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浅阅读”何以不能替代“深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5-6-29 08:48
标题: “浅阅读”何以不能替代“深阅读”
   电脑及互联网的兴起,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捷。这例证无数,不用多说。可是,对于更加便捷的阅读可能,眼下却出现了“浅阅读”的概念。据一般感受,“浅阅读”主要是针对网上阅读。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巨大,信息之间的传播速度极快,但同时也相互挤压,不停覆盖、遮蔽,人们在上面阅读时,很容易产生一种追迫心理,产生一种想读到更多,什么都想有所知,不愿遗失的紧张感。这种心态使得我们的阅读,极难深入下去,很容易就停留在表层的状态。“浅阅读”概念能够形成,可见大家是认知这种阅读感受度的。; _/ @  o, V" k  G/ X  I5 R
  倘不偏颇,用较为宽容的态度思考,互联网阅读,实在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它的好处有目共睹:获取即时信息速度极快,有时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一些人们当下关心的消息便发布出来。此外,寻查东西方便。一些需要了解的知识,甚至一些较为专门的知识,你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很方便地获知(虽然有些不大确切,可通过几条相互比对,还是容易得到自己所需内容的)。这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种节奏,是互联网造福人类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完全可以理解接受的。! m7 |5 y! H) u5 e1 H' i: ~7 ^
  人们之所以有“浅阅读”的认知感受,就是体会出它与“阅读”有相当程度的不同。一般意义的阅读,应该是较为深入的。人类经由思考形成的文字产品,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思考角度、记述内容等等,不大可能一致。这就使得阅读他人的思想、内容文字,有一定难度。这种难度,决定了阅读需要一定的凝聚力,需要相对的阅读氛围和时段。我们常常见到一些人描述阅读时强调“独自一人”、不大受他人影响的“夜晚”、窗帘拉下的“宁静”,这都是很能心会的场景。5 A* z2 [9 b5 Q. X9 w; K. t
  这说的应该还是一般作品。对于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文章或著述,阅读就更需要安下心神,细细探研。一篇、一部缓缓读来,作者的思路、逻辑、引证、结论,你才能较为深入了解。有时一不留神,你就很难捕捉住作者的表达,一旦逻辑关系理不清,思路错位,作者怎样得出的结论,你就茫然不解了。这是大家知道较难领会的理论文字。现今,即使一般认为较为好读的文学作品,也是很难用“浅阅读”打发了。且不说现代小说,许多已经不像我们先前熟悉的故事完整、情节生动、人物鲜活,它们更多加入了人们细微的感知和理性的分析。这样的作品,优秀者可以给人们理性和情绪的双重启发收获,可要进入它们,你也得花费较大“气力”——寻找相对完整时间,相对安宁环境。当然,对于好作品,你这番气力是值得下的,因为它带给你的,是你先前不曾有的思考或不曾想到的表达方式,你会获得生命不曾有的别样体验,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它增加了你的精神分量。
0 ~7 ^4 q' L( ]( w. U% x  这种阅读是“浅阅读”不可替代的,这也是许多人感到互联网阅读不“解渴”的原因。故此,尽管网上似乎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超量的阅读文本,可我们在阅读时,还是希望操起一部纸本,在阳光照进的书房,泡一杯清茶,缓缓进入书的世界。大约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这种环境下,一部原以为十分难懂的书,你不知不觉就入了进去;一本原先看去并不多么深切的书,你竟然读得满眶热泪,你理解了作者,也寻到了自己丢失的部分:青春、热情、力量。阅读本来就是一种理解,一条接触人内心世界的渠道。人的内心世界,细致、隐秘、丰茂,体验它们,你怎么可能仅仅用一种“浅”的阅读心态打发?
1 S# h8 V1 d5 u" }2 z6 d7 T  常常进书店,我能看到很多的孩子(尤多)和大人,坐在楼梯上、书架角,甚至地上,非常专注地在读书,情景极令人感动。不用想,他们家里是有电脑,是连了互联网的,但他们不满足于此。只有深入,才能激发奋进的努力,才可能获得寻常难得的精神富矿。从实践中可知,这是“浅阅读”难能给予的。人们的真正阅读,是寻找一种精神的深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是多层、丰富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既需要一般性的浅阅读,更需要真正能满足我们广阔内心世界的阅读。
作者:杨建民 来源:学习时报
4 J8 N7 M, \: ]) u
作者: Alberich    时间: 2015-7-6 17:30
工作上用电子档和电子书。个人生活中还是喜欢阅读纸质书。“深阅读”好难,现在的生活都是快节奏的。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