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从战略高度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了全面部署。如何把战略性目标化为阶段性的具体措施,是一次紧迫而又重大的任务,特别是对于闽西北这样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相对落后的地区,更是一项需要认真思考、努力探索并积极实践的课题。总结在三元区工作多年来的实践体会,我认为就是要抓紧、抓实大力发展县区域经济这个核心,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地方特色产业
1.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壮大林竹加工业。三元区是全国南方林区综合改革试验区、福建省重点林区之一,区内森林覆盖率达76.8%,森林总面积为98万亩,其中毛竹26万亩,农民人均5.2亩,年供商品材8万立方米、毛竹200万根。目前,全区已发展木、竹、笋各类加工厂168家,主要产品有胶合板、细木工板、清水笋等。从企业规模、生产技术、产品档次和资源配置方面看,只要采取企业整合、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等综合措施,三元区的林竹加工业今后还有很大的产业升级和发展空间。
2.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壮大机械加工业。早在计划经济时期,三元区就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通过为三明钢铁厂、重机厂和化机厂等省市大中型国有企业配套生产,目前三元区已发展机械加工类企业近70家,总产值超过了3 个亿。这些企业全部是民营企业,其中少数企业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成为了省市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如殷宏工程机械公司是厦工集团指定的、全省唯一的付支架定点生产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已开始由量的扩张转向注重质的提高,特别是科技含量的提高,有的还与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关系,因此具有较大的成长性,只要不断地加强引导和扶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元能够打造出在闽西北最具竞争力的机械加工产业。
3.立足区位优势,壮大城郊型生态农业。三元是三明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区“菜篮子”市场需求量的65%以上需要三元区保障供给。围绕“服务市民、致富农民”这一思路,目前三元区已经建立了1.5万亩蔬菜、6万亩水果、6万头生猪、100万只家禽、1000万袋食用菌和3000吨水产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了包括闽西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东霞蔬菜批发市场在内的16个农副产品专业批发或综合市场东霞蔬菜批发市场目前日均蔬菜交易量约12万公斤,年交易额近亿元。今后,随着人们对各类食品在无公害、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区政府将大力组织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高标准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引导农户按照无公害化和绿色产品的要求,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制定农产品检测和市场准入机制,从而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效益型转变。
4.开发旅游资源优势,壮大绿色休闲旅游业。三元区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其中面积1125公顷的格氏栲自然原始林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之最”、“绿色明珠”;岩前万寿岩古人类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称为“南方的周口店”,列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目前,以上述景点为核心的6.8 万亩国家级三元森林公园正在积极建设中,其中格氏栲景区已获国家4A级旅游区称号,年均游客已超过了15万。下阶段,若能紧紧抓住“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加快景区基础建设,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特色饮食风味和旅游路线,提升旅游接待水平以及打响旅游品牌等方面下大功夫,三元应当可以发展为闽西北的一个新兴旅游区。
二、抢抓机遇,接受辐射,积极融入省市支柱产业集群
1.加强产业规划,科学调整布局。根据省里有关构建沿海区域支柱产业集群、各地特色产业集群的总体框架,按照三明市重点培育发展冶金、机械、林产加工等三个产业集群的部署,结合自身的资源特色、产业优势等,三元要明确可以做大做强的地方特色产业,如机械和林竹加工业等。要借助泉三高速公路建设的拉动力,对我区工业园的建设、资源配置的优化、生产要素的调度等进行相应调整,进而优化地方特色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布局,促其相对集中,形成规模优势。同时,要前瞻性地预见沿海地区产业可能因高速公路建设,产生向内地扩张或迁移的需求,并做好吸纳准备。为此,三元要进一步加快汇华工业园、台江工业园等园区的建设步伐,并完善产业规划,配套制定相应的入园优惠政策和准入机制,在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上,为参与省市产业集群的建设打好基础。
2.瞄准产业龙头,延长做大产业链。首先,要根据省、市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集群的总体部署,找准与我区特色产业有关联的龙头企业,引导区内企业主动上门对接。特别是对厦工、三钢、三重和华橡自控等在省内外有影响力、且与我区有“老关系”的骨干企业,要鼓励汇华集团、富兴集团等机械加工方面的重点私营企业,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以及建立与大中型企业紧密型协作关系的路子,并通过加快技改步伐,引进节能降耗及高精度加工工艺,提高科技装备水平,更好地为这些企业配套生产服务,进而不断扩大我区与省级产业集群的协作领域。其次,对林竹加工业要发挥林业等有关部门的行业管理作用,加快对区内168家林竹加工企业的优化整合,并针对我区木竹加工业生产链条简短问题,如板材生产基本是从原料采购到加工成建筑用板,没有延伸到家用、车用等高优板材制品以及高档家俱产品,督促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拓展木竹和笋制品精深加工业,提升产业档次,确保我区的林产加工企业能够在市产业集群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突出项目,强化机制,努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1.进一步做大项目入驻平台。首先,通过推进城镇化拓展城建项目平台。要围绕提升城市化水平,全面实施“北接、南拓、繁荣中心”战略。北接,即对三元与列东的城区结合部进行旧城改造,重点实施下洋花园、会展中心、西江滨路改建等项目;南拓,即协同市里对泉三高速公路三元连接线周边3000多亩土地进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商贸和居民区,建设展现三明新世纪崭新面貌的新城区,重点抓好台江电站、台江大桥等总投资超过10个亿的6大项目;繁荣中心,即进一步完善老城区的基础建设,增强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带动和辐射功能,具体抓好三明大厦等项目,同时积极稳妥地实施一运公司等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制,促进土地置换和开发,并引导城内工业企业退城进园,腾出土地用于居民住宅、商贸市场或其他市政设施的建设。此外,要以市区的城市化建设辐射带动农村的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莘口小城镇改造、桂花潭省级农村住宅试点小区建设以及农村路网改造项目。其次,要通过加快园区建设扩大工业项目平台。重点实施好汇华、荆东、台江等工业园区的二期建设规划,力争全年新增工业用地1000亩。在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突出提高供电、供水能力,以构建机械铸造、林竹加工和纺织等产业集聚平台。
2.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机制。首先,要通过项目这个抓手,把一票否决制引入到经济工作的考核机制中,使项目工作与干部的“帽子、位子、票子”挂勾,形成一套集压力、动力、活力为一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具体工作中,要把深化项目竞赛活动与机关效能建设、与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我区“新项目引进开发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使得抓项目工作的好坏与成效,同考核任用干部,同评先、创优,同干部调配、交流,甚至同年终考核奖的发放都紧密挂勾,并通过抓项目,发现和选拔一批懂管理、熟悉市场经济,敢抓、会抓、善抓项目的同志,进而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其次,要强化项目挂包责任制、导办服务制和重中之重项目公示制,在“谁挂包、谁负责,谁引进、谁受益”的原则下,把项目建设的任务指标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岗、到人,确保领导干部人人身上有责任,建设项目个个有专人跟踪服务,重中之重项目全部接受社会监督。
3.进一步拓宽项目资金渠道。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今年国家和省市将对山区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省里出台了《关于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分解承办抓落实的通知》,根据其中七个方面57条的要求,我区要尽快在农田水利、乡村路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6.18”项目成果转化等方面,组织一批高质量的项目,当前重点是抓好两个万亩灌溉区和三个千亩节水灌溉片、汽车变速器以及农村路网建设等项目的申报和向上对接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省市扶持的盘子。另一方面,我区将更加主动地为拓展银企合作铺路搭桥,积极探索有利于民营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城镇个体工商户贷款融资的有效办法。同时,在吸引社会资金方面力求突破,除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和鼓励非公企业积极参与国有或集体企业改革外,还要鼓励市区温州、长乐、福清、南安等商会依法筹集和使用商会基金,促进民间零散资金通过商会、协会组织,集中到我区投资兴业,促进三元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作者为三元区人民政府区长
责任编辑:黄茂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