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领导干部如何过好人情关 [打印本页]

作者: 领导之友    时间: 2014-7-28 07:00
标题: 领导干部如何过好人情关
     “六亲不认”不是一个褒义词语。对于讲“亲亲尊尊”的中国人来说,无论是仕途上飞黄腾达,还是经济上腰缠万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要对亲朋好友伸出援助之手,这也是儒家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必由之路。“六亲不认”有违道义,有违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本位,讲人情世故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传统社会中,血缘、地缘结成的关系是人们安身立命的重要纽带,这种纽带实现了某种社会救济功能,即强者富者要给予贫者困者无助者以无私援助,这种帮助对于实现救济贫困,实现社会财富的转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有利必然有弊,其消极的一面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兼顾人情的时候,如果不坚持原则,往往就会把属于社会公众的资源,分摊给自己的亲朋故旧,这样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来说,无疑就是一种伤害。
  作为领导干部,一方面,是政策方针的执行者;另一方面,也是公序良俗的守护者。传统文化中素来都有“以吏为师”的传统,所以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和谐社会伦理道德的养成,都需要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对社会造成了很大冲击,权力寻租、家族fubai、讲人情不讲原则,已经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恶性肿瘤”。
  能否过好人情关,是检验领导干部能否保证廉洁自律的“试金石”。所谓过好人情关,就是面对亲友的请托,面对外来的诱惑,能保持冷静头脑,在守护亲情友情的同时,保证自己的所做所为不逾越法治的底线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这对领导干部是考验,对执政党的政策方针也是一个检阅。
  对领导干部来说,过好人情关,首先要秉持自律意识。实现自律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来自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包括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两个务必”等等。历次艰苦卓绝革命战争证明,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不会取得执政地位,更不会有今天的建设成就。而从中00史来看,每个辉煌成就的取得,往往都是领导人谦虚谨慎,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决策的结果:“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也就是发扬了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所以这些优良传统丢不得。二是来自于儒家文化的积极因素。先秦儒家认为,一个要实现事功的君子,必须要从修身做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儒发展了先秦儒家的这套理论,认为君子需要“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前提就是“致良知”,也就是说,道德修养是事功的根基。
  “入太庙,每事问”,孔夫子的这种谨慎的做法,曾经被毛泽东同志予以褒扬。他自身就多次婉拒亲朋们提出的介绍工作的请求,并嘱咐“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对于亲朋好友的请托,不妨学学孔夫子的“三思而行”:亲朋故旧的请托之事,是否违反了国家的政策?是否已逾越了法律的底线?如果超出界限,那意味着是“不可为”的。那么,就需要向对方说清楚,讲明白,尽量不伤害感情;当然,如果没有逾越底线,能帮则帮,一个对自己亲人都没有感情的人,很难说能对群众有感情,但如何拿捏好度就显得很重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在人情问题上坚持原则,立党为公,不徇私情,就是因为心里装着党的性质宗旨,装着广大人民群众。
  领导干部需要自律,但只有自律是远远不够的。“权力导致fubai,绝对权力绝对导致fubai”。有力的他律,是实现自律的外部保障。


  此外,要处理好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实现法治社会,与世界接轨,建立法治国家,就是包括党政机关,都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办事,在法治的范畴内,实现执政党的清污自洁。党纪的执行也要符合法律程序。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也就是说,对党员干部的管理,要回归到法制轨道上来。
  总之,让领导干部过好人情关,首先从道德自律抓起,其次就是要靠外部的监督制度。现在看来,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过于强调前者,忽视后者,太强调作为领导者的个人操守,而忽视了外部的监督,导致监督不力。要让领导为官勤奋,摆脱人情风,为人正派,外部的监督绝不能松懈。作者:顾春军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