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5-11-16 09:13
标题: 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农业园。他走进草莓棚,实地察看草莓的生长情况,并语重心长地说,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在镇江广袤的田野上,荡起了滚滚春潮,吹响了镇江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前进号角。镇江现代农业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向着壮丽的中国梦进发。
  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镇江,正在成为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发展热土。统计资料显示,镇江市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居江苏省第5位,特别是核心指标增幅全省领先,农业增加值增幅连续四年列全省前三,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保持苏南第一;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特种养殖、高效林业、休闲农业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一大批现代农业的发展亮点,如一朵朵鲜花绽放在镇江广袤的田野上。镇江,正走出一条具有镇江特色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之路。

绿色:镇江现代农业的底色
  戴庄有机农业园区的越光稻米生产基地,江苏省唯一不含铅的大米就诞生在这里。
  面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约束这两道“紧箍咒”,镇江始终坚持“生态立农”的发展理念,让农业“绿起来”。绿色已成为镇江现代农业的底色。
  全市共有854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农机农产品的认证,种植业、水产品“三品”基地面积分别占耕地比例92.8%、占水产养殖面积比例90%。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示范带动面积170多万亩。
  镇江境内拥有南山、宝华山、茅山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拥有“城市森林”之美誉。2011年,镇江举全市之力启动“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历时三年,于2014年成功创成。目前,全市林木覆盖率26.84%,市域森林覆盖率35.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1%,生态湿地保护率达到40%,这在江苏首屈一指。
  与此同时,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迅速,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91%,农作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84%,测土施方施肥覆盖率90%以上,都名列全省前茅。
  镇江现代农业打造的一抹绿色,无愧于镇江祖先挣下的“城市山林”之名号。

高效:镇江现代农业的标志
  在土地上种养出“金子”,是镇江现代农业孜孜以求的目标。
  品牌就是效益。2005年10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江苏时,来到了句容张小虎葡萄园。从此,镇江农产品更具“领袖风采”。目前,镇江不仅拥有传统的中华调味品第一品牌“恒顺香醋”、中国木地板行业著名品牌“圣象”地板,更是培植了一批新品牌,7.5万亩的茶叶生产基地托起了金山翠芽、茅山长青、吟春碧芽、长山剑豪“四大品牌”;15万亩的应时鲜果生产基地培植出“银兔”草莓、“老方”葡萄、“杏虎”水蜜桃、“华雨”砂梨等鲜果精品;30万亩的水产养殖基地打响了以江蟹、青虾、河豚、鮰鱼等为代表的“长江江鲜”。值得一提的是,金山翠芽、镇江江蟹、扬中河豚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金山翠芽的品牌价值达到了8.51亿元,成为江苏省第二大茶叶品牌。
  这些农产品品牌争奇斗艳,捧出了镇江现代农业万紫千红的春天。
  没有规模不成效益。2013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意见》,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高端集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镇江现代农业走上了提挡升级的“三集”发展之路。
  全市重点规划建设30个现代农业园区,其中已建成省级园区7家;30个重点园区累计建设39.4万亩,完成规划面积的90.3%;截至2014年底,新引进总投资20.7亿元的农业项目入园,入园企业247家、合作组织457个,园区内新建立科技研发中心8个、“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展示基地47个;2014年园区实现总产值302.3亿元,占涉农一、二、三产业总产值三分之一强。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占全市16.7%的耕地,实现了全市三分之一的涉农产值,不仅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高地,更成为人们聚焦的又一座“金山”。

融合:镇江现代农业的核心
  农业一、二、三产的融合互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镇江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走“接二连三”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
  在农业加工业上,镇江境内拥有亚洲最大的木地板生产企业—大亚木业,中国最具特色的调味品生产企业—恒顺醋业,中储粮华东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镇江粮油有限公司、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丹阳正大油脂等大型企业,它们在镇江的成功标志着“小镇江大加工”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全市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8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0家、市级121家,促进和带动了食用油、调味品、木制品、面粉、稻米等产业链的发展。
  在农业物流业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既有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传统物流业,也有以恒伟物流为代表的专业化物流业,还有以“茅山人家”“苏合”农产品销售联社为代表的连锁式物流业,它们都在镇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生活大潮的到来,“互联网+”的新业态在镇江现代农业发展中崭露头角,涌现出“亚夫在线”“原味生活”等10多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引导“吃在当地、吃在当季、吃在当天”的农产品消费理念,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在休闲观光农业上,镇江有效嫁接大旅游资源,大力拓展农业功能,打出丹阳“齐梁文化”、句容“福地养生”、扬中“长江江鲜”等特色牌,昔日的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发展成为城乡居民农家乐、乡村游的休闲时尚之都。目前,全市各类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体达562个,年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推出的7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串联了35个最具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景区。句容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丹阳云阳街道大圣村、句容天王镇唐陵村成功创建“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每年举办的“句容草莓节”“句容葡萄节”“扬中河豚节”“丹徒江心洲橘子节”等节庆活动,更是把镇江休闲观光农业推向了高潮。

创新:镇江现代农业的动力
  2013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句容市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这篇题为《努力探索农村双层经营统与分的最佳结合点》的调研报告,是对“时代楷模”赵亚夫在戴庄带领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实践经验的总结。从此,“戴庄经验”走出镇江,起向江苏,走向全国。目前,全市已有具有“戴庄经验”特点的村58个,他们积极探索“生产、营销、信用、村社”四大合作的新路子,带动广大农民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在“戴庄经验”的引领下,镇江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开辟了新天地。全市农民合作社总量达3155个,其中部、省级示范合作社350个;入社农户67.98万户,农户参加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达68.1%。2014年,合作社统一销售农产品总值20.97亿元,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10.7亿元;合作社经营总收入18.3亿元,入社社员平均增收20%以上。
  家庭农场蓬勃发展,全市共有具备家庭农场条件和特征的经营主体1769家,其中省、示级示范农场近百家,经营总面积35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比重近22%。一大批50后农业“老把式”、60后返乡农民、70、80后“新农人”依托家庭农场走上了创业兴业之路。
  农业保险方兴未艾。农业保险覆盖率达60%,覆盖所有涉农乡镇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已经形成,有效解决了农业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丹阳开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试点,走在全省前列。

统筹:镇江现代农业的支撑
  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局限思维,统筹社会、科技、政策等各种资源,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13年以来,在全市开展“百村万户”扶扶帮困双达标行动,建立了领导挂帅、部门结对、企业挂钩、强村参与、“第一书记”蹲点“五个一”帮扶机制,增强369个经济薄弱村、14622户低收入农户的“造血功能”,推动他们脱贫致富。目前,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均达到了78.7万元,低收入农户户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百村万户”双达标行动是镇江统筹社会资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创举。
  统筹还体现在科技兴农上。充分整合驻镇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优质草菇周年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规模化蛋鸡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示范”“河豚智能化养殖技术研发”“工厂化水产养殖远程实时监控”等一批新技术项目投入生产应用。目前,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3.7%,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27.84%,农业机械化水平80.5%,水稻、小麦、油菜、果品等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都达到90%以上。而中意农业创新示范园落户镇江新区,标志着镇江农业国际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与此同时,全市持续加大农业投入,项目安排、政策支持、财政支农向现代农业倾斜,为现代农业投资者创造一个“宾至如归”的家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镇江,浪漫的古城,生态的新城,经济的活力之城,现代农业发展的热潮在涌动、澎湃。
  “十三五”期间,镇江现代农业将坚持生态高效,一、二、三产融合,“互联网+”的发展定位,激发特色主导产业更大活力,将镇江打造成为江苏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先导区、丘陵农业深度开发的示范区、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的引领区。
  希望将在镇江的田野上播撒和收获。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农委主任;镇江市农委农经处处长何培树 尤恒 来源:学习时报 )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