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关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调查与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决策参考    时间: 2015-7-5 09:48
标题: 关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调查与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如何,关系到公共文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的文化权益。如何在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克服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既是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也是我老秘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积极探索,多形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坚持把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民生项目来抓,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制定了《中共三明市委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坚持以城带乡,统筹规划和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市实现市、县有“三馆一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100%乡镇建有达标综合文化站,100%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80%行政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室。近年来,全市各地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1.打造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品牌。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连续19年牵头举办“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由机关、企业单位、社会团队、社区、街道、民间文艺团体等社会各界自发参与,每年6至10月的每周末晚在三明广场组织文艺专场,至今已演出400余场,参演演职员7万多人次,观众达300多万人次,成为公共文化活动的社会品牌。2013年,该项活动荣获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项目类“群星奖”。同时,我老秘网市发挥广场活动辐射作用,各地建成上百个激情文化广场示范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卡拉OK、合唱、广场舞、文艺专场等活动,如永安市“夏日清风”广场文化艺术周、泰宁县“月月一主题”乡镇进城展演民俗广场文化活动、尤溪县“激情广场大家唱”、清流县九龙广场文化夜市等,形成了市、县、乡联动的广场文化活动品牌。
    2.深入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活动。2007年以来,我老秘网市以文化部、财政部赠送的流动舞台车为平台,实行“政府补贴、企业冠名”的运作模式,以三明市歌舞团为主要力量,创作反映基层题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结合计生、科技、法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主题宣传开展了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巡回演出活动,在全市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共演出近700场,观看演出的农民群众超过百万人次,成为“搭在农民家门口的流动舞台”。各地也创新流动文化服务,开展区域文化联动。尤溪县出台扶持全县40个民间业余文艺团体,每队每年1万元活动经费的补助政策,在全县各乡村之间组织开展“文化走亲”流动服务;大田县整合各乡镇民间职业剧团,开展农村文化“大串连”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3.推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分块式服务模式。制定《三明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计划》,三明市图书馆与市少儿图书馆、梅列区、三元区、沙县建设总分馆制,其余各县图书馆整合所辖县馆、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建设总分馆制。目前,市图书馆已在市少儿图书馆、沙县图书馆、梅列陈大镇建立了总分馆,实现一卡通借阅。将乐、清流、沙县三馆列入省图分馆。永安市建立以市图书馆为中心、乡镇文化站为分中心、村文化室为流通点的资源共建共享图书流通网络,采取村出资500元,乡镇补助500元的方式,由永安市图书馆统一购书、分编、加工,由文化站配送到各村流通,每季度村村之间流通。2014年3月,三明市少儿图书馆还牵头成立“家·阅读”服务联盟,全市11个公共图书馆全部加盟,建立了阅读活动专业委员会,开展“周三沙龙”、“知行合一、爱家游学”、“专题阅读”、“家庭教育”、“绘本故事会”、“四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军营)、“双语”等系列阅读推广服务,至今已组织了近80场阅读活动,参与活动的市民超过万人。为此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等主办的“2014年全民阅读年会”一等奖。
    4.整合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针对基层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的问题,采取“三结合”方式有效整合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即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与闲置的农村小学、客运站相结合,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与社区共建单位文化设施相结合,开辟成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与老年人活动中心、党员教育中心、文化技术学校相结合,积极融入科普教育、农技培训等活动。宁化县充分利用客家宗祠场所遍布乡村的特点,将全县270余座客家宗祠综合利用,建设成村文化活动中心。将乐县在各行政村选择地理位置中心、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农家住户设立“文化中心户”,集中有关资源,通过以户带户,从户到人,因地制宜开展时政学习、文娱活动、公德评议、普法教育、实用技术培训、计生讲座、信息发布与反馈的“七进中心户”活动。同时,各地还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近几年来,各县(市、区)充分利用城市沿河特点,大力推进沿河两岸文化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歌舞等公共文化服务。
    5.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下发《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方式活跃广场文化活动,举办大型节庆文化活动,扶持民办画院、图书馆发展,构建公共文化多元投入共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补助、购票赠送等方式,推动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三歌文化传媒公司)与福建省大剧院结盟共同加入“东部院线联盟”,借助院线平台形成规模优势,引进国内优秀文艺团队到我老秘网市每年开展6-8场歌舞、戏剧、音乐、话剧等高雅艺术演出。采用公助民办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投入,如尤溪朱子文化苑的明清古匾中华第一馆建设采用了由政府出资7500万元建设主体工程,企业提供价值不少于2亿元的展陈精品。
    6.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文化志愿者招募工作,制定《三明市文化志愿者星级评定办法》,鼓励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目前,已建立三明市文化志愿者网站,成立三明市文化志愿服务中心,内设文化志愿者之家、书画、音乐、舞蹈、摄影工作室和综合教室等,定期为市民提供各文化艺术门类的免费培训。全市已招募文化志愿者8042人。此外,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和群众社团队伍建设,除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外,全市每行政村均有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协管员。全市登记在册的上规模的群众文艺团体达151个,团员达到7058人。
    二、正视问题,厘清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因素
    虽然我老秘网市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出现部分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低、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等现象。从调研情况来看,制约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的因素主要有:
    1.城乡差距明显,公共文化资源布局不平衡。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原因,城市与农村在公共文化资源方面存在较大差别,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主要分布在城区,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相对较为薄弱,功能也相对较为简单,如我老秘网市现在还有10%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还没有达标,23.7%的村还没有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部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内部服务功能配备有待完善,这些都对群众使用、参与和开展文化活动造成不良影响。此外,由于受我老秘网市地理状况的制约,地处山区,聚落分散,城与乡、乡与村之间的路程,往往相距较远,使得公共文化资源的辐射效应的发挥受到影响,公共文化资源目标人群覆盖率不高,城市富集的 文化资源无法充分辐射到农村,与农村共享。
    2.建设管理失衡,公共文化设施使用不充分。一些地方政府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重基础设施和机构建设,但对政府保障公共文化利益的职能认识却不够清晰,忽视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及使用效率问题,导致公共文化设施和机构建成后,作用难以发挥,运行出现困难。特别是在农村基层,相当一部分乡镇已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低,运行状况不理想,处于闲置或“空壳化”状态的并不鲜见,甚至出现“建而不用、挪作他用”的情况,一些公共文化设施年久失修。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部分设施选址不当,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开放时间短、服务人群少、文化活动设施的作用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三是设施不配套,功能定位不准确。加之,由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按行政区域或行业条块分割设立的体制制约,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资源因管理权分离而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如在农村,组织部门设置了远程教育广场、计生部门设置了计生文化公园、移民部门设置了移民文化广场等,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割地封侯”,未能形成大文化的服务格局。
    3.服务供需脱节,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度不够高。从目前来看,人们对公共文化的参与度普遍不够高,没有很好的形成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良性互动。由于忽视对公共文化产品样式与服务内容生动多样性研究,造成所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存在数量不够、精品不多、适应性不强、吸引力不足、群众参与面不广等问题,难以适应基层文化诉求。如在面向农村提供文化服务时,往往注重“送文化下乡”,而忽视“种文化在乡”,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只是观众,而非参与者,往往是“政府当主角,群众当观众”,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特别是面对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一些部门仍然还沿着过去的惯性思维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没有进行相应的提档升级,产品和服务同群众需求不匹配、不能有效对接,忽视了群众对文化的多元需求。
    4.基础条件受限,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保障不完备。一是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我老秘网市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建成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了一批工作文化服务项目。但由于我老秘网市财政收入总量较低,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发挥。同时,由于我老秘网市民营经济规模较小,实力较弱,还难于吸引社会资金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投入,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投入能力不强。二是队伍不强。文化服务人员短缺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各乡镇虽然都有文化站编制,配备了站长或工作人员,但这些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平时大部分时间被抽调到其他岗位从事专业之外的工作,真正用在文化工作上的精力很少,专人不专职现象较为普遍。文化工作队伍普遍业务技能不够高,缺乏应有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经验,影响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此外,受用编计划限制,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需求无法得到保证,个别文化单位还出现人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象。三是机制不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尤其需要规范部门职责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鼓励社会组织和资金参与及相关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政策、制度的支持,但目前公共文化政策体系缺乏统一性和标准性、科学性,不健全、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现象比较突出,无法形成对公共文化效能发挥的有力支撑。
    三、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5.以数字化服务提升效能。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运用数字化网络技术,构建跨越时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一要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为依托,加快三明地方图书数字化进程,为市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电子图书、文献资料、视频讲座等馆藏资源。二要加快三明地方特色文化数字库建设。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其数字化、影像化。三要加强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对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分门别类地建设数字库。同时对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活动,在电视上要进行直播、录播,上传到三明公共文化服务网数据库永久保存,方便群众随时点播观看。四要建立统一的三明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站。在横向上要涵盖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歌舞团及其它各类公共文化领域,在纵向上将各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全部整合到统一网站。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作者: byyxlbyyxl    时间: 2016-6-4 18:05
值得学习的号文章加油啊啊
作者: 候鸟贝影    时间: 2017-6-19 16:03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运用数字化网络技术,构建跨越时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多层次
作者: 刘梦昕    时间: 2018-2-28 19:17
非常喜欢呜呜呜呜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作者: 牧羊人    时间: 2019-1-3 11:01
以数字化服务提升效能。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运用数字化网络技术,构建跨越时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
作者: WJOY    时间: 2019-11-19 15:37
成为绿色生活的践行者
作者: 39955469    时间: 2021-11-11 11:31
以数字化服务提升效能
作者: 肉肉的先生    时间: 2021-11-20 12:04
3888888888444444466666666
作者: mattpang    时间: 2022-3-14 17:10
以数字化服务提升效能
写的太好了!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