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贾陆英学《论语》里仁篇第3、4章
一、原文释义
第3章: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释:好(音hào号):喜爱;
恶(音wù误):憎恨,讨厌。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爱人,也能恨人。”
简析:本章孔子指出仁者爱憎分明,勉励人们做是非分明,敢爱敢恨的真君子。
第4章: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恶(音è锷):与善相对,泛指一切不好的、凶狠的、乃至极坏的行为。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追求仁道,坚守仁道,奉行仁道,就不会有恶行了。”
二、爱憎分明
问:为什么说唯有仁者才能爱人、恨人?
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是揭示“仁”这种品德的内涵,但仁者并非毫无原则地去爱一切人。人世间有善亦有恶,人们对待善与恶的态度,相应地也就有爱亦有恨。具有仁德的人,是非必分,善恶必辨。对于善,必爱之;对于恶,必恨之。子贡问孔子,如果全乡村的人都说他好,或者都说他不好,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两种人都不怎么样。只有全乡村的好人都喜欢,全乡村的坏人都厌恶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孔子认为,一个坦坦荡荡的真君子,就要正直,耿直,直道而行。他反对那种巧言令色的伪君子,反对那种曲意逢迎,四处讨好,八面玲珑的“乡愿”。
问:做一个是非分明,敢爱敢恨的真君子,难在哪里?
答:本章所论,语句虽浅而含义极深。爱人、恨人,哪个不会?然则不仁之人,心中多存私欲,对人对事总是从利害出发,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因而,对于善,心虽爱之,未必敢真爱;对于恶,心虽恨之,未必敢真恨。这是人性中的一个弱点。我们反躬自问,或多或少都难免会陷于这个弱点之中。正因为如此,那些恶人混迹于人群中,振振有词地行骗作恶,也会有人羡慕,有人趋之若鹜;而善人反而被冷落、被疏远、被埋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孔子提出“里仁为美”,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追求仁道,坚守仁道,奉行仁道。果能如此,则仁心得以弘扬,私欲得以摒弃,才能成为一个是非分明,敢爱敢恨的真君子。这样的真君子越多,混迹于人群中的恶人便会受到更多的揭露和申斥,从而失去市场,混不下去;社会正气才会抬头,善人才会受到重视,并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效仿;那种是非混淆,好人不得好报,恶人不受谴责,好人吃亏,恶人当道的状况,才会得到扭转;一个风清气正、人心向善的和谐社会,才会到来。
孔子提出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精神,对于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解决“四风”问题,必须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党内生活要交心,党内同志要做诤友、挚友。
近些年来,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也是各种歪风邪气得以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党员干部抹不开面子、放不下顾虑,担心自己掌握不好度、担心秋后算账、担心影响团结,批评领导放“礼炮”,批评同事放“哑炮”,批评自己放“空炮”,使批评和自我批评甜味四溢,这样既误了工作、坏了作风,又害了同志、骗了自己,其结果与整顿四风、开好座谈会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座谈会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遵循“三不”原则,即:不留情面,不带“私货”,不走过场。只有不留情面,才能触及“灵魂”;只有不带“私货”,才能在批评中达到团结提高的目的;只有不走过场,才能出成果见实效。“无私才能无畏”。要敢于向好人主义和庸俗哲学说不,不为人际关系所累,坦诚批评自己,不搞隔靴搔痒;坦诚接受批评,不搞阳奉阴违;坦诚批评同志,不搞避重就轻,“竹筒倒豆子”,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敢于“亮软肋”“揭硬伤”,条条戳到要害,这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才扒筋露骨,才能在相互警醒中共同提高,才能收到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的效果。总之,批评和自我批评重在真刀真枪,只有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恢复本来面目,多些面红耳赤、多些“辣味”十足,才能起到开窍通络、刮骨疗毒的功效,才能让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经受深刻的洗礼,确保座谈会高标准,教育实践活动高质量。
老猫:贾老,那么我们工作中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如此是否有违于“仁”呢?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候鸟:不团结不就做不成事。
贾陆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有原则的,不是不问是非,不辨善恶。这个原则,就是孔子说的“仁”的精神。
一滴水加涛:生活中要做到爱憎分明不容易,因为如果你恨坏人,揭发坏人,坏人就会用卑鄙手段报复,所以大部分人选择沉默。
贾陆英:是的,这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正因为如此,一些歪风邪气得不到纠正,正气难以弘扬。
下一站的枫:要敢爱敢恨、敢想敢为、敢做敢当、拥有民族气节和爱心,才能展现真我风采,才更接近“中国梦”。
贾陆英:说得非常好。
一滴水加涛:这就需要社会形成一种机制,政府是大仁者,能爱憎分明,民众爱憎分明受到鼓励和保护。
贾陆英:是的,要形成一种大的环境,大的气氛,才能鼓励人们敢爱敢恨,是非分明。
风一样自由:所以应培养有德性的政治共同体。
老猫:转发行来思往(党政秘书藏经阁⑤群友)发言:“什么是风清气正?答:就是你发现,牛逼的人很多,更悲剧的是,那些比你牛逼的人还比你更谦卑,比你更努力,你不努力都不好意思呆下去!什么是歪风邪亡?答:就是你发现,扯皮推诿发牢骚的人很多,更悲剧的是,他们不仅不干活,还天天党同伐异,想把干活的人全干掉!”风清气正,每个人脸上写着【价值与目标】!歪风邪气,每个人脸上写着【自我与个性】——这是网络上一个段子,贾老对此怎么看?
贾陆英:这样的段子,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描述。人性是有弱点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学习,需要教化,更需要自己修身克己。
老猫:贾老,世人没有绝对的善人和恶人。对于恶人,我们党也讲要“治病救人”,光恨还不够,还要抱着爱去挽救他,这是不是更高境界的“仁”的呢?
贾陆英:古人用字极简。恶,包括缺点、弱点、错误,对于这样的人,当然要帮助,治病救人。还有作恶多端的人,罪人,则必须坚决斗争。
August:不同的人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对那些受外部环境影响,而本性善良的人,又没有做什么大恶之事,我们还是应该积极团结他、帮助他、改造他的;对于发至肺腑的做坏事的人,并已形成大恶之事,老百姓已经想除之而后快的人,那就没得说了,必须严惩。
Cambpeng:当官,干工作就是为了捞钱,当前已成为基层干群的共识,整体氛围已形成,所谓仁者在这样的歪风邪气下,很难!
候鸟:不同意楼上同志观点。
Cambpeng:是从实际出发。
候鸟:实际也不是这样的。
Cambpeng:歪风邪气,很普遍。比如,打个官司,必须给法官送钱。不然,既使证据足,而法官视之不理。
候鸟:如果你发现这样的的问题,可以抵制或者勇敢举报,而不是在网上怨天尤人。
Cambpeng:正是上面所说,你揭发,恶人会用卑鄙手段整你。
枫叶忘忧:现在很多地方的机关很是清贫,不能发钱还得加班守规律。本身就对机关工作者是一种打击,加快机关人才流失,把制度搞上去了,对应的政策不完善,也是一种左。除非解决体制上的问题,把奖励和处罚用法律形式规范下来,否则,当官挣钱的风气不能断根。
老猫:
贾陆英: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基本国策,不会改变。
候鸟:开好座谈会,班长是关键。
Cambpeng:我们单位开展群众路线,领导从不参加。
候鸟:不参加是怎么过关的?即使敷衍,也得参加。
Cambpeng:就让人安排职工集体学习。
风一样自由: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fubai 加强对一把手主体责任的监督、教育和管理尤其必要。古代知州还配一个通判,就是为了加道安全阀。
枫叶忘忧:形式主义已经进化到不断创新的,不断改名的地步了。
cambpeng:学论语,要结合实际与现实。
枫叶忘忧:思维太制式,用形式解决形式。
风一样自由:关键在执行力。
候鸟:关键要落到实处。
三、立身行仁
问:第4章中“恶”字的含义,为何与上章不同?
答:“恶”字原本有两种读音,两种基本的含义,究竟取何种读音、何种含义,要依据文章的语境来判断。上章讲“能好人,能恶人”,与好(音hào号,喜好)相对应的,只能是恶(音wù误,厌恶),成语“好逸恶劳”便是如此。
本章只出现一个恶字,故而引出两种诠释:其一,好恶的恶,与上章恶字同义。据此,“无恶也”仍是对人而言,全句之意是,“只要存心于仁,他对人便没有真所厌恶的了”。此解在逻辑上难以立足。好与恶,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没有好,便没有恶;没有恶,也就没有好。倘若他“对人便没有真所厌恶”了,也就没有“真所喜好”了,那不就成了“乡愿”之类的好好先生?人群中,固然有一般的行为不端者,对他们施以爱心,促其改变是应该的,也是可能的。人群中也有极少数凶残无比、作恶多端者,其良心早已泯灭,岂能“无恶也”。从《论语》通篇来看,此解也不符合孔子之意。故不予采纳。
其二,善恶的恶,与上章恶字不同。据此,本章的“无恶也”是对己而言,而非对人,是从反面阐述“里仁为美”,可译作“就不会有恶行了”,或“就不会做坏事了”。
“志于仁”,就是要立志于追求仁道,坚守仁道,奉行仁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追求真理,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信仰是价值观的典型表现形式。理想是人们对价值目标的追求;信念是人们对理想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坚定性);信仰是人们对理想的感情皈依,真诚信奉,是主体的最高价值追求。一个没有理想的党员,不可能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不可能赢得未来。理想、信念、信仰是指引人生的明灯。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信仰,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前进的方向,他的人生就会充满阳光,生命之树就会常青。
上一章中有网友提出,“能好人,能恶人”需要有大的环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另一面讲,这个大的环境的形成,更需要所有有正义感的人共同努力。人人都当缩头乌龟,这样的环境永远不会到来。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在座谈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之所以要求这么严,就是要恢复我们党内曾经的优良作风。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反复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在上节课中,我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谈到了中央“三管齐下”,惩治fubai的问题。一是加大惩处力度,层层传导压力,解决“不敢腐”的问题;二是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权力监督,解决“不能腐”的问题;三是坚持修身立德,坚定理想信念,解决“不愿腐”的问题。我认为,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缺一不可。解决“不敢腐”的问题,要由中央决策,上下联动,造成声势,形成压力。当前就是这样。解决“不能腐”的问题,也要由中央决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专题研究法制建设问题。而解决“不敢腐”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全党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个方面,就是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学习,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fubai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客观原因,需要党、政府、全社会从中汲取教训,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和监督,但是就个人而言,忽视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精神滑坡,道德失范是其根本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我们每一个人,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精神上才不会“缺钙”,才不会得“软骨病”,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动心,挺直腰杆,做一个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论语》提倡“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要以经常的,严格的自省态度,检点自己,要求自己,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古人讲:“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老猫:弱弱问贾老,陈光标算是大善人吗?
风一样自由:标哥拿着纽约时报在雷锋像前焚烧跪拜。
Augus:原来理想、信念、信仰是这样的关系啊,心得体会都分不清他们三者。
一滴水加涛:贾老,我们的理想信念怎样和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相互支持呢?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无私奉献,但是经济规律是供给关系,讲究每个个体都是利己。
贾陆英:经济规律是供给关系,讲究每个个体都是利己,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有规则,有秩序的,不是讲究每个个体都是利己,是提倡在规则范围内的双赢。包含着利己与利人,竞争与合作的精神。
四、下节预告
原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恶(音wū乌);
乎:何处,怎样;
违:离开、丢掉;
造次:仓卒,匆忙;
颠沛:跌倒,比喻生活困难、窘迫。
译文: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人所盼望得到的,不依道的要求得到它,是不应该接受的;贫与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依道的要求摆脱它,是不应该摆脱的。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德,于何处
老猫:本节课,
贾陆英 发表于 2014-7-21 09:00! E i; L# k. ?( [$ L0 V1 d
建议:我回答网友提问的话,还是和网友的提问放在一起为好。如:一滴水加涛:贾老,我们的理想信念怎样和自 ...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