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申论”一词的意思是申述、申辩、 论述、论证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4-8-18 00:30
标题: “申论”一词的意思是申述、申辩、 论述、论证
申论”一词的意思是申述、申辩、 论述、论证。申论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录用考试,考试试题的政治导向明确,不容出现偏差。试题的客观性很强,不许随意发挥。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论,无可非议。题材的多样性和答题的规范性,使得答题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才能从容应对。下面我以某范本进行分题论述。(申论考试一般有三部分,下面分三页显示--编者)
2 h! h2 i' ~& q; C& z: @9 z) [: Z2 x# L/ p. f
一、请用不超过I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 Y- l6 J- l# e' J  理解题意: + {0 p( a3 n' |
+ ]6 v  N+ a$ ?# i& {( a! K$ @/ i
 (一)字数限定。1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 G  N$ _9 g% E2 G4 e; O- G, z8 x" B% D9 f& d# a
 (二)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罗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1 L) N$ m9 g. J4 y: s% C& E: g

+ U% w6 x6 a5 O7 k% C! J- n (三)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旁征博引或随意发挥。
+ ?& e; Q6 w5 P6 @" ?- ]1 K
) g# g/ q* [; `+ E: r7 c (四)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念。答题时不要圃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 K0 Z, n: q* a# ^. `
) s8 m1 J. R& q7 m: O, J
  答题步骤: : _5 O. W1 Z8 F5 O

2 D5 s" u6 z0 q: }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 t) P  {5 b- r# @) e+ n; y7 D1 }% _/ }* h8 z9 u; |, q
 (二)将勾划出的句子再进行分 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 R' p+ L- x1 L9 x" X5 J
; J- N/ h. S2 Q$ n2 n  W" g(三)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 R! W/ }- k+ z5 L
0 o( i) {0 r$ t. Q答题方法: ' ^, f3 P$ k3 l+ r
6 X( ?7 H3 _7 D; w- W# p
  通过对书上所有答案的分析,我认为,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述句+分述句+道理句。
0 d  g+ ?  B* M9 K' t/ `1 }0 v3 G8 M; S# }. a' Y2 |6 z) ]/ d/ K
  (一)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5 S! g8 r0 ^4 H4 _8 b
9 C" t! C0 U" l# i2 P$ c- E
  (二)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注意:由于《申论》考试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观的、有一个基本确定的答案,因而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应该是相同的,所谓殊途同归是也,考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不然,就会违背答题要求) . H% y. e- P# j# I

' E8 h3 \. {5 B2 Z$ X  1、环节分析法。对于那些以纵式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阶段性为序或逻辑上的逐层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模拟试题(一)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这是按医药流通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 b# {: X  [, D# z: x% }; r
4 c% U* i  {4 o* K- r' |  n& a  2、参与方分析法。一件事情可能有几方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就各方的行为进行分述答题。如模拟试题(六)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的10家苹果汁生产企业应对美方反倾销起诉取得成功的案例。)成本低廉的中国的苹果汁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美方不满,美方提出反倾销调查起诉。中方积极应诉,充分发挥有利因素,觅得了诉讼胜利,保护了中方苹果汁生产企业的利益。”广大考生反映,这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
7 P( }8 |& K  c/ _7 n3 t" E; `2 Z% e- j" S+ O
  3、链式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链式分析法。如模拟试题(七)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我国9家彩电企业结盟限价销售彩电的报道。9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专家认为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 T1 v& C; Q8 X1 n: Z  |& P% r' c, i- }" U: S' f
  4、类型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如模拟试题(九)的分述句就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玩具市场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我国的玩具消费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愿意为孩子买更多的玩具。但调查还表明,我国的成人玩具市场基本是一片空白,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专门生产成人玩具的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商机。玩具的开发和销售面向成人,是世界玩具有新热点。” 8 {' V- i% C8 R; J

" s+ t' g2 \( ~2 t  5、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这对于初学者或心理素质差者有较大帮助。 ! w' }) S* z+ }% ?5 @

; t6 H. K" e# z2 Q二、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p1 u& w" O4 i8 L9 l  理解题意:
7 W) ~8 h- X- a- Z" m- @8 ]3 o/ L9 P5 R# R' K4 p
  1、字数限定:3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3 W# \3 l5 h: V: G# v2 ]1 k4 W, X3 _: T! I; A  e
  2、解题对象:针对给定材料,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在给定材料之内,一般是近涉关系,很少是远涉关系。 ! O/ K" E2 _) G4 Y% b/ T

) {$ x, S0 D& B5 B$ ^; W2 R5 c  3、适用性。由于招考的公务员,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人才,因而,所思所想,都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要就事论事,可以执行,不能大而空,要切实可行。
8 U8 ]$ _. G. f0 ^% M0 D
' a8 C! c) q6 o2 e  答题步骤:
2 v) N" ?% ~( K* {$ I
( a' N( a8 _0 C: Z  1、根据前边所述的方法,勾划出文中反映的主要问题。这是保证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的重要依据。
0 Y: M. V4 B( v- U' s9 `1 \
5 z$ k( [7 J2 Y  2、寻找问题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这是保证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 K4 W+ ?+ u  M8 v; p( L5 m4 n( P! S0 P- V
  3、根据环境和条件,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 e+ Q- M- u( F: O2 ]! B# b, V
9 B. r; ~% _" S# x" b% i8 V
  答题方法: $ w6 N; ]; j- r# {2 Q

8 t" @2 C3 U+ R9 _5 @* u/ m3 ?  1、分层法:有些问题,可以从观念、制度、具体行为三个层面来提出解决办法。"a、转变观念,改变现有的……观念,通过……,树立……观念。"。b、建立……制度(体制),……" “C、加强……管理,(实际行动)"。
5 {5 `# B& y! o* K# N" p* u$ f( ^8 S, r, V+ x: d" J5 W
  2、职能分类法:很多模拟试题,都与法律有关。因而答这类题时,方案可以是按 "企业或单位"、 "政府"、"法律"、"个人"四方来分。通常情况都是"企业应当做些什么","政府应当做些什么"、"法律做些什么的方式"、"个人应当做什么"。 , j5 m! q/ l: @

( k0 k& K) Z7 K  m* K* q7 O5 ~   3、核心元素分析法:抓住核心元素,提出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关于人的解决问题上,一般都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两个方面来提出解决方案。如模拟试题(二)中"撞了白撞"的核心元素是 "人、车、路",那么解决方案就是
6 A" ~7 G- K% O2 x) |- J(1) 提高路人的安全意识,监督路人的行动。(要列举一些具体办法,如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设置交通路口安全监督岗等)。2 l; @- O4 d# b& ?  b* ^
(2) 车主必须尊重路人生命,不能因为法律授权就任意作为,在可能避免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撞人事件发生。
: E/ @1 s  v1 K: e7 `. d(3) 路的问题主要靠政府解决,政府要多
  Q  A; r- h: y. q0 S修路,修好路。(也要列举一些具体方法,如拓宽主要街道,在交通要道架设天桥,修地下通道,或封闭一些事故多发路口等)
( k5 q( B5 J0 m5 ^(4) 参与方分析法。就是一个事件的双方或多方,各有什么问题分别解决什么问题。这种题要忌讳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办法。这种办法也是考生最易接受的,考生平时可多演练此法。
, O$ ^' L1 Y  @6 c* W" u1 G  (5) 焦点问题分析法。找出矛盾斗争的焦点,解决它,就如解开争斗的死结一样。模拟试题(十四)中就是如何很好地解决新闻曝光案件。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法律的、政府、新闻的实际出发,可以从宏观的、微观的两个方面来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 M( F4 M+ w2 V8 F2 t9 U# ?; P8 m* H( u" O. D& J& m; Y
三、就给定资料的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 f8 Q) X+ ^7 w% W+ I" T; m$ U' a  理解题意: # c9 E5 s3 K* }' }$ c1 i* `
; }% {, C, o/ r3 S! x8 j: m# k
 1、文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或道理进行论述的文章。
* u! X- _) j& `7 `; w( t8 a' x5 {  b7 R, z; N, T: V
  2、论述内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申论》考试时都要求考生抓主要问题,因为招考的国家公务员,行使国家权力,必须要注意平衡问题。要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考虑问题时主次分明,对于轻重利弊能较好地权衡。
' N! h9 R% m+ [1 ?) {0 D% x1 J* ]4 j& ^' e% X% x' L
  3、中心明确。就是观点鲜明,肯定或否定,赞扬或贬斥,清楚明了,不含糊其辞。在文中最好使用段旨句。一是方便阅卷教师迅速获知文章主要信息,二是方便考生自己写作时紧紧围绕中心来写,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 F' O# |. D/ w5 y0 o$ A! d3 J. S1 V7 g( ]$ Q
  4、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论述过程中理论与事实要能很好地结合,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事实与道理紧密相连,互相支持,为中心论点服务。道理上讲,《申论》考试的一般事例都主要来自于给定资料,理论可以从给定资料中来,也可从中引发。
, O! @* D9 V6 d8 m+ a4 ^; d$ M' [7 W. W, L+ e# F# \+ [( V
  5、论述深刻。就是要求论述时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现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应深人事物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对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体制、观念、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深刻性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当前实际。
# c7 p7 F0 M9 H5 D+ U1 C. Q2 q; D8 f. y2 C. R; E
 6、有说服力。这是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提出的要求。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 {4 h6 \  E4 a

' o) z+ t3 C! ]- ?9 v( J  7、从本次考试的目的,也就是录用国家公务员来看,评卷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因而即使是论述题,各位考生在答题时虽然有一定的发挥余地,但总的来说规范性是很强的。因而作文必须从标题、结构、语言、文面等方面表现出规范性来,这样才有利于写作与评卷。
( x7 _2 w7 @# x$ T3 y% T) E; w6 L; t
  写作步骤:
3 B7 y! B; ^$ c6 K4 p( D$ R( D# o$ @5 r0 t/ ~
  1、通读全文,抓住主要问题。
; S5 G0 `5 N, a, s# }2 f- H; r) P8 G; G' x

) U4 M# h4 U) a/ F! v0 H; q! {
作者: 邹金    时间: 2014-8-20 10:02
申论考试分数总是不高,甚至还越考越低。希望从这篇文章中找到原因。
作者: 自己的幸福    时间: 2014-8-21 13:17
正在复习申论开始  很有用  谢谢啦
作者: 向往太阳    时间: 2014-9-16 10:07
学习了,借鉴了,收藏起来!!!
作者: 冰蓝心    时间: 2015-3-30 17:08
题材的多样性和答题的规范性,使得答题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才能从容应对。下面我以某范本进行分题论述
作者: 本森师    时间: 2016-4-9 12:15
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作者: 执戈天策    时间: 2016-5-23 21:02
学习写文章,学会干工作
作者: nelly    时间: 2016-10-6 22:34
申论老是找不到方法,学习了
作者: wbshuaige    时间: 2017-6-4 09:03
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现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应深人事物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对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操作层面存在
作者: sanda2010    时间: 2017-7-6 14:29
好有收获,期待能够快速提升!!!
作者: love5game    时间: 2017-7-7 16:54
通读全文,抓住主要问题
作者: 言00    时间: 2017-7-7 17:09
想要参加遴选,先看看怎么弄。实在很迷茫
作者: 15874583857    时间: 2017-9-21 15:57
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现象,不能囿于事物的表面,应深人事物的核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对一件事,不只是看到其操作层面存在
作者: 荣耀之光    时间: 2017-9-30 17:13
录用国家公务员来看,评卷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公正,因而即使是论述题,各位考生在答题时虽然有一定的发挥余地,但总的来说规范性是很强的。因而作文必须从标题、结构、语言、文面等方面表现出规范性来,这样才有利于写作与
作者: 火箭队    时间: 2017-12-5 14:46
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作者: 1990982101    时间: 2019-4-8 08:46
通过对书上所有答案的分析,我认为,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述句+分述句+道理句。写的很好,学习了。
作者: 况且况且    时间: 2020-3-6 20:40
 6、有说服力。这是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提出的要求。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论证要合逻辑。三者就像屋顶、墙壁、结构一样密不可分。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