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中,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对经济形势的研判,不仅反映了前期微调预调的效果评估,也直接关系到未来的政策走向变动。
公开信息显示,近期中央部委密集分赴各地调研,既有国务院八个督查组督查前期已出台政策的落实情况,也有发改委等宏观政策制定部门对简政放权、投资形势、新经济增长点、区域发展战略等专题的调研。政府智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也在各地调研,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预判下半年走势。
从各地情况看,在前期政策的作用下,二季度地方经济略有回升但仍难言乐观,稳增长甚至保增长仍是下半年的重要任务,部分省份要完成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几无可能。
6月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称为各级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后,黑龙江、河北、山西、四川等地陆续出台稳增长措施。不过,究其细节不难发现,这些措施更多是在年初地方“两会”确定的诸多事项上,强调加快进度,扩大对社会资本开放,新增投资的量并不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期,在寻找新平衡点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潜在风险会逐步释放,需要特别关注并处理好稳增长与控风险、调结构以及需求管理与推进改革之间的关系。
他称,针对经济短期波动,特别是大幅波动,采取适宜的促进需求的政策措施是有必要的,需求管理不应被排除在政策储备之外。但如果没有调结构、换机制的配合,这类措施有可能会加重结构失衡,强化原有的增长方式。
增长在回升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延续近年来的稳中趋降态势。由于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中所处阶段不同,地区之间出现差异,中部地区一些能源大省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增速下降幅度超出预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5月,东部、中部、西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3%、8.7%和10.8%,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下降1.1个和提高0.4个百分点。前五个月,东部、中部、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2%、19.3%和18.4%,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4.6个和4.3个百分点。
黑龙江、河北、山西是一季度经济增长最慢的三个省份,增速较去年同期“腰斩”。黑龙江受能源工业出现负增长等因素影响,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1%,比去年同期低4.9个百分点。前五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9.6%,其中工业投资下降明显,前四个月同比下降18.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9个百分点。
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化解过剩产能和治理大气污染等因素叠加影响,河北一季度经济增速仅为4.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前五个月同比增长13.1%,在建、新开工项目个数分别下降13.6%和18.1%。
近期河北情况有所好转。5月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较4月回升2.6个百分点,拉动累计增速上升0.5个百分点至3.9%。40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速回升。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向国务院督查组汇报时称,今年上半年,河北经济增长下滑幅度大,但基本面是好的,就业、财政、收入、投资四个关键性指标实现稳步增长,“对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山西的增长放缓的原因是煤炭、钢铁、焦炭等几大支柱产业遇冷,工业经济下滑。大同之外的10个市均未达到年度目标,被提出不同等级预警。一季度4.2%的工业增速,直接导致GDP5.5%的低缓增长。
近期情况略有改善。山西省政府常务会议称,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带动下,5月以来,山西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工业小幅回升,先行指标趋好,投资较快增长。
根据其经信委的监测,企业开工情况好转。截至5月底,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为88.6%,较4月提高3.6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保持上升,其中冶金、煤炭行业开工率分别为89.5%和79.9%,分别较4月底提高6.3个和7.4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前五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比前四个月提高2.5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7.5%,加快4.9个百分点;5月新开工项目997个,占全省前5月新开工项目的45%。
与三省类似,四川、湖北、广东等省也出现回升势头。
今年以来,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现逐月回升态势,5月同比增长10.2%。投资也进展顺利,前五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325.9亿元,同比增长26.7%,比前四月提高1.6个百分点;5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54.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2.3%,比去年同期快3.2个百分点。
近年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表现良好的湖北,前五个月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快于全国、好于同期的态势,工业累计增速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1.7%,同比加快0.9个百分点。不过,这一表现仍低于湖北预期的5月缓慢回升。受市场需求未见实质性好转,企业订单不足、销售不畅,成本控制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不减。
前两年经历了转型阵痛的广东,是今年两个上调增长目标的省份之一。广东经信委运行监测处的资料称,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工业用电量等相关性指标看,全省经济运行形势稍好于去年。
6月中旬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座谈会认为,当前广东经济止跌回稳趋势开始显现,部分先行指标和支撑因素稳步向好,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效益继续发生积极变化,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利因素继续增加。但外贸进出口止跌回升任务艰巨、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工业生产增长势头减弱等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的压力仍然较大。
广东预计,前五个月全省GDP增长7.5%,力促经济增长速度上半年止跌回升,第三季度回到正常增长轨道,年底确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托底政策带动经济增长小幅回升。”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称,始于3月的稳增长“微刺激”政策还在持续推出,财政支出增速明显加快,政策托底经济增长的效果会在6月经济数据中进一步体现。他预计,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将从一季度的7.4%回升至7.5%。
刺激有约束
经济下行压力犹存的大背景下,稳增长仍然诉诸老办法——稳投资。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黄民在陕西调研投资形势时表示,当前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还需要投资的支撑,尤其是要在如何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上进行深入研究。
他称,今年以来全国投资下行压力增大,制造业、房地产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长都低于平均水平。但也应该看到,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需求和投资力度还很大,保持投资较快增长也是有条件、有可能的。
浙江省省长李强(微博)坦承,扩大有效投资仍然是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广东将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视为“牛鼻子”,称切实推动铁路、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电网轨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当前稳增长和今后立长远夯实基础。
6月国务院强调要完成全面经济增长目标后,各地稳增长政策进入“井喷期”。盘点这些地方举措,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前期中央政策的当地化,比如山东等省的稳外贸政策、多省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的措施等;另一类则是地方政府自发的稳增长措施,主要内容是加大投资力度和工业稳增长。后一类政策往往被解读成“微刺激”加码,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前期经济表现较差的黑龙江和河北,其近期的政策动向,在市场引发最大反应。黑龙江出台了65条稳增长措施,两年投资超过3000亿元。但对比年初黑龙江发改委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新记者发现,65条稳增长措施涉及的投资项目大部分都被提及,新项目并不多。考虑到此次出台的措施期限为今明两年,这样的投资力度很难被视为“强刺激”。
河北出台的《关于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在交通设施、能源项目、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修复、重点产业和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等六大领域,争取完成投资1.2万亿元,占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45.8%。
同样,这些投资并非都是新增投资项目。意见提及,筛选的120个重点项目中,68个在建项目,力争31个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12个前期手续已经完备的项目,争取近期开工建设;16个前期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项目,争取年底前获批并开工建设;24个已启动前期工作的重大项目,积极向国家争取,力争获得批复或实质性进展。
不同于黑龙江、河北两省未给出新增投资的数额和比例,山西近期在年初制定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基础上,在部分领域增加投资计划364.5亿元,比年初计划增加3.1%。其中,新增铁路项目投资计划35亿元、水利项目投资计划112.5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投资计划142亿元、新能源项目投资计划45亿元、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投资计划30亿元。
此外,四川出台的《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的十六条措施》中,关于加大投资力度只提及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组织开工一批新项目,确保二季度及下半年全省新开工项目数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并未提出新增投资。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认为,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微刺激政策,稳增长似有全面加码,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但与以往相比,今年刺激最大的区别在于影子银行的全面监管,加上防控地方债务风险,资金来源将成为最大制约。
以内蒙古为例。前五个月,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仅完成年度预算的37.1%,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2.4%。资金捉襟见肘,使得内蒙古虽将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保增长的重要抓手,但也只能“抓住二三季度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全力以赴抓项目开复工”,其工业稳增长的十条措施中并未涉及增加投资。
稳增长有道
尽管近期出现回升苗头,市场仍然担心,如果没有投资继续加码并伴以资金宽松,经济回升很容易衰竭。
不过,李伟认为,从年初以来的情况看,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供给侧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关系基本合理;劳动力需求较旺,就业压力趋弱;CPI运行正常,没有出现通缩。这说明经济运行与基本面所能支撑的潜在增速基本吻合,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并未改变,“不宜因短期增速变化而对整个经济运行状态做出过于消极的估计”。
他称,随着房地产市场趋势性分化和调整过剩产能,实体经济压力进一步向金融体系传递,局部风险开始暴露。但从总体看,如果能在调结构、转机制的前提下“稳投资”,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处在预期目标范围区间。
目前的问题在于,房地产减速的同时,前两年一直较快增长的制造业投资,增速也持续下行,这加大了投资的不确定性。
陕西省信息中心的分析报告,已将“防范市场主体投资热情进一步下滑”,列为需高度关注的三大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与突破基建投资资金瓶颈一样,需要改革来推动。
黄民认为,应在鼓励民间投资发展、创新基础设施投入方式等方面有所作为,特别是要在市政设施等政府投资为主的领域,研究引入社会资本的途径、方式、机制,以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继发改委推出首批80个向社会资本开放的基础设施项目后,各地也开始类似的行动。陕西省推出了39个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总投资约2704亿元;河南省推出400个重大项目对民间资本开放,总投资达3848亿元;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面向非公资本推出110个共2650亿元合作项目;广东97个重大项目向民间投资招标,总投资2120亿元;江西省面向非国有资本开放300个示范项目,拟引入2701亿元非国有资金。加上一些城市推出的项目,汇总起来,各地希望引入的社会资本总额超过1.5万亿元。
效果如何尚需观察。去年8月,江西曾向社会资本推出200个示范项目,但截至今年5月底,只有92个项目落实民间投资主体或达成协议,占比不足一半。
改善社会资本投资环境,并非短期之功。李伟认为,应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大改革放在优先位置,包括以破除行政性垄断、促进公平竞争为重点的基础产业领域改革,提高非贸易部门效率;围绕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推动土地、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改革,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破除各种隐性壁垒;利用中央政府的负债潜力,加大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缓解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债务压力。近期改革要以调整投资结构、稳定投资增速、化解金融风险为重点,推进相关重点领域改革,如规范清理地方融资平台,推进地方政府合规融资;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推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等。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