
作者: 云鹤    时间: 2016-3-8 18:26
记住三个地点,雍州、长安一带,魏国西部防线;襄阳、新野一带,魏国中部防线;淮南、寿春一带,魏国东部防线。然后,每个防线上,出现哪些争夺战,涌现出哪些战将、谋士,照这样读下去便会脉络清晰。闭上书,也就能比较清晰、准确地去回忆其中情节。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对整个情节的完整、链条式记忆,便能自然而然地进行辩证、联系思考,进而做到“读有所思,思有所获”。
作者: 低吟长啸    时间: 2016-3-19 08:31
作者有感而发,有感而作,深入浅出。
作者: yunshi    时间: 2016-3-20 11:38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也许有人可能会碰到“站位不高”、“角度不对”的困惑。之说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源依然在于辩证思维不到位,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撰写文稿。对此,建议主动加强同一内容多种站位思考的练习。比如,撰写领导讲话时,要部署安排同一件事情,分别思考下如果是“一把手”讲,到底怎么讲?如果是具体负责同志讲,到底怎么讲?又比如,汇报一项工作,如果是“一把手”汇报,到底怎么汇报?如果是部门具体负责领导汇报,又怎么汇报?又比如,同一件事情,如果是研讨会,该如何去谋篇布局?如果是汇报会,该如何去思考?如果是协调会,又该如何去撰写?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能够增强思维的辩证性、严谨性。
作者: lizhongjun    时间: 2016-3-21 08:56
写得很好,有思路、有深度、有实践,很有用处,很受启发。
作者: lwqyunshan    时间: 2016-3-22 10:19
系,主要是从涉及对象的角度,来考虑的。解剖反面典型,主要是站在其它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其它的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因为解剖得越深入、全面、准确,警示作用才越大。进行激励转化,主要是站在反面典型本身的角度,反
作者: 永远在路上    时间: 2016-3-22 16:43
看后恍然大悟,很受启迪,不一样,大家风范。
作者: 龙的传人    时间: 2016-3-23 17:29
写材料的初学者,认真学习下哲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 wangqinnokia    时间: 2016-3-25 20:23
系,主要是从涉及对象的角度,来考虑的。解剖反面典型,主要是站在其它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其它的党员干部产生警示作用,因为解剖得越深入、全面、准确,警示作用才越大。进行激励转化,主要是站在反面典型本身的角度,反面典型也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要重视对其它干部的警示作用,也要抓好反面典型的转化。作者的思维就很严谨、
作者: tamenjia    时间: 2016-3-27 15:33
学哲学用哲学,做好人办好事。
作者: liumiaomiao    时间: 2016-3-29 22:55
平时应多加强同一内容多种站位思考的联系。
作者: liumiaomiao    时间: 2016-3-29 22:56
平时应多加强同一内容多种站位思考的联系,确保增强思维的辩证性、严谨性。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