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2014年10月13日《众秘夜思》第33集:说说“打比方” [打印本页]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0 08:49
标题: 2014年10月13日《众秘夜思》第33集:说说“打比方”
   《众秘夜思》第33集:说说“打比方”

+ t( L: ?* @8 W- C3 Q
时间:2014年10月13日
地点:老秘网“文稿修改演播室”(QQ群号:366351120)
主持:余之舰
整理:水晶
(, 下载次数: 104)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4-10-20 10:19
要想把高深的道理讲得明白流畅、简单透彻,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和灵活运用语言的功力。跟余老秘学几招。
作者: /ty雪儿    时间: 2014-10-21 10:32
《众秘夜思》里好热闹哦!“打比方”这个话题选的好,生动有趣。
) k+ q# u1 D! x6 L一是学习和阅读,丰富语言库存,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中汲取营养。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从基本功做起,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二是生活。观察生活,有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观察工作、体验工作,研究工作。在生活中,向老百姓学习,老百姓的那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中都蕴藏了大量的百姓智慧。 第三,就是练习。就是铁树凝说的,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笔头记、用头脑思、用心里想、用度娘问。 第四,就是有心、用心、留心。 总结得很好啊,收藏学习!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1 11:27
老猫 发表于 2014-10-20 10:19
8 ]" l7 Q5 w& y; [6 g要想把高深的道理讲得明白流畅、简单透彻,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和灵活运用语言的功力。跟余老秘学几招。

$ q; C, o8 K7 R& n; z& X别跟俺学,俺还跟你学呐!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1 11:29
/ty雪儿 发表于 2014-10-21 10:32" M6 b; \/ x' h0 r' W) G& ^, R, F
《众秘夜思》里好热闹哦!“打比方”这个话题选的好,生动有趣。% s* O" g5 o2 h! O( a
一是学习和阅读,丰富语言库存,提高驾驭 ...
1 ?- n+ J8 c/ Q' S4 _
谢谢雪儿版主支持和鼓励,这个话题只是临时动议,缺乏研究和准备。你看这帖子也冷场了呢!
作者: wksjr81    时间: 2014-10-21 14:56
支持学习余老师!顶起
作者: 龙行江上    时间: 2014-10-22 18:45
这个对话,清新自然,实乃高见!一根针,扎得深,学而不思则罔:~~
作者: xiejishen    时间: 2014-10-23 08:22
   感谢余老师,这么辛苦,真的是讨价诲人不倦。3 Q8 R. w4 s3 J( {, i* m
   老师说的非常形象,大家讨论得也非常热烈,看得过瘾。
: p. d- G/ q4 o   积累确实很难,也非常想打比方,可有时找不到,还是积累少了。. {( _  s% S! I7 T4 V4 W
   看贾平凹的小说就是这样,语言非常通俗耐读,这才是生命力。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3 09:07
龙行江上 发表于 2014-10-22 18:454 \, v! o2 ]% x  }9 W
这个对话,清新自然,实乃高见!一根针,扎得深,学而不思则罔:~~

1 Y  l3 J$ Z7 g# w0 E* R谢谢龙行江上谬赞。不如那《引活一团春意识》春意勃发啊!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3 09:09
xiejishen 发表于 2014-10-23 08:22
3 u2 `0 i5 A2 X/ U% e5 J1 ^" i0 T感谢余老师,这么辛苦,真的是讨价诲人不倦。: e+ C' X. w7 D- s, `
   老师说的非常形象,大家讨论得也非常热烈,看得过瘾。 ...
2 c% _5 X: H7 w: P7 J( C& p
谢谢xiejishen朋友鼓励。贾平凹的小说散文可谓比喻连比喻,确实好得很!还有那个钱钟书和张爱玲也都是比喻大师啊!
作者: 甘小胖    时间: 2014-10-23 10:01
用好比喻,没有快速的捷径,只有天长日久的积累。积累就是从生活要素材,善于观察,善于速记,善于发现
作者: 甘小胖    时间: 2014-10-23 10:08
用不用比喻,在哪里用比喻,除了领导个人风格之外,“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
作者: bincong2010    时间: 2014-10-24 08:11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总结会议上的讲话以后,深受启发,
作者: 飘渺之旅    时间: 2014-10-24 09:34
习老板文风明显口语化,比喻多,更接地气
作者: 唯有杜康    时间: 2014-10-24 10:31
打比喻在机关文稿中是比较少用的,但是如果用得好的话那就锦上添花。
作者: 東方澤    时间: 2014-10-27 15:17
看此篇现场实录也是一种享受。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7 15:42
甘小胖 发表于 2014-10-23 10:01; O" j# z' @$ T! `# |
用好比喻,没有快速的捷径,只有天长日久的积累。积累就是从生活要素材,善于观察,善于速记,善于发现
* y  J6 N1 t& X5 f- H8 s3 f/ e
英雄所见略同,小胖所言极是!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7 15:42
甘小胖 发表于 2014-10-23 10:086 \+ m( t8 ]7 U- Z
用不用比喻,在哪里用比喻,除了领导个人风格之外,“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

2 _) [) E! |' M$ c4 G$ K; B2 O/ T) r0 `) R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很对的。赞同!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7 15:43
唯有杜康 发表于 2014-10-24 10:31
+ }" X5 C$ N' `" q; Q" M5 z2 D打比喻在机关文稿中是比较少用的,但是如果用得好的话那就锦上添花。

) V- |# P( `+ E. G伙计,其实机关文稿用的不少!能锦上添花倒是真的!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7 15:44
bincong2010 发表于 2014-10-24 08:11; @" a& N4 P% B6 `3 D0 M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总结会议上的讲话以后,深受启发,
3 r) q' p3 I: p
嗯,这个讲话讲的确实不赖!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7 15:44
飘渺之旅 发表于 2014-10-24 09:34
1 J4 i; C* I% _  ~# j6 h; B习老板文风明显口语化,比喻多,更接地气
( {  V9 ~! j3 q* i7 |
就是的,接地气,抓人心!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0-27 15:45
東方澤 发表于 2014-10-27 15:173 ~! `, d! y4 K+ y% b! b
看此篇现场实录也是一种享受。

, o( v' Y8 j! ~呵呵,谢谢东方泽的享受!这是最美的夸奖啊!
作者: guotiger    时间: 2014-10-27 17:28
这个话题选的真好,在日常公文写作中打比方会经常用到。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毛泽东和钱钟书,在毛泽东的文章里打比方用的十分广泛,常有画龙点睛之效。学习了!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4-12-18 22:59
谢谢朋友,毛主席,钱钟书的比喻都是天才。
作者: 石木郎    时间: 2014-12-23 16:04
认真学习打比喻,让比喻成为自己写材料的一把利器。
作者: 我本忍者    时间: 2014-12-25 09:33
怎么才能恰到好处呢?根据语言环境,生动形象的表述。如果比喻得不合适,那就是东施效颦。
作者: bluefish    时间: 2014-12-30 19:37
众秘夜思》里好热闹哦!“打比方”这个话题选的好,生动有趣。
0 T. Z0 q5 O, ]/ k, J一是学习和阅读,丰富语言库存,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中汲取营养。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从基本功做起,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二是生活。观察生活,有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观察工作、体验工作,研究工作。在生活中,向老百姓学习,老百姓的那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中都蕴藏了大量的百姓智慧。 第三,就是练习。就是铁树凝说的,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笔头记、用头脑思、用心里想、用度娘问。 第四,就是有心、用心、留心。 总结得很好啊,收藏学习!
作者: 徐徐徐徐    时间: 2015-1-3 22:38
!“打比方”这个话题选的好,生动有趣。
作者: noodles    时间: 2015-1-5 22:14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作者: atwoodking    时间: 2015-1-6 16:28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作者: 依米萧萧    时间: 2015-1-12 20:52
写作凭感觉,凭积累不假,但是,公文写出的每一句话都要求有理有据的啊。都要能说出一二三来的呀。不是写散文啊。
作者: 依米萧萧    时间: 2015-1-12 21:13
写作凭感觉,凭积累不假,但是,公文写出的每一句话都要求有理有据的啊。都要能说出一二三来的呀。不是写散文啊。
作者: 豆米    时间: 2015-2-7 21:5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是贵在积累,多提问题,必有所获。
作者: 雅各布    时间: 2015-4-11 13:02
不为比喻而比喻。恰到好处。怎么才能恰到好处呢?根据语言环境,生动形象的表述。如果比喻得不合适,那就是东施效颦。
作者: 花花虎    时间: 2015-4-17 09:40
第一,贵在创新。第三个用鲜花比喻美人的就是蠢材了; 幸福像花儿一样,一样的次数多了,花儿也不香了;心里乐开了花,一直开一直开就乐不起来了。     第二,贵在贴切。就是霞光说的“适当”,布鲁斯说的“恰到好处”。菜根谭中说的:“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作者: 寒枫洒月    时间: 2015-4-20 11:35
123132132321,花儿也不香了;心里乐开了花,一直开一直开就乐不起来了。- A3 u! |8 ?; k# X  A- v! q
    第二,贵在贴切。就是霞光说的“适当”,布鲁斯说的“恰到好处”。菜根谭中说的:“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作者: 我是谁_    时间: 2018-6-24 22:54
老师写的东西总是经典至极,非常喜欢,非常实用。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