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尤溪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县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新兴工业县,实现尤溪在八闽山区加速崛起”的发展定位,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我们要乘势而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满怀信心迎接挑战,大举推进工业化,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尤溪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县第十次党代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总体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政府抓经济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全力主攻四大目标、突破四个重点。
四大目标是:建设全省山区特色产业聚集地、全省县级最大水电能源基地、闽中山区绿色新城、省会城市“后花园”。
——建设全省山区特色产业聚集地。“一园一带四小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全县工业园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两沿”尤溪河沿河岸、高速公路沿线工业带逐步形成,园区产业集聚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林产、矿产、食品、纺织等主导产业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并不断延伸产业链。至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25亿元,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0家以上。
——建设全省县级最大水电能源基地。全县境内大小流域水电资源基本得到开发,大中小水电并举开发格局形成,至2008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突破60万千瓦,电能质量明显提高,供电网络较为完善,基本形成向省网发供电的重要基地。
——建设闽中山区绿色新城。立足把城区未来的发展按照城市来定位,加快实施“东扩西进提中心”发展取向。县城中心区和城西新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水东新区高标准开发初具规模,大埔山片区开发改造有序推进,城区规划更加科学,风格更具特色,品位与档次明显提升,力争到2008年城区面积、人口分别达7.2平方公里和8万人,逐步形成新老城区和沿河风景带融为一体、现代气息和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的闽中山区绿色新城,集聚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带动中心镇不断发展,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6%以上。
——建设省会城市“后花园”。在建立农产品供应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旅游休闲经济、农科教结合、外引内联等五个方面与省会城市乃至沿海发达地区对接初见成效,资源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带动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生态县建设大举推进,生态环境全面优化,逐步形成以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朱子故里、桂峰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依托的省会城市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基地;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金色腹地。
四个重点是:
(一) 全力推进工业化。
1、项目带动。坚定实施项目带动追赶战略,不断完善“三个一”项目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营造“以项目建设论成效,以项目成效论英雄”的浓厚创业氛围。紧紧抓住京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街面电站建成投产的机遇,科学谋划项目,以培育壮大水电、林产、矿产、食品、纺织等五大工业主导产业为重点,精心策划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充实县级项目库。加大项目前期经费投入,聘请有实力的机构参与,提高项目策划的科学性、可行性,确保重点前期项目尽快升级转化。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采取市场化运作,拓宽融资渠道,落实好项目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大项目建设的综合协调力度,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2、强化招商。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战略性转变。在招商主体上,由政府为主招商逐步向政府指导企业自主招商转变;在招商手段上,从单纯依靠政策优惠向依靠环境综合优势转变;在招商项目上,从偏重数量向质量数量并重转变;在招商范围上,从省内沿海地区扩大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在招商方式上,从分散向集中转变,采取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和以诚招商、以情招商等方式,切实提高招商实效。同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山海经济协作交流,主动吸纳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
3、做大产业。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引导优势企业以品牌、技术、资本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一批竞争能力强、能支撑和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加快培育林产、纺织、矿产三大产业集群。林产工业,重点抓好笋、竹、板的深度加工,朝林纸板一体化方向发展;纺织工业,重点探索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子,大力发展服装、鞋帽等直接进入消费的终极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快提升整体素质与实力;矿产工业,重点加大地质勘探投入,扩大后备资源规模,开发后续产品,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升矿产工业总量和附加值。
4、拓展园区。大力推进“一园一带四小区”建设,即重点抓好埔头省级工业园一期完善及二、三期开发建设;在城关至尤溪口沿河两岸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开辟沿河工业带;抓好新阳、坂面、西城、洋中四个工业小区开发建设,尽快壮大规模。不断创新园区开发经营模式,着力推进市场化运作,促进园区开发良性发展。
(二) 扎实推进产业化。
1、做大龙头。坚持“立足扶、稳步创、突出非、着眼外”的方针,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和培植一批各具特色的支柱型龙头企业,着力扶强一批现已具有一定实力和带动力的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兴办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贮藏、流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力争在引进规模化、外向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方面取得新突破。
2、建好基地。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着力做大做强优质稻、名优果茶、食用菌、出口创汇蔬菜、特色养殖、笋竹、烟叶等七大特色产业。坚持“围绕龙头、突出特色、连片开发”的原则,对全县产业化基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由龙头企业组织实施,真正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和管护力度,大力发展非公有林业,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3、搞活流通。大力培育扶持农业专业协会、专业生产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流通专业户、营销大户等农村经纪人队伍,提升农产品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开拓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大中城市市场,扩大农产品流通领域。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县农副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和农业“155”服务网络作用,广泛应用先进、便捷的互联网技术,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活动,拓宽农产品交易渠道。
(三)大举推进城镇化。
1、做好规划。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的要求,抓紧修订、完善全县城镇总体规划,继续加强各类详规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并强化规划的实施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形成以城区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村镇建设为基础的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做大城区。加快建设城关至梅仙沿河北岸高等级公路,加速埔头工业园开发建设,为城区扩展提供产业支撑;拓宽城西衔接线路,完善城西新区市政设施,建设好街面电站潘山移民安置点,用政策带动房地产开发和人口集聚,使城西新区与县城中心区有机连成一体;科学规划大埔山片区开发改造,兴建埔山环城公路,合理配置小区功能;继续实施“一河两岸”工程,提升中心区建设品位和档次,不断扩大城区规模,增强城区集聚和辐射功能。
3、做强集镇。按照合理布局、体现特色的要求,适时推进乡镇区划调整,适当扩大建制镇特别是中心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实现分块驱动、整体发展。西城镇发挥紧邻县城的地缘优势,加强集镇建设,加快融入大城区的发展格局;梅仙镇策应大城区“东扩”,发挥靠近县城、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做大产业、做强集镇,为城区发展夯实产业基础,最终融入大城区;西滨、洋中、坂面、管前、新阳等中心镇发挥各自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抓好集镇规划、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其对所在经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四)构筑快速发展平台。
1、完善设施。强化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网改造步伐,实现供电网“回归三明”;狠抓乡村公路建设,全面提高乡村公路等级和质量。加快西城至街面二级公路建设步伐,打通闽南通道;抓住全省实施农村水利“六千”工程的有利时机,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灭旱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和乡村供水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邮电通讯设施,配合实施“数字福建”工程,加快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
2、优化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和内容;全面实行收费零基申报和检查申报制度,严禁乱收费、乱检查、乱摊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扩大外资、民资发展领域;广泛深入开展“诚信尤溪”活动,坚决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取信于民;规范运作政务中心,扩大其服务范围和内容,提高办事效率,为投资者提供优质快捷、主动超前、省时省事的一个窗口式全程服务;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切实解决办事难、贷款难、用电难等问题,为业主排忧解难。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为尤溪县县长
责任编辑:黄茂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