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公文写作如何实现“比着葫芦学画瓢”到“甩开拐杖自己走”的跃升? [打印本页]

作者: 沂蒙小米    时间: 2014-11-2 22:48
标题: 公文写作如何实现“比着葫芦学画瓢”到“甩开拐杖自己走”的跃升?
       一、把握好公文写作的三个要求
       古人对说话写文章,有三个要求,那就是要“有物、有序、有文”。我们的公文写作也是如此。
       先说“有物”。“有物”,就是要有内容。公文内容,主要是指,观点正确,提法妥当,情况真实可靠,数字准确无误,措施要求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要做到言之“有物”,其前提是懂事明理。《红楼梦》上有一个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过去对这话,大家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这是世故油滑。其实,能够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一个凡事稀里糊涂的人肯定写不好公文。对于文秘人员来说,就必须加强政治理论、文秘知识和经济、建设、财税、金融、教育、卫生等业务的学习,努力做到“肚里有”。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增强对各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现在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业务是主管部门的事,我们只要从文字和格式上把关即可。其实,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不了解内容的情况下把关文字,很难弄清文字的准确、妥当、贴切与否。目前,很多部门单位的材料根本就拿不上个,很多时候,无法执行部门代拟稿制度,我们必须亲自动手起草初稿,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业务知识。
       再说“有序”。“有序”就是要有条理、有规范,语言符合逻辑,行文符合格式要求。公文文种可分为法律性公文、法规性公文、通用规范性公文、专用规范性公文、非规范性公文等几大类。对于这些公文文种,特别是和我们密切相关的通用规范性公文、专用规范性公文、非规范性公文文种,我们都要明确它们的定义和格式特点,清楚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文种,努力做到了然于胸、运用自如。例如,请示和汇报两种文种,过去是不分的,如“关于××问题的请示报告”,是请示呢,还是报告呢?含混不清,致使行文混乱,容易引发扯皮,影响工作效率。那么,报告与请示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一是从公文处理上讲,报告与请示的最大区别是,报告属阅件,请示属办件;报告一般不需要办理、回复,请示则应办理、批复,要有回音。二是从功能上讲,报告主要是向上级机关汇报情况、反映问题,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则主要是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三是从内容上讲,报告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的面可大可小,篇幅可长可短,形式也比较多样。请示则不同,内容比较单一,一文一事,基本结构就是事由、请示事项两部分,篇幅一般都不长。四是在行文格式上,报告比请示较少限制。请示件原则只准报送一个主送机关,报告则无此严格规定;联合报告比较多见,联合请示则较少见;请示的结束语一般比较规范,如“当否,请批复”等,报告的结束则多种多样,无一定规定。五是报告和请示的共同点是,都是上行文,受文单位必须是上级机关。
       最后说“有文”。最后说“有文”,并不是说“有文”不重要。公文写作做到了“有文”,是一个很高的水平了。孔子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言语用来表达意愿,文采用来完备语言。如果没有文采,文章不会流传很远。大家也许有一个印象,就是好像写公文不需要什么文采,只要把事情交待清楚就行了。其实不然。关于这一点,尤其是体现在写讲话稿中。有的人写的讲话稿,就干干巴巴,既不顺口,也表述不清楚。而有的讲话稿就写得娓娓道来,感人肺腑。如李瑞环同志在告别政坛上的讲话《让时光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行文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诸如排比、对仗等修辞方法和长句、短句、反问等句式,会增强语言表现力,达到更好的效果。如X书记在中共XX区第十三届一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实实在在谋发展,扎扎实实创大业》就是很好的典范。
       二、把握好公文写作的三个阶段
       初涉公文写作,看人家的文章,洋洋洒洒,一套一套的,自己写起来,却举笔维艰,滞涩不堪。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大家都知道,练字有临摹、成品、精品三个阶段。其实,公文写作也同样有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比着葫芦画瓢。葫芦哪里来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搜集、整理、积累的问题。我们要平时当个有心人,主动参加一些重要会议,并将获取的资料素材及时整理归档;要尽量多翻翻报刊杂志,做好剪报工作;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多搜集一些有价值的素材,以备不时之需;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听到领导的精彩言论,及时记录整理。不仅要搜集整理自己涉及的业务领域,还要注意了解全区面上的工作情况。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有了解了全局,才能摆布、拿捏好某一单项工作。我们有了葫芦以后,一旦领导安排写作任务,我们就很容易找到上级的相关材料、以前这类会议的相关材料、外地差不多情形下的相关材料,然后照着人家的葫芦,结合工作特点,画自己的瓢。在画瓢的时候,感悟公文的行文特点,学习公文的语言风格,掌握公文的格式要点,提高谋篇布局的技巧。
       第二个阶段,是甩开拐杖自己走。经过了一年甚至多年临摹之后,语言也过关了,业务也熟悉了,相关材料也占有了,对某项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看法。这个时候,就可以自己拿出一个文章框架,把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这项工作的重点、做好这项工作的措施一一装进去。做到这一步,我认为这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秘书了。这样的文章,应付公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还算不上是好文章。
       第三阶段,是妙手偶得如神助。到了这个阶段,公文写作会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得心应手,自然天成。这个阶段写出的文章,往往兼具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的生命在于它所包含的哲理与对人的启迪。一篇文章只有具有深邃的思想,才会有生命力。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做出了典范,他的很多文章,或用典,或比喻,或抒情,或议论,总给人以感染和吸引,然而仔细品味一下,他的文章不仅是表现手法上独具匠心,更重要的还是他的思想内容,他的很多演讲辞、诗词格言、政论文章,至今读来,依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X书记在区委十三次党代会上的讲话《开拓奋进,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富裕宜居和谐幸福新XX》,也是一篇有思想、有思路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学而不思则罔。
       这三个阶段,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一个成功的公文写作者不可逾越的。具体到某个人,实现飞跃的时间可能有早有晚,这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也取决于个人的悟性。有的人干了很多年的文秘工作,却一直停留在第一阶段。如果不是不努力,那就是悟性比较迟钝。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写出的材料,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拿人家的瓶子装了自家的酒;一个是拿自家的瓶子装了自家的酒。用人家的瓶子装自家的酒,难免有些不适合、不协调、不搭配的地方。用自家的瓶子装自家的酒,就会让人感觉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而公文写作的最高境界,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完美统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的理解是,王国维的这三境界,第一境界是说的立志,第二境界是说的奋斗,第三阶段是说的收获。其实,我们公文写作要实现这三个阶段,也必须是建立在想干、苦干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成功才会不期而至,向我们绽放迷人的笑脸。
       三、把握好公文写作的三个关系
3 B& C1 P: V& {! ?1 O1 ]) m- _
) m& c5 w1 T- v6 H$ w+ n
       以上是从事公文写作的一点体会心得,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文/沂蒙老曲

5 E# O/ u0 C# @( v& S* u8 I# j- x; V" f2 K+ o+ d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4-11-3 10:02
手上不少好货啊。就是如非原创,麻烦注明原作者哦,保护版权很重要。谢啦。
作者: 沂蒙小米    时间: 2014-11-3 13:46
老猫 发表于 2014-11-3 10:02
. O* i, k% w! M. Z7 K手上不少好货啊。就是如非原创,麻烦注明原作者哦,保护版权很重要。谢啦。

, F, o  q! }7 b1 c3 z这个是我们同事在政府办的内部讲课资料。
作者: 小叶子    时间: 2014-11-5 11:17
写得太好了,必须细读学习之。
作者: 我心飞翔_1978    时间: 2014-11-5 17:28
见解独到,写文章确实辛苦,需要很多磨练。
作者: 绝世赢贼    时间: 2014-11-5 18:17
境界不是一般的高,这种文章必须收缴!拜读了,但是文人骚客们普遍喜欢堆砌文字,能短则短为上…
作者: 老秘网蜀道    时间: 2014-11-5 20:48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作者: 赫赫无名    时间: 2014-11-5 22:08
章的生命在于它所包含的哲理与对人的启迪.感悟公文的行文特点,学习公文的语言风格,掌握公文的格式要点,提高谋篇布局的技巧。
作者: 赫赫无名    时间: 2014-11-5 22:14
写的太好了!!!身在兵位,心为帅谋!
作者: 民政小何    时间: 2014-11-5 23:02
古人对说话写文章,有三个要求,那就是要“有物、有序、有文”。我们的公文写作也是如此。
作者: 走在人生边上    时间: 2014-11-6 09:17
写得太好了,必须细读学习之。 + P& l$ \( H& T( P

作者: 慕空一切    时间: 2014-11-6 10:47
作者理论说的不错,很有经验,值得各类办公机构组织学习,期待大作。
作者: 湿地之韵    时间: 2014-11-6 11:16
#在这里快速回复#老秘网建议您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如需查看隐藏内
作者: 合肥秘书    时间: 2014-11-6 12:43
我想认真学习这篇文章。
作者: hejianxin    时间: 2014-11-6 13:16
非常感谢老师的讲解,学习很多,收获很多
作者: 天一    时间: 2014-11-6 14:17
好文章。自己现在正在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积累了一些基础,但总感觉还是不够,看了这篇文章,感觉有所收获,下来再细细品味
作者: 天一    时间: 2014-11-6 14:19
好文章。自己现在正在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积累了一些基础,但总感觉还是不够,看了这篇文章,感觉有所收获,下来再细细品味。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4-11-6 15:25
文章内容丰富,很好地阐述了公文的写作方法,值得认真体会。
作者: jiesir    时间: 2014-11-6 15:40
现在还在照葫芦画瓢的阶段,任重道远,希望能多学学前辈大神。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4-11-6 16:55
作文的三种境界,在很多人的描述中都有,可见确实有人进入了如此境界!赞一个
作者: tamenjia    时间: 2014-11-9 21:51
呵呵,看到关键的地方没有了,只能回复之
作者: usb000    时间: 2014-11-11 23:39
公文写作只有心得,没有捷径
作者: 知行    时间: 2014-11-12 10:55
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是天与地之别,悟性比较迟钝,但只要努力,迟早会成功!
. ]# d' e, _9 Z# o! Y
作者: gdsgyxll    时间: 2014-11-12 11:12
入目三分是很值得学习的
作者: rainyubi    时间: 2014-11-12 11:35
学习了,初为秘书,急需向前辈学习
作者: 小雅    时间: 2017-2-27 12:11
甩开拐杖自己走 ,简单易懂。
作者: 啤酒小菜    时间: 2017-4-19 09:5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的理解是,王国维的这三境界,第一境界是说的立志,第二境界是说的奋斗,第三阶段是说的收获。其实,我们公文写作要实现这三个阶段,也必须是建立在想干、苦干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成功才会不期而至,向我们绽放迷人的笑脸。
作者: 啤酒小菜    时间: 2017-4-19 09:5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的理解是,王国维的这三境界,第一境界是说的立志,第二境界是说的奋斗,第三阶段是说的收获。其实,我们公文写作要实现这三个阶段,也必须是建立在想干、苦干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成功才会不期而至,向我们绽放迷人的笑脸。
作者: 啤酒小菜    时间: 2017-4-19 09:5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作者: jackwwp    时间: 2017-7-20 21:17
老机关!姜还是老的辣啊!
作者: a12345    时间: 2017-7-20 22:06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让我获益匪浅,感谢分享!
作者: 写不来也得写    时间: 2017-7-20 23:14
好久没学习了,“比着葫芦学画瓢”都没做好
作者: ycf8986    时间: 2017-7-21 09:16
  第三阶段,是妙手偶得如神助。到了这个阶段,公文写作会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得心应手,自然天成。这个阶段写出的文章,往往兼具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的生命在于它所包含的哲理与对人的启迪。一篇文章只有具有深邃的思想,才会有生命力。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做出了典范,他的很多文章,或用典,或比喻,或抒情,或议论,总给人以感染和吸引,然而仔细品味一下,他的文章不仅是表现手
作者: 火之必胜    时间: 2017-7-21 09:27
大家深刻的思考诶发动机死哦哦偶尔都
作者: 猫小杨    时间: 2017-7-21 10:15
每一篇都是精华,值得学习。
作者: LYF    时间: 2017-7-21 10:33
手上不少好货啊。就是如非原创,麻烦注明原作者哦,保护版权很重要。谢啦。
作者: ZXYHXX    时间: 2017-7-21 10:34
第三阶段,是妙手偶得如神助。到了这个阶段,公文写作会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得心应手,自然天成。这个阶段写出的文章,往往兼具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的生命在于它所包含的哲理与对人的启迪。一篇文章只有具有深邃的思想,才会有生命力。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做出了典范,他的很多文章,或用典,或比喻,或抒情,或议论,总给人以感染和吸引,然而仔细品味一下,他的文章不仅是表现手法上独具匠心,更重要的还是他的思想内容,他的很多演讲辞、诗词格言、政论文章,至今读来,依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X书记在区委十三次党代会上的讲话《开拓奋进,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富裕宜居和谐幸福新XX
作者: 方祎峰    时间: 2017-7-21 11:25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作者: 28126    时间: 2017-7-21 14:49
这三个阶段,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一个成功的公文写作者不可逾越的。具体到某个人,实现飞跃的时间可能有早有晚,这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也取决于个人的悟性。有的人干了很多年的文秘工作,却一直停留在第一阶段。如果不是不努力,那就是悟性比较迟钝。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写出的材料,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拿人家的瓶子装了自家的酒;一个是拿自家的瓶子装了自家的酒。用人家的瓶子装自家的酒,难免有些不适合、不协调、不搭配的地方。用自家的瓶子装自家的酒,就会让人感觉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而公文写作的最高境界,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完美统一。
8 _2 E+ D$ M$ p
作者: t35007    时间: 2017-7-21 16:00
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的理解是,王国维的这三境界,第一境界是说的立志,第二境界是说的奋斗,第三阶段是说的收获。其实
作者: 溺水的鱼    时间: 2017-7-21 16:55
很多人往往停留在第二个阶段就停滞不前了,与努力有关,更与悟性相关。
作者: atlas001    时间: 2017-7-21 18:58
公文起草体现机关干部多方面的能力:知识储备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人情练达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等,那么一篇文稿的起草有没有技巧呢?/ |6 [9 B' `3 E$ b" g3 W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副厅级领导干部马国华(国家民委研究室副主任)总结出来的文稿起草“八步法”,有了这功夫,你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 U  U$ J  m: s, _ . l: u3 {6 \1 o4 f! l' d' T* [
  「一篇文稿的起草,大体可分为受命、会意、破题、蓄势、图构、色、成文八个阶段。做足这八个阶段的功夫,就不难写出一篇好文稿。」1 i8 ^2 n+ ^# P/ W* f3 ?) |2 v+ F
  文稿起草体现机关干部,多方面的能力。比如知识储备的能力——不管你掌握多少写作技巧,没有“干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出的文稿必然听之无趣、读之无昧,如同“一碗白开水” 。比如逻辑思维的能力——要把一项工作任务讲清楚、一个理论讲透彻、一项政策讲明白,逻辑不顺,必然是“一团糨糊” 。比如人情练达的能力——满篇都是“之乎者也”,没有生动而又接地气的语言,不能洞明世事,不能练达人情,怎么能够说服人、引导人,那样的稿子就是“一坛腐乳” 。
8 [# E9 ^0 @$ v% r: e2 Q  比如组织协调的能力——起草布置工作的文稿,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你干什么、他干什么、我干什么,需要根据各部门、各地区、各岗位的职责来调度力量和安排人员,不熟悉业务、职能和工作程序,不善于组织协调,势必安排成“一堆乱麻” 。除此以外,还有政治把关的能力、形势分析的能力、综合研判的能力等。可以说,文稿起草是机关工作的重要软实力。
* b9 h6 R2 f, A5 A# j$ u  那么,写文稿有没有技巧?文章之道,“于无定法中有定法,于有定法中无定法”,对此古人有许多经验,今人也有许多技巧。这里,笔者结合多年文稿起草实践,围绕一篇文稿从起尊到成稿的整个过程,谈点粗浅的体会。
% b5 ?( `  o% [# e; d. `  总的看,一篇文稿的起草,大体可分为受命、会意、破题、蓄势、图构、绘事、润色、成文八个阶段。做足这八个阶段的功夫,就不难写出一篇好文稿。
5 C; v; B, v. r7 Q9 c3 Z' z  第一步:受命,也就是接受任务0 l# S/ G# |4 Z6 o3 k+ x
  这一步要解决好的问题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实际上,机关每年的文稿任务,是有规可循的。总结起来无非三种:周期性文稿、常规性文稿、随机性文稿。, |( A2 T8 U% @
  周期性文稿是指每隔固定时段必然要开展的重大工作,比如每隔五年要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些“大事”伴生的文稿是可以预见的。
  N/ Y' m+ n/ K" ?  常规性文稿是指每年必有的重要工作,比如每年全国要召开两会,各部委各单位每年要召开工作会议等,伴生的文稿也是可以预知的。8 L9 O7 W" l+ L6 |: d. C& O: L
  随机性文稿,则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出现的文稿。承担文稿起草任务的部门和同志要想当好参谋助手,就必须对周期性、常规性的文摘娓前作好谋划,不能等省领导派活儿才开始干;具体起草者也不能等着方案下来才考虑。这方面,不妨搞一张“工作任务年表”“重点任务月表”,让大家知道每年要干什么,早思考、早谋划、早部署、早动手。
; i* ^, O2 u8 j# ^' U' `: a  第二步:会意,也就是领会领导意图3 G2 _! ?; m1 `$ m
  这个阶段的关键问题是,领导有明确指示好办,领导没有指示怎么办?那就要学会揣摩领导的意图,这是个硬功夫,需要把握三个方面:
9 R8 ~! u% ]3 ]5 w  t0 n  一是把握事业发展的大环境。通过找准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在整个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来领会领导意图。
& B) L5 Z  o# F- ^  v7 m  二是遵循事业自身发展的大逻辑。通过把握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进展和要求,来领会领导意图。
9 D+ n- T* e9 G: Z3 v  三是紧扣领导的关注点。通过关注和思考领导的批示指示,来领会领导的意图。要强调的是,我们既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把领导过去讲话拼起来;也不能重复“别人的故事”复制其他领导讲话。: w1 L2 V2 H# D
  写好一篇文稿,要转换三次角色:首先,把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上,思考这项工作应该怎么干,话应该怎么说。其次,把自己摆在听众的位置上,设身处地琢磨听众在这个场合想听点什么。再次,把领导摆在自己的位置上,假定领导自己捉笔,这篇文章会怎么写。如此这般,起草者就会和领导“心由相通”,真正领会好领导意图。% l4 P7 D  i  T6 _+ I  y
  第三步:破题,也就是确定文稿主题
- y+ r: W4 `+ M, P# I- N. F, I6 w  起草好一篇文稿,先要立好题。立好题首先要破好题。怎么破题?习近平总书记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起草文稿必须树立问题导向,善于找准主要问题,特别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引起全党和全社会广泛而又强烈的反响,就在于这些重要讲话都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了鲜明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把主要矛盾抓住了,把主要问题找准了,讲话的主旨、文章的题目自然就出来了。
1 k( |  R' y4 e9 h) b$ t  第四步:蓄势,就是作好思想理论和资料数据准备. M% m2 J8 x# n" q& s  c
6 T7 Z+ O) q* T+ m& H) m3 j  S6 b" l7 o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起草文稿也是同样的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怎么蓄势?除了学习别无他途。接受任务、领会意图、确立主题后,必须突出重点,分清轻重缓急,把时间和精力花到最急需、最关键的地方来学。学习既要持之以恒下硬功夫,也要运用一些技巧。比如,“分范畴研究法”,就是要围绕中央和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工作和领导关心的重要问题,广泛收集资料,分专题进行研究,理清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又如,“反弹琵琶法”,就是要克服阅读惯性,越是不懂的问题,越是要想办法去弄懂;越是陌生的领域,越是要有意识地去熟悉,不断扫除知识盲点,完善知识结构。* u. }5 m- t; z  m8 ?+ f. k
  现实中,有的同志只会写业务类的文稿,有的同志只会写事务性的文稿,有的同志只会写党务类的文稿,这是不行的。因此,在分配任务时,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这样才能造就文稿起草的“多面手” 。再如“解剖麻雀法”,就是把文稿分成若干类别进行研究,研究要具体到如何起头、如何过渡、如何分层次、如何提要求等细节,深入到逻辑、结构、句式、语言等层面。“花脸稿”是最好的老师,要研究领导改过的文稿,仔细琢磨改动的深意,真正做到打完一仗、总结一次、前进一步。
1 L$ L' H* x1 h  要通过学习打好思想理论的“底子”,建起资料数据的“仓库”。从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要长“五双眼”。第一双眼“盯世界”,把握本领域工作的世界发展大势及其对本地区、本领域工作的影响。第二双眼“盯中央”,及时学习党中央、同务院的最新部署,找出其同本领域工作的关联。第三双眼“盯部委”,弄清楚同自己关系密切的相关部委有什么行动和举措。第四双眼“盯机关”,熟捻本机关本部门和所属各单位有什么工作举措和进展。第五双眼“盯各地”,看看有什么典型性做法、创新型经验。这“五双眼”都用到了,调查研究也就完成了,发言权也就有了。
$ Z) O# H. t) m3 z  第五步:图构,也就是形成提纲和观点6 Y7 ~6 j! i# u# X' k4 c& Z
  起草文稿,既要避免匆忙动笔,在文稿内容没有悟透、结构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埋头去写; 又要避免堆砌材料,从网上下载大量资料,东抄西摘,拼拼凑凑,看起来满篇好话,实际上不知所云;还要避免平均用力,什么都想写,结果什么都写不透。因此,在动笔前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去琢磨框架、拟定提纲、理顺逻辑、提炼观点。
# v1 u5 V  K+ R4 p' s9 q" k  一般认为,文稿结构有“块状”和“条状”两种。这两种结构怎么运用,既取决于讲话者和起草者的“口味”也取决于文稿的功能和场合。0 _, b/ L  [: V" M  a
  “块状结构”的文稿,一般是以时间先后、内容范畴的几个“面”组成的,“面”与“面”之间相对独立成块,相互之间为并列或平行关系。“条状结构”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联,有着比较紧密的逻辑关系,内容组织上比较多见的是总分式和递进式。两种结构各有优长。( v$ J, `' o. N  a- C0 [8 a7 C
本帖隐藏的内容
. t, c# I' W2 m( O" B  ^% B2 o8 O  r6 C
  从整体架构看“块状结构”虽块面少,但更容易大开大合;“条状结构”虽条目多,但更容易点状聚焦。从内容涵盖看“块状结构”相对发散,可以把内容说全说够;“条状结构”相对集中,可以把问题说深说透。从行文风格看“块状结构”中“论”的色彩更重,展得也比较开;“条状结构”中“断”的色彩更重,结论式、断语式的话更为常见,观点非常鲜明。
  U. A! }& Q6 t  从适用范围看,“块状结构”比较适合那些逻辑层次相对复杂、讲话内容相对庞杂的文稿,常用在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等方面。“条状结构”比较适合那些逻辑层次相对简单、演讲色彩相对浓厚的文稿。“块状结构”与“条状结构”并非不可逾越,有的时候可以“一锅烩”。即使是同一类文稿,既有采用“块状结构”的,也有采用“条状结构”的。文稿起草中,到底用哪一种结构,必须综合文稿的主题、内容和对象等各种因素来确定,以发挥出每一种结构形式的最大效应。6 U3 t2 ?4 G4 i: c8 e5 G) U
  拟定提纲,牵头人非常重要。据纲定到“三级”,框架和大的观点就出来了,可以称之为“胸有成竹”;定到“四级”和“五级”,层次和主要内容就出来了,基本上就是“腹有成稿”了。一般来说,提纲到“三级”即可;新手人门,可以根据情况列到“四级”和“五级”。
1 x3 P! f3 ]7 q  |. I/ t/ p3 g  第六步:绘事,就是增强文稿针对性
: C* h% C8 b6 X  y4 @. s  机关文稿要实打实阐述政策、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如果一篇讲话面面俱到,期望解决所有问题,势必不痛不痒,最终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所以,提高针对性至关重要。
* y& C8 N' Y- P# ~2 M. J7 W  一是抓住问题“刨根底”。在大的问题之下,紧扣工作领域,抓住几个具体问题,吃透上情,摸准下情,搞清内惰,深入分析背景、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主张、措施和要求。要紧扣问题,挑出能够体现讲话主旨的权威材料,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典型材料,能够吸引人和说服人的新鲜材料。材料一定要准确。还要激活思想,对材料进行消化转化,作出新的提炼和概括,做到用自己的思想统领材料,用自己的逻辑组织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材料。
; l# x; ~' F9 X& F9 d- |/ g8 w  二是抓住过程“打七寸”。事物都有发展过程,开始前、进行中、结束时各有阶段性特点。文稿要符合这个特点,根据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俗话说,“打蛇打七寸”。要针对某项工作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比如,工作刚开始时,要突出统一思想、周密部署; 工作进行一段时间,要强调防止松劲、加强监督; 告一段落时,要强调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做好后续工作等。0 A/ f  |+ b6 ?% \* N4 g6 V; o
  三是抓住受众“对焦距”。到不同地方,在不同场合,讲话有不同要求。我们必须身临其境,注意照应当时的气氛,注意听众的感受,使讲话贴切得体,这样领导才能够讲得出口,听众才能够找到感觉,上下才有互动。坐在主席台上的讲话可以气势磅礴,坐在圆桌上的讲话应该和风细雨;对干部的讲话思想性、理论性可以强一些,对群众的讲话就得深入浅出、多接地气。把场合弄反了,听众就会觉得别扭。
) u" x4 S* }. _& q. D  第七步:润色,就是锤炼文稿风格/ ]& J2 W+ b8 _& H; Y$ L
  “润色”文稿要注意处理好主次、详略、点面、虚实的关系。该简写的要大笔勾勒、高度概括; 该详写的着意展开、浓墨重彩。文稿的详略安排很有讲究,需要下功夫琢磨,特别是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对重要观点和富有新意的内容,要拿出来多讲几句,使之更为突出鲜明,就像一点火花要把它拨亮,使其光芒四射。对那些枝杈芜杂的内容,则要舍得割爱,大刀阔斧地删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到枝干。
$ s" ?1 f4 n- c9 E  文稿的“润色”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排比”。语言的整齐是必要的,但要慎用排比,尤其不能为排比而排比。排比不宜过多,否则就成了“顺口溜”,显出轻浮之感。二是“引文”。适当引用古文、警句、谚语是有益的,但不能满篇都是引文,“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那样会有“卖弄”之嫌。三是“套路”。有一段时间,文风的一大问题就是“套路”太多太滥。“几个着力”“几个注重”“几个突出”“几个下功夫”,如此等等,生生地拼、硬硬地凑,其结果是因文害义。“套路”可以用,但要恰如其分。四是“创新”。把过去的东西、别人的东西重新排列组合,给旧有的思想、过去的做法饰以华丽的语言,不是真正的创新,而是新瓶装旧酒,舍本逐末。决定文稿高度的是思想的深度。思想观点的创新才是根本的创新。& |3 `4 M7 X) p7 I2 R
  第八步:成文,就是完善和定稿
' A) w1 Q/ @; x4 F3 A, X; X  走完前七步,文稿起草就到了“成文”的最后一关。怎样才算成文? 《春江花月夜》里有句诗“鱼龙潜跃水成文”,大体可以用来说明这个问题:领导者“胸中有海岳”起草者“笔底生波澜”,最后才是“鱼龙潜跃水成文”。要强调的是:从事文稿服务的往往是一个团队,增强团队意识十分重要。起草一个部分,要有全篇意识,要避免写到别人的“田里”去;起草初稿,要有成稿意识,不能有依赖思想,想着有领导把关,便凑够字数交差;作为下属,要有把关意识,从一开始就杜绝硬伤,把数据搞准,把事例搞准,把概念搞准,特别是涉及的重大提法和法律条文以及相关文件和政策表述定要弄清楚弄准确,不要给领导“埋地雷” 。& m5 Z' \, y9 c# u# a) m
  “成文”还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注意校对,做到文字精准。二是注意排版,做到版式规范。三是注意装帧,做到制作精良。这些方面出现瑕疵,就像衣服扣错了扣子。出稿时一定要检查版本是否正确,报送文稿时要认真核对页码,避免错版、掉页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不是“失误” 而是“事故”了,必须予以杜绝。
作者: rgpyq    时间: 2017-7-22 00:18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作者: lizhenfengnl    时间: 2017-7-25 15:08
我的理解是,王国维的这三境界,第一境界是说的立志,第二境界是说的奋斗,第三阶段是说的收获。其实,我们公文写作要实现这三个阶段,也必须是建立在想干、苦干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成功才会不期而至,向我们绽放迷人的笑脸。
作者: candylsp    时间: 2024-3-12 17:30
说的很有道理,学习收藏了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