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四零工作法”疏通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印本页]

作者: 渔歌唱晚    时间: 2014-8-5 16:20
标题: “四零工作法”疏通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零工作法”疏通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社区是党员干部走实、走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依托。为了避免在社区层面出现政策“走在路上”、服务“停在嘴上”、实惠不能“落在身上”的“末梢梗阻”问题,**市全面推行“四零工作法”, 进一步夯实社区服务平台,让便民服务更贴心、党群联系更暖心,亲情关爱更细心,群众诉求更顺心,力促社区和谐。
零距离:服务网络层级化,便民服务到身边。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开展就业、计生、低保等服务提供后勤保障,辐射带动社区各项服务工作。规划“一刻钟”服务圈,以社区服务大厅为中心,整合分散的社会服务资源,在小区内建立社区服务节点,开展托老、托幼、医疗、健身、购物等服务,实行“为民服务代办”制度,居民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满足衣食住行等大部分需求。设立“一线式”服务点,发动热心社区事业的网格员和群众参与,将信息收集站点和服务平台建在居民小区、居民网格员的家中。建立“一小时”反馈网,以街道为中心,以网格化电子信息平台为依托,把服务中心、服务节点、服务基点连接起来,力争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在一个小时内得到反馈。街道社区围绕“聚民”科学选点,围绕“便民”优化服务,围绕“安民”拓展功能,将活动阵地科学设置,将服务触角向居民小区延伸,真正把服务送推送到居民的家门口。
零障碍:党群联系区域化,党建队伍入网格社区实行党员管理的“网格化”,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里,形成“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党组织体系。依托网格服务团队,引导和带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形成“社区党总支-党员骨干-普通居民”的党组织服务体系。依托网格党支部,将各类党员全部编入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在党员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形成“在职党员-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分类管理体系。社区范围内实行党建工作的“区域化”。实行“大党委”制,建立非建制性社区联合党委,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区域内文体活动联办、公益事业联搞,大事难事联做,促进各类资源的深化整合。社区党组织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突出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服务主题,凝聚各方力量,健全纵横延伸、全员覆盖的组织网络。
零遗漏:活动载体个性化,亲情关爱全覆盖围绕“把社区最鲜明的特色发挥好,把居民最迫切的需求解决好,把影响社区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处理好”的思路,开展“一居一品”特色社区创建活动,让特色载体“实用、管用,绝大多数群众满意”。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特色服务,如对残疾人开展“量体裁衣式”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空巢老人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形成生活照料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爱老敬老工作机制;对留守儿童开展“成长关注”服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给予儿童物质和精神的关怀;对流动人口开展“亲情关怀”服务,提供租房、就业、子女入托等方面的关怀与帮助。社区在落实服务项目中,既考虑大多数居民的共性需求,也考虑特殊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既坚持开展长期的、定期的综合性服务活动,也开展不定期的、针对性强的特色服务活动,确保优质服务个性化、长效化、广覆盖、无遗漏。
零信访:工作项目规范化  社会稳定安民心社区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主题工作法”,对社区情况“四知四清”:即知辖区住户基本情况,知驻区单位情况,知国家扶困救助和奖励扶助政策,知街道社区工作重点目标;对住户情况做到居民就业清,贫困群体清,重点人员清,流动人口清。在日常入户中坚持“五必访”,即新迁入居民必访、有重大变故居民家庭必访、来信来访群众必访、特困居民家庭必访、社区矫正人员必访;对特殊居民坚持“五必问”,即困难群众必问生活情况、矫正对象必问思想情况、孤寡老人必问身体情况、失业人员必问就业情况,留守儿童必问学习情况,随时掌握社区的工作动态,做社区的有心人。社区开展矛盾纠纷“即时调处”,建立调解室和群众诉求巡查反馈制度,在社区工作者入户“随手调”基础上,按轻重缓急,分类处理,急事急办,要事协办,限时办结,及时回复。
四零工作法实施以来,各社区通过进一步优化社区服务资源配置,建立便民利民、安民乐民的措施,提升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形成了定期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的氛围;进一步盘活区域内有利资源,形成了共驻共建、区域共享、相互受益的社区工作新格局;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的问题解决机制,各项工作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