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建设森林城市的对策思考 □王继红 |
森林是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只有具备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使森林和城市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称得上是发达、文明、现代化的城市。创建森林城市,已经成为铜陵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铜陵《关于实施森林增长和绿化提升工程 推进生态山水铜都建设的意见》规划用4年时间,到2016年全市新增森林面积10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镇5个,建成省级森林村庄和市级绿化示范村100个以上,并进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标志着创建森林城市,已经成为铜陵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创建森林城市,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空间布局———点、线、面结合
1、亮化重点。这是指市域范围内呈点状分布的生态游憩和生态文化载体系统,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和湿地文化教育园区等生态游憩和生态文化基地,通过重点亮化增强城市的特色与生态魅力。一是加快滨江生态岸线建设。在已初步建成的滨江岸线生态公园基础上,结合长江沿岸景观林和绿道系统建设,进一步创造观江、观洲、观山视廊和滨水休闲景观空间,将滨江岸线打造成铜陵新坐标。二是优化提升环湖景区。将环天井湖、环西湖、环东湖区域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生态湿地公园。三是加快乡镇公园建设。增建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魅力的乡镇公园,满足村民休闲活动的需要。
2、构筑绿网。铜陵湖泊多、湿地多、森林多,但呈点状分布,通过绿网建设,将散布在市域内相对孤立的生态点连接起来,在城市基底上形成一个连续而完整的生态间隔带,以起到自然生态服务、保护生物多样性、景观游憩、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发展等功能。一是中心城区绿网。按照《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要求形成“三横三纵”的绿地系统基本骨架,体现“山水相嵌”的绿地格局。二是其他区域绿网。重点推进沿主干道路绿带、水系绿带、农田林网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3、夯实城乡一体。坚持中心城区、城郊、乡镇同步,构筑城乡一体大环境绿化。一是推进城区森林、湿地建设,构建城区生态功能系统。在市中心城区和区、县城区的重要节点、广场,营造以乔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森林成片、植物多样的城中小森林;增加郊区、狮子山区、开发区公园量,公园采取不设围墙的形式,让百姓最大程度亲近城市森林、湿地。二是加快城郊森林、湿地建设,构建城周生态功能系统。重点是消灭城周荒山,绿化修复破碎山体。三是推进乡镇森林、湿地建设,构建远郊生态防护系统。以乡村人居林建设为重点,将绿地、湿地建设纳入美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规划,保护乡风村韵,恢复农村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二、建设内涵———生态、经济、文化兼顾
1、构建优越的森林生态体系,保障生态安全。一要把生态公益林建设放在首位继续抓好。建立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增长机制,将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地区的森林、林地全部纳入生态公益林范畴。二要提高造林绿化质量,优化后备资源。制定分区域的林地主导用途和利用方向,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将树种林龄林层结构单一、生态功能较低的重点林,改造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混交异龄林,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2、构建合理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兴林富民。主要以经济林产业、森林休闲旅游、林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花卉种苗为重点,构筑具有较强国内外竞争力的林业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培植特色林产基地。二是加快培育林业龙头企业。三是发展壮大生态休闲产业。
3、构建适宜的生态文化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一是加强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设一批规模适当、独具特色的生态林业博物馆、标本馆、科技馆、生态科普长廊及生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为城乡居民了解森林、认知生态、探索自然提供场所和条件。二是扩大生态科普宣传。广泛开展送环保知识、生态科普知识“进社区进乡进村进学校”活动,在公共场所或单位举办生态科普展览、广场咨询活动等。三是注重地域文化特色。在绿地系统建设中要特别注意融入具有铜陵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使其成为具有铜陵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
三、创建理念———三个转型
1、由重景观效应为主向重生态效益转型。城市森林建设绿化是基础,美化是补充,生态化则是根本。铜陵森林城市建设,应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目标,一方面要提倡近自然经营。大力发展节约型绿化,推广香樟、泡桐等成本低、适应性强的特色乡土树种及抗病虫害强的树种,乡土树种比例不低于80%;另一方面要考虑树种的抗污染效果。根据铜陵环境情况应适当增加落叶树等种植率,提高森林吸硫、滞尘能力。
2、由重绿化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向提高土地空间利用效率转型。一是建筑空间绿化。充分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立地条件,选择适宜植物,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的表面,引导绿化向空间发展。二是林地空间绿化。用乔木、森林把林地的地上空间,特别是10~20m的地上空间尽可能完全地“填充”起来,使林地空间得到科学和充分的利用,迅速提升城市空间整体绿量水平,使有限的城市绿化用地提高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生态效益。
3、由以造林为主向管造并重、以管为主转型。建设低养护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植物配置模式,降低管护费用,按照森林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去建设城市森林,尽量减少人工对其自然演替的干预。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推进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严厉打击破坏湿地、毁坏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火灾防范、监控、扑救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建立和完善铜陵森林有害生物的检测、预警预报及除治体系,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程等。
四、创建氛围———全民共建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创森”意识。在市区主要道路、大型企业、宾馆商场、出入市口显要位置竖立大型“创森”标牌,营造浓厚的“创森”氛围;通过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和公益标牌等多种形式宣传森林城市建设的目的与重要意义,告知市民在创建森林城市工作中应该怎么做、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增强广大市民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从而自觉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
2、立足全民绿色共建共享引导社会化“创森”。建议实行全民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由市绿化办统一印制《全民义务植树登记卡》发给各单位或社区,义务植树完成后按权属关系办理移交手续,做到全民义务植树制度化;广泛开展绿地、树木认建、认养活动;建立“市民义务植树基地”,将营造纪念林与义务植树相结合;依托社会力量成立生态绿化基金,鼓励各类社会主体积极投资林业、湿地建设,广泛吸引外资、民间资本投向林业产业,加快森林城市建设步伐。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