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心善而安(金台随感·善行民族风)
[打印本页]
作者:
默存
时间:
2015-1-24 08:24
标题:
心善而安(金台随感·善行民族风)
心善而安(金台随感·善行民族风)
任全良
5 G+ E3 w+ ]2 O
: |6 W' i1 v& K8 ^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24日 12 版)
0 V4 z1 l6 z! N0 u
- X8 ?5 o, @' k1 l; I& y0 d
3 W/ i' B# {+ t0 K
在这个充满浮躁的世界上,能让现代人心灵安适的驿站似乎越来越少。生活中的竞争、攀比以至种种不公平、不合理,让人难以心理平衡,也就更难有真正的心灵安静。
0 w x3 ?) m# I S5 z4 i
心安的重要前提是“心理平衡”,但这种“平衡”却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心理过程。乍看之下,“心理平衡”最好的平衡术,莫过于平均主义,正如古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平均主义盛行的年代,似乎也正是人们心理最“平衡”的时期。但事实证明,这种所谓的“平衡”并不能长久。
+ M5 E" \% D) `8 Y1 I9 S' q
最终,这种有碍社会前进的“平衡”被改革开放打破。面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现实,人们由不满到容忍,由容忍到顺应,由顺应到追求。现在,谁要是“不先富起来”,还真有点心理不平衡;要是自己真的富起来,却又是那样“理直气壮”,洋洋自得。但是在心理上,却又未必真的“平衡”:终究总有一山更比一山高,到最后也只不过是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我安慰一番。
1 D8 X' z m+ d# R9 f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理平衡”呢?
# C+ t. a: W7 [% e6 b2 D; c* V& v7 X
由此,我想起了“华夏第一村”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吴仁宝奋斗一生,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到华西村的发展致富上,然而他的收入在村里并不算高,他的家庭在村里也不是最富,他最后的“官衔”到离任时只是个“村官”。他认为腰缠万贯,不过一日三餐;房子再大,休息时只需床铺一张。这种对权力、金钱、名利的恬淡,令他心胸开阔;对老百姓的关爱和负责,使他心境如画;对社会的奉献和友善,让他无怨无悔,几十年如一日为华西村呕心沥血,成为共产党人的楷模。吴仁宝的“心理平衡”,是以造福百姓、服务人民为标准。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平衡”,正是以“想他人”“为他人”“造福他人”的善意为标准,心善气和,助人为乐,自然会心胸豁达,心理平衡,而最终达到“心安”的。这样的境界,是共产党人的境界,是党员领导干部特有的一种“心理平衡”。
$ y: U2 x4 G, d9 `* l6 n
而我们有些党政官员,他们有的曾经甘居人下、埋头苦干、不计名利、无欲则刚,有的甚至有过甘受委屈、忍辱负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经历,并由此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十分健康,因善意的奉献保持最佳的心理平衡。然而他们中的有些人在获得荣誉和权力后,反而一反常态,虽然春风得意,大权在握,却心理失衡,贪得无厌。有的贪了钱财色还不以为然,不断强调自己的功劳,直到东窗事发进了牢房才沉重忏悔,痛恨不已。他们的心理状态,只能用“不进棺材不掉泪”来形容。这种缺乏内心的自省、缺乏道德良心的自责、缺乏以善良为根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平衡的。一些官员“前赴后继”地加入贪腐行列,除了监督方面的原因外,个人良知的缺失而导致心理失衡,实在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 [. o& `8 l, o7 i# V* G) B2 N
一些生活在平凡境地的人们倒是很令人欣赏和敬佩。他们处境艰难而坚定执着,历尽艰辛而处之泰然。尽管生活给他们以许多不公和磨难,却仍然保持一种乐观奋进的精神状态。他们或躬耕于田野,或拼搏在工地,或奔波于市场,或穿梭于街巷,更有许多靠烙饼为业、靠摆摊谋生、靠蹬三轮挣辛苦钱、靠捡破烂而维持生计。尽管生活平常,他们却不改平和之心,不坠穷人之志,满怀希望地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在关键时刻,他们中总是有人以突出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给那些心理失衡者授以生动的一课。
1 W/ a/ k. v4 f# I
汶川地震后,一个乞讨者竟将自己零零碎碎的几百元积蓄全部捐献给灾区。吉林某地发生洪灾时,一位农民挺身而出,主动用自己的拖拉机冒险转移群众100多人,最后自己却连人带车被洪水卷走,光荣牺牲。我们生活中涌现的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军人、最美警察、最美大妈等鲜活形象更是不胜枚举。这些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们,他们的行为根源于心中的朴实与善良,让那些逢场作戏者为之汗颜,让那些贪得无厌者无地自容。
6 b6 w3 d( f5 C: O; o! f
上善若水,心善则安。在这个浮躁成风、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年代,社会在呼吁公平公正,人心在向往正义、善良,越来越多的人期盼身安心安。然而真正的心安,既不能在平均主义中获得,也不能在极度占有中实现,更不能在“知足常乐”的自我安慰中求取。它的真正实现,应该在心存善意的磨炼中,在关爱他人的善举中,在报效社会的行动中,在服务民众的实践中,在人生自我完善的不断进取中。
2 ]7 ]' A( j- y& I6 g/ l4 S" a
! L0 \- b! ^- T/ h$ [
, Y5 g% g8 k6 B- R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