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生 曹绍杰
与全国、全省的价格运行轨迹保持一致,我市一季度价格走势同样呈现涨幅高、时间长、涨价面广、影响力大的特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困难。鉴于持续严峻的价格形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经济形势和价格走势的研究分析,积极应对当前价格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做好价格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一、今年一季度物价走势情况 (一)价格变动基本情况 一季度,我市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惯性上涨,与上年同期比,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6.5%。在九个设区市比较中列第五位。各县(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5.3-11.4%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食品类价格涨幅大。一季度全市食品类价格上涨16.6%,拉动全市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5.94个百分点,影响程度高达91%。 (二)价格变动主要特点 1、居民食品价格总体涨幅高。受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和节日因素双重影响,食品类价格继续高涨;进入3月份后,粮油、肉禽蛋、水产品、鲜菜价格总体高位运行。3月25日与上年同期比,每500克标一晚米1.45元,上涨9%;排骨15.5元,上涨41.1%;牛肉25元,上涨76.1%;草鱼5.85元,上涨30.6%;鸭蛋5.07元,上涨10.9%。 2、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受国际期货影响,粮食等农产品价格高涨。3月底,国际大米价格每吨760美元,创下了34年来的最高水平。3月25日,我市每50千克稻谷均价97元,同比上涨10.7%。生猪价格从年初每50千克850元起步,于2月底突破900元大关,最高达930元,3月底为920元,同比上涨97.8%。 3、农资价格明显上扬。春耕原因,农资市场需求启动,由于煤炭、柴油等上游商品价格高,化肥、农药价格涨幅较大。与上年同期比,每吨尿素2200元,上涨8.7%,碳铵820元,上涨36.7%;农用柴油6138元,上涨9.5%。碳铵价格的大幅上涨缘于煤炭价格上涨推动。3月25日地产大田统煤每吨640元,环比上涨28%,同比上涨60%。 4、建材价格大幅攀升。因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65%,三钢集团连续多次提高出厂价,3月上旬,6.5线材和22#螺纹钢市场价格双双突破5000元大关。3月25日,与上年同期比,每吨6.5线材5100元,同比上涨51.3%;22#螺纹钢5050元,同比上涨49.8%。由于建材价格推动,3月份全市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7%,直接推升总指数上涨0.96个百分点。 二、今年后三季度物价走势预测 从一季度情况看,今年价格走势总体还是高位运行,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任务十分艰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能继续高位运行,特别是个别商品,如成品油、食用油、猪肉等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能有所回落,但仍将在较高涨幅上运行。 从全国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很大,主要因素属于成本推动。一是市场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短期难以消除。今年前两个月合计,商业银行同比新增贷款692亿元。同时人民币不断升值、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基础货币发放压力难以减轻。二是粮食、猪肉、食用油受国内外市场和生产周期的影响,且全球性大米、小麦、大豆库存下降,供应偏紧的局面仍难以彻底缓解,价格上涨压力仍在加大。特别是近期泰国、越南及印度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少了1/3。3月25日,国际大米价格每吨760美元,创下了34年来的最高水平。三是美元贬值、基金炒作,致使国际原油、植物油、铁矿石等大宗初级商品价格仍在走高。在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输入性上涨压力不断加剧。四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由于劳动力价格上升,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最终导致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五是2007年以来央行6次上调贷款利率,直接增加企业资金成本。 从全市来看,物价上涨压力也很大。一是翘尾因素。去年猪肉、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对2008年上半年的翘尾影响为3.2%。二是节日因素。叠加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因素,双重影响前三个月价格走势。且粮油、肉禽蛋、鱼菜奶等食品价格都是放开由经营者自主定价,其价格波动与气候变化、国内外市场供求等密切相关,不确定因素很多。三是基期商品价格涨幅较低。比如,去年2月份我市价格涨幅比全省低0.8个百分点,今年同比价格涨幅就较高。四是地产煤炭价格上涨情况突出。大田统煤现价每吨640元,同比上涨60%,可能继续推高尿素、碳铵和火电价格。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高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升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控制物价上涨的应对措施 今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任务是防止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要实现我市全年价格调控5%左右的预期目标,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按照国务院“保持物价稳定工作”的要求和国家发改委、省政府的相关部署,认真落实“菜蓝子”市长负责制,保障市场供应,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着力保障民生,推进三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市场物价管理。一是强化价格监测。建立健全保证居民消费和市场需求的市场供应及价格预警机制,继续强化六大类三十六种重要商品价格旬报工作,切实做好省定400多种食品、工农业产品、能源产品、药品价格和教育、医疗等服务收费监测,及时分析商品价格运行走势,主动报告对策建议,防止重要商品断档脱销和价格大幅度上涨。二是着力价格干预。要继续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活必需品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制度;同时结合三明实际,参照其他地市做法,加快修订出台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恢复征收价格调节基金,调控市场商品价格,防止市场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三是加强价格监管。要暂缓出台提价项目,除国家统一部署的节能减排方面的价格调整外,全市各地近期原则上停止其他相关价格和服务收费项目的调整,一定时期内保持水电气价格和教育、医疗服务收费不动,并加强对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监测,加大成本监审力度,促使企业合理定价。当前特别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批零差率的管理,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行为,切实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开展资源价格、惠农收费、涉企收费、教育收费和医药、电信、邮政价格检查,打击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非法牟利,以及不按规定履行提价审报、备案程序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一是抓好农业生产。贯彻落实好全国、全省、全市农业和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的各项措施。做到粮食生产面积有效落实,季节性抛荒明显减少,增产、增效技术顺利推广,良种和良法配套工作协同推进,春收作物田管服务到位,确保完成今年粮食、生猪、奶牛、禽蛋生产任务。二是抓好“菜蓝子”工程。继续坚持实行“菜篮子”工作市长负责制,扶持基地建设,督促副食品基地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确保市场供应。完善产销对接机制,生猪直控基地场与肉品批发商建立点对点的供应、收购机制。严格控制生猪外调,重点保障本市市场。三是抓好流通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实施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农资市场、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和完善食品准入、市场巡查、不合格食品退市、质量公示信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五项制度,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四是抓好物资储备。要组织粮油企业参加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签订粮食产销合同,丰富我市粮食市场,满足消费的多样性需求。抓好应急预案的完善,健全《三明市商品市场异常波动应急工作预案》及《三明市区主要副食品市场异常波动应急工作预案》,确保在特殊情况下,能够为市场提供有效供给。 (三)落实相关调控政策。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做好增加农资综合直补、提高良种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等惠农工作,确保惠农政策兑现到位。全面落实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继续对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对鲜活农产品销售环节的集贸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减半收取,尤其对在地方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的自产自销农产品免除各项管理费。二是促进粮食价格等政策执行到位。从新粮上市起再次提高2008年生产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早籼稻、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77元、79元,提高后的最低收购价格均比2007年高7元。保持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政策的严肃性,即省内企业生产的尿素出厂最高限价每吨1950元和碳铵出厂最高限价水平不得超过690元,进销差率不超过3%,批零差率不超过4%。三是确保教育医疗价格政策落到实处。全面落实今年春季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规定,坚决制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代收费、服务性收费和学校改制等名义变相多收费的行为,不再增加学生家长负担。督促医院、药店落实国家新的药品定价改革方法和医院药品加成政策,让城乡居民得到医改政策实惠。通过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问题,稳定居民负担预期,促进社会的平安和谐。 (四)强化民生价格服务。一是要继续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主要抓好“七进”工作(价格服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商场、进校园、进医院和进景区),着力做好“五项服务”(政策服务、监管服务、维权服务、信息服务和诚信服务)。今年要在服务、创新、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丰富价格服务内容,创新价格服务方式,提高价格服务效果,推动“价格服务进万家”规范化、制度化和持久化,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覆盖全市城乡的价格服务网络,使“价格服务进万家”惠及更多群众。二是要畅通价格权益的诉求渠道。继续发挥12358全国统一的价格举报电话作用,及时受理和查处价格违法案件,特别要提高重要节假日和“两会”、“奥运会”、“林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价格举报快速反映能力,加强与举报人的沟通,提高价格举报案件的办理效率,消除价格不稳定因素,优化市场价格秩序,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五)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应对物价上涨,健全保障体系,构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安全网”,是今年困难群众最关心的大事。要高度重视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对低保家庭的影响,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完善城镇居民最低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应急救助预案,保证困难群众真实的生活质量不降低。采取适当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低保补助水平和发放临时补贴,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在校困难学生和灾区群众造成的影响,增强生活困难人群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在继续执行2007年国家出台的各项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政策的基础上,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市再次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每人每月15元,提高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每人每月10元。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城市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规范低保救助范围,进一步做好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减少中间环节,确保低保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物价部门要切实强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价格成本监审,促进我市今年2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7400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受益。部分价格和收费进行调整的执收单位要注重加强宣传,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人民群众做好深入细致的释疑解惑工作,发挥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确保市场稳定、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 (作者单位:三明市物价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