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读经典对每个人的心灵世界有诸多好处,可惜如今爱读经典的人却越来越少。
许多人“死活”读不进经典
所谓“经典”,“经”就是经常、恒常;“典”就是典范、模范,经典也就是“恒久的模范”。《文心雕龙》中更是称“经典”为恒久之至道。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快餐化的时代,人们的确不太爱读经典了。
上海师范大学曾调查发现,超七成中学生未看全四大名著。很多人在购书上呈现了功利化趋势。《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经常买文学名著的人只占33.8%,60.2%的人常买专业学习用书,47.7%的人购买生活类书籍。去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起的一项“说说你死活读不下去的一本书”的调查显示,前十位中包含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等外国名著。许多人谈起电影、动漫来滔滔不绝,能像专家一样梳理好莱坞大片,却连《论语》、《西游记》、《增广贤文》等基本典籍都没有读过。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一项调查发现,《傲慢与偏见》、《简·爱》、《呼啸山庄》等经典著作都是英国人最爱读的书。美国一项权威调查也显示,《圣经》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书籍。
经典犹如“精神母乳”
从心理学角度看,读经典有这样几个好处。
第一,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犹如“精神母乳”,能够滋养心灵。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教授曾对七部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进行过统计,结果表明,从思想性标准看,其中约93%的言论都是合宜言论,会对读者的心灵产生良性影响。
第二,生命有限,熟读经典可直探人性本源,汲取人生智慧。比如国学所蕴涵的“仁、义、礼、智、信”,能让人以健康的心态来适应社会变迁中的不确定因素;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气与豪迈对青年立志帮助巨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格理想更是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第三,将古今中西方思想融会贯通。比如,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其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伟大的精神导师,比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都在思考,人究竟要怎样才能幸福,社会怎样才能和谐。这些久远的思想对现代人也管用。
读经典重在静心
不可否认,社会压力增大、节奏加快,让许多人没有时间、精力去读经典。人们在挣扎着为自己创造更好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生活状态变得现实、浮躁甚至浅薄。这样的心态必然会影响人们对待文化的态度。而电子阅读的兴起引发了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快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等“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使得公众阅读“去经典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也让我们的文化面临断裂的危险。
要想读得下去经典,首先要重新补上“经典阅读”这一课,在阅读中另辟蹊径。比如读《红楼梦》,可以边读边绘制人物关系图,以此为索引;读《三国演义》可直接从第三十七回刘备三顾茅庐读起,更容易引起兴趣。调整阅读态度也至关重要。时世喧嚣,阅读贵在静心。文化评论家解玺璋曾指出,读经典别无他法,唯有一字一句认真读下去。
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秘书长 侯玉波 《 生命时报 》( 2014年09月16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