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话说“敢读书”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时报摘记    时间: 2015-4-20 08:35
标题: 话说“敢读书”
      记得著名作家王蒙说过:“要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要老读比你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此番话语,颇耐人寻味。3 o3 c$ j: u, L8 d+ l
  为何言“敢读”?是因为这些书对于读者是“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既然“不完全能够把握”,那么,心里难免会有担心和畏惧。其实,就如孩子学走路一样,一开始总是会跌跌撞撞,不可能一走就会、一学就成。然而,恰恰是跌跌撞撞地不断积累,便渐渐摆脱大人的扶助,始学会独立行走,以至学会奔跑。读书亦然,如果一直读比自己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不要说自己难以进步,说不定连原来的那点知识积累和对于世事的悟性老本,也会因之而消蚀。从这个意义上说,“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啻是一种勇气的体现,亦是一种智慧的表达。8 a+ \& @0 u# c' Y. k: W& `
  是的,手捧一本“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要啃下来,就得花功夫。不聚精会神、刻苦钻研是不行的,不甘当学生、虚心请教是不行的,不勇于质疑、善于积累是不行的。而这“啃”读的过程,究其实,就是一种科学读书、获得知识的过程。这般“啃”读,必引导读书人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获取知识,并渐渐登上智慧的殿堂。5 v7 |5 \! q1 n' k
  读报,看到一个报道: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假。依据是当时气候寒冷,孙权控制的南方已经没有亚洲象,又怎么能进贡给汉室大象?暂且不论陈寅恪先生的结论正确与否,真正读懂早有定论的“故事”以及陈寅恪的“质疑”,我们不该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并多方求证,作出属于自己的科学判断吗?这样的读书,哪怕只是对一个小小知识点的把握,其效果不知要比读一些道理浅显且很难让自己留下任何知识记忆的书好上几倍、几十倍。坚持这般读书,不仅会有效地链接知识点,逐渐替自己编织成一张庞大的知识网络,而且还能够帮助自己积淀起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忍不拔的品质、举一反三的悟性以及善读善成的信念。
7 H$ p9 w- C" |* h  哲人说过:“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读书,我们就是要站在“巨人”中间,以此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书籍的“巨人”不是别的,正是那些“人类各个时期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和精神丰碑,各个民族不同时期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和精神丰碑,各个民族传统文化最突出、最重要的承载与传播因素”。一个人,若能坚持读经典,坚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即便不能成为大家、大师,自己已然在时时向大家、大师靠拢。0 P% _  v  g# N! U* ~$ l5 d
  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说过:“作家重要的是要不断面对有难度的写作,你以为切近了理想之境,可到了近前一看,那个境界还远着哩。”如果说,作家追求“有难度的写作”,是为了“切近理想之境”的话,那么,读书人之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则是为了拓宽更为广阔的视野,增添更多能动的见识。天有涯而知无涯,读书人只有勤读书,多读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才能气象宏阔、满腹经纶。
" Z8 ?* T1 o3 @  然而,在我看来,真要做一个“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人,必须是求知若渴的人——就像“饥饿的人扑倒面包上一样”。否则,便是空话,充其量,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想起上个世纪30年代,北大有一句话:“正式生不如旁听生,旁听生不如偷听生。”旁听生指没有选这个课的的北大学生,偷听生指根本不是北大的学生。有一次,胡适之先生在课堂上问:“你们哪位是偷听生?没关系,能来偷听更是好学之士。我只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名字,是我班上的学生。”我无以怂恿人们去做大学的偷听生,而是与胡适之的感觉一样,偷听生“更是好学之士”。读书,若能涌现一批一大批“偷听生”,则善莫大焉!作者:赵畅 来源:学习时报
* B0 e' o6 k8 a3 o3 m7 r
3 M( y6 j# R) Y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