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不懂文稿起草基本法则,你就OUT了 [打印本页]
作者: 秘书工作室 时间: 2015-9-11 09:21
标题: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不懂文稿起草基本法则,你就OUT了
接到文稿起草任务,动手写之前是必须有一番思考谋划的,也就是“想”,想这稿子怎么写、写些什么。“想”的过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整个任务中的“工作量”却是实实在在的。“想”与“写”,好比起草文稿的前一道与后一道两大工序。“想好了再写”,我认为是一条基本的法则,且无论轻重缓急,都应尽可能在“想”这个前道工序上把功夫下足下到位。
反观文稿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囧态,大都与前面功夫没下好有关。据观察,有几种典型的症状:
一是“东奔西跑无定见”。就像是打仗时敌情不清乱冲锋一样,今天往东跑一气,明天向西跑一阵,不停地折腾,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做的都是无用功。到了目标明确该冲刺的时候,却已经疲惫不堪。
二是“先堆出来再说”。抱着一种“手中有稿、心中不慌”的心态,接到任务赶紧动手,反正都能找到“参照”,依葫芦画瓢,有用没用先堆出来再说。其实心里也清楚,这是在自欺欺人,必得脱胎换骨大改一番。
三是“领导咋说我咋改”。与前两种状况相关联,因为没想明白,也没找到写的感觉,所以只能先交差应付。特别是难度比较大的文稿,写出来连自己都不满意,稿子交上去,也把难题一并交上去,后面完全靠领导想、听领导说,被动地去改。
文稿起草中,“想”的功夫下了还是没下,下到了还是没下到,效果大不一样,过程体验也绝不一样。两相比较,尚未动手便颇费思量,看似比立马开写耗神费力,其实是最讲效率质量的,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而与之相反,匆忙上阵,仓促动手,前面不费事,后面则要费大事。
一般来说,长周期的稿子,时间相对充裕,有条件在思考谋划上多下些功夫。但还是要强化“想好了再写”的意识,不要因为时间够用,就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改,这样很容易陷入低层次重复的怪圈。
举一个长周期稿子的例子。在本世纪初Z市的一次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要讲经济“起飞”的问题。“起飞”这个词,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大概意思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判断,当一个地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就进入了发展的起飞期。Z市在那一年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可以说处在临近起飞的关键阶段,用“起飞”做讲话主题,能够生动地反映发展的状态,同时对干部群众也能起到提气鼓劲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应该说,这个题目比较新,既要从理论上作一些科学论证,又要有实践的支撑,对如何冲刺起飞、起飞后是什么样子作出部署。
一开始,我们在考虑讲话稿时心里也没有底。记得确定这个会议主题后,书记有个出访任务,送他走的时候我们汇报了起草安排,想得到书记首肯后早些动手。书记当时回答:不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你们先到起飞的地方去看一看。有了书记的一句“不着急”,我们便把动手写往后推了推,带着很多疑问和些许对稿子的惦记,到杭州等先发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的过程,一方面能获得直观的感受和启发,另一方面能对文稿起草再深入地想一想。待到考察回来,稿子在心里已经有了谱,接下来的事情便水到渠成了。
这篇讲话稿比较成功,得益于在研究思考上花了很大功夫,鲜明地把“起飞”这样一个概念抛了出来,既有理论的支撑,又靠船下篙,结合Z市实际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思路和举措,以及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比如,分析发展阶段,概括出“五大效应”,即凝心聚力抓发展的“民心效应”、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互动效应”、抓重点带全局的“突破效应”、学一流创一流的“提升效应”、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叠加效应”。又如,工作部署部分,也就如何推动Z市加速起飞,重点讲了要强化“四大关键动力”,即要素集聚力、产业竞争力、园区承载力、机制驱动力。这都扣住了当时Z市改革发展的实际状况特别是薄弱环节,既涵盖了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又围绕起飞的主题展开,以观点带工作部署,讲得比较集中、比较鲜明。
而对短周期的稿子,或许没有那么多时间调研,但进行头脑风暴的活儿不能少。也说一个例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前,中央领导同志要召开一个座谈会,题目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依规管党治党与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省委领导要去座谈发言。起草这样一个发言稿的难处在于:一是题目很大,既不能泛泛而谈,又不能讲得太琐碎;二是可参考的依据少,当时四中全会还没有开,对一些关键问题还缺少权威的说法和解读;三是专业性强,平日里我们这些干综合文字工作的对这个题目研究得不够深。稿子周期短,一共没几天时间,如果再除去送审、修改等环节,所剩的起草时间就更少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尽量安排了座谈调研,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党建、政法部门领导来一起讨论。
专家学者对管党治党与依法治国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的见解,部门领导也结合工作实际说了想法。我们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建议,把核心的观点作了综合,确定了发言稿的框架,着重讲了“四个体现”: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如果再往前延伸一些去理解,就是功夫下在平时。实际上,写稿子的前道工序与平时的积累是连在一起的。平时能积累些什么?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积累。加强延伸性的学习,多作一些研究性的思考,花点精力去掌握一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历史脉络、最新变化,保持知识的深度和新鲜度。二是观点的积累。无论是从各种评论中看来的,还是自己思考来的,对那些热点问题要形成自己的认识,攒一些想法。三是语言的积累。生动的语言,精彩的语句,凝练的说法,积累一些“提神”的话,能够让文稿“活”起来。这些平日里的积累,对于干文稿写作这一行的,这次用不着,后面总会用得着,接到急任务也就不用“临时抱佛脚”了。(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2015年第7期及微信号“秘书工作”(mishugongzuo),作者:东方亮)
作者: kxy3999 时间: 2015-9-11 10:03
东方亮的文章非常好,我每一期都关注,不知道他有没有出书哦
作者: swimng2000 时间: 2015-9-11 10:26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很好的文章。
作者: 千里流 时间: 2015-9-11 11:00
实践之谈,感谢分享。
作者: 小老鼠 时间: 2015-9-11 11:36
很实用,收藏了 ,学习借鉴,我的弊端在于写东西提前谋划不足
作者: 笑傲五洲 时间: 2015-9-12 10:29
说明要想文章写得有深度,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围绕主题找材料,多调研才能写实,多思考才能写深,多修改才能写精。
作者: 鹊华烟雨 时间: 2015-9-13 21:40
很好的东西,学习了。思考的越充分,下笔越有感觉。
作者: 子鼠丑牛 时间: 2015-9-13 22:42
写的很好,学到的东西很多,值得借鉴
作者: liyimin 时间: 2015-9-16 08:57
很实用,收藏了 ,学习借鉴,我的弊端在于写东西提前谋划不足
作者: 香菇朵朵 时间: 2015-9-16 09:31
此文很好,有实用价值,要好好的学习
作者: 小炟他爹 时间: 2015-9-16 10:58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不懂文稿起草基本法则,你就OUT了,文章立意新颖,思维活跃,值得借鉴
作者: 张先森 时间: 2015-9-16 16:31
通过这段时间的突击训练,我也慢慢悟出了一些浅显道理,文章的作者是大彻大悟啊!
作者: 愚公移山 时间: 2015-9-16 21:47
文章起草前,观点、框架、结构可以提前思考和总结,这样文稿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
作者: 呆萌豆 时间: 2015-9-17 09:28
专家学者对管党治党与依法治国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的见解,部门领导也结合工作实际说了想法。
作者: kitty 时间: 2015-9-17 09:43
一般来说,长周期的稿子,时间相对充裕,有条件在思考谋划上多下些功夫。但还是要强化“想好了再写”的意识,不要因为时间够用,就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改,这样很容易陷入低层次重复的怪圈。
作者: 龙迷 时间: 2015-9-17 13:10
这篇文章写得太精彩呀,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使初学者看后有所启发,同时也具有实效性让初学者现学现学现用,有效解决实战中遇到的类似问题。
作者: 蜗居 时间: 2015-9-17 16:18
很有参考价值,值得学习借鉴。
作者: jakechan88 时间: 2015-9-17 17:17
好的文稿需要时间去思考。不过急有急的办法。
作者: 妮花儿 时间: 2015-9-17 21:43
构思,很重要,可是怎么构思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4 q3 s0 x8 o$ r# f8 z O w
作者: 坐看风起时 时间: 2015-9-17 23:06
学然后知不足,每当写材料时总是不太自信,不是这看看就是那抄抄,真的是积累太少,一语中的,积累少,缺少一手感性的认识与分析,导致任务完成有困难是必然的,这也给自己提了一个醒,平时没事要多转些科室,别小看平时吹牛侃山,这可是积累一手资料的良机。
作者: 这世界会好吗 时间: 2015-9-18 16:33
高屋建瓴,受益匪浅,学习学习。
/ P( V1 V& j1 ], e' \0 j+ q) N: J3 P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5-9-18 17:02
经验之谈,说的太到位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therichard 时间: 2015-10-5 17:18
学了没积累,积累了没学,是现在前面下功夫的主要问题。
作者: 文秘小白 时间: 2015-10-8 09:19
虽然没有站在省委那样的高度,但文中的调研方法值得基层文秘学习。
作者: 蓬州司马君 时间: 2015-10-9 11:44
学然后知不足,每当写材料时总是不太自信,不是这看看就是那抄抄,真的是积累太少,一语中的,积累少,缺少一手感性的认识与分析,导致任务完成有困难是必然的,这也给自己提了一个醒,平时没事要多转些科室,别小看平时吹牛侃山,这可是积累一手资料的良机。
作者: ahxyx 时间: 2015-10-10 00:33
接到写作任务,总是向无头苍蝇一样,通过在这里学习,以后就可以找到切入点了!
作者: 小屋子 时间: 2015-10-10 11:19
些去理解,就是功夫下在平时。实际上,写稿子的前道工序与平时的积累是连在一起的。平时能积累些什么?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积累。加强延伸性的学习,多作一些研究性的思考,花点精力去掌握一个事情的前因后果、
作者: 上官石龙 时间: 2015-10-10 17:16
而对短周期的稿子,或许没有那么多时间调研,但进行头脑风暴的活儿不能少。也说一个例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前,中央领导同志要召开一个座谈会,题目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依规管党治党与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省委领导要去座谈发言。起草这样一个发言稿的难处在于:一是题目很大,既不能泛泛而谈,又不能讲得太琐碎;二是可参考的依据少,当时四中全会还没有开,对一些关键问题还缺少权威的说法和解读;三是专业性强,平日里我们这些干综合文字工作的对这个题目研究得不够深。稿子周期短,一共没几天时间,如果再除去送审、修改等环节,所剩的起草时间就更少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尽量安排了座谈调研,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党建、政法部门领导来一起讨论。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5-12-16 10:45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作者: 小石头121 时间: 2015-12-22 15:26
看来还是要下一翻苦功,好好磨练才行,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作者: 闻鸡起舞 时间: 2015-12-22 16:18
学习学习,每一篇文章都很好,都很值得我学习!!谢谢
作者: 庐陵山人 时间: 2015-12-22 16:23
。也说一个例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前,中央领导同志要召开一个座谈会,题目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依规管党治党与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省委领导要去座谈发言。起草这样一个发言稿的难处在于
作者: wjypzh 时间: 2016-5-11 15:53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思考吸收的过程确实很重要" O$ f& l- v# p7 t; e
作者: 七月祭 时间: 2016-7-6 20:16
东方亮的文章非常好,我每一期都关注,不知道他有没有出书哦
作者: wsaiqht 时间: 2016-7-25 20:39
短周期的稿子,或许没有那么多时间调研,但进行头脑风暴的活儿不能少
作者: qiuqiunanhengji 时间: 2016-8-8 13:54
想文章写得有深度,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
作者: 奋进天涯 时间: 2017-2-3 13:58
收获很大,向老前辈学习!
作者: hjj870823 时间: 2017-4-13 17:14
方亮的文章非常好,我每一期都关注,不知道他有没有出书哦
作者: 故园苍梧 时间: 2017-4-14 10:46
文章很深刻,功夫最好下在前面,不懂文稿起草基本法则,你就OUT了
作者: 凡凡岩岩 时间: 2017-8-18 17:40
胸中有乾坤 下笔如有神
作者: peilong226 时间: 2017-12-16 17:05
法。我们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建议,把核心的观点作了综合,确定了发言稿的框架,着重讲了“四个体现”:
作者: xiazhiyuzhe 时间: 2019-3-27 21:53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如果再往前延伸一些去理解,就是功夫下在平时。
作者: 暗然而日章 时间: 2019-3-28 15:11
功夫最好下在前面,如果再往前延伸一些去理解,就是功夫下在平时。
作者: hubinelf 时间: 2019-4-17 19:47
很实用,收藏了 ,学习借鉴,我的弊端在于写东西提前谋划不足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