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根据全省劳动保障工作部署要求,强力抓紧抓好劳动保障部门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的“三基”建设,有效推动劳动保障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工作触角向农村延伸,在保障民生、维护民权、促进民安,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一、劳动保障“三基”建设成效
我市劳动保障“三基”建设从去年初开始启动,通过调查摸底,制定实施方案,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统筹城乡的工作平台得到完善优化。全市131个乡镇、173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所(站),配备事务所专兼职人员232人,聘请村劳动保障协理员1868人,制定所(站)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和工作任务,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场所、工作”六到位。所有乡镇与当地县(市、区)就业信息网络联网,做到“村登记、乡镇上网、县(市、区)联网”,逐步形成统筹城乡交流、查询、共享的“一点通”就业信息平台,组织推荐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企业用工招聘,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实现劳动力供需快速对接。2007年,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8万人,完成年计划117.1%,为历年最高值。二是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功能得到健全发挥。各县(市、区)分别建立农民工培训实训基地,组建1支流动性强的培训师资队伍,承担各基层培训点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指导。乡镇根据当地主导产业用工需求,建立1个以上具有自身特色的培训基地。各村设立常年培训报名点,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负责登记报名和推荐参加培训。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培训新体系,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全面落实。2007年,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4.53万人,完成年计划129.5%,创历史新高。三是劳动保障的服务对象得到有效援助。建立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和领取《再就业优惠证》、农民工“就业保障卡”等人员年龄结构、技能素质、培训需求、求职愿望和参加职业培训情况、转移就业情况、社会保险情况等方面内容的数据档案、表册台帐,实施分类管理和挂钩帮扶援助。去年8月底,在全省率先消除2372户、3466人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全面脱零、动态归零”目标。四是职工权益的维护能力得到有力强化。随着基层力量的加强,劳动保障工作触角不断向“难点”、“盲区”延伸,做到宣传不留缺口、维权不留死角,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去年,全市出动检查人员757人次,重点对城乡结合部472家建筑施工企业和819户较偏僻乡村小砖窑、小煤矿、小矿山、小作坊“四小企业”开展整治专项行动,对违规企业,依法督促整改。全市清欠农民工工资率达97%以上;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覆盖面达90%以上,8月份被国家三方会议授予“全国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示范城市”称号。五是劳动保障的队伍建设得到重视加强。采取以会代训、研讨班、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对基层工作人员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轮训,努力造就一支政策通、业务精、做事勤、效率高的工作队伍。
二、劳动保障“三基”建设做法
“三基”建设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任务繁杂的系统工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三明市围绕重心精心谋划、强化运作、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主要做法:一是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从深刻学习领会“三基”建设的要义、内涵和实质入手,把“三基”建设提高到转变政府职能、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高度来认识,自觉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作为“一把手”工程亲历、亲抓、亲为。市本级和12个县(市、区)均成立“三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优先配备强有力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将“三基”建设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纳入全年责任目标考核,做到与各项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评、一同奖励,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岗、措施到位、落实到底。二是形成完善的实施方案。市劳动保障局召集机关有关科室和部分县(市、区)劳动保障局领导进行座谈、讨论,拟出初步方案,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深入乡村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加强“三基”建设工作的意见》,统一农村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建设标准,统一配备人员数量及要求,对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提出建立“二库、四账、三册”。乡村实行城乡劳动力培训、就业情况月报表制度,使“三基”建设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有章可循、规范运作、有序推进。三是培育成功的示范典型。市劳动保障局5月份在尤溪抓了洋中镇劳动保障所建设试点,认真总结探索建立乡镇劳动保障所、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工作职责、服务承诺、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就业信息栏等统一配套的制度模本,制作乡镇、村两级基础台帐、表册和服务窗口样板,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市现场会,总结推广尤溪农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发挥了示范乡镇、村的典型辐射、典型引导、典型推动作用。11月份,全省劳动保障“三基”建设经验交流工作会议在尤溪召开,总结推广尤溪的经验和做法,发挥了典型辐射、典型引导、典型推动作用。四是强化高效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劳动保障“三基”建设工作考评制度,实行月报制度,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对“三基”建设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落实的进行批评。市劳动保障局和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领导成员,实行分片包干,定期深入乡镇、村进行督导,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施前期、中期、后期“保姆式”跟踪服务管理。五是构建共为的绿色通道。农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涉及到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和办公场所及办公设施的添置,牵涉的部门多,必须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协调解决,因此我们一方面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取得高度重视与支持,尤其是李川副省长去年4月份和10月份先后在宁化县率先将劳动保障协管员列入农村“七大员”进行管理的信息、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尤溪县农民工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以及省劳动保障厅负责人深入尤溪乡村基层精心指导,产生了极大的推动效应;另一方面利用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加强上下内外协调沟通,把“三基”建设列为农民工三年行动工作的首抓大事,争取各部门密切配合,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倾斜。
三、劳动保障“三基”建设思路
突出抓好以下五个重点:一是抓根本,在培养合格队伍上下功夫。开展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年活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完善干部人事制度,进一步加强基层所(站)工作人员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用高标准、严要求激励提高队伍,用活机制、好风气规范陶冶队伍。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和全国资格考试,力争三年内全体工作人员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努力造就一支勤奋敬业、奋发有为的工作队伍。二是抓关键,在完善信息网络上下功夫。按照“金保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劳动力市场相关软件开发和市、县(市、区)数据中心建设,实现每个乡镇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相关设备,年底前完成所有数据的录入工作,使基层台帐变成信息资源,并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劳动保障信息联网,做到“一点登录、实时查询”,为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管理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决策依据。三是抓重点,在延伸工作触角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贴近农民群众、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和作用,延伸协管员进村入户的服务功能,在做好调查摸底,掌握本村劳动力结构、技能素质、培训要求、求职愿望和转移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及时把培训、招工信息送村到户,并通过协管员“当红娘”、“架金桥”,把更多的培训班和招聘会办到农民兄弟家门口,最大限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参训率和转移率。四是抓突破,在提升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不断创新窗口管理服务方式,建立与业绩相挂钩的工作激励机制,拓展管理服务内容,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有效落实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任务,按照“平等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障、依法维权、社会服务”五个板块联动的要求,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力争在推行农民工“就业保障卡”、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保障农民工安全生产、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五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努力把乡镇劳动保障所建成真正的“农民工之家”。五是抓深化,在共识共促共为上下功夫。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继续加大舆论对“三基”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和已取得的成效,争取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进一步形成党委政府重视、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联动格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责任编辑:黄茂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