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基层党建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5-6-23 08:26
标题: 基层党建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基层党建则是基层治理的龙头工程,要通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逐步实现基层党建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基层党建创新中的几个问题。
  避免基层党建的“碎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新时期的基层党建创新,也是一场基层改革,必须要有统领性、整体性的部署,才能有效引领整个区域内的基层治理。但是,当前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仍然存在“碎片化”现象。有的局部创新,系统性和综合性不够;有的把原来做法重新包装,玩些“新概念”“新理念”,缺少实质性的提升;有的典型未能推广,只见“盆景”不见“花园”。这种“碎片化”的创新,看似热闹,但生命力不强,犹如昙花一现。
  避免基层党建创新的“违法化”。基层党建领域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认为“搞创新,就是要适当突破法律限制”;有的认为“搞创新,就是要胆子大求新意有实效”,刻意追求新意,但却游离了法治轨道。例如,当前全国基层都在推广乡规民约,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在指导制订乡规民约时,考虑到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约机制,乡规民约容易变成“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摆设。因此,想方设法“创新”处罚方法,有的规定“若违反乡规民约,处罚款XX元”;有的规定“若越级信访,不给办计生证,取消宅基地指标”,等等。这些“违法创新”的行为,虽然具有一定实效,但却挑战了法制的权威,违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
  避免基层党建的“职能泛化”。近十年来,基层党建的职能不断拓展。十六大文件首次写入基层党建,并以较长篇幅加以强调,同时将基层党建职能从“自身建设”拓展到“服务大局”。十七大继续强调基层党建,并将其功能拓展。十八大首次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近十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是,不可否认,近些年来,基层党建的职能不断泛化,甚至跟维稳捆绑在一起。有学者指出,基层党组织从原来的“重经济、轻党建”变成了现在的“重维稳、轻党建”。根据对乡镇街道、村居的基层党组织的调研,笔者发现近年来这些基层党组织缠身于维稳、信访和具体服务事项,严重冲击了党建的“主业”。
  避免基层党建的“过度行政化”。全国各地在创新基层党建过程中,开始普遍强调“自上而下”的强有力行政执行力,这种强大的执行力是照搬行政机关的运行模式,忽视了党建工作自身的特点。从我们党的执政经验来看,基层党建尤其村(社区)一级的党建,更多带有自治性质,强调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不宜介入更多的行政力量。但是,当前许多村(社区)党建工作已经陷入行政套路,村干部变成机关化坐班制、固定化月薪制、行政化问责制,党建工作方式变成会议布置式、文件传递式、网上流转式。长此以往,基层党建将逐步丧失原来深入群众、入心入理地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进而失去在基层干部和群众中的威信。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基层党建既要有一定高度的“顶层设计”,又要有尊重民意的“基层探索”,并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党建的顶层设计,有效解决“碎片化”的问题。省市组织部门应加强对县域党建的指导,县级组织部门则应启动县域基层党建专项规划,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契合党组织功能和具有本土特色的基层党建新体系,使区域内的基层党建工作从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到机制创新,都有相对统一、相对标准化的顶层设计,避免出现局部创新碎片化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基层党建的自主创新,进行差别化试点。镇村在顶层设计好的框架内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开展区域党建工作,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一组一品地创新基层党建。
  坚持“创新发展”与“传承延续”一体对待。基层党建既要追求新,更要坚持已有的好经验、好做法。基层党建工作,一定要避免前一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涌现的“创新”热:每年开展各项创新案例评选,并纳入考核。镇村被各条线的创新工作搞得晕头转向,忙于应付。这种刻意追求创新的做法,一方面可能导致游离法律的边界,与基层法治化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导致每年重起炉灶,导致公共资源浪费。当前在创新基层党建过程中,要坚持在“传承延续”的框架下进行“创新发展”,并持之以恒。
  坚持“行政化推动”与“民主化参与”相协同。基层治理意味着自上而下的权威型管理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型治理转向。当然,在中国当前的语境下,仍然需要通过一定“行政化推动”的方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以加强执行力、责任心。但是,随着基层党员主体性的增强与多元化权益诉求的出现,过去那种单一以行政权力为依托、依靠自上而下的动员和命令来开展传统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会失灵,必须进行变革。要更加注重“民主化参与”的方式,创新符合自身需求的治理经验。“民主化参与”的方式,在基层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一是建立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关系是否理顺,直接关系到党群关系的好坏、基层矛盾的多少。因此要着力探索建立良好机制使党员群众的利益表达更加顺畅、有效。二是构建有效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基层党建工作,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果能程序到位、民主协商,即使结果没有预期的好,群众往往也能理解能接受。因此要通过评议会、听证会、民主恳谈会等多种形式构建协商民主制度。作者:卢芳霞 来源:学习时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