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经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各地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模式。作为福建省重要工业基地的三明,市、区两级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产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机械及汽车零配件、冶金及金属压延、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正确处理发展产业集群与改善产业生态环境的关系
1、正确理解产业集群的内涵。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在特定的产业领域,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众多关联企业,包括与核心产业纵向关联的上、下游企业,以及与核心产业在技术或市场上有互补关系的横向关联企业,在空间上大量聚集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企业网络。它不仅包括各产业链,还包括与这些产业链有关的技术服务机构、科研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和其他相关服务业等。产业集群不是企业简单的集中,它有明显的产业特性、地域特性和聚集特性,就像打扑克牌“拖拉机”,单张3、4很小,但两个3、两个4组成“拖拉机”,就能把一般的大牌都拖掉。产业集群的优势也就在此。
2、明确产业集群的构成要件。产业集群就是产业价值链。一个成熟完整的产业集群通常由最终产品制造厂商一般为龙头企业、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销售商、中介服务机构及政府管理机构等五大功能群体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构成产业集群的有机整体。这五大功能群体按其功能属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制造群体,即处于制造环节上的原材料、零件、总成或系统供应商,最终产品制造厂商和销售商,其中最终产品制造厂商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功能群体;另一类是服务管理群体,包括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管理机构,主要提供金融、保险、物流运输、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行业协会、广告宣传、标准检测等服务,及技术质量监督管理等。
3、重视形成产业集群所需的生态环境。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波特教授著名的波特“钻石模型”表明,一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形成,需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四大因素的互动与有机结合,其中生产要素与需求条件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否培育一个较好的产业,而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则决定了该产业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另外,还需要有发展的机遇和政府的积极作用。这些构成了培育与形成产业集群所需的产业生态环境,它们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否形成与培育出产业集群。
4、处理好发展产业集群与改善产业生态环境的关系。发展产业集群是目的,改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是基础和条件,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产业集群是一个生态化的企业群体,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大中小企业并存,不同类型的企业共生。随着产业链的延长和协作配套的深化,企业经营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整个产业生态环境,依赖于与产业链各环节企业配套协作的能力。因此,培育与发展市区三大产业集群,首先要全力营造并促使产业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加快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健全社会服务体系,营造竞争合作环境,创造群体协同效应和核心竞争优势。
二、在积极发展产业集群中正视产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1、集而不群,产业链还不完整。受市区地理位置和发展空间制约,产业发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企业布局比较零散,即使通过园区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聚集,但聚集效应不明显;园区建设注重引进项目,较少关注企业布局优化、资源共享等关键性问题,园区内企业关联度低;生产同类产品、相关产品或中间产品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小而全”的状况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市场机制也难以发挥作用;龙头企业基本上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相对封闭,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非“集群”化倾向突出,大量的中小企业独立存在,甚至直接面对市场,没有结成集群机体。比如,如冶金及金属压延产业,日前三钢产品比较单一,工艺连续且链短,协作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较少。林产品加工企业基本停留在原料采购到板材生产的简短链条上,没有把链条向高档成品家俱延伸。
2、龙头带动能力不强,分工协作体系不完善。龙头企业虽然都有了自己的主导产品,但要么由于产业链短,要么由于规模还不够大,其带动其它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不强,无法形成自己稳定的专业分工协作网络。三重机公司在形势较好的2003年,生产和销售的各类压路机也就1300多台,销售收入3.68亿元,带动力非常有限。中小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起点低、规模小,再加上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受到限制,而且协作配套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弱,技术水平不高,与主机厂的协作配套量占产成品比例很低。三重公司能够在市区完成协作配套的仅占其协作配套量的40%左右,绝大部分要到省外采购,主要原因是产业链不够完整,分工协作体系不完善。
3、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竞争不充分。产业集群的成长,离不开配套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三大集群内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不能为企业的市场开拓、产品更新等提供良好的服务;集群内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还不完整,财务金融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市场营销服务、法律服务、教育培训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作用有限;中间商少,集群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制约;集群缺乏集体行动规则和规范,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企业间竞争不充分,交易费用高;市与区、区与区之间存在着行政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影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限制着区域间或企业间专业分工与合作,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4、集群文化建设滞后,创新能力不强。集群文化是企业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集群内企业对集群文化建设普遍不重视,企业之间尚未形成以创新、竞争和合作为核心的集群文化氛围,没有建立起诚信机制、集体行动规则和内部沟通渠道,以至企业间容易因竞争产生敌意的心态,阻碍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集群内企业普遍不够重视创新工作,研发和技改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少,员工素质普遍不高;产业集群的外部约束日益严峻,土地、资本等要素供应紧张,影响产业优化升级。
三、在改善产业生态环境中大力发展市区三大产业集群
1、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市、区两级政府要按集群理念来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按产业集群的五大功能群体来安排产业规划与布局,合理安排核心产品企业和配套产业、服务业及下游产业的布局,使产业集群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抓好产业规划的同时,抓好园区建设规划,做到两个规划一起抓,突出产业特色,为未来产业集聚、集群留足发展空间;加强对集群形成内在规律的研究,引导集群内企业树立集群观念和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产品业务做精、做专,改变孤立布点的做法,支持产业集群发展。
2、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犹如一个大型舰队,必须要有龙头企业。要加快现有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大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吸引中小企业入园集聚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引进具有较强衍生能力的关键龙头企业,并通过该企业的成功发展,逐步衍生或吸引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聚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创出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集群品牌,以品牌聚集各种生产要素,营造市场优势;支持龙头企业采购集群内上游原材料、零部件,降低生产与交易成本,使龙头产品在质量、服务、技术、价格等方面增强市场竞争力。
3、健全产业协作配套体系。同一个集群内是允许存在重复建设同类企业的,这是同类企业之间开展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要重视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和上下游的配套,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进入集群,不断完善产业协作配套体系;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主动为龙头企业配套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在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方向发展,鼓励它们加入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建立健全市场体系,规划建设一批与集群产业互动的专业市场,以市场建设加速产业集聚、整合、升级。
4、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完善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传统性基础设施、技术性基础设施(科研机构、技术开发中心、质检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及信息服务中心等)及文化性基础设施(集群文化、信用体系等),构筑集群发展支撑平台,强化产业环境吸引力。鼓励社会资金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探索以中小企业联保、小额质押等多种形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创立产业集群发展基金,为产品有销路、技术先进、管理良好的企业提供支持,使它们扩产壮大;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的作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建立各功能群体交流沟通的渠道,及时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协调关系等服务;建立公共培训机构,积极发挥市、区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作用,加强与集群人才需求的对接,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完善服务行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为行业内中小企业解决共性技术难题。
5、加大政府推动的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资源要素特别是土地资源向产业集群倾斜的力度,改善优化投资环境,鼓励产业集聚和发展;改进政府服务职能,按照市场经济需求和行政管理规律,把政府服务经济、服务企业的重心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强化政府服务理念,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协调解决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问题,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
作者为梅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责任编辑:陈 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