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对”是对仗的硬功夫
王一端
所谓工对,是指诗词创作中,出句和对句之间不仅要做到平仄相对,词性相同,而且又把各种词(特别是名词)分出许多小类来,在这些小类里选词相对,才算工对。例如杜甫的《绝句》中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出句用了“两”字,是数字,对句也用数字类的字“一”与之相对:出句用了“黄”“翠”字,属于颜色类,对句也用颜色的字“白”“青”与之相对;出句用了“鹂”,对句就用了“鹭”,都是鸟类。所以说,这是一联工对。又如岑参的《和贾舍人早朝》中诗句:“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邵雍的《插花吟》中诗句:“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崔颢的《黄鹤楼》中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等,都是很好的工对。
工对会给人另一个感觉:它不仅给人以节奏美、音乐美、和谐美,而且给人以工整美、鲜明美。这些句子让人读了心情舒畅,回味无穷。所以,运用好工对才是硬功夫。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工对呢?我归纳了“四个基本要素”:
一是平仄相对,也就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错开,形成对仗,以营造节奏美和韵律美。对此以上几篇文章中已经讲了,这里不再细谈。
二是词性相同。所谓词性,就是词的性质。它是以语法特征(包括句法功能和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兼顾词汇意义对词进行划分出的词的类型,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诗词创作时,词性相同才能相对,也就是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量词对量词等。例如杜甫的《南邻》中诗句:“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其中“尺”对“人”属于名词对名词,“四五”对“两三”属于量词对量词;又如晏殊的《寓意》中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其中“溶溶”对“淡淡”属于形容词对形容词;程颢语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其中“横”对“拥”属于动词对动词。
三是词类相同。词类是指同一个“词性群”的类别再划分。例如名词属于词性的一个范畴,但名词又可以划分很多词类。明清时代,古人就根据对仗的需要,对名词作了分门别类,主要包括二十多个方面,如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每个类别又分别列举了许许多多的的名词,如天文类列举了天、空、日、月、风、雨、霜、雪等,时令类列举了年、岁、晨、夕、昼、夜、春、秋,等,地理类列举了山、水、江、湖、城、村、洲、邑等。对仗时,要选择词类相同的词对仗。例如对联“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其中“春”对“秋”属于时令对,“雨”对“霜”属于天文对;“花”对“叶”属于草木对。
为了便于对“工对“的记忆,我编了一首“工对歌诀”:“工对功底强,平仄分低昂,词性相同对,词类审端详,句型同结构,反对出华章。”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 r5 \: O% j8 J5 z9 n
别趣人生 发表于 5 天前 " w* O+ G) y0 m, y, |
“工对”是对仗的硬功夫王一端 所谓工对,是指诗词创作中,出句和对句之间不仅要做到平仄相对,词性相同,而且又把各种词(特别是名词)分出许多小类来,在这些小类里选词相对,才算工对。例如杜甫的《绝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