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典”藏于心践于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5-5-18 08:45
标题:
“典”藏于心践于行
对“典”的理解可以追溯到西汉《尔雅·释诂》,说:“典,常也”,具有“常道、法则、典范、典籍”的意思。这里的“典”是指经典,是那些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异峰突起、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常读常新的传世之作或科学巨著。
经典具有独特魅力,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其魅力表现在它的典范性、权威性和传承性。经典巨著,是自文明开辟以来经过历史选择出来历代公认的“最有价值的书”,是历经千载仍然熠熠生辉的不朽之作,是经过历史反复检验、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传世佳作,是在一定历史时代产生过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对当代和未来仍然产生重要影响的、已经固化且不能改写的、凝聚着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精华的写得最好和最重要的著作。从另一个角度说,经典的魅力还在于,阅读经典,可省去在书海中进行搜集整理的大量时间,方便快捷地获取最需要、最有益的东西,大大提高读书学习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领导干部需要经典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研读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思考和表达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历久弥新。阅读经典,“典”藏于心,沐浴经典的熏陶,可以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阔眼界胸襟、提精神境界、升思维层次,达到德化心灵、开慧启智、健康身心、培贤育圣的目的。通过读马克思主义经典,领略到了思想家们的风采,学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通过读古今中外人文经典,领略历史中长久沉淀下来的精华,拓宽眼界,增强修养;通过读本专业、本领域的经典文献,领略智者达人的高深境界,有助于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怎样才能“典”藏于心?最重要的要达到:汲取理论精髓、掌握科学体系,提高思想认识、改造主观世界,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汲取理论精髓,掌握科学体系。经典著作是理论的源头、学科的基石,是思想的浓缩、精华的集萃。邓小平同志说,学马列要精。这个“精”主要是指精读经典原著,汲取经典中的理论和文化精髓。经典著作思想深刻、内容博大,真正掌握和领会其严密的逻辑、深刻的理论内涵,唯有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阅读原文,下功夫吃透原汁原味,将研读与思考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连通、理论与实践来互动,真正掌握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只有掌握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才能使理论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共同的理论品质,具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特点。“典”藏于心,就要深刻领会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从源头和基础上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观点和体系,以及这一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丰富和发展,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的改造。
提高思想认识,改造主观世界。阅读经典不是一种单纯的、被动的、消极的文字消费,而是一种积极的、批评的、参与的、创造性的行为,是一种提升文化素养和提高思想认识的能动活动。在品读思考中让人俯仰天地、洞晓人生、认识社会、提升境界,获取一种新的生命,领悟生存价值、人生意义。同时,经典是智慧的结晶、知识的提炼、外化的感悟,又是智者的精神情感、认知世界、逻辑推理、科学验证的浓缩与升华。因此,阅读经典要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来进行,通过学习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丰富知识、把握规律、探求真理,在学习中感悟人生,开阔视野和胸怀,提升思想境界和人生境界,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睿智。
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典”藏于心的核心的是学以致用。要着眼于个人素养和能力的“突升”,着眼于以经典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着眼于提高工作效率,着眼于重塑工作作风,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让经典为我所学、为我所思、为我所用,使之成为人生的导师、生活的益友、事业的帮手。孔子讲“学以致用”,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朱熹主张“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使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智慧,使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变为自己的财富,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系北京市大兴区委党校副校长康井泉 来源:学习时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