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老耿为你点评:时评的谋篇布局 [打印本页]

作者: 长安老耿    时间: 2014-8-14 09:33
标题: *老耿为你点评:时评的谋篇布局
本帖最后由 长安老耿 于 2014-9-24 10:54 编辑

老耿为你点评:时评的谋篇布局

   欢迎同学们。刚才,我们探讨了两个问题:配图诗与时评、时评的审题与构思。现在,我们探讨第三个问题:时评的谋篇布局 。

请同学们,看《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这篇文章,大家一边看,一边听我点评。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在7.25讲《怎样写时评》的时候,曾经介绍过“起承转合”的理论。

    我再就《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这篇文章的结构,运用“起承转合”的理论,做一个简要分析。

    这篇评论,共六个自然段。

    开篇第一段,是破题,也是“起”。破的是什么“题”呢?标题说的是“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于是,作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请看第一段: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不断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的有力武器。这一武器若用得好,锋利如刺刀,于同志,可挑出毛病、改正缺点、帮助提升;于集体,可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增进团结。各级党组织正是在不断的磨砺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锋利如刺刀”,便是破“题”。紧接着,用了“于同志”、“于集体”这两句,分别说明“真批评”的两个作用。“各级党组织正是在不断的磨砺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是对真批评的作用之总结,既不重复,又是提升。这就叫“起”,起,就是文章起头,开篇。

    如果说,第一段是从正面论述起头开篇,说明“刺刀见红”这个“真批评”的作用的话,那么,第二段,便是从反面说明“假批评”的表现及危害,进行“承”接。

    请看文章第二段:

 

    然而,这一利器并不能始终保持锋利如初。有时握得不紧,还未上阵,先弱了声势,不堪一用;有时聚焦不准,看似拼命,却不能直击问题,效果不好;有时轻描淡写,用力不够,银样蜡刺头,立不了功。当前,教育实践活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相继召开的关键环节,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把武器磨尖擦利,以刺刀见红的真批评解决思想作风和工作中的顽症痼疾,回应群众的真切期盼。

 

    作者用了三个以“有时”打头的排比句:“有时握得不紧,还未上阵,先弱了声势,不堪一用;有时聚焦不准,看似拼命,却不能直击问题,效果不好;有时轻描淡写,用力不够,银样蜡刺头,立不了功”,这三句话,一句紧接一句,干脆有力,尖锐泼辣。

    紧接着,作者从正面指出:“当前,教育实践活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相继召开的关键环节,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把武器磨尖擦利,以刺刀见红的真批评解决思想作风和工作中的顽症痼疾,回应群众的真切期盼”。针对“假批评”,作者旗帜鲜明的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是又一次“破”题。文章开篇,作者第一次破题,是在表层。至此,作者的第二次破题,则是透过表层,深入核心。也是对第一次破题的深化,又是照应。

    读到这里,读者就可能随着作者的思路深入思考:那么,怎样才能“把武器磨尖擦利,以刺刀见红的真批评解决思想作风和工作中的顽症痼疾,回应群众的真切期盼”呢?

    这在文章结构上就叫做“转”,“转”入作者要论述的核心问题。

    文章的第三、四、五等自然段,作者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三个论据。

    第三自然段,“刺刀见红,心中要勇”。什么叫“勇”?作者指出,“勇”,就是“直面矛盾、正视问题”。同时进一步说明“勇不等于蛮,勇要有诚和善作辅助”,之后对“诚”和“善”作了论述。

    第三段的原文是:

 

    刺刀见红,心中要勇。每个组织和部门都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直面矛盾、正视问题,用心用力研究解决,才能及时消除误会、化解隔阂、增进团结。勇不等于蛮,勇要有诚和善作辅助。开展批评要出于公心,秉持正义,不发泄私愤、不捕风捉影,诚心诚意沟通思想,推心置腹交换意见,非但不会伤害同志,反而会增进理解和信任。开展批评也要与人为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批评者先天占有了有利位置,若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即使讲得是对的,也很难让人接受。唯有立足善的出发点,让被批评的同志感到他人指出自己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完善自我、促进工作,是为了自己今后不出错误和问题,心中羁绊自然少了,同志情谊自然深了,春风化雨效果自然显现。

 

   第四自然段,论述了“刺刀见红,靶心要准”。第五自然段,论述了“刺刀见红,用力要狠”。这里,我就不具体分析了。请同学们看四、五两段的原文:

 

    刺刀见红,靶心要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完全是为了解决矛盾、克服缺点、更正错误。毛泽东说:“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刺刀在手,面对的是同志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刺准了可以解决问题、化解误会,刺不准伤害的是同志感情,破坏的是党内团结。凡事不问青红皂白,霹头盖脑张口就说,不会让人心服口服。要勇谋结合,打鼓打到点子上、批评点到穴位上。切忌主观臆断、胡乱猜说,真正聚焦问题有的放矢,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当面指出而不背后议论。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相互猜忌、互不信任、疑神疑鬼,才能让被批评者心悦诚服,达到预期效果。

    刺刀见红,用力要狠。如果放下顾虑、瞄准靶心,最后发力时轻描淡写、隔靴搔痒,也只能是认认真真走了个过场,扎扎实实搞了个形式。不要信奉那套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不要戴着面具玩“好人主义”,有问题就要找出来,有刺要挑出来。只有深处用力,真正点到麻穴、吃到痛,方能有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的自觉;只有以汤熨治腠理之疾,以针石疗肌肤之病,以火齐施于肠胃之患,才不至于病入骨髓“无奈何”,才能起到治病救人作用。

 

    至此,作者用“心中要勇”、“靶心要准”、“用力要狠”,说明了什么叫“刺刀见红”。这三个论据,支撑起了“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这个中心论点。整个论过过程,有力而周全。

    现在,我们看文章的结尾:

 

    武器越用越利。千万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要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不断深化,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有效武器,在刺刀见红中解决问题,在坦诚相见中形成团结,切实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结尾,在文章结构上,就叫“合”。

    什么叫“合”?大家都看过孔雀开屏吧。男孔雀的羽毛很漂亮,它总爱在女孔雀面前展开翅膀显摆。后来,经过训练,学会了在游客面前,在镜头面前显摆。显摆完了,它的翅膀就收起来了。这一收,就叫“合”,恢复了表演前的状态。文章写作也一样,没有什么神秘的。世间万物,一道统之。

 

    朋友们,从我刚才的点评中,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心得没有?如果有,请与大家分享。

 

    现在,我把自己的几点心得,分享给朋友们。

    我的心得,就是我在8.6给作者的回复里。我念给大家听听。

 

归零笔杆:

    读了你的小评论《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和你8.1的回信。谈几点看法,与你商讨。

    当初,打开你的这篇文章,仅仅是通篇浏览了一下,就被它吸引住了,于是再读,三读。应该说,无论是从文章的审题立意、论据材料的选择、论证和结构安排来说,还是从文字表达来说,这都是一篇较好的评论文章。尤其是得知你“以前没写过时评类文章”,第一次写评论就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应该说,起点是比较高的。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一下。

    一、审题立意,注意划分“关键词”。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题目,有的是仅仅划定一个话题或题材范围,如《也谈批评与自我批评》。作者可以在话题或题材范围内,自由确定论点。也就是说,由出题者“命题”,作者“立意”。

    有的则是题目本身就明确了论点,作者必须找出这个论点,而后围绕这个论点,去选择论据,结构文章。我出的《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这个题目,就属于后者。出题者既“命题”,又在题目中“立意”。

    后者,在审题上,就难一些。它要求作者必须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在审题上,我很赞赏你采取的把题目分为几个关键词的方法。题目划分为几个关键词后,命题者的“立意”就显现出来了,因比,这是一个简便、实用的“破题”方法。

    在《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这个题目里,我之所以强调“真”、“真批评”,是因为在当下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中,弄虚作“假”的“假”批评,大量存在。在这一点上,你很好的理解了我的意图。

    二、谋篇布局,善于学习借鉴,消化吸收。

   “题”已“破”,接下来便是选择论据、结构文章了。结构文章,就是用论据论证观点。这一点,你的回信已经介绍了。我赞赏的是,你在选择论据、结构文章的过程中,善于学习借鉴,消化吸收。

我注意到,你在回信中说,“参考了刘云山《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几点认识》)”,“借用了《扁鹊见蔡桓公》几句话”。(说老实话,刘云山的这篇文章,我之前没有看过。你提到了,我才上网读了读。你还记得我7.31的信吗?应该说,我出题的初衷,是暗合了刘云山的观点的。《扁鹊见蔡桓公》倒不陌生。)

    我为什么赞赏你善于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呢?

 

    之二,再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不断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的有力武器。这一武器若用得好,锋利如刺刀,于同志,可挑出毛病、改正缺点、帮助提升;于集体,可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增进团结。各级党组织正是在不断的磨砺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结尾:

    武器越用越利。千万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要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不断深化,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有效武器,在刺刀见红中解决问题,在坦诚相见中形成团结,切实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开头你写道“各级党组织正是在不断的磨砺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结尾依然是“切实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我知道,你这是在“照应”,这没有错。但是,两次用了“战斗力”“凝聚力”,似嫌重复,能否换个词、或者换个说法呢。

 

    不足之三,文中用了“腠理”一词,这是医学名词,意为皮肤、肌肉的纹理。一般人可能不懂,如果用括号加个解释,就好了。虽然,这看起来是小事,但是,我们写文章是给广大读者看的。作者应该有为时刻读者着想,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却是一件大事。

 

    罗里罗嗦了这么多,不知妥否,仅供参考。

    又,明天晚上我值班,拟点评你这篇文章。你意如何?

 

致敬

                               长安老耿

                          2014.8.6下午于长安茅庐

 

    昨天下午临下班前,我收到了作者的回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耿老师:

    一篇小评论,得老师三复,治学之严谨,育人之不倦,学生为之感动。再致敬意!

    作为一篇评论,自己感到确实有不到位的。然而,对于何处不足,思路并不清晰,学习老师关于时评的“一、二、三”,又有对学生拙作的“三复”,渐有越捋越顺之感。上次作业,动手构思到最终呈交老师,其间也作反复修改,更深化了“觉知此事须躬行”的理解。短短千言,要写出思想、写出观点、写出感觉、写出文采,的确不是简单拼拼凑凑所能应付过关的。

    自此,也更加关注时评类短文,在自己做的简报本中,将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刊的评论文章都列入重要学习序列。对一些重要新闻,事先自己打个腹稿,(假如我写,怎样切入,写哪几点),然后再将同一新闻的不同报道评论进行浏览,对各种观点进行一个比对,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法,使思维更发散,视野更开阔。

    能在公开课得到老师点评,不甚荣幸。

    另,最近持续关注北大燕京学堂事件,待了解全面、深入分析后再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还望继续得老师点拨指正。

致敬

                                 归零笔杆

                                2014年8月6日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今晚,老耿为你点评,就以今天上午,我给作者的回信作为尾声吧。

 

归零笔杆:

    惦记着你昨天的回复,今天我早早的来到办公室,匆匆忙忙的在博客、空间上发了讲稿《抨击时弊要敢于刺刀见红》之后,点开细读。

    先谢谢你的鼓励。不说作为老师,仅作为老同志,传帮带,为青年朋友的成长搭把手出点力也是应该的。何况,教学相长,在与你的交流中,我也获益不少。我一贯主张,老同志向年轻人学习,就是“与时俱进”。青年,总是时代的先行者。

    读罢回函,感受有三:

    其一,知不足,是成长进步的前提。青年如此,中老年亦如此。

    其二,记录文章修改初稿、屡次修改稿至定稿,既是总结,也是提高。养成习惯,一篇胜数篇。

    其三,赞赏你做文摘简报,不时读一读,把同题材文章进行对比分析。这是学习写作的好方法。我也曾这样做过。

    关于北大燕京学堂事件的文章,写好后发我qq,愿与你探讨。

    请把你的《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发在学院论坛上,并在群里告诉同学们。今晚,我8:30值班时点评。

    我要为值班做准备了。就聊到这里吧。

握手

                                    长安老耿

                             2014.8.7上午于长安茅庐

 

    好了。同学们,今晚,老耿为你点评,结合点评归零笔杆同学《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这篇习作,再谈怎样写时评。这一讲的三个内容:一、配图诗与时评,二、例谈时评的审题与构思,三、时评的谋篇布局,到这里就讲完了。

    同学们,晚安。

 

                                                      长安老耿

                                                    2014.8.7下午草于长安茅庐

                                                    8.8讲授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4-8-14 10:21
鱼渔兼授,教学相长。千金易得,良师难寻。点赞。
作者: xxkgmq    时间: 2014-8-14 10:49
越看越觉得精彩,想多看,多学习,以增长自己
作者: 萝卜白菜    时间: 2014-8-18 13:27
发自内心的感觉精彩,这是我一个初级小秘远远不能达到的顶端啊,写文章真是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啊,很精彩,非常好。认认真真的学习三遍,畅快
作者: oujide    时间: 2014-8-18 14:41
很厉害!谢谢提供学习的机会!
作者: 江苏秦    时间: 2014-8-19 08:47
好好滴学习时评写作。
作者: 小谢    时间: 2014-8-19 09:01
起承转合,一正二反三正。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4-8-19 10:08
点评得非常到位,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作者: 魑魅魍魉    时间: 2014-8-19 11:59
非常精彩的点评,认真学习了。。
作者: 激浊扬清    时间: 2014-8-20 14:48
写的很好,好像看完整的文章,谢谢作者,谢谢系统,么么哒~~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4-8-21 14:40
视屏写作是目前新闻媒体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应该学习这个连续剧,
作者: BOSS    时间: 2014-8-22 16:05
两次用了“战斗力”“凝聚力”,似嫌重复,能否换个词、或者换个说法呢。8 l- G& a" A- M* q

+ I: o% k/ R) C, O! n$ ]  K
作者: 正能量    时间: 2014-9-17 19:24
个人认为时评是最应该好好练习的文种
作者: 正能量    时间: 2014-9-17 19:25
个人认为时评是应该好好练练的文种
作者: 华华123    时间: 2014-9-30 10:48
写文章真的是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很精彩,非常好。
作者: 181818    时间: 2015-8-5 12:45
读美文是享受,这种学习过程是快乐的,从中体会到了浓浓的师生情。特别认同文中的观点和学习、写作方法。
作者: 姚贽    时间: 2015-11-2 09:43
从源头开始学习,慢慢挖掘
作者: 文秘人    时间: 2015-11-6 11:45
确实很长见识啊,不是一般的厉害。
作者: 兵位帅谋    时间: 2016-1-29 14:55
分析的真透彻,收获很大
作者: 鹅毛笔    时间: 2016-2-4 18:30
论过过程,有力而周全
作者: 天山剑客    时间: 2016-2-13 21:16
深入浅出,对于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 zhuchen2018    时间: 2016-3-3 11:50
不断深化,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有效武器,在刺刀见红中解决问题,在坦诚相见中形成团结,切实
作者: 俺不识字儿    时间: 2016-3-8 21:37
好教学,值得学习,非常感谢
作者: 本森师    时间: 2016-3-8 23:04
这一利器并不能始终保持锋利如初。有时握得不紧,还未上阵,先弱了声势,不堪一用;有时聚焦不准,看似拼命,却不能直击问题,效果不好;有时轻描淡写,用力不够,银样蜡刺头,立不了功。
作者: 蒋斌    时间: 2016-3-9 15:25
太漂亮了,题目很清晰,开篇就立意,不拖拖拉拉,看到后面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尤其后面的方法及老师的回复,值得借鉴
作者: 蒋斌    时间: 2016-3-9 15:26
太漂亮了,题目很清晰,开篇就立意,不拖拖拉拉,看到后面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尤其后面的方法及老师的回复,值得借鉴
作者: 正弦波    时间: 2016-5-9 10:04
这篇点评写的层次分明,手法老练,鞭辟入里。学习了很多
作者: 坚持行动    时间: 2016-5-9 12:44
点评很到位,很有说服力,值得学习。点赞
作者: 做梦的稻草人    时间: 2016-5-9 16:44
我为什么赞赏你善于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呢?0 E- Q) l" }9 `3 Y0 \

4 L1 L) ]2 p" w% Q+ F- }
作者: 光芒四射张小安    时间: 2016-5-11 13:44
   在《刺刀见红才是真批评》这个题目里,我之所以强调“真”、“真批评”,是因为在当下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中,弄虚作“假”的“假”批评,大量存在。在这一点上,你很好的理解了我的意图。
作者: 小雅    时间: 2017-2-21 14:15
从菜鸟到新手再到用笔入神,感觉跟冲出自己的空间来思考是离不开的,但这种思考要积淀很多很久才可以拥有。岁月荏苒,人到底能坚持多久?
作者: 扬泰小秘书    时间: 2017-2-24 21:39
谢谢楼主的分享,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作者: 雨泽    时间: 2018-9-27 10:22
菜鸟入门,把文章抄了一遍。
作者: qiutian6017    时间: 2019-1-4 23:49
《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几点认识》)”
作者: sgy    时间: 2019-5-8 11:55
  “题”已“破”,接下来便是选择论据
作者: 赵北星    时间: 2019-5-21 16:08
鱼渔兼授,教学相长。千金易得,良师难寻。点赞。
作者: 东城河边    时间: 2019-6-1 22:12
非常好的分享,认真拜读。
作者: 小小的确幸!....    时间: 2023-2-14 10:43
衔首含尾,相互照应,关键是用词不能重复,开合自如。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