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谢亦森: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 [打印本页]

作者: 秘书工作室    时间: 2014-8-18 14:00
标题: 谢亦森: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

凡是搞过机关文字工作的人肯定都遭遇过稿子被领导“枪毙”的尴尬,沮丧之余肯定会想:问题出在哪儿?是结构不严谨还是层次不分明?是语句不通顺还是用词不贴切?是段落划分不科学还是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 “为文而文”难成文

记得初为秘书时,自尊心、好胜心特强的我,不仅为此而气恼过、叹息过,心里还老大不服气,心想本人乃堂堂中文系高才生,散文、诗歌在国家级、省级报刊都发表过,还写不来机关这些文件呀讲话呀调研报告呀之类的官样文章?怕是你们这些当头头的水平有限不识货吧?你瞧,这几个观点有多么多么鲜明,这几个标题有多么多么精彩,这几段标为黑体的话有多么多么精辟独到、发人深省,弃而不用多可惜啊!

有一次还不知天高地厚和领导争了起来。那是一篇在解放思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起草时我给它取了一个很有气势的题目:《论思想冲破牢笼》,可领导看后大笔一挥,改为《谈谈解放思想问题》;文中我引用了大量事实来论证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再到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又从欧洲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再到启蒙运动,真可谓贯穿古今、纵论天下,写得连自己都有点儿无法谦虚的骄傲。但领导连改都懒得改,只叫我推倒重来,要紧密联系实际,少谈那些空洞的东西。我心疼得就像心爱的宝贝被打碎一样,硬着头皮和领导争辩了几句,领导也耐着性子和我解释了一会儿,最后还是难以达成共识,我赌气说:“那我写不了了,您另请人写吧!”领导也有点不高兴:“年轻人,谦虚点吧!”结果这篇稿子果然让秘书科长写了,气得我躲在一个小老秘网的角落里一边猛喝,一边伤心落泪……

是啊,对秘书人员来说,每一个句子都浸染着心血,每一个段落都凝结着辛劳,每一篇文稿也许都来自节假日的默默耕耘和不眠之夜的苦思冥想,可是,好不容易得来的劳动果实却不被承认和爱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随着岗位磨炼而慢慢悟出来的,特别是自己担任领导职务之后,才明白自己当初的“不服气”是多么幼稚,才明白那答案原本很简单,那就是:“为文而文”难成文。

◎ 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机关公文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不言而喻,它不同于文学作品、理论文章、新闻报道等任何其他文体,它的功能就是直接为决策服务,为领导工作服务,为治国理政、造福人民服务,换言之,它是决策的载体,是执政的工具,是上传下达的纽带,是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依据和指南。比如领导讲话,无论讲单项工作还是综合性工作,都要体现领导的意见和主张,做什么,怎么做,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又比如重要文件,无论部署哪方面的工作,提什么目标任务,订什么政策措施,体现的都是决策意图,目的也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一句话,离开以文辅政,机关公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再漂亮的文字也只能成为一堆废纸。

对这一点,或许无需多说,稍有常识的秘书人员都懂得。问题在于,一旦进入构思或写作状态,有些同志就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为文而文”的误区:

——轻内容而重结构。首先不是考虑文稿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怎样表达思想和观点,而是考虑结构要搞得多么紧密、有序、完整。而不少文稿特别是领导讲话、工作汇报、调研报告等,往往被那种陈旧的“三段式”所套牢,大三段套小三段,小三段套三层次,从头至尾都是“三”,似乎无“三”不成文,令人不忍卒读,甚至看了就生厌。当然,如果内容和结构能达到完美结合的话,“三段式”不是不可以,但有些同志对这个可爱的“三”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明明两个部分可以写完,也非要七拼八凑拉长为“三”,或者明明要分作四部分,也要削足适履压缩为“三”。这样,不仅使文稿成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格式化、八股调文章,更严重的是掩盖或者割裂、淡化了内容,导致重点不突出、指向不集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轻实用而重文字。文字是文稿的细胞,重视遣词造句,讲究语法修辞,力求文句通顺,当然都是正确和必需的。就机关文字而言,其实也没有多么神秘多么复杂,能够把话说清楚、说准确、说到位,清清爽爽、干脆明白,不含糊其辞,不出明显语病,就可以了。但有的同志偏偏对文字过于“较真”,不惜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咬文嚼字、斟词酌句上,或文绉绉书生气,软绵绵娘娘腔,弯弯绕欧式句,让人觉着别扭,看了半天弄不清什么意思;或华章丽句,辞藻堆砌,动不动来上几句“春意盎然,桃李芬芳”“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让改革的犁铧呼啸着穿过陈旧思想观念的僵土”之类的“佳句”,把文稿差不多写成了散文诗;或刻意追求句式整齐、对仗,不仅标题非排比句不可,连文字叙述也到处出现排比句,而且大多是为了排比而排比,生拼硬凑,牵强附会,看似气势宏大,实则文字游戏,对实际工作又有何益处呢?

——轻质量而重篇幅。毫无疑问,机关公文首先必须注重质量,注重实在、管用,内容与篇幅必须“尺寸相符”,宜长则长,宜短则短。而有的同志则不管内容多少、质量好差,首先考虑的是要把篇幅搞得多长,似乎不写长点儿就不像文章,就显示不出自己有水平,于是动辄五六千字,甚至一两万字,本来讲一个问题就行非要拆成两三个问题,本来一句话可以说清楚非要分成两三句来说,实在没词就从报刊上、网上大段大段地“拿来”,有时连一个短短的通知也要唠唠叨叨地拉成一两千字。实际上,太长的文章没人喜欢看,太婆婆妈妈的话反而让人记不住,倒不如那些简洁、明快、朴实的文稿,一是一,二是二,单刀直入,板上钉钉,句句说到点子上,让人印象深刻、容易记住,也便于贯彻执行。

——轻效果而重形式。务实是文稿的生命,效果是文稿的价值,真话实话最中听,空话套话惹人嫌。长期以来,由于机关文风积弊较深,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屡见不鲜,甚至习以为常。比如废话连篇,拖泥带水,动笔就是“在……正确领导下,在……大力支持下,在……共同努力下”,似乎不这么写就不符合公文格式;比如空话成堆,空洞说教,开篇就是理论,凡事必谈认识,似乎不这么写就缺乏思想性;比如套话迭出,曲意恭维,对领导讲话的评价必定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求真务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之类的漂亮话,似乎不这么写就是对领导不恭;比如大话满纸,脱离实际,热衷于照抄照搬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似乎不这么写就是不与上级保持一致。这样的文稿,看似周到全面,无懈可击,但又能有什么实用价值呢?

凡此种种,究其原因,还是观念上、动机上有问题,即:不是为解决问题而写文章,而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却不知,拘泥于“文章”反而写不出好文章,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

◎ 从“为文而文”向“为事而文”转变

这就涉及从“为文而文”向“为事而文”转变的问题。实现这个转变,需要有一个领悟、积累和适应的过程。

仍以前文所述解放思想的话题来说明吧。2006年组织上派我到某市任市委书记,到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解放思想的问题立即严峻而紧迫地摆在了面前。这时候构思在解放思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自己当年做秘书时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考虑的就不是结构严谨不严谨、语言优美不优美的问题,而是:作为市委书记,我为什么提出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如何通过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吸收班子成员的意见,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场以“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为主题的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并针对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提出要着力破除四个方面的障碍:一是破除“无债一身轻”的观念,敢于和善于举债搞建设,做到举债有度、用债有方、还债有源;二是破除“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恶习,下猛药整治发展环境不优的顽症,营造开明开放、说话算数、服务到位的投资环境;三是破除对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种种限制,以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激活全民创业,在发展非公经济方面开展一场“静悄悄的急行军”;四是打破陈旧的选人用人观念,舍得把最优秀、最能打硬仗的中青年干部放到项目建设和开放型经济第一线。我让秘书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了动员报告中,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比一下,如果不是“为事而文”、直指时弊,而是“为文而文”、无的放矢地谈解放思想,效果又将是怎样的呢?

“秀才”们,努力吧!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我们的文字就不再是写在稿纸格子里,而是写在坚实的大地上;我们所收获的就不再是失败和沮丧,而是大地上长出的一丛丛翠绿、一片片金黄……

(作者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作者: 大瑶山秘书    时间: 2014-8-18 16:16
谁都有点年少轻狂的时候呀,我当年也有一样的经历,现在写起东西来,熟练多了。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5-8-13 09:32
谢亦森的经验,肯定要好好学学
作者: 文秘人    时间: 2015-8-13 09:44
非常好的文章,很实用,感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xaflybird    时间: 2015-8-13 09:47
写的非常到位,准确,值得学习
作者: 文途行者    时间: 2015-8-13 10:07
谢主任的文章我拜读过很多,受益很多。可以说让我在秘书工作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很感谢他。我用了三到五年的时间成为了单位的头号笔杆子,可以说得意于谢主任的教导。
作者: 品茶论道    时间: 2015-8-13 10:12
前段时间看了谢亦森的两本大手笔,还在细细品读。
作者: 走进樱桃村    时间: 2015-8-13 10:49
写文章就要为事而写。
作者: 长春秘书小鱼儿    时间: 2015-8-13 10:53
每一次看谢亦森的文章,眼前都为之一亮,写材料马上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让我茅塞顿开。
作者: 吊脚楼主    时间: 2015-8-13 11:10
之前拜读过谢老师的大作,受益匪浅
作者: 那时花开临沂    时间: 2015-8-13 11:32
写文章也在于总结,谢老师点出的这些问题,我们都遇到过,一说我们心里也都明白,但是自己就不能总结出来,这就是谢老师的水平。
作者: jakechan88    时间: 2015-8-13 11:57
作为新手,一直都是为文而文,没有上升到这种高度上。
作者: ideal    时间: 2015-8-13 13:14
深度好文,学习学习,感谢分享!
作者: 天使与纸杯    时间: 2015-8-13 13:50
学而不思则罔一下前辈的思路,真的是好容易进入到这些为文而文的境地
作者: 崔智友    时间: 2015-8-13 14:43
为文而文,华而不实,既为解决问题而写,要的就是要实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5-8-13 16:02
打破陈旧的选人用人观念,舍得把最优秀、最能打硬仗的中青年干部放到项目建设和开放型经济第一线
作者: 新手不入门    时间: 2015-8-13 16:44
,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比一下,如果不是“为事而文”、直指时弊,而是“为文而文”、无的放矢地谈解放思想,效果又将是怎样的呢?
作者: 小狗钱钱    时间: 2015-8-13 17:29
好文章,谈透了思想认识问题
作者: 渃晞    时间: 2015-8-13 18:07
从“为文而文”向“为事而文”转变.点到了公文写作的本质。
作者: li85144125    时间: 2015-8-14 08:10
读罢老师的文章,领悟了一点小道理,那就是矫揉造作有痕迹,浑然天成出好文。只有明白公文的目的和作用,才能写出有思想,有内涵,不空洞的好文章。
作者: 还是云    时间: 2015-8-14 08:15
我写材料的时候没有思路,脑子一片空白……
作者: 星辰大海lin    时间: 2015-8-14 08:42
立意新颖,句句切中要害,让人茅塞顿开啊
作者: 益西    时间: 2015-8-14 08:50
谢老的文章必须看一看!
作者: leehom18    时间: 2015-8-14 08:56
说得很好,避免我们一直走入误区
作者: 守拙归田园    时间: 2015-8-14 09:10
学习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者: 学习学习啦    时间: 2015-8-14 10:26
“为事而文”说道点子上了。
作者: 笔划纵横    时间: 2015-8-14 11:05
确实是写作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
作者: 阳光牧者    时间: 2015-8-14 11:12
看了这篇文章,在文稿写作上确实有了新的认识,为事而文应该成为写作的正确方法,在文稿写作前充分考虑要解决什么问题,主题和观点是什么,不唯文字而文字。
作者: 城市暴走族    时间: 2015-8-14 11:30
确实非常受启发 要看完
作者: 龙海    时间: 2015-8-14 14:22
硬仗的中青年干部放到项目建设和开放型经济第一线。我让秘书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了动员报告中,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比一
作者: 乳源综合    时间: 2015-8-14 15:28
最优秀、最能打硬仗的中青年干部放到项目建设和开放型经济第一线。我让秘书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了动员报告中,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比一下,如果不是“为事而文”、直指时弊,而是“为文而文”、无的放矢地谈解放思想,效果又将是怎样的呢?
作者: 我是谁_    时间: 2015-8-14 15:49
对比一下,如果不是“为事而文”、直指时弊,而是“为文而文”、无的放矢地谈解放思想,效果又将是怎样的呢?
' W, G1 J% p! S  B/ I) Q" m' R
1 n: }  H# P& ^. u- m
作者: 司马源    时间: 2015-8-14 16:06
谢亦森都是从普通秘书干出来
, t: a* ~; t4 t0 B  ?- f说的都是秘书平时写材料面对的问题7 M' s0 x9 N7 c- y
管用
$ B6 ]( z* b  q  @: H能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 yuchao1113`    时间: 2015-8-14 16:17
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
作者: 芝麻小官    时间: 2015-8-14 17:35
谢老师的书和文章都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砚青    时间: 2015-8-14 22:34
从为文而文到为事而文,总结的很到位,以后写文章、就是突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当然理论上知道,学以致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作者: 修德储能    时间: 2015-8-15 09:16
这才是大家手笔啊,我也很容易走入文而文的误区呢。
作者: 石头希迁    时间: 2015-8-15 13:21
谢老师现在还笔耕不辍,确实是我辈学习的榜样。为事而文的观念很新,感谢精彩思路。
作者: 旺仔小窝窝    时间: 2015-8-15 15:50
拜读了这篇文章,对刚步入材料工作来讲无异于醍醐灌顶
作者: 党政办新人    时间: 2015-8-15 16:29
“秀才”们,努力吧!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我们的文字就不再是写在稿纸格子里,而是写在坚实的大地上;我们所收获的就不再是失败和沮丧,而是大地上长出的一丛丛翠绿、一片片金黄……
; K+ I. |* u- p; e, O8 }. f(作者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作者: wangzhexiyang    时间: 2015-8-15 20:33
全文中最喜欢的一句话“静悄悄的急行军”。
作者: 自爱    时间: 2015-8-15 20:34
入职一年的异地求生人,迷失自我,迷路了,想要找到回家路,心!
作者: 小胡哥    时间: 2015-8-16 17:37
为文而文,本身出发点就是错误的,怎么可能结出硕果?为事而文是文以载道。
作者: 郑鹊    时间: 2015-8-18 09:03
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比一下,如果不是“为事而文”、直指时弊,而是“为文而文”、无的放矢地谈解放思想,效果又将是怎样的呢?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5-12-16 11:01
想问题比想材料重要!1
作者: 低调的小猪    时间: 2015-12-16 13:00
舍得把最优秀、最能打硬仗的中青年干部放到项目建设和开放型经济第一线。我让秘书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了动员报告中,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比一
作者: 不羁老书生    时间: 2015-12-16 13:05
作为市委书记,我为什么提出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如何通过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秘书而言 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符合领导意图的  这些都需要我们站在领导的高度和位置上把握全面  这很重要
作者: xkue    时间: 2015-12-17 07:30
学习了,努力克服写作的坏毛病
作者: 我本忍者    时间: 2015-12-17 08:56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者: 我本忍者    时间: 2015-12-17 08:58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者: wuzengke    时间: 2015-12-17 10:37
为文而文”的误区,我们的文字就不再是写在稿纸格子里,而是写在坚实的大地上;我们所收获的就不再是
作者: kyosunnye    时间: 2015-12-21 17:34
给谢老师的大作点赞。
作者: 小石头121    时间: 2015-12-21 21:20
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还未走进呢,还处于模仿的初级阶段。
作者: 庙祝    时间: 2015-12-22 10:16
大笔杆子就是大笔杆子!真的是点中了要害!想想看,我们提笔撰文时,可能就是“为文而文”,有的写成了说明文,有的写成了散文,甚至有的写成了诗歌,写成了快板!这些文章最后的命运莫不是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作者: tianzhijiaozi    时间: 2015-12-22 11:21
仍以前文所述解放思想的话题来说明吧。2006年组织上派我到某市任市委书记,到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解放思想的问题立即严峻
作者: 携笔从戎    时间: 2016-1-7 15:23
作文就是在做事情!!!!!
作者: 骆宾王    时间: 2016-1-7 16:19
很想看看谢老师的犀利观点
作者: qq431398320    时间: 2016-1-7 20:08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作者: makaay001    时间: 2016-2-15 16:24
“领异标新二月花”
  Y: j: {' d6 g3 @2 h0 c' x0 P+ X
作者: makaay001    时间: 2016-2-15 16:27
念,舍得把最优秀、最能打硬仗的中青年干部放到项目建设和开放型经济第一线。我让秘书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了动员报告中,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比一下,如果不是“为事而文”、直指时弊,而是“为文而文”、无的放矢地谈解放思想,效果又将是怎样的呢?
作者: 文祉彬彬    时间: 2016-2-15 19:28
写文章只是做事的表现形式,不能颠倒
作者: 文祉彬彬    时间: 2016-2-15 20:00
写文章只是做事的表现形式,不能颠倒
作者: 文祉彬彬    时间: 2016-2-15 20:29
写文章只是做事的表现形式,不能颠倒!
作者: 491760157    时间: 2016-2-16 01:54
关键还是实践,多修改几次,多思考几次,再看高人的文章,收益匪浅
作者: 荷色清风    时间: 2016-2-16 08:05
舍得把最优秀、最能打硬仗的中青年干部放到项目建设和开放型经济第一线。我让秘书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了动员报告中,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比一下,如果不是“为事而文”、直指时弊,而是“为文而文”、无的放矢地谈解放思想,效果又将是怎样的呢?
作者: 蓬州司马君    时间: 2016-2-16 08:11
大手笔的希望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每天一学,坚持不懈,必有所获!
作者: 小旋风    时间: 2016-2-16 08:16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再到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又从欧洲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再到启蒙运动,真可谓贯穿古今、纵论天下,写得连自己都有点儿无法谦虚的骄傲。但领导连改都懒得改
作者: 墨韵隐蓄    时间: 2016-2-16 08:29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6-2-16 08:31
本文分析深刻到位,为走出为文而文提供了方法借鉴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6-2-16 08:37
本文分析深刻到位,为走出为文而文提供方法借鉴
作者: 遂宁秘书    时间: 2016-2-16 09:11
再次学习大笔们的经典之作。
作者: 734669039    时间: 2016-2-16 09:28
凡此种种,究其原因,还是观念上、动机上有问题,即:不是为解决问题而写文章,而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却不知,拘泥于“文章”反而写不出好文章,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
作者: 小青    时间: 2016-2-16 09:37
每次看大家之作 都有醍醐灌顶之感!
作者: 海布里之心    时间: 2016-2-16 09:40
非常好的文章,很实用,感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zhoukean    时间: 2016-2-16 10:09
见解独到,写的精辟。
作者: 734669039    时间: 2016-2-16 10:22
凡此种种,究其原因,还是观念上、动机上有问题,即:不是为解决问题而写文章,而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却不知,拘泥于“文章”反而写不出好文章,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6-2-16 10:27
不是为解决问题而写文章,而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却不知,拘泥于“文章”反而写不出好文章,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6-2-16 10:30
2006年组织上派我到某市任市委书记,到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解放思想的问题立即严峻而紧迫地摆在了面前。
作者: 黄怀衷    时间: 2016-2-16 10:38
hfkjhfknldnlefjlsmlsmle
作者: 施嘉诚    时间: 2016-2-16 11:05
到底是老秘书,老领导,写出的文章就是不一样
作者: 三毛新疆    时间: 2016-2-16 12:10
说的不错,机关里很多为文而文,华而不实,没多少干货。
作者: 文字爱好者    时间: 2016-2-16 12:38
谢亦森先生的见解好,值得我们学习,要明确研究工作比研究写作更重要,才能真正写出好的文章,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胡国权先生的观点亦是如此,即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来构思文章,而不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另一位大家何新国先生也认为,要把工作搞清楚,文章才好写,不至于下笔茫然,心乱如麻。
作者: 功夫猫    时间: 2016-2-16 15:52
品茶论道 发表于 2015-8-13 10:121 u! g8 t# t7 t/ M4 n
前段时间看了谢亦森的两本大手笔,还在细细品读。

) U* s, ?0 D5 P. K5 q; J9 ], I我还没看完,买了一年了还在研究中
作者: 思明齐贤    时间: 2016-2-18 10:00
谢大师的文章确实是大手笔!值得深入学习
作者: 五福临门    时间: 2016-12-11 11:43
早闻谢先生大名,得见文章,希望多学到谢先生为文精髓~
作者: liyungreat    时间: 2016-12-11 14:16
从软能力角度讲,我们除了师资、教材之外,还有方法甚至还包括语言体系,都需要考虑。在教育系统,就意识形态来说,马克思主义学科失去了部分话语权。就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话语体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话语体系后面是个“道”。话语仅仅是个“术”,核心是话语后面的“道”。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也是这样,那是一个“术”。双语教学也是一个话语权问题,但关键是它后面那个“道”是什么。那个“道”是过时的、已经被实践证明的陈旧的那些陈词滥调,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活生生的理论?甚至包括讲市场经济,是18世纪的市场经济?是三十年前的市场经济?是2008年大危机之后的市场经济?还是信息化时代的市场经济?这是不同的。这后面的“道”是什么?所以这个能力非常重要。
  E" x" d+ r9 g- L9 e! w+ N  s( i  n
  当然,从能力上把握还包括队伍问题。队伍就是力量。我们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线指挥部建立起来了没有?前线指挥部指挥意识形态战斗的人有没有战斗意识,有没有必胜信念?有没有政治定力、政治鉴别力、政治洞察力,能不能在蛛丝马迹中发现意识形态新动向?这两年我们管理比较严格了,就出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文体。有的时候在主流媒体上没有,但在一些比较边缘的报刊上面有,网络上就出来了。他们用这样一种特殊文体,来攻击我们党的一些理论。用历史虚无主义的东西,来抹黑我们党的奋斗史、革命史。他们成熟地运用网络语言,比如说一段论述之后,似说非说、若隐若现,然后后面来一句“你懂的”,让你去琢磨,这就达到了他的效果。现在明目张胆地跳出来振臂高呼的人少了,但是这样一种特殊文体从我们教育战线源源不断地流向社会。这个不可小看,不能低估。像这样的蛛丝马迹,我们一线指挥部的人发现了没有?如果没有这种警惕性、鉴别力,就意味着我们一线指挥员们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主动性、坚定性、自觉性,缺乏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 Y- {9 x  g+ z) U- f
3 u% x  @4 F* |0 n2 J  第四,要从变化上来把握。意识形态是变化的、动态的。从宏观上、整体上看,意识形态变化是缓慢的,是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化的。但是在微观上、在局部上,它的变化是剧烈的,有时是瞬息万变的,时不时地会在局部时段、局部地区掀起波澜。把握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要从变化中去把握,核心是要看到人心的变化,看到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看到教师育人行为的变化。变化具有动态性,动态中会出现蛛丝马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风向标”等比喻非常贴切。教育战线把握意识形态关键看变化,看变化就是看形势,看理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看不同思想交锋的具体情势,看力量对比的变化、布局的变化,最终是看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而这一切都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下行动。9 ^$ c# d4 N$ I
% \4 `0 U9 S6 Q( m6 _: W
  (作者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9 g4 K6 c0 Z5 w

作者: 房立洲    时间: 2016-12-11 14:27
。我让秘书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了动员报告中,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 ihatelose1987    时间: 2016-12-11 15:32
向谢老师致敬。他的几本书我都买了,正在阅读ing
作者: 蜡哒    时间: 2016-12-11 19:39
认真学习,加快提高!谢谢
作者: 小书虫爱学习    时间: 2016-12-11 22:19
,如果不是“为事而文”、直指时弊,而是“为文而文”、无的放矢地谈解放思想,效果又将是怎样的呢?
作者: lizhongjun    时间: 2016-12-12 08:46
写得很有广度、深度、见度和锐度,值得借鉴和学习。
作者: 俗人一湄    时间: 2016-12-12 09:28
“秀才”们,努力吧!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我们的文字就不再是写在稿纸格子里,而是写在坚实的大地上;我们所收获的就不再是失败和沮丧,而是大地上长出的一丛丛翠绿、一片片金黄……
作者: 明明白白    时间: 2016-12-12 09:49
在发展非公经济方面开展一场“静悄悄的急行军”
作者: 侯爱军    时间: 2017-7-5 17:23
投资环境;三是破除对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种种限制,以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激活全民创业,在发展非公经济方面开展一场“静悄悄的急行军”;四是打破陈旧的选人用人观念,舍得把最优秀、最能打硬仗的中青年干部放到项目建设和开放型经济第一线。我让秘书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了动员报告中,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比一下,如果不是“为事而文”、直指时弊,而是“为文而文”、无的放矢地谈解放思想,效果又将是怎样
作者: 李论    时间: 2017-7-5 18:05
.................................
作者: Sugue    时间: 2017-7-5 22:26
公文写作培训班 凡是搞过机关文字工作的人肯定都遭遇过稿子被领导“枪毙”的尴尬,沮丧之余肯定会想:问题出在哪儿?是结构不严谨还是层次不分明?是语句不通顺还是用词不贴切?是段落划分不科学还是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 “为文而文”难成文 记得初为秘书时,自尊心、好胜心特强的我,不仅为此而气恼过、叹息过,心里还老大不服气,心想本人乃堂堂中文系高才生,散文、诗歌在国家级、省级报刊都发表过,还写不来机关这些文件呀讲话呀调研报告呀之类的官样文章?怕是你们这些当头头的水平有限不识货吧?你瞧,这几个观点有多么多么鲜明,这几个标题有多么多么精彩,这几段标为黑体的话有多么多么精辟独到、发人深省,弃而不用多可惜啊! 有一次还不知天高地厚和领导争了起来。那是一篇在解放思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起草时我给它取了一个很有气势的题目:《论思想冲破牢笼》,可领导看后大笔一挥,改为《谈谈解放思想问题》;文中我引用了大量事实来论证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再到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又从欧洲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再到启蒙运动,真可谓贯穿古今、纵论天下,写得连自己都有点儿无法谦虚的骄傲。但领导连改都懒得改,只叫我推倒重来,要紧密联系实际,少谈那些空洞的东西。我心疼得就像心爱的宝贝被打碎一样,硬着头皮和领导争辩了几句,领导也耐着性子和我解释了一会儿,最后还是难以达成共识,我赌气说:“那我写不了了,您另请人写吧!”领导也有点不高兴:“年轻人,谦虚点吧!”结果这篇稿子果然让秘书科长写了,气得我躲在一个小老秘网的角落里一边猛喝,一边伤心落泪…… 是啊,对秘书人员来说,每一个句子都浸染着心血,每一个段落都凝结着辛劳,每一篇文稿也许都来自节假日的默默耕耘和不眠之夜的苦思冥想,可是,好不容易得来的劳动果实却不被承认和爱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随着岗位磨炼而慢慢悟出来的,特别是自己担任领导职务之后,才明白自己当初的“不服气”是多么幼稚,才明白那答案原本很简单,那就是:“为文而文”难成文。 ◎ 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机关公文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不言而喻,它不同于文学作品、理论文章、新闻报道等任何其他文体,它的功能就是直接为决策服务,为领导工作服务,为治国理政、造福人民服务,换言之,它是决策的载体,是执政的工具,是上传下达的纽带,是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依据和指南。比如领导讲话,无论讲单项工作还是综合性工作,都要体现领导的意见和主张,做什么,怎么做,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又比如重要文件,无论部署哪方面的工作,提什么目标任务,订什么政策措施,体现的都是决策意图,目的也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一句话,离开以文辅政,机关公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再漂亮的文字也只能成为一堆废纸。 对这一点,或许无需多说,稍有常识的秘书人员都懂得。问题在于,一旦进入构思或写作状态,有些同志就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为文而文”的误区: ——轻内容而重结构。首先不是考虑文稿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怎样表达思想和观点,而是考虑结构要搞得多么紧密、有序、完整。而不少文稿特别是领导讲话、工作汇报、调研报告等,往往被那种陈旧的“三段式”所套牢,大三段套小三段,小三段套三层次,从头至尾都是“三”,似乎无“三”不成文,令人不忍卒读,甚至看了就生厌。当然,如果内容和结构能达到完美结合的话,“三段式”不是不可以,但有些同志对这个可爱的“三”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明明两个部分可以写完,也非要七拼八凑拉长为“三”,或者明明要分作四部分,也要削足适履压缩为“三”。这样,不仅使文稿成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格式化、八股调文章,更严重的是掩盖或者割裂、淡化了内容,导致重点不突出、指向不集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轻实用而重文字。文字是文稿的细胞,重视遣词造句,讲究语法修辞,力求文句通顺,当然都是正确和必需的。就机关文字而言,其实也没有多么神秘多么复杂,能够把话说清楚、说准确、说到位,清清爽爽、干脆明白,不含糊其辞,不出明显语病,就可以了。但有的同志偏偏对文字过于“较真”,不惜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咬文嚼字、斟词酌句上,或文绉绉书生气,软绵绵娘娘腔,弯弯绕欧式句,让人觉着别扭,看了半天弄不清什么意思;或华章丽句,辞藻堆砌,动不动来上几句“春意盎然,桃李芬芳”“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让改革的犁铧呼啸着穿过陈旧思想观念的僵土”之类的“佳句”,把文稿差不多写成了散文诗;或刻意追求句式整齐、对仗,不仅标题非排比句不可,连文字叙述也到处出现排比句,而且大多是为了排比而排比,生拼硬凑,牵强附会,看似气势宏大,实则文字游戏,对实际工作又有何益处呢? ——轻质量而重篇幅。毫无疑问,机关公文首先必须注重质量,注重实在、管用,内容与篇幅必须“尺寸相符”,宜长则长,宜短则短。而有的同志则不管内容多少、质量好差,首先考虑的是要把篇幅搞得多长,似乎不写长点儿就不像文章,就显示不出自己有水平,于是动辄五六千字,甚至一两万字,本来讲一个问题就行非要拆成两三个问题,本来一句话可以说清楚非要分成两三句来说,实在没词就从报刊上、网上大段大段地“拿来”,有时连一个短短的通知也要唠唠叨叨地拉成一两千字。实际上,太长的文章没人喜欢看,太婆婆妈妈的话反而让人记不住,倒不如那些简洁、明快、朴实的文稿,一是一,二是二,单刀直入,板上钉钉,句句说到点子上,让人印象深刻、容易记住,也便于贯彻执行。 ——轻效果而重形式。务实是文稿的生命,效果是文稿的价值,真话实话最中听,空话套话惹人嫌。长期以来,由于机关文风积弊较深,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屡见不鲜,甚至习以为常。比如废话连篇,拖泥带水,动笔就是“在……正确领导下,在……大力支持下,在……共同努力下”,似乎不这么写就不符合公文格式;比如空话成堆,空洞说教,开篇就是理论,凡事必谈认识,似乎不这么写就缺乏思想性;比如套话迭出,曲意恭维,对领导讲话的评价必定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求真务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之类的漂亮话,似乎不这么写就是对领导不恭;比如大话满纸,脱离实际,热衷于照抄照搬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似乎不这么写就是不与上级保持一致。这样的文稿,看似周到全面,无懈可击,但又能有什么实用价值呢? 凡此种种,究其原因,还是观念上、动机上有问题,即:不是为解决问题而写文章,而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却不知,拘泥于“文章”反而写不出好文章,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 ◎ 从“为文而文”向“为事而文”转变 这就涉及从“为文而文”向“为事而文”转变的问题。实现这个转变,需要有一个领悟、积累和适应的过程。 仍以前文所述解放思想的话题来说明吧。2006年组织上派我到某市任市委书记,到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解放思想的问题立即严峻而紧迫地摆在了面前。这时候构思在解放思想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自己当年做秘书时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考虑的就不是结构严谨不严谨、语言优美不优美的问题,而是:作为市委书记,我为什么提出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如何通过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吸收班子成员的意见,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场以“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为主题的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并针对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提出要着力破除四个方面的障碍:一是破除“无债一身轻”的观念,敢于和善于举债搞建设,做到举债有度、用债有方、还债有源;二是破除“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恶习,下猛药整治发展环境不优的顽症,营造开明开放、说话算数、服务到位的投资环境;三是破除对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种种限制,以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激活全民创业,在发展非公经济方面开展一场“静悄悄的急行军”;四是打破陈旧的选人用人观念,舍得把最优秀、最能打硬仗的中青年干部放到项目建设和开放型经济第一线。我让秘书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了动员报告中,大会一开,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认为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很快使沉闷空气为之一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对比一下,如果不是“为事而文”、直指时弊,而是“为文而文”、无的放矢地谈解放思想,效果又将是怎样的呢?
作者: 千江月    时间: 2017-7-6 02:36
非常好的文章,很实用,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