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的调查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09-2-15 10:36
标题: 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的调查思考

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的调查思考

来源:--《闽西调研》2007年第63期  作者:龙岩市委党校课题组  日期:07-09-20

一、     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

1认真规划,成绩可喜。各地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在面积、产业、人口等方面作详细的规划并认真实施。如高陂规划10平方公里,主要为机械制造产业;坎市规划4130亩,主要是轻工业(竹木加工)及电子产品;朋口规划8.23平方公里,主要是化工、机械、竹木加工、食品、物流等;南阳规划4.5平方公里,主要是光电、矿冶;蛟洋规划20平方公里,主要是铜产业;雁石规划12平方公里,主要是化工、机械、水泥、热加工;岩前规划人口6万(常住2.8万,外来3.2万),用地总面积11.8平方公里(其中工业集中区8平方公里,镇区3.8平方公里),主要是机械制造、电子产品、食品、建材工业、镁合金加工等。到07630日止,签约总额高陂为14.8亿元,坎市为13.1亿元,朋口6.55亿元,庙前4.15亿元,南阳9亿元,蛟洋35.38亿元,雁石40亿元;已投产企业产值适中为2042万元,雁石为2500万元,河田2100万元,南阳48000万元,蛟洋9000万元,高陂为4.2亿元,坎市为7.3亿元。

2领导重视,管理加强。各地都成立专门的班子管理乡镇工业集中区,有的挂靠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由县工业开发区统一管理;有的成立乡镇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为了更好地促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有的县把原来由乡镇书记或乡镇长兼任的乡镇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分离出来,成立专职的乡镇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授予更大的权限,使其从纷繁的乡镇具体事务中脱离出来,专心专一管理乡镇工业集中区,如武平的岩前、十方等。

3氛围浓厚,政策优惠。各地都把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增加财税点的主要载体,都意识到“无工不富”,因此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氛围极其浓厚。同时为了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市、县、乡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如:

1)我市去年出台《关于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若干意见》,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对每年市财政安排的产业发展资金、“103”产业用工培训资金、农业产业化贴息资金、小城镇建设资金、出口地产品奖励资金、工业企业节能项目补助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科技“三项费用”中的新产品及新技术研究费等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和统筹使用,优先扶持工业集中区项目建设。同时,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引导奖励资金,鼓励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乡镇工业集中区内新办企业所缴纳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由所在县(市、区)财政返还用于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业集中区内规划部分商住用地,公开出让所得的土地收益资金,由县(市、区)统筹,全额安排用于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市、县两级每年安排部分引导奖励资金,以贴息、给予经办银行手续费等形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工业集中区工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入股,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对工业集中区所在地的基层金融机构授予一定的经营权,适当扩大其对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审批权。三是加大用工培训扶持。对各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预测和统计,引导各类培训机构设置专业,制定调整培训计划。对为工业集中区培训技工的培训机构,学员经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当年每新增一个补助300元;对企业每新增一个补助150元。四是提供优质服务。各级各部门为入驻企业提供从申请到建设、投产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在项目审批等方面简化手续,提供便利;涉及有关收费按就低不就高、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的原则执行。

2)上杭县出台五条优惠政策扶持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一是土地使用政策。对新规划创办的乡镇工业集中区,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可试行办理或租赁集体土地使用权。二是财政税收政策。对新落户乡镇工业集中区的项目,自企业投产之日起5年内的县级地方税收全部返还工业集中区所在乡,用于工业集中区建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政策。对规模在500亩以上的乡镇工业集中区,已完成“三通一平”和征地拆迁工作并经验收合格的,县财政按每新增100亩征用土地1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四是电力供应政策。对新落户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规模以上工业项目和经批准的成长型企业用电,享受县里出台的重点企业优惠电价政策。五是收费优惠政策。对在乡镇工业集中区内落户的工业项目,免收县级以下(含县级)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

3)岩前镇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一是土地使用方面。凡在统一规划区域内建设标准厂房的业主,在出让地块红线范围内享受政府贴补至每亩1万元的出让地价优惠。二是标准厂房建设方面。07年春节前竣工验收的标准厂房,政府从验收合格之日起,按650/平方米造价计算贷款额,给予两年的贴息奖励,同时按完成的建筑面积,由县政府给予认建单位5/平方米的一次性奖励;对07年春节前竣工验收合格并引进企业投入使用的标准厂房,从企业投入使用之日起县政府按每月2/平方米给予租金补贴,未引进企业且未出租的标准厂房,从标准厂房验收合格之日起,三年内由岩前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按每月4/平方米承租。

二、     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乡镇工业集中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县工业集中区放在乡镇办,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统一管理;第二类是由乡镇管理。第一类,乡镇有责无权,难以协调,而且财政、利税没有,不利于调动乡镇工作积极性。第二类,在发展乡镇工业征用土地时会增加契税。县国土局按3%的契税把土地拍卖给乡镇,乡镇再按3%的契税把土地拍卖给企业。而在第一类工业集中区办企业,则只需交3%的契税,无形中增加了3%的契税,增大了成本。

2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一个地方要有主导产业,才能配套生产。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考虑产业发展对社会资源的吸纳程度、与市场经济成熟的关联程度、对其他关联产业的支持程度,考虑产业自身规模及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全市看,已确定“10+3”产业;从各县市看,上杭的铜产业、长汀的纺织产业、新罗的机械产业等已初具规模。但从各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来看,存在着主导产业的选择不够准确、产业雷同、企业关联性差等问题,难以形成产业链。从各地规划看,主要是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竹木)加工、轻工业等;从投产企业看,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普通型产品多,高科技含量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

3征地和工业用地报批问题。(1)征地补偿标准各个乡镇不统一,而且同一乡镇各项目补偿标准不同,村民存在相互攀比心理,导致工作难度大而且增加乡镇财政压力。如征地:高速公路25000/亩,工业用地20000/亩;迁坟:高速公路300/个,工业用地5001000元以上。(2)目前许多规划工业集中区的耕地是农田保护区,山地是生态林,征用这些土地必须改变原有的土地性质,这项工作由乡镇来做难度很大。而且《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交通主干线一重山开展封山育林工作的通知》(龙政办电[2007]92号)规定:从20076月到20126月止,在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旅游线路、城镇周围可视一重山以及旅游区、森林公园范围内实行封山育林。这个通知对于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征用土地影响较大。(3)新出台的建设用地报批必须缴纳预申请人保证金2万元/亩,增加了乡镇财政困难。

4建设资金短缺,企业融资难,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随着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不断完善,而上级财政补贴有限、乡镇经济基础较差,导致土地征用、“三通一平”、线杆迁移等前期工作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后期建设资金来源更是无法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乡镇工业集中区(农村)企业和城市企业贷款条件和额度不同。城市企业贷款可高达70%,而且土地评估价值较高,级差高,抵押高;乡镇工业集中区(农村)企业贷款额度只有50%,而且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可贷,其利率高于其他银行,同时由于抵押低和其他原因,贷款数额较小,从而导致企业融资难。

5实际到资率不高,投产进度缓慢。由于乡镇工业集中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来投资的项目审核不够,有些项目落户后受资金不足和工人紧缺等的影响,不能按合同协议进度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投产试销。同时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实际到资率不高。如到07630日止,乡镇工业集中区有的签约总额为14.8亿元,实际到资只为4.33亿元,占22%;有的签约总额为40亿元,实际到资只为6亿元,占15%;有的签约总额为6.55亿元,实际到资只为2.273亿元,占34%

6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2号)对工业项目的供地设定了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控制,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规定的是下限,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规定的是上限。该文件规定,产业项目供地投资强度分行业的最低下限标准为72万元/亩、最高下限标准为204万元/亩,即所有工业行业中按用地量最多行业标准(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计算的产业最低投资密度须达到每亩地投资72万元,否则不可供地或减少供地量以使其投资强度达到标准,用地量少的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低投资资密度须达到每亩地投资204万元,否则不可供地或减少供地量以使其投资强度达到标准。对比该文件规定的四项指标的下限或上限,我市供地项目中不能达到的指标多是投资强度控制指标,投资强度有的为70.4万元/亩,有的为59.26万元/亩,有的为57.5万元/亩。同时投资容积率也不高,最低才达到19.4%

7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需要各部门共同协力,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部门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如在征地中,生态林改为非林业用地,需改变土地的性质、用途,乡镇无权报批,需要县直有关部门报省批准,由于服务不到位或不及时,出现乡镇无法及时供地,无法履行合同,导致客商“出走”。

8企业管理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培训不够。有些企业的投资者是从事建筑业或其他行业转型搞工业,对工业企业的管理无经验,造成企业多走弯路,短期收不到明显效果。同时对工人培训不够,出现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造成材料浪费,产品质量差。

三、     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措施

1优化产业布局,树立全市一盘棋理念。乡镇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布局要服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的需要,同时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确定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发展,并处理好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的关系。从全市看,应科学确定产业规划,实施联手发展战略。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乡镇之间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理念,集中优势生产要素,把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发挥“洼地效应”和“磁场效应”,建成物流、人流、信息流的“聚宝盆”。同时,应尽快建立有效的乡镇工业集中区联手发展策略和机制,避免因盲目招商,竞价招商以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逐步使我市的集中区走出一条运行机制市场化,投资主题多元化,项目构成系统化的新路子。应从招商引资开始实行,对引进的资本根据各县、市的优势和条件,根据各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如机械工业主要布局在新罗、铜产业在上杭、纺织在长汀,等等。同时对于本县、市引进的资本布局在其他县、市落户的,市制定措施给予奖励和税收返还等政策,这样既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又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便利于配套生产。

2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加大对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投入,采取“政府推动、财政启动、土地滚动、内外联动”的开发形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内部挖潜,借资启动。采取干部集资、企业投资、项目争取以及土地置换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缓解集中区建设的资金压力。二是采取建方垫资,先建后付。在严格实行招投标和相互磋商的基础上,由工程方先垫资动工建设,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解决短缺矛盾。三是合作建设。通过辖区内效益好的企业融资,吸纳企业资金投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客商筹资。动员一些入区企业垫资参与土地平整及基础设施建设。五是盘活资产,以地生财,筹集资金。六是先征后付,缓解资金支出压力。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被征农户的响应和支持,采取被征用土地先征后付的形式缓解资金压力。七是与民共建,让利于民。与村民组联手开发,把集中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缓解资金压力,又惠顾农户。八是公司融资。可成立“投资开发公司”,实行政府引导、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

3科学规划,着力提升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水平。一是因地制宜,搞好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在规划乡镇工业集中区时与工业发展规划、小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结合,提高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整合资源,搞好重点工业集中区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考虑、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功能、搞好配套”的要求,坚持高起点、大手笔,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点工业集中区建设,实现规模效应。三是集聚优势,搞好特色工业集中区规划,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优势产业。

4提供优质服务,营造引资环境。又好又快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必须创建一个行政成本低、公共服务好、市场秩序优、诚信程度高的创业发展环境。一是优化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政策环境。建立完善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从中央、省、市等各级项目资金和用地政策等给予支持倾斜,在税收、贷款贴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已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强调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坚持兑现承诺,取信客商。二是营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所有入乡镇工业集中区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从立项、选址、土地使用、供电、供水等都由乡镇工业集中区派员全程跟踪服务。

5选准项目,高品位招商。乡镇工业集中区既是企业发展的载体,又是招商引资的平台。按照项目工作原则,理性把握工业投资引导,力求各类集中区建设项目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业已形成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需要,使储备、落地、生成项目更具前瞻性、有效性。一是依托目前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和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特别是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入区,进一步提高区内企业的科技含量,优化产业结构。二是提高集中区“门槛”,凡进入集中区的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和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坚决杜绝污染重、效益差的项目,确保集中区能够长远、持续发展。三是主动与市场前景广阔的大公司、大企业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使更多的生产性项目、工业项目和大项目落户到乡镇工业集中区,促进集中区快速发展壮大。

6加强管理,提高投资强度和容积率。一是加强合同管理。在合同签订时,必须明确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用地控制指标、动工(竣工)期限、环保要求、税收承诺,并督促企业按合同约定期限建设,按规定进行投资,项目竣工投产时,由相关部门对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验收。二是运用好政策杠杆。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对入区项目单位土地投资强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给予奖励,奖金按上缴土地出让金总额乘以超过的投资强度比例标准计算。同时推进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让有实力的企业进入集中区,更快形成集聚规模效应。三是规范集中区内企业用地行为。防止工业用地改变其他用途、土地闲置及空项目圈地等现象,从而充分保证用地指标的实施。

7坚持市场化运作取向。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只有坚持市场化运作取向,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是坚持政企分开。政府要履行好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的职能,解决矛盾纠纷,不干预工业集中区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动态,及时为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和政策指导;二是坚持“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担风险”的投资愿则,维护投资者的利益,落实投资者的责任;三是坚持效益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财税增收、就业增长的目标,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发展。

8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又好又块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关键。一要组织开展企业法人培训班,增加他们的管理实务操作能力。二要加强对乡镇企业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劳动力素质包括劳动者的体质、思想、知识和技能。提高劳动力素质主要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1)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教育,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风尚,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知难而进的时代精神。(2)树立新型学习观,提高文化科学素质。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拓展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开辟学习园地,将理论政策、生产经营、法律法规等知识上墙;利用图书室、职工之家等阵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寓学习与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中;定期组织管理骨干、技术标兵等进行专项学习培训,重点培训对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有用的知识、对岗位最有效的技能,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3)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劳动力技术技能素质。开展内容丰富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作业环境的一项基本职能。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岗位练兵活动,并将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纳入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规划和工作目标。激发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掌握更多新知识、新技术和创造发明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造就和培养更多的知识性技能型职工。(4)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劳动力心理素质。帮助职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提高心理素质。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引导机制,使他们遇到问题时敢说并有处说,及时找到温暖和力量,以尽快扭转心态,找到心理平衡,最终以平和、愉悦的心情面对工作。

 

课题组成员:郭田滨  刘黄河 林椿民      廖其成

      :廖其成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