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方红尘    时间: 2014-7-7 11:26
标题: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研究
内容提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这也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本人根据六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浅要解释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并结合我老秘网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一些误区、问题,提出加快我老秘网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原则和具体对策。
关 键 词: 六安  新农村建设  研究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后来在十七大报告及各次重大会议上均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议题之一,足见中央在全国广大农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决心和重视程度。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条是首要的。农村经济不发展,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有调查显示,我们的很多领导干部考虑新农村建设,更多的考虑是村庄的规划,很少考虑农村生产的发展。没有生产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不可能的。要使生产发展,必须保障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为农村提供基础设施,加大支农力度,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第二、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这二条是要建设物质文明,“生产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要使农民生活富裕,必须增加农民收入,除掉农民背负的三大负担: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住房支出;搬掉影响农民收入的三座大山:农民的准失业状态、国内外市场机制对农民的挤压、农民贫乏的自我组织能力。第三、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在农村,文明之风若不能愉悦人们的身心,腐朽的东西就会侵蚀人们的心灵。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的数据显示:该协会获捐赠的70%来自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内地富豪的捐赠不到15%。我国先富的一部分人,要么积聚财富、要么豪赌、要么回家修祖坟,主动将自己的财富回赠社会的很少;因病、因自然灾害致贫的农民多数相信封建迷信,信仰宗教的人数超出我们的想象。上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在全国开展“新村运动”。“新村运动”曾开展了“和谐与爱护邻里运动”“帮助恢复经济运动”“全国公园化运动”“讲道德守纪律运动”“爱护环境运动”等各种活动。韩国在长期开展“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勤勉”“自助”“协作”的基本精神。“新村运动”不是要改变社会结构,而是通过挖掘民众中潜在的“美”和“善”,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弥补政府工作的疏漏和社会发展的盲区,疏解民众的不良情绪,以促进社会和谐。这值得我们在建设新农村活动中借鉴。第四、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让农民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街道,森林覆盖率15%以上。现在很多地方是院内干净,院外脏乱差。80%的村庄,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路边,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村容整洁”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为就学、就医、结婚盖房子四处奔波的农民,精神状态没有大的改变,衣冠尚且不整,村容村貌就更顾及不上了。第五、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作主。不以要挟、贿赂影响民主选举。不以家族势力影响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的形式应该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而有多样性。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山西的大寨村、河北的寺后村,都是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以“下派党员干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所采纳;以经济能人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浮现;以农村民间协会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出现在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评价村民自治的形式先进与否,应当以能否推动农村的社会和谐和经济进步为标准,应当以建设非农的先进村庄为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管理民主”就是要建设政治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10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3∶1扩大到3.32∶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二、六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一)六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端倪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六安市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近年来,中央和安徽省委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我老秘网市农业总产值达220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15.7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415.6万吨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老秘网市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3、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老秘网市政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4、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卫生的扶持力度,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保障机制的实施,保障了我老秘网市办学条件的改善,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56%,广播电视入户率达85%,建成各类村活动室、村图书室、农村远程教育站点,村级医疗站,村幼儿园。
5、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我老秘网市广大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
(二)目前,我老秘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老秘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老秘网区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1、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我老秘网市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依山襟淮,天然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32.3%、33.1%和34.6%,是革命老区,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农民收入近70%来自农业。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我老秘网市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2、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尽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力推进,我老秘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我老秘网市一再加大农业基建投资,但农业基建投资占我老秘网区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灌溉和生活用水设施严重老化,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村上不存在进行科技服务活动的场所,没有文化设施,村民一般不进行集体文化生活,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3、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目前我老秘网市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重复时有发生,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履约率较低。
4、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2000年以来,我老秘网市城乡居民收入呈逐步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74:1,发展到2005年的3.46:1,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5、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我老秘网市部分地区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50%是普通砖瓦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巷卫生很差,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6、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07年我老秘网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2%以上,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年,仅刚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7、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第一、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在我老秘网区农村几乎是空白,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第二、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农村居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第三、社会保障难以保证。由于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部分乡镇既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既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决非偶然,既有农村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有随着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它实际也表明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当前农村基层相当一部分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国家拨点钱修水库、建公路、修房屋,搞点基础设施建设就完事。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一是急于求成。某些地区脱离本地实际,对制定规划、解决问题、完善措施等研究不够,重建设、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仿佛新农村建设已经建成。二是“一刀切”。在建设过程中,各地干部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更没有尊重群众意愿,选择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在资金拮据的情况下,如本来基层基础设施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源的保证问题,但还是坚持按上级规定进行“四通四改”,没有结合本村实际。三是忽视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改善。在我老秘网市广大农村,各地水利设施、农村环境、大型农业器具购置等方面建设相对滞后,“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不到彻底贯彻。四是想办法要钱。为争项目、争资金,“哪里简单抓哪里”,“哪里领导重视就搞哪里。”
2、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滞后。从全市总体建设情况看,村庄的规划落后,有的村庄没有规划。即便有些村庄已经编制了规划,但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如新修的路只能行人,不能走车,能走车的也仅仅供一辆单行。从目前的基础设施规划方面看,是一个村一个规划,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不仅使得本来不足的资金分散,缺乏整体效应,而且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最终造成浪费。实事求是的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农业规模效益战略的逐步实施,今天的建设成绩可能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
3、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一方面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加上多年来农民分散经营,合作组织发展滞后,村民成为无组织的群体之一,目前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来的老人、妇女较多,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守住自己承包的土地,这些人很难担负起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重任;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没有尊重农民意愿情况。导致村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政府的事情、村干部的事情,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更有甚者,对建设成果不对自己“胃口”或多少影响自己方便的,竟然恶意破坏。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保障农业再生产活动和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生产力为主线,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体系为支撑,以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补充,以探索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着力点,以财政、金融、投资、土地、科技等政策为手段,探索建立引导、支持、保护和规范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形成各种政策措施和手段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先导性和透明性,不断强化支持力度,强化市场作用,并不折不扣地落实和执行努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1、着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长久。因此,新农村建设落脚点首先应该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强化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推广、农民就业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政策机制。
2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水平,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是落实党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各级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提升农民的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吸纳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重要途径,强化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整合投资来源渠道,明确投入重点,加强投资管理,完善项目筹资和管理制度。要深化农村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收各类投资主体共同参与,探索农村公共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新机制。
3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要以规划为指导,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要加大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与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着力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努力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
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框架,必须立足我省农村人口多,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省情特点,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以保障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力原则,借鉴城市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坚持“国家政策引导,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实施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顺应农民的要求,留有余地,循序渐进,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
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坚持务农、务工、经商等各类人员社会保障管理一体化的方向。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5 、加强农村生态和环境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一要着力美化村容村貌。要科学规划,突出规划的整体性、配套性、多样性,就地取势,借山用水,充分体现山区、丘陵、城郊、水乡的特色,努力取得村庄环境整治的整体效应。二要抓好资源开发保护。要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用地计划管理力度,强化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三要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努力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四要深化村镇生态创建活动。强化理念、强化创新、强化特色、强化机制,推动村镇生态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6 、建立城乡协调发展制度框架
我国“三农”问题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城镇化,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
————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农业的转移支付,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逐渐形成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规划和构建农村与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合理分工、人口合理分布的城乡发展布局,着力形成城市、镇、村一体化的发展框架体系。
————统筹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鼓励城乡合作、跨区发展,融合城乡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立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网络齐全、功能完善、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制度。实现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一视同仁,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制定农民工就业在税收、最低工资标准、工伤和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建立城乡统筹的土地产权交易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建设用地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镇结构体系和空间形态,建立统一、开放、竟争有序的城镇建设用地市场。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基本保障制度。逐步将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统一起来,解除农村养老之忧。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改革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做到城乡居民发展机会的平等。
————建立城乡统筹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在城乡之间公平分配教育、卫生、文化资源,加强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统筹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组织体系和新型行政管理制度,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保障。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建设新农村既是一个战略目标,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握特点,理清思路。要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过去和现在农村建设的延续、继承和创新。农业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现行成果,正是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和基础。从这个特点出发,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要立足现有基础,分步充实和完善建设内容。二是要渐进性进行。要遵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正视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有基础,有序推进。三是要区别情况,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四是要以农民为本,把农民直接受益、得实惠的建设项目,摆在建设的最前头。具体来说,要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市场取向
在新农村建设中,尽管政府的支持保护是重要方面,但无论是农民增收,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还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市场的导向作用。要运用财政贴息、补助、投资、税收等手段,调动和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
2 、坚持政府主导
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内容来看,很多方面都需要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支持,特别是财政投入的支持。因此,新农村建设在启动阶段更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之中。政府要在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上下功夫,积极倡导、扶持、示范和推进新农村建设。
3 、坚持农民主体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始终是农民,政府不可能包办代替,实际上也没有能力包办代替。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始终重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发动,要让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业,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才能拥有强大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坚持农民主体,必须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4 、坚持社会共建
“三农”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三农”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全社会自觉关心“三农”,自觉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各种渠道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出力加油。因此,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捐助“三农”。
5 、坚持城市带动
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是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多方面带动作用,重点在公共财政、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公共财政要更多地用于新农村建设,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和支撑作用。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功能,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要发挥城市现代文明的作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现城乡联动发展、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6、坚持改革推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必然要求深化农村现有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包括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改革经济社会管理方式,健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治理机制等等。因此,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牢固树立以改革促建设的思想,从根本上消除影响农民全面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制度及政策障碍。积极推动户籍管理制度、劳动保障制度、教育卫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让农民享受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
四、加快六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深加工品已经占到原产品的70%以上,增值部分一般都是原值的3—5倍,而我国只有0.5—0.8倍,差距明显。因此,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第三,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我老秘网区由于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传统生产和现代技术支撑等,许多农畜产品如优质大米、清真牛羊肉、长红枣、枸杞等生产在全国极具优势。因此,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尽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培植宁夏农业的名优品牌,以增强我老秘网区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如果继续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就根本无法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性和限制政策。在长期内,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一则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则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实现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生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80年代每年从农业部门净转出资金平均达1400亿元,比同期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多10倍。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应尽快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转变,采取必要的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动和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农业及其相关产业部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化农业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稳定农业生产。同时,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对我国农业适度保护,应大力实施属于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的“绿箱”政策,包括政府的公共性服务、作物保护与收入安全计划、环境保护、贫困地区援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大江大河治理、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检疫防疫、质量检测、市场信息等产前中产后服务;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增加农业科研投资,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国家投资逐步集中于农业基础研究和公益性项目,尤其是动植物品种资源和转基因工程研究,以保证充足的农业技术储备。
(四)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实现全国农产品信息联网。
目前,许多地区的农民和地方政府都已认识到:调整农业结构,种植或养殖养市场上畅销的农畜产品,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但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农户、每个地块,到底应该种什么、养什么,群众往往束手无策。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缺乏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农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消费心理等信息的发展变化方面的了解,缺乏有关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及其分析和判断。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的建设,通过互联网搜集现代农业科技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建立相应的预测预报系统,定期向农民发布相关的信息,真正使农民的农业生产与国内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农产品的生产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消费需要。
(五)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生态示范县建设,积极推广沼气、节柴灶、太阳能,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狠抓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加强执法监督,巩固达标成果,为广大农村长远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
(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一是尽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法规。这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功能就是稳定农村社会和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缓和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能依法有序地进行,为农村人口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
二是多渠道筹措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采取国家出大头、地方拨一点、农民自己出一点方式,将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带入实质性运行轨道,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况,使城乡更加协调发展。
三是对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及使用。
(七)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二是狠抓农村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培育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充分利用骨干培训、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
三是实行村民自治,规范建章立制。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
四是加强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农村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
五是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开展各项积极向上的群众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八)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政府要千方百计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一是面对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九)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好政策,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好政策必须要有好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来执行。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作用。这个作用,在政治上表现为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经济上表现为带领和带头作用。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农村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体现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就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现实要求,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农村党员及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老秘网市农村党员及基层党组织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挥作用。
1、搞好生产经营,努力成为农民致富的典范。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就是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而对于怎样才能致富,却显得很茫然。广大农村党员作为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就要敢为天下先,通过了解市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有前景的设施农业、林果及畜牧养殖业,或外出务工经商,搞好生产经营,努力成为农民致富的典范,真正使党员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一面旗帜。
2、心系群众,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农村党员是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必须注意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党员通过诚实劳动富裕起来后,还要注意充分发挥服务作用,通过传授致富好经验、好做法,热心帮助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学会经营,积极主动地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对于那些较困难的农户,吸收他们作为自己经营组织中的一个成员,通过自己带动帮助他们致富。我老秘网区现在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一种带领农民致富的有效形式。这些组织的带头人大部分都是农村党员干部,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挥帮、扶、带作用,带领大批农民走向了富裕,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要因地制宜,积极寻找致富门路,为广大农民致富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普通党员可采取“发挥特长、分工联系、突出帮带”的办法,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在参政议政、农业生产、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和带领群众奔小康。
3、崇尚科学文明,争做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榜样。农村30多年的改革发展,使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总的来讲,广大农民逐步树立起崇尚科学,破除旧传统、旧礼教,树立讲民主、讲法制的新观念。但是,一些封建迷信和社会陋习在农村根深蒂固,一些邪教组织的出现和蔓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在精神文化生活中,广大党员要努力成为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的表率;在一些利益问题上,广大党员要处处想着群众,时时为了群众,不与群众争利益,争实惠,始终为农民群众的利益着想。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代表先进文化为己任,积极倡导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并身体力行,在农民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农村基层党支部的积极引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真正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就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现在,在个别农村出现的党支部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下降的问题,主要是自身领导方式和工作业绩与形势的发展和农民的要求不适应造成的。因此,农村基层党支部,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上来,把单纯的行政领导转移到既领导又提供服务上来,把对普通党员的简单说教转移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上来,切实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首先要扎实开展好村级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党员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等活动为载体,教育广大农村党员进一步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同时在教育方法上注意增强针对性和适应性,注意贴近实际。一方面通过农村典型事例和党员身边的巨大变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教育,大力弘扬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另一方面要在了解、分析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谈心活动、板报宣传、外出参观、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从素质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强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把解决干部中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保持经常化。其次,要组织广大农村党员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引导党员按照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办事。要让广大党员了解市场经济的特点、遵循的原则及主要特征,要学会研究市场、熟悉市场乃至驾驭市场,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从事经营活动。要教育党员认清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誉经济,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守法经营,平等竞争,靠信誉、靠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效率求发展。第三,要积极开展党员自我教育。如采取组织党员开展宗旨教育、开展农民种养致富能手大赛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增强党性观念,通过学科学、用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武装自己,在勤劳致富、“二次创业”、农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第四,要不断壮大和纯洁农村党员队伍。党章中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因此,要注意对那些通过诚实劳动富裕起来后,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民先进分子,主动关心,热情帮助,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使这些致富能手在党组织中更好地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通过民主评议活动,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模范作用、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及时作出组织处理,以进一步纯洁党的队伍。总之,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积极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为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① “十七大”报告。
②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③ 08、09年中央一号文件。
④ 六安市2008、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