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以文辅政 甘之如饴 [打印本页]

作者: suifeng    时间: 2014-7-16 16:50
标题: 以文辅政 甘之如饴
       与青灯为伍,与黄卷结伴,长年累月在笔纸墨香间游走。这对一般人来说,就是是枯燥、乏味、清苦的代名词。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笔端散发着思维的光芒,用墨迹描绘着人生的亮色,用奉献诠释着忠诚与信念。他们就是躬耕于书案,服务于幕后,以文辅政献赤诚,甘之如饴写丹心的绥化政研人。张福超同志就是这支杰出团队中的优秀代表。
       2004年,30岁的张福超同志从北林区委宣传部选调入绥化市委政研室。初来乍到的他,原以为在宣传思想战线历练多年,在这里也一定会得心应手。然而事与愿违,这根本不是一回事。当时,正值市委提出“六个规模推进”的攻坚时期和举全市之力推进项目开发建设的起步阶段,所需咨政文辅的任务相当繁重,市委政研室的工作量更是前所未有,每个人身上都承担着多个文字综合任务,这也要求他立刻投入其中。信任、责任、压力与他自身能力一时无法成为正比。他知道,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只有义无反顾,不能回头,唯一能做的就是“恶补”。收集各类讲话领会市委决策要求,储备各方信息积累经验做法,请教领导同事碰撞思维火花,化解心中困惑。在一次次文稿反复的尴尬中,在不知多少个日夜无法安眠中,在多次经历行稿的煎熬和成稿的喜悦中,他逐步适应了工作要求,渐渐进入了角色,快速成长为单位的中坚和骨干。他的勤勉好学也得到了室领导和同志们肯定和认可,当年就被确定为副主任科员,并具体负责城市调研组的工作。
       用理想与信念支撑,以激情与梦想催动。依靠勤奋执着实现成功转型的张福超,一刻也没有停歇追赶先进、自我超越的脚步。因为他自知文字功底不强,所以他始终坚持学理论学知识,甚至一本新华字典不离左右;他自知政策水平不高,所以上到中央文件下至基层汇报,都深入研读,全不放过,时刻汲取精华,紧随发展大势;他自知实践经验不足,所以利用各种渠道增长见识,拓宽思维,避免因循守旧,脱离实际,建策无方,言之无力。从2004年市委提出项目开发建设、劳动力资源开发,到2005年省委综合调研、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到2006年市二届党代会、发展寒地黑土经济,到2007年推进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到2008年和谐社会建设,到2009年以来的“两区”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市委每项重大决策部署背后,都有包括张福超同志在内的绥化政研干部辛勤忙碌的身影。几年来,他参与或主笔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领导讲话、工作汇报、调研报告等各类文稿,每年的文字量都在50万字以上。
       有人说,政研干部是“四水”干部,即,吃墨水、费脑水、流汗水、没油水。毫无疑问,从事政研工作的辛苦程度、付出的代价要比一般人多很多。而在他们这些政研人的内心深入,却因拥有一方舞台而倍加珍惜,却因能够以文辅政而倍加充实,却因以此实现人生追求与价值而倍感豪迈。正因如此,他们以苦为乐,甘之如饴。2004年,市委政研室为更好发挥市委参谋外脑作用,决定开办《信息参阅》新载体,由张福超等两位同志具体负责。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两人夜以继日,不知疲倦,精心编撰,时值盛夏酷暑,光着膀子,吹着风扇,依然汗流浃背。出了几期后,室领导实在不忍心他们如此辛苦,强行叫停,撤销载体,他二人为此惋惜不已。2007年,市委成立中心调研组,就推进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进行专题考察调研。张福超同志有幸入选考察团,负责考察团成员的后勤服务和文字综合工作。从确定考察城市、协调接待事宜,到考察团成员车行食寝,一应事务全由他一个承担。考察结束后,他又立即投入考察报告撰写和市委《实施意见》的制订起草工作之中。他以负责、精心、周全、高效的工作成绩赢得考察团各位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2008年末,他家中突遭变故,父亲遇害。丧亲之痛让他痛彻心脾。他还要往返两地处理善后。悲愤、纠结、重压甚至多方的责难接踵袭来,整个2009年对他来说是灰暗的。越是坚难的时候,越需亲朋同事的坚挺,越需个人的坚韧和忍耐。他一边处理繁琐缠身的家务,一边以超常的耐力参与工作,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宝剑需磨砺,梅香来自寒。多年付出,天道酬勤。张福超同志因为工作出色,每年都被推选为各种先优模,连续3年被评为实绩突出科级干部。而对他个人来说,收获最大的却是在一个优秀团队中的成长和充实,是以文辅政彰显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一个政研人,以平凡的点滴、执着的信念、奋进的脚步,在自己钟爱醉心的政研事业上默默前行,践行着对党和事业的无限忠诚。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