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临下班,突然接到一位已退休的老领导电话,召集当年办公室的“小兄弟”们晚上小聚。老猫虽“老”,但与在座各位相比却是年纪最轻的。所以,免不了又成为“众矢之的”,最终以大醉收场。回家之时,北纬30度主播的《老秘裁剪》已近尾声,老猫借着酒兴在群里放言要“补充两句”。未料,等北纬让出话筒之时,老猫早已率先实现“中国梦”了。所幸,家有贤内助,代发紧急通知。更喜多位秘友争先上台“献声”,成就了一台“歌友会”,再现当年“重温经典读书会”QQ群的盛况。舞台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要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不光会“献唱”,更要能“开讲”。喝酒误事,抓紧把本周周记献上,以弥补老猫昨晚的过失。
一、站长播报
1.
2.
3.
4.
5.
二、观点荟萃
1.借用画画过程,以中心意思为核心,将文稿起草过程提炼为起意、立意、构意、绘意、饰意、达意“六意”。一是起意(起源前因,错)。也就是为什么写这篇文稿,上级文件要求?领导要求?还是自己练笔。二是立意(中心思想,偏)。有了意思的起源前因,就需要秘书来加工形成中心思想,使之更加具体化、系统化。三是构意(构思提纲,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避免出现思路混乱、逻辑不清、结构松散等问题。四是绘意(添写模块,虚)。这就具体到细节部分了,也就是讲道理摆事实的时候了,段落层次要体现出来,标题+措施+目标、措施+事例、排比并列或递进等句式都要考虑进去。五是饰意(修饰语言,冗)。这是最后语言上的润色、修饰,长句、短句还是长短句结合,动词、形容词是否合适等等,争取做到“删一字不舍、填一字不可”的境界。六是达意(投入使用,复)。经过领导简要修改,最后完整地表达出中心意思,形成符合起草缘由的文稿也就合情合理了。这里主要包含与领导沟通、修稿、定稿,听会议效果和看执行效果等,执行完了该文稿“生命”基本结束。
----摘自远风的文章《, m6 ?2 l0 B7 y3 s/ [& u) p
text-underline:none">6 s8 s7 t5 U) D% v) h4 Z. O+ y2 f" _
text-underline:none">秘书也要研究一下“周期理论”》
2. 挖掘材料亮点和创新点,说通俗点就好比玩找不同游戏,将个案中升华为典型,从一般中找到特色,从平淡中提炼经验,考验的是你的发现美的眼睛。老猫多次举过例子,如比一个经济指标,有的总量大,有的比增快,有的位次好,有的环比快,有的增量大,有的超过平均水平,有的居区域前列。看你怎么看,总能找到一个拿得出手的角度。找不同,包括部门这次材料与上次材料的不同,哪些有新进展;部门之间的不同,哪些全局性的任务,有的快,有的慢;部门与乡镇的不同,同一项任务,部门反馈的进展与困难和乡镇反映的情况有何不同;部门与分管领导的不同,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在会上的意见与部门的思路是否有冲突,等等。等练成老秘,你扫一眼就能从部门材料中找到你想要的那句话。从下往上找,就是从素材中找到灵感。从上往下套,就是从上级要求中框住内容。从外往里整,就是从别人的经验中化用过来。换位思考下,如果你在部门,两办要求你提供素材,你是否会想到把两办最有可能采用的内容放在醒目位置,或者重点写呢?
----摘自
3. 框架大致看起来都差不多,其实具体到同一篇文章中还是有区别的。开会的对象不同,会议的背景不同,召集会议的层级不同,框架也不尽相同。比如上级单位新来了一位领导,第一次到你单位去调研,对你单位基本情况根本不了解,一开始上来汇报工作会显得局促或唐突。尤其是省领导到市里,市领导到区里,区领导到街道。这些综合性的单位,涉及的经济建设、城市化建设、民生事业、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如果不了解基本情况,听工作汇报也可能有许多工作背景摸不透。就领导第一次来调研和第二次来调研来说,这框架就不一样了。可见框架也不是个死东西,要灵活借鉴。在运用网络搜集文稿和借鉴他人的材料时,对于其框架要先结合自己所写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后才可运用,要不然容易张冠李戴,对自己水平的提升也帮助不大,对于寻找借鉴的文稿,建议首先是从单位历年的材料中找,其次找上级单位下发的材料参照,再次才是借鉴网络上的内容。
----摘自山东端方在文稿修改演播室交流记录《材料框架和如何挖掘内容亮点》
4. 毛主席说:“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反对党八股》)。毛主席在这段话里,提到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反映了政论文写作的基本规律。经验告诉我,写文章谋篇布局也罢,思考提炼文章标题也罢,都需要大量占有,分析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并没有在标题里显现出来,但是,这些材料和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正是标题产生的基础。尤其是显现中心论点的标题,都应该从材料中提炼出来,如同沙里淘金一般。好的时评文章的开头,除了有一个醒目的“由头”之外,还应随即就提出引人关注的问题,一下子就抓住读者,使读者产生迫不及待的看下去的强烈愿望。俄国政治家别林斯基说过:“假如第一行落笔太远,那么这篇论文一定是废话连篇,离题千里;假如第一行就接触事件,那么这篇论文就是好文章”。
----摘自长安老耿的文章《老耿为你点评:时评写作三问》
5. 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不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写作人员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什么了。“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如果不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不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欣赏。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参加会议,感受气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才能达到良好成效。
----摘自北纬30度主播的“老秘剪裁”讲稿《浅议文秘工作的九个方面》
6.文字工作要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比如,你现在一般会具体分管某些具体工作,你必须首先把你所分管的这些工作研究透,从认识层面,到措施层面,成效层面等方面,思考你所分管的工作,来找规律,进行归纳整理。
/ h; I- n' v o, v% n1 C- `把所做的事串起来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如何做好素材搜集和整理,如何做到为我所用。你可以设几个文件夹来分门别类搜集材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从大项上来说,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要有:自己的业务工作、上级精神、下面的情况、周围的动态等。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如,自己从事的业务工作方面,各个业务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开展情况等等,都需要分类整理。
----摘自行来思往在文稿修改演播室的交流记录《秘途难忘的点滴事兼谈文字工作从细节做起》
7.文字材料要存三个稿首先是自己起草的初稿,第二个是领导修改后与初稿的对比稿,第三个就是最终的定稿。身边要有个好老师。这个好老师,我认为是一本汉语词典,虽然现在使用词典的人少了,大家都在网上查汉字,搜词语,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快捷方便,但我感觉查词典依然是一个好习惯。抓住抓紧瞬间的灵感,多年的工作,我养成了随身带一小本的习惯,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瞬间的灵感。
----摘自QQ1999的文章《我从事文字工作的三个习惯》
8. 搞公文写作,要想出类拔萃的话,也需要这种“弄斧敢向班门前”的志气和胆量。把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暴露在高手面前,得到的指点会更准确、更深刻、更有效。师傅们不知道,我这个徒弟表面上很谦恭,其实一直和他们暗暗“较劲”。我所说的“较劲”就是:在领会和吸收他们长处的同时,注意观察和分析他们的短处,心里盘算着,我该怎样赶上和超过他们,以达到后来居上的目标。
----摘自谢亦森的文章《弄斧敢向班门前》
上期回顾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